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愛和溫暖

彭大成的媽媽曾是文藝女青年,喜歡看書,在彭大成還在孕育之中的時候,媽媽就讀了很多育兒的書籍,幾乎每一本育兒書籍,都強調媽媽要陪著孩子讀書,親子閱讀,是最便捷的親子教育方法。

彭大成還沒有出生,媽媽就訂閱了《媽媽畫刊》、《365夜故事》等畫刊書籍,出生後,媽媽每天抱著他看書上的畫,指著畫上的動物植物,講故事。

彭大成幾個月的時候,就會抓著書,衝媽媽討好地笑,當媽媽把他抱在懷裡開始講故事,他就變得非常安靜。

親子閱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愛和溫暖

彭大成聽故事很有癮,常常一本書講完了,再換一本,大人被他熬的眼睛睜不開,他卻越聽小眼睛越放光。當彭大成識數後,媽媽嚴格規定,一次最多講三個故事,故事由彭大成挑。於是,每天晚上上床前,彭大成都會站在書架前挑書,然後等著媽媽或者爸爸講故事。

不到兩歲,彭大成已經識字,帶他去散步,看到學校圍牆上比他還大的“明”字,會指著明說日、月。學齡前,彭大成已經認識了幾百字,可以看簡單的幼兒讀物。上了學,學完拼音後,彭大成就自己讀書了,不認識的字翻字典;讀中學,買什麼書,彭大成說了算;高中時,他房間的地上、桌上、床上到處都是書,還不許爸媽收拾,說一收拾就找不到了。

彭大成大學讀得是理工科,畢業卻被一家文化傳媒公司錄取了,十來年了,一直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影視劇本編輯工作。

一直到現在,讀書仍然是彭大成的必修課,每每讀到好書,必定推薦給老媽。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臺階;文字,是人類智慧的精華。當孩子幼小的時候,媽媽每天抱著他讀書,能夠極大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孩子的智商、情商、逆商,孩子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注意力及意志力,孩子的人格特質,都能通過讀書得以很好的發展。

第一,讀書可以培養孩子豐富的知識和情感。

人 在生命的最初階段,最珍貴的,一是哺乳,二是溫暖。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做了一個實驗,他把在籠子裡用鐵絲做了兩隻母猴,一隻母猴有奶水,一隻母猴沒有奶水,但用絨布包了起來,幼猴只在餓了的時候去親近鐵絲母猴,一旦吃飽,就回到絨布母猴的身邊。

早期的親子閱讀,與哈洛母猴相似,抱著孩子讀書的母親,身體是溫暖的,聲音是柔和的,這些溫暖和柔和,給孩子極大的心理滿足,令孩子身心愉悅,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接納。

等到孩子漸漸長大,書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情節,伴隨著父母的陪伴,進入了孩子的內心,孩子更容易接受故事裡的知識,同時,孩子的情感也被故事滋養,更敏感,更有同情心。

彭大成是個倔強的孩子,在外祖父去世後,一直陪伴在媽媽的身邊,給予媽媽擁抱和撫慰。

親子閱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愛和溫暖


第二、促進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質和文明行為。

小孩子天性善良,常常將自己融入故事中,隨著主人翁的經歷,而同情、感動、悲傷、歡喜,間接地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從小就能樹立有很明確的是非觀和道德觀,有正義感和同情心。

彭大成從小就非常善良,七個月的時候,媽媽抱著他去別人家玩,他看到人家的小朋友躺在床上“啊啊”的,讓人抱,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哽咽的哭不出聲來。

彭大成從來不隨地吐痰,還阻止別人隨地吐痰,也不知道他在哪裡看到的,說一口痰裡有多少萬個細菌,細菌在空氣裡擴散,會造成多少人被感染。數字精確到個位數,問他怎麼知道的,他說書裡看到的。

彭大成上中學時學校離家有些距離,他的自行車總是被人拔氣門芯,他哭著推著車子回家。問他為什麼不拔別人的,他說,你怎麼這麼缺德呢,人家拔你的你生氣,你拔別人的,別人不也是生氣嗎?

彭大成的善良和正直,使他在找工作的時候都很順利,哪怕他很耿直,也一直被人欣賞。

第三,讀書可以培養孩子寬闊的視野和堅強的意志力。

博覽群書,使孩子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風景,結識到常人結識不到的心靈,領悟到別人領悟不到的道理。比如,我們尋常家庭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僅僅是為了以後能考個好大學,而書裡的那些人物,如周恩來、范仲淹等傑出的人物,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生命的高度和心靈的寬度,都不言而喻了。

現在,凡是來諮詢或者做注意力訓練、感統訓練的家長,我都建議他們帶著孩子讀書,因為堅持每天讀書,看著是一件小事,實際上鍛鍊的是孩子的意志力,培養的是孩子的韌性,如滴水穿石,積沙成丘。

親子閱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愛和溫暖

父母和子女,註定了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分離,無論父母多麼地愛孩子,都不可能長久地陪伴。而如果,能夠引導孩子愛讀書,就等於為孩子尋找了一位智者,終身陪伴在孩子的生命裡,不離不棄。

陪孩子讀書吧,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假如,你能陪孩子生命最初的六年,你和孩子,都體會到與眾不同的風景。

我是心理諮詢師王忠萍,如果你喜歡我,請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聊孩子,聊聊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