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父母的故事,你知道多少,說來聽聽?

面面俱到今生今世


好玩的國學回答的問題,好玩有趣又有料!


孔子的爸爸叔梁紇是魯國的“大力水手”!

孔氏家族避難逃到魯國成為移民,歷經了六代。孔子的曾祖父孔防叔做過縣長,很顯然,孔氏家族已經取得了魯國的“綠卡”,可以名正言順地在魯國生活了。

孔子的祖父伯夏是個籍籍無名的普通人,但伯夏的兒子、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在歷史上的名氣卻很大,著名史書《左傳》就兩次記載了他的英雄事蹟。在《左傳》中,叔梁紇天生神力,是魯國版的“大力水手”,比美國版的“波比”更勝一籌。因為叔梁紇根本不需要在危急時刻吃一把菠菜,他靠著自己的勇猛,於萬軍之中取敵人首級易如反掌,武功修為已臻化境,我很懷疑金庸先生筆下的南院大王蕭峰,就是按照孔子老爸的形象私人定製的。

魯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晉國國君以霸主身份率領各國聯軍,進攻一個叫逼陽小國,逼陽國在今天江蘇省邳州市附近。可能你聽著有些納悶,怎麼堂堂的西方大國晉國要興師動眾,組織多國聯軍來進攻一個小國呢?

春秋時期,在中國大地上,星羅棋佈地分佈著很多國家。“叢林法則”在那個時代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以大欺小雖然不合道義,但符合“大魚吃小魚”的現實規律。大國的國君們每天只思考兩件事,一是什麼時候才能稱霸,另一個是今天去欺負哪個小國;小國的國君們每天也在思考兩件事,一是要不要抵抗的問題,二是往哪裡逃的問題。反正整天打來打去,結果是,“爭野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意思是說,交戰雙方爭奪田野,死人堆滿了田野。爭奪城市,死人堆滿了城市。所以孟子認為“春秋無義戰”,也就是說春秋時期沒有符合正義的戰爭。

叔梁紇參加了魯國的軍隊,一起圍攻逼陽城。逼陽守軍顯然精通兵法,熟練掌握了“三十六計”之“關門捉賊計”。他們在聯軍攻進逼陽城後,先是以攻為守,出城襲擊了魯國軍隊的糧草,然後再放下閘門,將進城的聯軍部隊圍住,以便“關門打狗”來個“甕中捉鱉”。叔梁紇識破此計,危機時刻電光火石般趕到,在閘門關閉之前,用一招“霸王舉鼎”將閘門舉起,讓進城的將士成功撤出。

七年以後,魯襄公十七年(前556年),齊國入侵魯國,包圍了魯國的防邑。當時城內有臧紇、臧疇和臧賈等一幫大官,眼看著齊軍就要兵臨城下城破人亡了,叔梁紇連夜組織了敢死隊,親自率領他們成功突破了齊軍的包圍圈,將臧紇送至安全地帶,又回頭衝進包圍圈,殺出一條血路,返回城裡堅守城池。齊軍攻城多日不下,只好撤兵。從這兩次光榮的事蹟來看,叔梁紇不僅身懷絕技,更重要的是他有勇有謀,對祖國忠心耿耿,這些優秀的品質,必將通過強大的基因,傳承給自己的後人。

叔梁紇屢立奇功,美名遠揚,與魯國另外兩位猛男合稱“魯國三虎將”。但他並沒有因此獲得高官厚祿,只不過做了陬(zōu)邑宰,相當於現在的縣長,距離重新獲得卿大夫貴族的身份,還很遙遠。但畢竟他靠戰功,做了魯國的基層官員,為自己博取了“士”的身份。叔梁紇知道,按照“士之子恆為士”的規定,理論上講,他的兒子也應該水到渠成地繼承他“士”的身份了。

孔子的媽媽是顏家三姐妹中的小美女!

叔梁紇有了九個千金,還孜孜以求想生個兒子,於是他又納了一房小妾,如願以償地生了個兒子。遺憾的是,這是個先天殘障兒童,叔梁紇為他取名叫孟皮。“皮”就是“跛”的意思,說明這孩子一生下來腳就有問題。按照現在的醫學觀點,很可能是“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因為春秋時期規定,女子和身體有缺陷的男子不能繼承爵位,所以,叔梁紇現在最緊要的任務,就是再生個兒子。

叔梁紇打聽到有姓顏的一家有三姐妹,尚未婚配,於是向她們的父親求婚,顏氏父親認為叔梁紇年紀雖然大了一點,但他身材高大健碩,又是“魯國三虎將”之一,有軍功和地位,就動員三姐妹,希望她們其中一人能給嫁給叔梁紇。大姐二姐不同意,唯有最小的妹妹顏徵在,是個性格堅強又孝順的孩子,認為父命不可違,就像代父出征的花木蘭一樣,嫁給了叔梁紇。當時,叔梁紇六十六歲,顏徵在不滿二十歲,兩人年齡相差巨大。


好玩的國學


孔子的父親是誰?

  據記載,孔子的母親顏徵在一直到死,都沒有給孔子說過,他父親到底是誰。顏徵在死後,孔子才從鄰居一車伕口中,得知父親是曾經做過陬邑大夫的叔梁紇。這讓孔子既震驚更興奮不已,原來自己具有貴族血統!孔子的貴族血統並不假,從叔梁紇上溯,可以追述到殷紂王庶出兄長微子啟。

  周朝建立後,在“興滅國,繼絕世”組織路線指導下,周武王將微子啟分封到河南商丘一帶建立宋國,以繼承殷商滅亡的絕世,成為拱衛周王室的諸侯國。微子啟嫡傳後代、理應繼承大位的弗父何不曾繼位,將國君讓與宋歷公。弗父何後代孔父嘉(孔子的六世祖)在宋國貴族內訌中被殺,其子逃亡到魯國,以孔為姓氏,孔子父親叔梁紇是孔父嘉的五世孫。魯襄公時,叔梁紇在魯國權臣孟獻子處做過武士,因軍功被封為陬邑大夫。用現在的職務換算,叔梁紇是陬邑市委書記、市長兼軍分區司令,是大權獨攬的封疆大吏。

  如此顯赫的血統,母親顏徵在為什麼不告訴孔子?

