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懦弱,家长该怎么办?

妈mi历险记


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儿子现在还有两个月到四岁,他爸爸典型的内向我也不是很外向,受遗传影响再加上他爸长期出差平时家里就我和他生活在一起,外界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他内向胆小,出去不敢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别人拿他的玩具他就会哭着找我,别的小朋友打他他也只会哭着找我,胆小到一点危险的事情就不敢做了,总之就是典型的胆小内向懦弱!

为了改掉他这些毛病我是煞费苦心,好在现在颇有成效!比如给他找一两个性格活泼不随便打人的小伙伴经常一起玩耍;经常给他读要勇敢要坚强的绘本;给足他安全感,怕黑就不让他自己在黑暗处;经常带他出去各处旅行长见识,现在也带他去了十多个城市了,他也很喜欢旅行!

最让我觉得自己做的对的一点就是他两岁多的时候我给他报了平衡车课和体能课,这个幼儿运动馆在我看来还是很专业的,在玩耍中学习、学习中进步。送去之后一切都是老师照顾了,喝水穿衣上厕所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教会孩子有问题找老师帮你解决,课上的也很好,平衡车和体能课既能锻炼了身体又能增强他的自信感,我儿子属于运动能力很差的宝宝,上课时老师对他一开始比较宽松,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动作,再到慢慢的增加难度,让他一次次的挑战自己,基本上每节课都有进步,有进步就有奖励,我儿子是干劲十足啊,偶尔也会闹脾气不愿意上课,也会有女老师哄着他带着他做,各种夸奖各种引导,如果有一节课哭闹着实在不愿意上也不会硬逼着他上,让他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上课,下一节课又能好好学习玩耍了!在家里我也会让他做课上学的动作,做得好有奖励有夸赞,做得不好也会鼓励,总之我儿子在这个运动馆变化很大!

慢慢的我儿子变得外向了,敢跟别人说话了,敢离开我跟别人一起玩耍了,敢爬高蹦低了,陌生人面前让唱歌就唱歌让跳舞就大大方方的跳舞!

最典型的是去年秋天上小班,一个班就他一个没哭过,我简直不敢相信,要知道从他出生就是我一个人带他所以可以想象他是有多依赖我多离不开我,但是他离开了我在幼儿园里玩的很开心,我专门给他找了有实时监控的幼儿园,很可笑的是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在家就抱着手机看他在幼儿园的情况了,走火入魔了一般!我看到他在班级里有时自己玩有时跟着别人玩,有时也会捣蛋老师在读绘本在画画他自己在别处瞎玩。中午躺在小床上一会就睡着了,就是起床晚,老师喊几遍还在睡!每天早上送幼儿园路上都开学一个学期了还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哭的哇哇的不愿意上学,我儿子一次也没闹过,跟他好好说他也能接受!

现在他快四岁了,体能课我一直给他在上,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心!我觉得让孩子改变胆小的毛病最好是给他找一个特别能增强他自信心的事情做,让他一点一滴的感受到自信和成功的美好和喜悦,慢慢的他就会主动追求那份美好和喜悦了!

我们也要明白内向和外向是由基因决定构成的,并没有对错之分,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各有各的好处和优点!只是说为了让他更加勇敢大胆更容易融入社会所以我们希望他能改变。胆小的孩子更加谨慎,危险的事情不会主动去做,属于比较会保护自己的宝宝,大人也会更加放心些!

我们做父母的能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和爱护,慢慢的让他们既有谨慎的胆小,又有自信的勇敢,静待花开的那一刻!


