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数字”神器助力疫情防控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办事少出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平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撑作用,在信息发布、数据分析和在线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2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部署了“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六方面36项工作要点。

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数字”神器助力疫情防控

“粤政易”协同办公 实现在线审批、远程开会

《要点》提出,在助力疫情方面,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第一个要项是建立疫情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围绕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业务需求,统一归集基础数据,为疫情防控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同时,加强防控数据分析应用。建立疫情数据分析平台,对重点地区来粤人员“一人一档”精准管理和服务。搭建省界高速和国省道机动车来粤人员“入粤登记”服务系统。上线疫情防控服务专区,及时发布和推送权威疫情信息,提供疫个人健康申报等便民服务。

在优化在线政务服务和应急指挥方面,梳理群众常用、急用的高频服务事项,让更多事项实现在线办理、不见面审批、不出门办成事。加大“粤政易”协同办公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实现在线审批、远程开会,减少人员聚集。

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粤监管、粤政图将各施所长

《要点》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规模效应,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政务服务关键环节,进一步擦亮“粤系列”移动应用品牌。

2020年,“粤省事”将拓展服务事项覆盖范围。同时建立健全“试用员”“找茬”机制及用户体验情况通报机制,提升“粤省事”功能设置和用户体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现日均访问次数超过1800万次,实名注册用户数突破5000万。

继续大力推动市场监管、税务、海关等领域企业高频服务事项入驻“粤商通”平台,实现平台服务事项超过500项,实名注册用户超过200万。

完善“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并在全省推广应用,推动“掌上审批”。推进非涉密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全省覆盖,实现100%镇(街)、村(居)接入,积极推动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接入。

建设面向监管执法人员的“粤监管”移动应用,实现与监管业务系统对接,依托“粤政图”为执法人员提供监管现场全景信息,支持移动取证和移动执法。

至少10亿元将通过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授信

《要点》提出,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的支撑牵引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其他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创新打造“湾区通”平台。推出不少于200个港澳居民在粤办事指南,实现两地车辆年审等不少于20个事项指尖办理。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设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实现24小时“不打烊”。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实现一般登记3个工作日内、抵押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

全面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不少于100项高频服务“一张表”“一套材料”办理。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向国有商业银行等不少于6000台现有智能自助终端延伸。

加快推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推广使用电子健康码,实现发码率达到60%,省内60%三甲医院支持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要点》在“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中明确了多个目标:提供中小微企业融资一站式服务,探索提升P2P风险预警和监管信息化水平,实现平台注册企业数不少于10000家,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数量不少于200家,上线金融产品数不少于300款,中小企业通过平台申请并获得金融机构授信审批金额不少于10亿元。

带动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广州是样板市之一

《要点》提出,以地市样板带动全省数字政府建设“一盘棋”。选取广州市典型案例,推广共享盾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再优化。选取广州市越秀区典型案例,推广在城市社区的基层减负便民应用建设,推动全省基层减负便民再深入。

在夯实数字政府基础能力方面,《要点》提出,继续推进政务云、网及数据中心建设。优先开通50种常用证照发证服务和200项高频事项用证服务。强化网络安全,建设密码保障系统和智能终端接入安全管理平台。探索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方晴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林传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