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權與謀:竊權成功應該幹什麼?大多數人都做錯了

【原文】《資治通鑑》

周紀二 周顯王48年(庚子 公元前321年)

靖郭君欲城薛,客謂靖郭君曰:“君不聞海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制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奚以薛為!倍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庸足恃乎!”乃不果城。

【譯文】

靖郭君想在薛(今山東滕州東南)建城,一個幕客對他勸阻說:“您沒有看到海里的大魚嗎?海網罩不住它,魚鉤也牽不住它,然而它一離開海水,連小小螞蟻也可以制它於死地。今天的齊國,就是您的汪洋大海。您能長期掌握住齊國,又要薛城做什麼!如果失去齊國大權,即使把薛城城牆砌到天上,也保不住自己!”靖郭君於是放棄了擴建計劃。

【解析】

靖郭君獲得齊國大權後,首先想到的是增加自己封地的力量和實力。門客的一番道理,讓靖郭君放棄了先前的決定。但是嚴格來說,靖郭君之前的決策也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什麼他要放棄?門客的建議又高明在哪裡?

靖郭君認為,齊國不是他靖郭君的,但是封給他的薛地卻是他的。所以,靖郭君認為自己的根本是薛地,既然掌握了齊國的大權,那麼用齊國的資源把自己的封地弄更好有和不可?這麼想沒有問題。就像你自己有公司,又在別的公司當了總經理,你多少也會想搞點利益輸送(實際上這種行為違法)。

同樣在多年之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自己的封地在現在的上海附近。藉口說自己是抵禦齊國的前線,因此利用自己掌權楚國的時候,把封地搞的非常牛逼,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這麼做有個顯著的問題。


首先,薛地再大能大國齊國嗎?用盡齊國全力打造薛地,又能把薛地發展到什麼地步?那個時候是農業社會,土地、人口基本上決定了經濟,薛地再強最終強不過周邊的接壤的齊楚魏趙。如果是發展出了工業文明,那麼另當別論,可能真會弔打齊楚魏趙。因此,靖郭君的方案無用。

其次,靖郭君現在的強大來源於什麼地方?是薛地嗎?屁大點的地方夠幹什麼?顯然來源於他背後的齊國。就像江乙諷刺很多人害怕昭奚恤,不過是害怕昭奚恤背後的楚國而已(狐假虎威的由來)。同樣,靖郭君的權力來源於齊國,來源於齊王的放權給他。一旦權不在了,靖郭君什麼都不是。因此靖郭君的方法錯了方向。

最後,靖郭君該如何強大?用資源堆砌?讓薛地強大起來?完美詮釋“打鐵還需自身硬”,演繹一番“艱苦創業,從無到有”成為一方諸侯?都不是!靖郭君已經掌握了齊國的大權,為什麼還要從零開始去構建呢?這是捨本逐末!因此靖郭君的錯了思路!

門客的建議直指3個核心

1.齊與靖郭君一體

齊國可以沒有靖郭君,但是靖郭君沒有齊國他就什麼不是。將薛地看成是自己的,卻不把齊國作為自己的一部分來共同對待,從意識上就已經把自己與齊國進行了切割。

2.借齊國之勢

齊國相對於薛地強盛無數,只要在齊國依然控制住權力,那麼齊國的一切都能夠為靖郭君所用。靖郭君也能夠平安無事。

3.把齊國當成自己的來經營

齊國齊王之位或許不是靖郭君的,但是不妨礙靖郭君經營齊國,把齊國打下自己的烙印,甚至讓齊國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總之,門客的建議是靖郭君要像一顆藤蔓一樣纏繞在大樹上,大樹強藤蔓就強,就能夠吸取大樹的陰陽。


【啟發】

這一篇的意義其實是對前一篇【 】的補充,即當你竊權(獲得權力)之後應該做什麼?

大多數人,在一個單位竊取權力(獲得權力)之後,很可能會搞利益輸送、利益交換,把單位的利益換成自己的利益。說難聽點就是損公私肥,說通俗一點就是掌權之後立馬迫不及待要變現。這個可以理解,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是以往經驗告訴我們的。但是這種出發點是,他默認權力不會掌握在他手中,會流走。既然這麼認為,自然權力也不會真正為他所用。

退一步來說,掌權之後立即權力變現,這麼做合適嗎?反正我是沒聽幾個這樣乾的人最後都成功了的,反而最後鋃鐺入獄的不少。可見這條路行不通,不管是權力規則還是法律制度,都行不通。

因此獲得了權力,並不意味著可以把權力作用在變現上。而是要把權用在自我強化上。強化什麼地方?竊權(獲得權力)的地方!靖郭君竊權之後,他就應該強化對齊王以及齊國的控制,讓這個齊國大全一直在他家族的手中。這才是竊權(獲得權力)最終的目的!而財富、封地、美宅,不過是竊權(獲得權力)成功後的必然附屬品。

而竊權(獲得權力)之後,應該幹什麼?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第一,對於自己權力來源的控制加強,控制住不讓權力分流。

第二,利用權力在組織內部用自己人完成替換,完成從自下而上的控制。

第三,對威脅到自己權力的個體或組織進行清除。

第四,真正把竊來的權固化成自己的。

其實,不光是竊權(獲得權力),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你成功了,但是你要做的絕對不是享受成功的果實,而是立即把成果固化下來,把那些威脅到成果的人清除。否則,勝利的果實不過是暫時寄存在你這裡的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