陪你读绘本


孩子胆小懦弱家长应该适当的多夸赞孩子,还有就是尽量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和打骂,也不要当着小孩子吵架,最后一点就是找出一些孩子不敢尝试的东西,慢慢有耐心的引导孩子试着去尝试,千万不要强制孩子去做他不敢做的事情,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我儿子胆子就比较小,我老公之前就是抱着儿子去做儿子平常不敢做的事,儿子当场吓得直哭,大人要慢慢的引导,一次不行就二次多次反复的引导鼓励孩子,在引导的过程中千万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对孩子发脾气,应该给予孩子多多的鼓励


熙涵妈妈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们家老大就是一个性格内向、敏感的男孩。从出生的时候就体现出来,可以说是安全意识强,也可以说是胆小[捂脸]不用担心他会被开水烫着,因为他从来不会主动去碰。到了五六岁的时候还不敢一个人进去小卖部买东西,哪怕爸爸妈妈就在小卖部外面也不敢,情愿不吃了也不要一个人进去买。我们也是很头疼,想尽各种方法想改变这种状况。后来才感悟到,以前的观点和做法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现在我家老大十岁了,在学校里也交了很多好朋友,老师也很喜欢他;喊他一个人下楼去拿快递也麻溜的去了。

所以,我的体会是:接纳他、理解他,带着他多长见识,慢慢的他对社会的融入增强,性格虽然不能够改变,但是他适应环境的能力会增强,相应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弱,则他的行为举止就会淡定自然。

接纳他,就是承认他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父母仍然爱他,就爱他这个样子,不会时常做出一些谋求他变得大胆的行为。比如说,鼓励他一个人去买盐,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看弟弟都可以一个人去了,相信你也一定可以的!”或者诱惑他“你去买盐,剩下的钱你可以买你想买的”。等等的这些言行,其实就是父母不能够接受自己孩子的胆小而谋求改变的表现。接纳孩子呢?也可以请孩子一个人去买盐,当孩子表现出抗拒的情绪时,不会去一直鼓励、引诱,甚至威胁“去不去?不去就没电视看了!”,而是平淡的说:“你现在不想去是吧?好的,没关系的,下次你想去的时候再去吧!”

理解他,就是我们要换位思考, 尝试理解在那种情境下,孩子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怎样的?程度如何?也许某个行为对父母来说毫无压力,但不能就此认为对孩子也是没有压力。

带着他多长见识,就很好说了。经常去一些新鲜的陌生的地方,户外,公园,海边,度假酒店,博物馆等等地方。见多识广,气质自然就不一样了。


吴氏牛


你好,很高兴能给你分享关于孩子胆小懦弱的这个问题。我家小孩从小也是胆小的很,有时候一有不熟悉的人来家里,他就怕一直就躲在你身后,然后别人跟他说话也不吭声。我们大人平常都是在外面上班,小孩一直跟他爷爷奶奶带着,有时候我跟他妈隔一段时间没有看到我们回家都是不会跟我们说话或者跟我们玩的。慢慢的他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跟我商量,我们也试着多陪他,多带他出去外面走走,慢慢的是好了一点,最少跟我们大人话要多一些了,但是叫他跟别的陌生人打招呼或者玩他就是不干也不说话,性格始终还是很胆小的样子,我们也真的是没辙了。有一次我跟他妈去一个朋友家玩,看到他们家小孩性格开朗而且又爱跟大人互动玩耍,我们就把我家小孩的情况跟他讲了,他就建议叫我们让小孩多去参加一些兴趣培训之类的,他说那样不管小孩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最起码能够让小孩多去接触些人或者事,慢慢的肯定会好起来的。后来我就抱着试试的心态让他去参加一些活动,慢慢的真的变得多了。还有一点就是大人真的得多陪陪孩子,钱没有可以赚,影响孩子就是一辈子的事,这个道理我们大人都得明白。小孩子也是需要有同伴陪,让他一个人呆的时间长了肯定会胆小怕事的。这是我个人经历过来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大家的认同!



旁观者二哥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燕子姐,很高兴回答你的关于孩子胆小懦弱的问题。
孩子属于内向型的性格,平常注意多鼓励孩子,多锻炼孩子自己的自主能力。
以我的经验总结为以下七点内容:
1.平常在家里最好有爸爸妈妈共同带孩子。经常鼓励孩子多说话。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要求他自己去完成。同时还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之后要马上表扬他,鼓励他,你真棒👍!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2.家长帮助孩子找一个好朋友,最好每天都能够见面的那种。还要带上他最喜欢吃的,最喜欢玩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告诉他见面,要跟小朋友握手说:“你好!” 然后再介绍自己。让他跟孩子一起相处,增加他的社交能力。慢慢的再接触更多的孩子。
3.家长跟孩子交流的时候多用一些问的语气,让孩子来回答。比如“为什么呢?” “怎么样?” 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4.她需要吃点糖果,可以让自己去买。当然先要家长示范。
5.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斥责他。告诉他错了没关系的,以后改正就好。


