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一居民想“网贷”被骗1.2万 民警教技巧“亡羊补牢”

在万众一心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时期,仍有不法分子趁火打劫,利用大家关注疫情防控的焦虑心理,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宁津一居民想“网贷”被骗1.2万 民警教技巧“亡羊补牢”

近日,宁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队接到群众白先生报案,说他接到一陌生电话询问其是否贷款。在添加对方QQ好友后,白先生下载了“平安优贷”手机APP,并填写信息注册。没想到却被客服以担保费、资金解冻费等理由,诈骗12000元人民币。


宁津一居民想“网贷”被骗1.2万 民警教技巧“亡羊补牢”

宁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队中队长吴珂说:“(如果)在微信支付账单内,选择质疑账单按涉疫情投诉,提交后可以限制对方微信号出账。如果是通过银行卡转账给对方的,可以在确定被骗第一时间,用网上银行输入对方银行卡号,连续输错3—5次密码,就可以限制对方银行卡出账,这样就可以为公安机关的下一步工作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宁津一居民想“网贷”被骗1.2万 民警教技巧“亡羊补牢”

民警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各地电信网络诈骗种类主要有刷单,贷款,网络赌博、博彩,网络交友、投资,虚假售卖防疫物资,缴纳培训费。为此,县公安局还结合实际,制定“六个一律”、“十个凡是”,提醒广大居民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网上招聘刷单人员的,一律不要搭理;网络贷款要求转账的,一律不转账;一谈到银行卡的,一律不要给对方;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除;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宁津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电诈中队中队长吴珂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