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为何遭到了杀身之祸?

余映灯


朱元璋和徐达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朱元璋在参加了起义军之后,在一次回乡募兵的过程中,就将徐达招到了自己的麾下,从此两个人就相互扶持,走上了抗元的道路。

徐达本人的身体素质非常好,他从小就练习武艺,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武力条件,很快就在朱元璋的辉下成为了非常得力的战将,并且在朱元璋起兵当上皇帝这段过程中,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本人对于这位从小一起长大并且帮助他非常多的好兄弟,自然也是非常的关心。

徐达原本在明朝还没有建立之前有过一任原配夫人,但是不幸的是已经去世了,朱元璋不忍心自己的好兄弟从此孤身一人就想着为徐达再找一门亲事,这时候刚好明军的另外一位大将谢再兴有两个女儿,都已经到了出嫁的年纪,因此就被朱元璋惦记上了。

谢再兴的两个女儿分别叫谢翠英和谢翠娥,他们二人都是长相非常标致的美女,朱元璋就非常乐意给他当了月老,将大女儿谢翠英嫁给了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将老二谢翠娥嫁给了徐达。

嫁给徐达的谢翠娥不仅长相美貌,而且有着非常过人的武艺,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当时民军军中有这么一个规定,所有的将领家眷必须留在后方。只有谢翠娥这个女子能够随军出战,她帮助徐达上阵杀敌,在整个大明江山建立的过程中,不仅取下了赫赫战功,还跟朱元璋的夫人马是建立了非常浓厚的感情。

只不过这样的局面维持并没有多长时间,没过多久,谢再兴叛变投靠陈士诚,可是谢再兴他是朱元璋的亲家,又是徐达的老丈人,在当时明军军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可是他却叛变了朱元璋,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几乎杀光了谢再兴的所有家眷。

由于徐达在朱元璋征战天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功勋,所以朱元璋并没有为难谢翠娥。但是由于明朝的根基逐步稳固,一心多疑的朱元璋担心皇权会受到这些开国功臣的威胁,开始决定清除他觉得有威胁的臣子。

徐达一生都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做人行事光明磊落,几乎找不到任何毛病,所以朱元璋一时之间很难对他下手,但是他却没有一丝一毫放松对徐达的警惕,甚至还派出手下对徐达进行秘密调查。而妻子谢翠娥之死,就是朱元璋在变相的敲打徐达。

话说有一日,马皇后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想着邀请徐达的夫人,谢翠娥进宫跟他一起叙叙旧。按理说,这时候朱元璋已经当上了皇帝,马皇后的身份也非常高贵,谢翠娥应该遵守臣子之间的礼仪,但是由于谢翠娥本人是练武出身性子比较直,不懂得委婉表达,一进宫看到皇宫非常的气派,就直言不讳的说道“你家的房子确实非常气派”。

马皇后对于谢翠娥这样的言论倒是没有太在意,反而是带着她来到了后花园游玩。可是谢翠娥这种武人的性子,再次让她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家的花园非常大,逛了半天都没逛完,再看看我们家那个后花园要是什么时候能够跟你们家的花园这么大那就好了。这原本是谢翠娥无心之下说出的言语,却被马皇后告知的朱元璋,朱元璋正愁找不到徐达的把柄,随即便治了谢翠娥僭逆之罪,将其仗责而死。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会杀谢罪,而并不是说他说了几句无心之语,只是因为在打天下的时候,他的父亲谢再兴叛变,朱元璋对于这件事情一直没有过去,再加上自己的侄子,朱文正也被这位亲家挑唆着一起叛变,这就让朱元璋对其恨之入骨了。

打天下的时候,由于徐达跟谢翠娥两个人的战功非常高,让朱元璋找不到任何理由,对谢翠娥下手。而这时候谢翠娥的无心之举反而给了朱元璋动手的借口。谢春娥之死,不仅是朱元璋,为了报复谢家,同时也是想给徐达一个警示,让他不敢反叛朱元璋。


小芊芊爱历史


这个事儿简述起来是这样的:

大将徐达的夫人谢翠娥,立朝后被封为诰命,因此可以进宫和皇后聊天喝茶。这天,姐俩逛到御花园,见着园子着实气派,谢夫人不无感叹,说了句”御花园真大“,这话被马皇后学给朱元璋听。

本来这话也没什么,但多疑的朱元璋却借机发挥:她能说给你听,就能说给徐达听,万一徐达动了要跟朕比肩的心思,岂不是要造反?

