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禮貌”並不丟人,丟人的應該是“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禮貌”這倆字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卻沒有幾個人能時刻做到,這與我們小時候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如果孩子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隨著他的成長會一直伴隨著他,並且會不斷的去完善自身,最後成為一個真正懂禮貌的人。

但孩子如果沒有從小養成懂禮貌的行為,再以後與人交往中,會被別人所排斥,因為誰都不喜歡一個不懂禮貌的人,就算暫時的裝作很“懂禮貌”,但與人接觸時間長,早晚會暴露自身的不禮貌一面。

孩子不懂“禮貌”並不丟人,丟人的應該是“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孩子在小時候不懂禮貌,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尊重別人,也不是瞧不起別人,而是他本身並不知道該怎麼去做,因為父母並沒有教他關於這方面的知識。

比如,帶孩子在外面吃飯,大家還沒有上桌孩子就已經動起了筷子。或者在外面見到了親戚朋友,孩子也不會主動的打招呼。又或者在別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等等這些行為。

如果父母在家時不那麼嬌慣孩子,能夠告訴孩子,吃飯時要等長輩上桌了才可以一起吃。在見到爸爸媽媽的朋友時要主動打招呼,分別時要說“再見”。在別人幫助了自己後,要感謝幫助你的人說聲“謝謝”。

這些行為父母如果教給了孩子,他知道了怎麼做以後,相信他不會無理的拒絕或者不聽。

那麼,我們在教育孩子上,還有注意哪些方面呢?

孩子不懂“禮貌”並不丟人,丟人的應該是“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規範孩子在家中的行為

孩子在家裡和在外面是有很大區別的,在家裡父母可以寵著他,嬌慣他,但是在外面別人並不會。在家裡孩子可以隨隨便便,想幹嘛幹嘛,在外面卻是不可以。

如果孩子在家裡,吃、穿、言行、坐姿、等各方面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當他習慣了以後,面對外人時,他是察覺不出來自身的問題的。這會給別人一種不講禮貌,沒有教養的感覺。

所以,父母不要認為孩子長大了以後就會明白這些了,於是,就聽之任之,不加以約束,這樣的放縱只會害了孩子。我們應該給孩子制定一些基本的要求,讓孩子按照這些要求執行,併成為他的一種習慣。

孩子不懂“禮貌”並不丟人,丟人的應該是“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發現並及時糾正

我們父母應該善於發現孩子的問題,並加以糾正,當孩子出現不禮貌行為時,我們要對他立即糾正。不要等到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後,我們再去要求孩子改正,這時他可能很難再改變過來。

比如,在吃飯時孩子有不禮貌的行為,或者在稱呼長輩時沒有使用尊稱,或者面對外面人沒有主動問好,這些行為都應該及時的告訴孩子,並交給他應該怎樣做。

這樣,在他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意識時,幫助他改正,他會更好接受一些。

孩子不懂“禮貌”並不丟人,丟人的應該是“父母”,這是為什麼呢

另外,我們父母有些時候也不要等到,發現孩子的不禮貌行為後,在幫助他進行改正。我們應該主動的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禮儀,比如每天,或者幾天交給孩子一個禮儀方面的知識,這樣日積月累下來,他就能夠學會的更多。

還有,我們父母自身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你不是一個懂禮貌的人,那麼,想讓你的孩子懂禮貌,無疑比登天還難。

所以,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問問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檢討自身哪裡做的不好,然後與孩子一起改正,做給孩子看,這樣,孩子才能夠從你身上學到更多。

而且,父母以身作則的教育方式 ,比其它任何說教都要有用的多,也會讓孩子更好接受,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孩子。



大家好,我是奶媽說成長,多次獲得青雲計劃獎勵,並且專注於0-15歲孩子成長方面的諸多困擾、難題,有這方面疑惑的家長,可以關注我,或者留言,我看到會為您解答,希望我的文章能夠給您帶來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