6.关于害怕小虫子的问题,应该让他多了解一些动物世界里面的知识。你可以买一些相关的书籍,让他了解更多的世界。
7.多买一些关于勇敢的孩子方面的一些故事书,多给孩子讲故事听。树立孩子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鼓励他也要成为别人的英雄。家长要示弱,让孩子来照顾家长。
我相信通过这些方法,一定可以让孩子有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
关于孩子胆小懦弱的问题,我的回答就是以上七点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416b83c253e47e0a43937cb0085e3a5\

玫瑰花开燕子姐


了解儿子胆小懦弱的原因

有些孩子本身并不是那种特别胆小懦弱的性格,但因为后来的某些事情,或者没有接受正确的教育方式,于是造成了孩子性格胆小懦弱。而有的孩子好像就是所谓的天生胆小,不管大人如何引导如何教育,不管对什么事情依然是畏畏缩缩,就好像是天生缺乏自信心一般。而有些孩子的胆小懦弱不过是孩子过于敏感造成的。所以说不要急着改变孩子,先看一下孩子胆小懦弱的根源在哪儿。

给孩子一个勇敢的榜样

所有的孩子都会有一个“英雄梦”,特别是男孩子,他们心里对英雄有着莫名的好感以及崇拜心理。家里有个性格胆小懦弱的男孩子,家长们并不用过于紧张,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胆小懦弱的一面,不过是你家的孩子表现的明显一些罢了。在你们的身边,包括孩子的同学或者书本里的故事人物,一定会有勇敢的代表人物,那么,找一个孩子也能赞同的英雄人物,当做孩子学习勇敢的榜样,时不时的给孩子讲讲那些勇敢自信的故事,让孩子从心里产生对那位“英雄”的崇拜心,那么孩子一定会潜意识里去学习的。

每天让孩子自己学着接触这个社会

这一步骤看起来很大气,其实通俗的讲就是让孩子每天自己学着接触较为陌生的一些事物,比如不是很熟悉的小朋友,比如大街上遇到的陌生人。让他学着自己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或者问好。比如你带着孩子出门,看到对面有个不是很熟悉的邻居,赶紧鼓励孩子主动问好。孩子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抗拒,但在你的鼓励之下,孩子一定会接受的,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能不再那么害怕接触陌生的人或事物。

让孩子“帮”你做一些大人的事情

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应该你大人做的事情,适当的让你的孩子替你做一些。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在我家宝贝小的时候,只要我和宝贝出门购物,走到收银台的时候,我一定会把宝贝抱起来,让宝贝拿着钱询问收银员多少钱,然后让宝贝把钱亲子交给收银员,并让宝贝说谢谢、再见之类的词汇。或者拿到一件物品,让宝贝自己问售货员,那件物品的价格。别小看这些行为,真的很锻炼孩子勇气的。

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男孩子为什么性格懦弱?这与父母或者身边亲人保护的太好也有一定的关系。也就是这几年出现二胎家庭多一些,那些年除了双胞胎之类,多数家庭就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就像个宝贝疙瘩一样被身边的亲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着、疼爱着、保护着,不受一丁点儿的风吹草动,孩子根本就没有接触陌生事物的机会,一旦遇到陌生的人与事孩子不胆小懦弱才怪。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家的男孩子出现性格胆小懦弱的时候,一定要记住给你的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尽可能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

有种孩子叫做人来疯,说的是越是在人多的地方,那一类孩子就会特别的爱表现自己。家里来亲戚也好,还是带着孩子外出到人多的地方也罢,只要孩子在人群中,就会想尽办法表现自己,让别人注意到自己。而性格胆小懦弱的孩子,他们身上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人来疯精神。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家里人都是要求男孩子沉稳、稳重,对于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的“乖巧”或者所谓的沉稳,家里人会引以为豪。而时间久了,势必会让男孩子强迫性的收敛自己的天性,变成那个有话不能说有想法不敢表达的胆小孩子。所以家长们一定记得,不要害怕男孩子人来疯,多多鼓励他们勇敢的表达自己,不管身边有多少人。