  原來,與叔梁紇顯赫聲勢和養尊處優截然相反的是,顏徵出身十分貧苦,是平民甚或是奴隸身份。史書記載,叔梁紇與顏徵在“野合”而生下孔子。十七歲的顏徵在,能愛上已經七十歲的叔梁紇?身份地位又是如此的懸殊,根本沒有日久生情的交往條件!

再從孔子少年時候的經歷看他父母的關係。封疆大吏七十歲喜得貴子,是喜慶不過的喜慶事,正常情況下,襁褓之中的孔子,會被整個家族視為上天所施,麒麟相送,呵護備至,寵愛有加,然而卻相反。孔子曾說過:“我小時候身份下賤,因此會做很多卑賤的勞作”(原文為:“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即是說,孔子出生後,並不曾生活在陬邑市長叔梁紇的朱門之內,而是同母親流落在外苦度日月。

  母子兩人為餬口奔忙,為生活所迫,孔子曾做過牧童,替季氏管理過糧草,做過吹鼓手,孔丘之所以名丘,因為頭上骨骼如同高低不平的丘陵,從醫學的角度看,這是自小營養不良,嚴重缺鈣的結果。父親是鐘鳴鼎食的陬邑大夫,兒子卻因營養不良嚴重缺鈣,以至頭顱發育不正常而生長畸形,顯然叔梁紇是隻求一時歡快而不負責任的老混賬,從不曾理會這母子兩人的死活。

  顏徵在不說叔梁紇,據東漢經學家鄭玄考證:“顏徵在以同叔梁紇發生性關係為終生恥辱,所以不告訴孔子父親是誰”(原文為:“徵在恥之,不告。”)以此為恥的原因,顯然不是妻子或小妾身份。也很難說成通姦,最可能的是強姦且在之後撒手不管。

從鄰居車伕口中得知父親是叔梁紇,孔子立即將母親骨骸與父親的骨骸合葬 一起 。顯然,孔子沒有從苦難童年的苦難處境中,激勵出對路過舊制度的叛逆性格,而是由羨慕貴族生活滋生出攀附心理,用父母合葬的禮儀,向世人彰示自己的貴族血統,故而不惜踐踏母親對叔梁家族的仇恨之情。

  原以為經過父母合葬的禮儀,自己貴族身份就能獲得上層社會的承認。孰料,他穿著孝服去參加季孫氏舉行的招待讀書人的宴會時,被陽虎毫不留情地擋在門外,理由是:“季孫氏招待讀書人,不招待你。”


一把po吉他



對於孔子父親叔梁紇,有萬夫莫當之勇。天生神力。在儒家經典《左傳》中有記載。

魯國跟隨晉國攻打齊國。先頭部隊進入敵人城池後,齊人放下城門。先頭部隊成了甕中之鱉。就在這危急關頭。叔梁紇舉起城門。掩護先頭部隊撤退。

魯國貴族季氏見此,不禁感嘆:詩云:有力如虎,此之謂也。

叔梁紇有一子孟皮。孟皮是柺子。而其妻年齡大了,難以再生。叔梁紇想再取一房,生個健康的孩子。

叔梁紇在野外遇到顏徵在,兩人一兩鍾情。先野合後,生下了孔子。


先秦時代,各個諸侯國在春季,都有萬人相親大會。此時,尚未婚配的青年男女自由戀愛,尋覓自己的意中人。兩人情投意合之後,便談情說愛,野外歡合。然後通過媒人說親,送彩禮,完婚。《詩經》中記載的男女歡愛之所,有墉國桑中、衛國淇奧、鄭國溱水和洧水等等。


春季是萬物復甦,生靈繁殖的季節。

正如《周禮》所言: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儒家此禮法可謂毋變天之道,毋絕地之理,毋亂人之紀。華夏各地男女歡愛日皆在春日,才有少女懷春之說。

《詩經·野有死麇》雖與性愛無直接關係,但與孔子之出生類似。詩中描述了一則郊外發生的愛情故事: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在春季,懷春少女帶著一隻小狗在野外踏青。邂逅一位男子,兩人一見鍾情。於是,男子便獻上獵物示愛。懷春少女提醒意中人,莫動我的佩巾(即脫衣服),小狗會咬你的。

據《史記》記載,陬邑大夫叔梁紇與顏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兩人在野外邂逅相遇。其場景大體與《野有死麇》類似。叔梁紇很可能也獻上獵物示愛,就如同今天送玫瑰。由於女子帶有小狗,犬性護主,兩人最終沒有野合。

而叔梁紇與顏徵在相遇時,可以肯定,顏徵在未帶小狗,兩人才得以順利野合。之後,叔梁紇又向顏家提親,最終二人完婚。


楊朱學派


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是年孔子的父親叔梁紇67歲,而孔子的母親顏徵只有15歲。孔子的父親孔武有力、身材高大。在孔子三歲時,就去世了。孔子的父親可能是一個武官,家庭條件也比較好。因為孔子的母親可能是妾,不是妻。有書講,孔子有七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其他情況就不太清楚了。


我是綠葉上的紅蜻蜓


孔二隻是姦淫幼女的證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