于是,这位太祖皇帝就把谢夫人杀了。——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意思是说,皇帝把中山王叫进来喝酒,暗地里却派人杀了其夫人,还说替他除了个灭族之祸。

朱元璋杀谢氏,导火索是谢氏一句没经过大脑的话,实际上却是对她积怨已久。

徐夫人谢氏,将门虎女,《北窗琐记》曾载: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这样一位虎女,本是徐达的贤内助。但坏就坏在她的出身上。

谢翠娥父亲谢再兴,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员虎将,但在朱元璋与张士诚大战前夕,谢再兴却临阵倒戈,带着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投奔了张士诚。

这种行为,是对朱元璋的背叛。更是对朱元璋的不信任。张士诚兵败后,谢再兴没了踪影。朱元璋有气发不出,于是泄到其女身上,也是给徐达敲个警钟。

徐达得到这个消息,悲愤莫名,他与谢氏恩爱,共育有四子二女,如今妻子无故被杀,他失妻子孩子失母亲,万般憋屈却作不得声。


钱多多读文史


这个故事出自明朝嘉靖年间举人余永麟编纂的《北窗琐语》,说徐达夫人谢翠娥陪马皇后逛宫中后花园时,因口无遮拦的一番感叹,结果被朱元璋乱棍打死。

谢翠娥真的是因口无遮拦而被朱元璋处死的吗?

朱元璋与徐达,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两人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朱元璋在参加郭子兴起义军后,回乡募兵时,将徐达招致麾下。从此,二人走向抗元之路。

徐达身体魁梧,从小练得一身好武艺,很快成为朱元璋的得力战将。徐达用赫赫战功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朱元璋对待徐达也是义字当头,对其关怀备至。

徐达原配夫人张氏在大明建立前就已去世,朱元璋不忍徐达孤单一人,便想做主为徐达再寻一房夫人。正好,明军大将谢再兴生有两个女儿,都是待嫁之龄。

长女名叫谢翠英,次女名叫谢翠娥,两人都是天生的美人。朱元璋便充当月老,替二女寻好了夫家,将谢翠英嫁给了宝贝侄子朱文正,将谢翠娥嫁给了徐达。

谢翠娥虽有沉鱼落雁之貌,但却是好武之人,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文献中记载如下:

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北窗琐语》

明军中有规定,所有将领的家眷之能留居后方,不得随军。而徐达夫人谢翠娥,非一般女子,她拥有惊人的臂力,能拿起百斤重的铁器,被朱元璋特许随军。

谢翠娥随军可不是做些缝缝补补的家务活,她是要随徐达上阵杀敌的。在征战天下的岁月中,谢翠娥与朱元璋夫人马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两家相处很融洽。

但好景不长,随着谢再兴的叛变,两家关系也变得貌合神离。谢再兴既是朱元璋的亲家,又是徐达的老丈人,可谓是双料皇亲国戚,但他却投靠了陈士诚。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朱元璋怒不可遏,立即处死谢再兴的兄弟子侄,但并没有为难其女谢翠娥。明朝建立后,徐达作为头号功臣,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

谢翠娥也因此被敕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随着朱元璋皇权的逐步加强,那些开国功臣们越来越让朱元璋寝食难安。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朱元璋决定清除功臣。

洪武年间的四大案,有数万人因此丢掉了性命,甚至连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也被以谋逆罪处死。而徐达一生光明磊落,干干净净,朱元璋挑不出他有任何毛病。

但并没有放松对徐达的秘密调查,谢翠娥之死就是在未徐达敲响警钟。

有一天,马皇后闲来无事,便邀徐达夫人谢翠娥进宫叙旧。谢翠娥本是习武之人,说话直来直去,不懂得含蓄委婉。一进宫便说:“你家的房子确实是气派。”

马皇后只是会意一笑,但谢翠娥并不知道,她早已忘记君臣之礼。说话间,二人来到一处凉亭歇息用茶。随后,马皇后带谢翠娥来到宫中的后花园游玩赏花。

谢翠娥再次感叹道:“你家的后花园可真大,半天都逛不完。我家的那个后花园,什么时候才能像这么大就好了。”玩了一天的谢翠娥,带着期望尽兴而归。

结果谢翠娥的无心之语,被马皇后告知朱元璋。而朱元璋正愁拿不到徐达的把柄,随即以谢氏“心怀僭逆”为由,将其杖打而死。文献中记载如下:

