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V商業模式模型解析

商業模式的本質就是創造價值的系統邏輯。

創新商業模式關鍵的三個階段:

第一、價值主張,建立在用戶利益之上,以滿足或解決客戶的困擾所提供的價值。提煉差異化、精準的價值主張的思考路徑來源於三個方面;

1、族群模式,並不是以往理解的目標人群,傳統目標人群理論,強調通過人口特徵的細分,如對收入水平、年齡特徵、消費需求等要素進行綜合的分析,從而為企業的目標人群進行定位,核心是要建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而族群模式把企業作為一種支持的平臺,聚焦於去建立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族群消費重在建立一個群體,具有趨同的價值觀、消費偏好及生活方式的群體,讓這個平臺中的消費者形成互動、溝通,建立品牌的良好口碑,從而因彰顯某種個性或特質,引導消費。

2、產品模式,消費者要的不僅僅是產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功能利益,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在新經濟時代下,需要更高層級的利益需求,且越向上的需求溢價空間越高,通過虛實戰略提升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

3、夥伴模式,為了提供給客戶某種價值主張,提高良好的認同感和體驗感,需要與哪些夥伴合作,與這些夥伴合作的方式是什麼,實現共贏。

3V商業模式模型解析


第二、是價值傳遞,終端消費者接收到產品或服務及價值主張的方式、途徑,及如何與終端消費者建立可持續、可積累、可增值的長期消費關係。設計價值傳遞的思考路徑來源於三個方面;

1、渠道模式,產品或服務通過哪些渠道的投入產出比較高,什麼樣的模式能夠迅速構建銷售網絡,佔領市場份額。

2、溝通模式,通過什麼方式向終端消費者傳遞價值主張,最易被接收到,被記住,被傳播。

3、客戶模式,通過什麼方式緊緊地黏住終端使用者,與其建立長久忠誠的消費關係。

3V商業模式模型解析


第三是價值實現,如何控制和降低成本,創造更多的盈利點和盈利方式,並設置防止競爭對手模仿、跟進和超越的壁壘,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1、成本模式,哪些成本是本行業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應該投入的,是否可以剔除掉,或吸引大量消費者,或提高知名度,或顛覆行業秩序,梳理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可變成本,如何控制成本。

2、盈利模式,設計企業從誰的身上盈利(盈利源);企業從哪些方面能夠盈利(盈利點),要儘量設計更多的盈利點;同時策劃企業的盈利方式,是先收費再消費,是先體驗再收費,還是同步進行等,最好能夠擁有平穩的現金流。

3、壁壘模式,從前是因為企業有什麼資源或能力才去做一件相關的事業,而現在應該是因為企業有一些關鍵資源或能力,所以只有自身能夠做這個事業,而其他競爭對手無法去複製,要設計這樣的關鍵資源和核心能力以作為競爭壁壘,始終成為消費者心中的第一或唯一。

3V商業模式模型解析

關注凱哥,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