春耕復產:這個村紅薯育苗上億株,預計增加收入600萬元

農時不等人,春耕備耕忙。

近日,記者在陝西省鳳翔縣虢王鎮桂花村的紅薯育苗大棚內見到,群眾正忙著在苗床上排種,一排排整齊的紅薯種等待著主人澆水覆土。

春耕復產:這個村紅薯育苗上億株,預計增加收入600萬元

紅薯育苗

虢王鎮土地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養分充足、透氣性強,非常適宜種植紅薯。虢王紅薯也以“澱粉足、蛋白高、糖分多、粉糯無筋有嚼勁”遠近聞名,供不應求。

“我和紅薯打了幾十年交道,最早的時候賣烤紅薯,從96年開始在家育苗種紅薯,每年都要育十幾棚苗子。”鳳翔縣桂花村紅薯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潘桂平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雖然今年情況比較特殊,但育苗沒有耽擱,潘桂平他們從17號就開始動手,估計再有兩三天就全部完成了。

春耕復產:這個村紅薯育苗上億株,預計增加收入600萬元

虢王紅薯育苗要十幾道工序

潘桂平的兒子候少輝介紹說,育苗戶一般是先一年的10月份選種,第二年的2月中下旬開始育苗,40天后第一茬苗子就可以上市。“紅薯種不要大、不要小,而且還要品相好,處理苗床、育苗也很麻煩,要經過修整大棚、平整土地、脫毒等十幾道工序。”

“我們育了10棚紅薯苗,紅薯苗最多可以剪14茬,一茬大約有12萬株苗子,今年的出苗量大概有150萬株,預計銷售苗子這一項就能收入30多萬。”潘桂平一邊算賬一邊對記者說,這幾天已經有河南的老客戶下單預定。

在不遠處的另一個大棚內,虢王村12組的常宗勤正在給已經鋪好的紅薯種脫毒、噴水。他今年育了3棚苗,除了銷售苗子,還準備種植20多畝紅薯。

春耕復產:這個村紅薯育苗上億株,預計增加收入600萬元

給已經鋪好的紅薯種脫毒噴水

據瞭解,為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進行,虢王鎮成立了技術指導組,巡迴為群眾提供技術服務,檢修機井2眼,解決澆灌問題,對全鎮運送紅薯種等農產品的車輛開闢“綠色通道”。

虢王鎮黨委書記吳國良介紹說,目前,虢王鎮全鎮建有育苗棚253座,佔地130餘畝,涉及102戶群眾,預計可育苗上億株,增加收入600萬元,苗子除了滿足全縣種植需求,還可遠銷河南、甘肅、山西等地。(鳳翔視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