后太祖登大宝,中山就封,每朝见太后,谢夫人时致不平,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以太祖曰:“枕边之言,中山宁无动心乎?”——《北窗琐语》

朱元璋得到谢氏已死的消息后,满怀欣喜的与徐达推杯换。朱元璋端着一满杯酒走向徐达说道:“徐爱卿此后再无杀身灭族之忧,应该满饮此杯以表示庆祝。”

徐达跪着喝完朱元璋的赐酒,然而他并不知道夫人已死。文献中的记载如下: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中山跪而饮之,然不知夫人就戮也。——《北窗琐语》

朱元璋杀谢翠娥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她的几句无知的话,而是因为谢翠娥父亲谢再兴叛变一事。朱元璋对此一直难以释怀,侄子朱文正也被谢再兴挑唆着叛变。

朱元璋对谢家是恨之入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想要给徐达一个警示,让他永无不忠之心。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史料中谢氏的生平记载不多。

关于谢翠娥的传说和野史较多,洪武二十年(1387年),徐达夫人谢氏被追封为中山武宁王夫人。依据这一记载,可推断出谢翠娥可能在洪武二十年去世的。

而这时的徐达已经去世两年,与文中信息有矛盾之处。总之,《北窗琐语》中关于徐达夫人谢氏的记载,真实性到底如何,还有待考证,不可作为正史来考。


野史也是史


徐达老婆的这件事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是朱元璋为了警告徐达。恰恰相反,他作为兄弟替徐达出面处理了一个家庭问题。所谓的“御花园真大”这句话其实是野史无稽之谈,今天南京的莫愁湖当年只是徐达家后花园的一部分,他老婆至于这样羡慕御花园?

虽然徐达骁勇善战,统帅几十万大军,天下无敌,但是有一个难言之隐——怕老婆。“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可见是位了不起的女中豪杰。有这么一个悍妇在家里主事,可见中山王过得应该不怎么幸福,但是他也没有办法,明媒正娶的过来的老婆,还是老同事的女儿,也不能说休就休。于是经常进宫找朱元璋,借酒消愁。朱元璋见兄弟生活如此不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既然徐达不方便出面,那就由他这个做大哥来替兄弟分忧!

其实一封诏书夺了谢氏的封号,替徐达休了她就可以了。但朱元璋做事情一向是干净利落,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找借口让徐达进宫喝酒,随后派锦衣卫上门。虽然谢氏孔武有力,武艺高强,但是面对锦衣卫大气不敢出,乖乖领死,可见是一物降一物。

等徐达酒醒了,朱老大笑眯眯的告诉他,家里的事情帮他摆平了。知道了老婆的死讯,徐达是表面上显得很痛心,心里面应该是很轻松的。


百胜刀王胡逸之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长叹一声,又有人在黑朱元璋,关于谢氏被杀的事咱得好好聊聊。

导语

徐达的夫人谢氏,谢再兴的次女,朱文正的小姨子,徐皇后的生母。因徐达的原配夫人张氏过世早,朱元璋就当了月老给谢氏保媒让她嫁给了徐达。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非常恩爱。据《北窗琐语》“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这说明谢氏经常陪徐达出征,是徐达最信任的人。


徐达是朱元璋的老乡好哥们,和老朱一块出生入死打下大明江山。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成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被朱元璋称赞为:“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是朱元璋口里的“万里长城”。

可以说没有徐达就没有大明,朱元璋坐上宝座自然不会亏待他,他让徐达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


归正题,故事里的事。谢氏是怎么被朱元璋处死的?

