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抗擊疫魔,人人有責。

當疫情來襲,市教育局帶領全體教育人,團結一心,堅持守土盡責,守好門、護好人,停課不停教,以教育人獨有的堅守,抗擊疫情,展現了疫情中的教育力量。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守好安全門

“校園安全的守護神”。這是疫情期間,大家對黃岡實驗中學教師汪軍老師的讚譽

自1月21日以來,汪軍老師就一直站在抗疫“前哨崗”。值班值守、校園消殺,宣傳疫情、摸排教職工健康狀況,聯繫購買物資……守護學校教職工的安全,成為了他生活的重要內容。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只要守好校園門,讓人人遠離病毒,我樂意!”汪軍說。

疫情暴發以來,市教育局將守好校園安全門,作為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出臺《黃岡市教育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教育系統防疫“十大要求”,打響了教育人守好門的發令槍。

市教育局機關與市直各學校聞令而動,紛紛成立防疫工作小組,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天對轄域內進行全面消殺,核查人員健康情況,報送信息,篩查重點人員……市教育局還成立了督查組,由分管副局長帶隊,赴各校進行防控指導督查,督辦各校校園疫情防控。

在重點守好“校園門”的同時,市教育局還協助守好“社區門”。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1月29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市教育局負責鋁業、江北、八一和青雲街4個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督查。市教育局立即組建4個督查組,進入社區,對社區的人員管控、小區封閉進行無縫隙巡邏檢查,督促社區守好“社區門”。

督查組發現社區口罩告急,第一時間從局機關有限的防護物資中,調撥口罩分發給4個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社區安全護航。

護好教育人

“李嘉銳在家的作息規律嗎?孩子在家心情怎麼樣?作業上有沒有什麼疑惑?家裡人每天量的體溫怎麼樣?”市明珠學校七(2)班李嘉銳的媽媽每天都會接到一個關6心的電話。

電話是班主任黃君老師打來的。原來李嘉銳的父母均是市優撫醫院的醫護人員,父親奮戰在抗“疫”一線。守護師生健康,愛護醫務人員子女,是教育人的職責所在和仁愛之舉。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為守護師生健康,疫情期間,市教育局組織市直各學校、幼兒園動態掌握學校教師、各班學生的健康情況,每日統計上報,並做好特殊師生的心理安撫工作;市教育局官方微信等線上媒介有序推送體育小課題、疫情防控科普等消息,引導師生家長正視疫情,保護好自己。

為關愛醫務一線人員子女,2月1日,市教育局向市直學校發出了《關於關愛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通知》,掀起了關愛醫護人員子女的熱潮。黃岡中學、市思源學校、市實驗小學、市東坡小學、市實驗幼兒園等17所市直學校共約300名學生家長是醫護人員,學校均安排了結對關愛的老師,通過關愛醫護人員子女,溫情支援一線抗疫醫護人員。

黃岡實驗中學初三(6)班孫錦浩的媽媽是一名醫護人員。疫情暴發後,一直奮戰在隔離病區一線。

三(6)班班主任方文權在微信上讀到了有孫錦浩同學媽媽的報道後,敏銳地意識到這是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責任意識的好材料。馬上在班級群裡轉發該篇報道,並給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作業——向一線醫護人寫感謝信。

一天的時間裡,40多封感謝信在班級群裡分享交流。

停課不停教

疫情阻擋了開學的步伐,卻阻擋不了教育人的育人之心。

2月19日,市教育局公眾號推出“【餘振興名師工作室】趣味課堂:神奇的‘缺8’數”。

抗力疫情,黃岡教育人幹了3件事

從2月1日起,市教育局公眾號定期更新“趣味數學課程”“數學魔術”微課程,目前已更新至20期。

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按教育部要求,各地實行“停課不停學”,開啟“網絡課堂”。市教育局立即出臺網絡教育實施方案,組織開展網絡教學指導。

為科學做好停課不停教的工作,市教育局指導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學段的名師開發特色網絡課程,將文化知識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深度融合,將藝術欣賞和體育運動指導與心理健康、生命教育相結合,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認同。

學校還在網上組織開展多種多樣有意義的活動,“病毒研討會”“防控監督崗”“倡議廣播站”“抗疫徵文”等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抗擊疫情、守護師生的同時,市教育局還承擔了五個臨時徵用隔離點的綜合協調任務。

在市教育局統一協調下,中職集團、黃岡外校、黃岡技工學校、市教育培訓中心4個隔離點接納隔離人員1100多名。黃州中學作為備用隔離點所有設施設備已安排就緒,為疑似病人建設了避風港,築起了阻擊病毒傳播的新屏障。

疫情無情,教育有愛。疫情發生以來,市教育系統直面挑戰,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教育人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