家长以身作则

有些男孩子胆小懦弱,真真的不怨孩子自己,完全是孩子的父母教育出来的。有些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那种胆小谨慎懦弱的人,那么他们就会觉得胆小懦弱并不是缺点,而是所谓的谨慎、小心、仔细、或者是认真。那么对于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是采取这样的教育,那么男孩子变得胆小懦弱你怨谁?记住了,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最重要的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作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勇敢阳光的大人,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不要怀疑,嘟嘟没有写错,确实就是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都是非常用心,一举一动严格按照条条框框进行,恨不能从孩子一出生就拿着教科书一板一眼的教育孩子,把孩子按在一个模板里长大。对于孩子出现的犯错行为,是坚决的不允许。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去做,那么父母就一定会轮流上阵的教育孩子、惩罚孩子。如此严厉管教之下,孩子势必会战战兢兢的面对每一件事,对于一个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的孩子来说,一定会害怕自己出现错误,所以一定只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系列活动,对于不是很熟习的一切,孩子自然没胆量去挑战或者参与。

注意事项

对于胆小懦弱的孩子,父母一定不要给予粗暴的教育方式,那样子只会让孩子越发的胆小懦弱


姚梦瑶的日常生活


生活中,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落落大方,自家孩子却唯唯诺诺,一到关键时刻就退缩。甚至有些孩子看待周遭事物,总是存在消极情绪。这就好像戴着沾满灰尘的眼镜,放眼看东西或看自己,老是觉得不满意不对劲。孩子为何缺乏自信,又该如何培养呢?

事实上,孩子的自信心一出生就开始萌芽,之所以缺乏自信心,有多种因素导致:有的孩子生性胆怯害羞;有的孩子来自离异家庭,缺乏亲情温暖,与人交往自信不足;有的孩子因为自身生理缺陷或家境不顺感到自卑;有的是父母长期的负面评价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有的是由于学业屡屡失败而信心受挫;有的是由于心态消极、思维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等。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应试着从各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

1.更新理念。

孩子是一个具有N个侧面的“立体人”,不能总拿成绩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他们的成败,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上,家长要多给孩子正面鼓励,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利于给孩子的自信心加分,父母不妨在学业上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成绩落后时一起商量解决,而不是挖苦嘲笑。

2.培养才艺。

“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文学、艺术等兴趣爱好,培养其特长,多才多艺会让孩子内心充实,信心自然跟着来。

3.聚集成功。

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以往成功的经历,从其生活、学习、交友、竞赛等成功的事例中提炼出积极因素,给孩子打气,有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4.挖掘“例外”。

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时,比如害怕当众演讲,家长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讲不紧张还得到很多人赞扬的场景重温一遍,用“例外”让孩子看见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你当时怎么做到的?”逐渐使其克服心理障碍。

5.不作比较。

拿自家孩子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这对孩子不公平。正确的做法是,拿孩子跟以前比,只要这段时间有进步,就应该为他高兴。

6.少去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7.悦纳不足。

自身缺陷、家境不好,要悦纳。有的不足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但可以坦然接纳它,与其和平共处,可以让自己在其他方面变得更优秀,以此扬长补短。父母应多给予爱的支持,常听孩子建议、多给孩子陪伴,别让他们内心感到孤单。


客家乡小弟


先家长找出孩子胆小懦弱的原因,再针对此原因去改变这些状况。有可能父母关系不和谐,常吵架,甚至于打架而被小孩子看到听到了,致使孩子胆小怕事,如果是这样,父母要改善此婚姻状况,让孩子在快乐的气氛中长大,父母给予他是够的关心和爱,孩子胆子会了逐渐变大,其它常带小孩参加一些户外团体治动,体育活动或报名参加为所能及的竞赛,通过这些活动,小心孩的胆子也会慢慢变大,性格变得开朗起来。


用户71158461843


有点小孩行为退缩,胆小,自卑,对自己很没有信心,什么都不敢尝试,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呢?