徐达的老婆谢氏和马皇后是好姐妹,被朱元璋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她可以自由入宫和马皇后相见,姐妹二人每次见面都相谈甚欢。谢氏的脾气有一点不好,就是生性爱妒忌,每当看到金碧辉煌的皇宫就会酸溜溜,言行不免有失礼之处。而每次大度的马皇后都一笑而过。有一次谢氏又来到皇宫,这次马皇后带她到御花园散步。


谢氏看到偌大的御花园忍不住啧啧称赞一番,满面羡慕的神色隐约参杂着一些不满和妒忌,这次她不由得脱口而出“姐姐家的御花园真大啊,我们家的和姐姐家的相比可差远了。”,可她万万没想到祸从口出,马皇后把她说的话和她说话表情毫无遗漏地送到朱元璋耳中。

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每朝见太后……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及太祖。——明朝《北窗琐记》



朱元璋听了顿起杀心。大家知道,晚年的朱元璋自从太子朱标病逝后,便大开杀戒,大批的功臣惨遭杀戮,有的家室老小被株连。朝廷内外血雨腥风,约有15万人死于屠杀。对于徐达朱元璋并没有下毒手,但也没有放松警惕。既然机会来了,朱元璋当然要抓住。过了几天他设宴邀请徐达,并在徐达到来后秘密派人杖杀了谢氏。宴席上朱元璋对徐达举杯道:“你家现在已经免去灭族的灾祸”。

“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明朝《北窗琐记》


徐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敢多问。他小心翼翼把宴席进行完,飞快地赶回家。他看到已经惨死的夫人,悲痛欲绝,想到朱元璋说过的话,和那些死去的大臣,只能忍了。

朱元璋杀谢氏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杀鸡儆猴,把徐达的反叛之心扼杀在萌芽状态。另一原因,关系到谢氏的父亲谢再兴。

谢再兴原本是朱元璋手下一名大将,他在朱元璋和张士诚大战前夕,竟然倒戈反叛,而且还带着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一块投降张士诚,泄露许多军事机密,让朱元璋恨的咬牙切齿。

最终张士诚战败,谢再兴知道朱元璋会对他清算,干脆来个消失不见。朱文正被朱元璋软禁而死。叛军主谋谢再兴没有被绳之以法,朱元璋不甘心,就把怨气发泄到他女儿谢氏身上。




故事就是这么个故事,一些文献上都有记载。

而正史上根本就没有朱元璋杖毙谢氏这回事。

关于朱元璋打死谢氏一说与史实有很多相悖之处:

  • 事实上谢氏死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朱元璋还追封谢氏为中山武宁王夫人。而徐达死于1385年,比谢氏去世还早三年,所以根本不会有朱元璋在趁宴请徐达时打死谢氏的情节。
  • 再者如果谢氏是因罪被朱元璋打死,朱元璋不可能去追封谢氏,这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 另外按照历史马皇后母仪天下,她宽宏大量爱民如子,总是劝告朱元璋不要滥杀无辜,不要扰民,还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许多人命命,如郭景祥的儿子,学士宋濂,富商沈万三,为救太医们病重拒绝服药等等。所以马皇后不会因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去向朱元璋吹枕边风,引诱朱元璋去杀人。

所以朱元璋打死徐达的谢夫人,根本就是杜撰,包括朱元璋打死常遇春的夫人等等,黑朱元璋的多了去了,大多根据朱元璋的滥杀和猜忌编造。


小姐姐讲史


这件事情可以当做一个故事听,不要在意他的真实性。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日,徐达夫人谢氏与马皇后一起在后花园散布,两妇女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一人是当今皇后,一人是开国名将之妻,二人身份不同,自然不可能无话不说,也没有那么多共同话题可聊,很快二人相继无话,气氛倍显尴尬。

于是,谢氏没话找话,随口说了一句:

“这御花园真大,我家的花园与之相比,实在是太小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马皇后听到有些不开心,心想你总想与我相比,娜娜不如我,难道你想取我而代之?于是,马皇后将此事情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大怒,徐达是当世名将,若身边有一个成天为其吹枕边风的妻子,每日怂恿他做这做那的,难保徐达不会起异心。

一日,朱元璋借宴请徐达之机,派人到徐达家里给谢氏杖毙了。

为何会诞生如此荒谬的故事?

这个故事听起来顺理成章,仔细斟酌起来却漏洞百出。

我们即便故事的一开头是真实的,谢氏确实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家的御花园可真大啊!”马皇后会去打小报告吗?

马皇后是天性善良之人,深知自己的丈夫杀孽很重,因此马皇后晚年所做之事大部分都是为朱元璋减轻杀孽之事。如朱元璋想要杀谁,只要这个人没犯下必死之罪,马皇后就会想办法保全,这也是两人晚年常闹矛盾的主要原因。


这样一个善良的马皇后又怎会去打小报告,去妄造杀孽呢!

在说朱元璋,朱元璋以“不正当”的理由杀名将之妻?这不是逼着徐达跟自己产生隔阂呢吗!即便徐达本无异心,经此事也可能产生异心了,朱元璋没有这么蠢。

既然很明显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故事,那么又为什么会诞生这样一个故事呢?

这是天下人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朱元璋嗜杀成性,这个大家都知道,明初三大案前前后后十多万人命丧黄泉。一个杀人魔王的形象逐渐的成为了朱元璋的标签之一,也因此围绕朱元璋杀人的故事层出不穷,杀徐达妻子,杀常遇春妻子,杀自己妻子,杀儿媳妇、杀女婿等等。


其中可能有些人确实是被朱元璋所杀,但是原由却肯定不是所传故事中的那样。如此多朱元璋杀人故事的流传,也是人们对朱元璋杀孽太重的一种暗讽。

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他虽然杀孽很重,却也不是乱杀无辜之人,他杀的是贪官,杀了是威胁皇权的人,而对待百姓却很仁慈。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因为徐达的武力值加军事智慧值太高,朱元璋害怕他造反变成强大的敌人,提前杀了徐达的夫人谢氏,并不是徐达的夫人谢氏说了句“御花园真大”这话的祸害性质的话语。

朱元璋提前做了对应有造反力量徐达的准备,用杀徐达夫人刺激徐达造反。


徐达夫人谢氏据说是武力值非常高的女人,帮徐达打仗不下百回,


朱元璋一直想除掉强大的徐达,避免造反变成新敌人。正巧徐达夫人说了“御花园真大”,借这个话语无理推加个罪名杀了她。徐达的夫人是他曾经左膀右臂,无论心理和身体都是非常强大的打击。


徐达的夫人被除掉,朱元璋想徐达怒发冲冠造反了吧。结果徐达忍气吞声多年没有造反,之后朱元璋用鸭子刺激徐达过去战伤后背发脓而死。朱元璋除掉功臣目的害怕功臣造反抢江山。出手迅速宁缺毋滥不择手段。


英雄少年66265076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用在明朝的那些开国功臣面前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后,却被以各种罪名处死,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其他臣子们都非常小心翼翼的活着,就怕哪天噩运会落到自己身上。这不,这一天噩运就落到了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夫人谢氏身上,具体怎么回事您往下看!


谢氏名叫谢翠娥她自小习武,所以性情比较豁达,在嫁给徐达后,谢氏经常跟随徐达左右征战沙场,

《北窗琐记》记载:徐达夫人谢氏,臂力过人,常持铁器重百斤者,军中随行。

当大明建立后,由于徐达居功至伟被朱元璋封为了魏国公,而谢氏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并允许谢氏自由出入皇宫。

有一次,谢氏来到皇宫找马皇后聊天,聊着聊着马皇后决定带领谢氏到后宫的御花园看看,当她们来到御花园后,谢氏被御花园的雄伟壮观景象所震撼,于是不由自主的对马皇后说:“皇后,你家的御花园可真大啊,比我家的花园大多了”!



本来是很平常的一句话,然而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朱元璋耳中。朱元璋是个敏锐的政治家,他一听到这句话就觉得谢氏是有谋反之意,因为她这句话有觊觎皇家御花园的意思,于是朱元璋就派人把徐达叫到宫中喝酒,然后派侍卫到徐达家中把谢氏给杀了,之后还对徐达说我帮你消除了一个灭族的隐患,而徐达听了朱元璋这话以后,虽心有不甘,但只得跪地拜谢朱元璋!

据记载: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段野史传闻,马皇后为人仁慈怎么会让朱元璋凭一句话而杀人呢?而朱元璋也不可能就凭谢氏的一句羡慕之词而杀她的。这些只不过是后人对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的一句引申罢了!