强强幼儿园是在老家上的,爷爷奶奶对强强宠爱有加,爷爷也非常好强,看到强强懦弱内向的性格,就恨不得把孩子一把提起来,告诉孩子要强势,要不怕冲突,但强强由于气质特征,属于偏腼腆内向型的,对于爷爷的这些鼓励和助推反应不敏感,而且爷爷越是指责强强太软弱,没有男子汉气概,太怂,强强就越是内向,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强强接到了身边,发现孩子很胆小。强强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内向腼腆的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强势的家长,当孩子的思维行为不满足自己的期待时,就会对孩子很失望,并且给孩子贴上标签儿,很多孩子在家长这样的标签中认定了是一个缺乏男子汉气概的孩子。一旦这种认知形成,对孩子的内心伤害是非常大的,容易引起孩子自暴自弃,必须要协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这种刻板印象,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寻找一些机会,让孩子能够看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

比如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懦弱的人,家长们可以发现一些竞技性的项目,并且是孩子擅长的,如果孩子跑步体育运动不是很好,那么带孩子去参加围棋,跳棋等活动,这孩子取得一个小小的进步,家长就予以鼓励和强化。这样就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能够胜任的另一面,对改变自卑印象有很大的好处。

人为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对自己刮目相看。

因为爸爸看到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唯唯诺诺,不敢动手,而这位爸爸是制作小工具的能手,他就在院子里打算做一把小板凳儿,并且教孩子来给自己帮忙,一旦孩子表现出一个积极行为,家长马上肯定,还是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原来这些方面做的还挺好的,他爸爸妈妈都这么肯定自己。

家长们可以不在孩子当面讨论关于孩子的事情,时不时地谈到孩子正向积极的行为,有意无意的让孩子听见。

这样的场景中,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是在我表面才会鼓励我,他们是真心看到了我比较积极优秀的一面,有的说先暗示孩子的自信心也会增强。

家里人以身作则。

有些大人嫌弃小孩儿见人不打招呼,白搭话,觉得很不礼貌,然后就批评孩子,而家长自己也是见人白搭话没礼貌的话,这种批评孩子几乎是不能接受的。孩子会觉得我是一个不礼貌的孩子,这并不怪我,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家庭就是不礼貌的。如果想要孩子改变自己不礼貌这种固有印象,大人们就要从自我做起,自己先礼貌才有说服孩子的可能性。

记下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刻,并经常提起给你鼓励。

我的孩子有一次看到公园一个电箱的门是开着的,她本来就是比较内向的,但我清楚的记得,他问我这个门开着会不会有危险呀?我告诉他,说是可能会有危险的我一会儿见到管理人员就告诉他们,这个时候孩子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咱们一起去找管理人员吧,找到管理人员后,他主动给人家说电箱是开着的。那时候孩子才两岁半,我就记忆犹新,此后反反复复的会提起来,孩子多么善于社交,多勇敢,多乐于助人等,每次提起这件事,孩子就特别自豪。

还是刻板印象的改变是一个过程,中间会反复,当反复的时候,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当你的孩子从不礼貌变道,有一些礼貌的时候给予鼓励,但是过程中孩子还会有时候见到人不打招呼,不要批评和指责。你可以告诉孩子,阿姨如果听到我们跟他打招呼,他一定会很高兴的我们要不要过去跟她打个招呼呢?这样能够巩固孩子的行为,还不至于种上孩子的自尊。

六大方法改善孩子的刻板印象,让孩子走出自暴自弃,一旦孩子走出自暴自弃,未来会有更大的可能。


农村小伙阿哲


孩子胆小懦弱要从根本上找原因,家长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怨气。可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
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的原因是什么?
 1. 家长脾气暴躁
孩子犯了一点错,脾气暴躁的家长轻则对孩子辱骂,重则直接上手动粗。孩子在家中变得谨言慎行,生怕一不小心出了错,被父母暴打。久而久之,性格变得胆小懦弱。
 2. 家庭教育严厉
家庭中有很多框框条条约束着孩子。喝汤不能发出声音,吃饭必须一口饭、一口菜、一口汤等等,孩子从小在各种严厉的“家规”中成长,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只会一味地听从家长的安排。同时,家长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孩子不敢对家长提出质疑和反抗,逐渐形成甘愿任人摆布的“木偶”。
3. 生活圈子太小
不少孩子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大多的生活交际圈都比较窄。带着孩子更是只在家中玩或是到楼下小区走一走。孩子接触外人的机会比较少,对大人的依赖性也比较强,不敢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


4. 家里必须做大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二胎中的哥哥姐姐身上。家长在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时,一般会偏袒弟弟妹妹。而哥哥姐姐虽然心中不舒服、不服气,但考虑到一则毕竟是自己的手足,自己也很爱他们;二则不想让父母生气;三则反对无效。因此,家中做大的小朋友往往会主动“谦让”,不争不抢。长大后,“谦让”变成“忍让”。

  北京卫视一档儿童教育节目《老师听我说》中,有个姐姐因为从小都让着弟弟,长大后变得胆小怕事、性格懦弱。姐姐说,工作后,就算别人用很难听的话骂自己,自己虽然知道这些话很难听,但还是接受了。
 二、长大后性格懦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1. 无法捍卫家庭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父就是典型的“懦弱男人”代表,面对苏母的刻薄对待,他选择逃避;面对家中的鸡犬不宁,他选择面壁;面对苏母给他带的绿帽子,他选择沉默。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长大后,在家庭中是没有地位和尊严的。
 2. 成为“老好人”
  早年一部台湾电视剧《便利贴女孩》中,欣怡在工作中,从来不敢拒绝别人的好意,总是热情地帮助别人完成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给欣怡带来的不是升职加薪,而是替他人做嫁衣。孩子胆小怕事长大后,甚至连拒绝别人的勇气都没有,变成老好人,苦了自己,还未必感动了别人。

 3. 对后辈的影响
 一般胆小怕事的人长大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后,对孩子的照顾也是小心翼翼,不敢让孩子爬高,怕孩子摔下来;不敢让孩子去湖边,怕孩子掉下去。那么后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复制了父母性格中胆小怕事的一面。
 没想到,孩子胆小怕事会衍生出那么多问题,甚至影响到后代子孙。那么,家长要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告别胆小怕事的性格呢?

  三、帮孩子养成独立勇敢的性格,家长应该怎样做?

  1. 带孩子多交际
 家长尽可能地带孩子到公共场合,鼓励孩子多与人接触,特别是与同龄人的交往。家长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同学到家中来做客,让孩子充当小主人,培养他“主人翁”意识。平日里,家长也可以有技巧地替孩子“拉拢”一些小朋友,让他们主动来找孩子玩。慢慢地,孩子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2. 多鼓励孩子

  孩子做错事很正常,家长无须大动肝火。胆小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鼓励,告诉孩子“你可以”“做错事没关系”。让孩子逐渐不怕犯错,不再畏首畏尾。同时,家长要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多表扬他们,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棒!”


  3. 培养孩子特长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特长,一则可以扩大孩子的交际和生活圈,让他多结识一些小伙伴;二则多学习了一些新技能,孩子不会因为自己一无所长而更加自卑、胆小;三则提供给孩子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和平台,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一旦有了自信,就会变得勇敢。

  4. 让孩子当“小大人”

  家长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大人交谈。比如,给客人端茶送水,说些什么话。当真的有客人来时,就鼓励孩子按照演练的做。一般客人受到孩子的“礼遇”都会忍不住夸奖孩子。几次下来,孩子接收到了来自别人的善意和夸奖,克服了自己心里的障碍,也会变得大方起来。

  孩子胆小怕事不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客观环境,尤其是父母因素造成的。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胆小怕事没勇气时,千万不要一味责怪和动怒,这只会让孩子更加的懦弱。相反,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多带孩子出去见见世面,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68293c33b1b340b99dec7747faad48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