唐古看今


这可能是黑朱元璋的历史上好多黑朱元璋的事,所以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证。

徐达比朱元璋小三岁,从小时候起就是他的小跟班儿,两个人是发小一起长大的穷朋友,朱元璋跟了郭子兴以后,朱元璋在郭子兴那里站稳脚跟以后,没有过多久穷朋友徐达就来投靠朱元璋了,那一年徐达二十二岁。



后来,徐达跟随朱元璋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出生入死,可以说徐达,汤和,那时候和朱元璋的感情,那真是用一句话都无法形容,如果这么下去,他们肯定也会是流芳百世的好兄弟,像刘关张一样的好兄弟,但是这一切在朱元璋称帝以后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后来朱元璋带领大家消灭了元朝,消灭了和他一样出生的陈友谅,终于在1368年在南京称帝,朱元璋称帝以后,论功行赏的分封了他这些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朋友,老兄弟,当然最少不了徐达,徐达见证了朱元璋的成长,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帝王,这其中徐达功不可没。

朱元璋飞黄腾达了,当然徐达也跟着飞黄腾达,那他的老婆就不止一个,史书上记载有4位,被朱元璋斩杀的这位就是谢夫人谢氏,徐达的大老婆去世以后,朱元璋作主给了介绍了谢氏,这个谢氏和朱元璋一家也有点亲戚,据说是他亲家谢在兴的小女儿,既然是亲戚,那么这个谢氏和仁慈的马皇后也处成了好姐妹,虽然差了辈,但这完全不影响她们之间的友谊啊。



徐达老婆谢氏由于在家闲的没事干,经常去皇宫御花园走动,有一天,她又来找马皇后,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御花园真大,比我家的大多了。谢氏这个人什么事情都爱和别人比较,有一股特不服输的精神,她也时常和马皇后比较,马皇后是心慈仁怀的人,所以并不与计较。但是她这这句话,马皇后心里有些不爽。过后也就不在意了,不知怎么的,这句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勃然大怒。


于是他就招徐达和谢氏两人进宫,在一阵酒足饭饱之后将谢氏斩杀。徐达知道自己的妻子和朱元璋的脾气也没说什么,因为他觉得老年的朱元璋,就是一个谁也不能惹得雄狮,还是避而远之比较好。


佳宁姐姐说历史


这件事情记录在明余永麟的《北窗琐语》之中。

亲自去翻了翻这一本《北窗琐语》,发现在里面多有以怪力乱神、桃色琐事以吸人耳目的违法言论,属于“八封级别”的杂谈作品,看完了也就完了,可别当真!


文中如此记载: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每朝见太后……尝有“我家不如尔家”之言。太后以是语及太祖……一日召宴内庭,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太祖持卮酒侑中山曰:“今日卿可免赤族之灾。”

其实细细看来,作者的描述与现实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谢氏是朱元璋手下大将谢再兴的女儿,她与徐达的媒还是朱元璋做的,而谢氏和马皇后本人也很熟悉,经常来往于宫中,有一日突然说了一句,“你家的御花园真大,我们家的比不上你们家的大啊!”

(谢氏与马皇后剧照)

而在历史上以贤德著称的马皇后,此刻也变得苛刻起来,她向朱元璋打了小报告,“谢氏这么想,难保徐达不会这么想啊,枕头风的威力,你也是知道的”。

朱元璋听到之后,有一天叫徐达来赴宴,徐达来之后,却命人去徐家将谢氏杖毙,宴后还对徐达说道,“你今天可以免去灭族之灾了”。

明太祖杀徐中山王达夫人,纯属于无稽之谈,太祖虽然猜忌残忍,但虐杀大将之妻,况且还是明朝第一功臣的妻子?就算要黑朱元璋,也不至于此吧?


(朱元璋命人杖毙谢氏剧情)

首先,徐达是明朝第一开国元勋,曾被太祖尊为“气贯万人而无敌、威行四壤而推恩”。生前是被封为魏国公,但死了之后才被追封为“中山王”的,而文中所说的“中山就封”,根本就子虚乌有!

况且,明朝功臣根本没有“实封”,都是“虚封”。

其次是朱元璋这么做摆明了就是对徐达生疑了,杖毙谢氏其实就是撕开了脸面,那还不如直接把徐达杀了得了。

想一想,历史上的朱元璋杀伐绝断、极善权谋和有很深的城府,这种政治小白才能干得出来的事情,我想朱元璋肯定不会干!


(徐达墓)

更为幸运的是,1980年出土的徐达第四个儿子徐增寿的墓志铭当中,就已经明确记载,在徐达去世之后,朱元璋非常悲痛,还特意赏赐给谢氏一个极为尊贵的现实称号——中山武宁夫人。

也就是说,徐达是先比谢氏早亡的。

而徐达后人根据族谱与定国公徐增寿的墓志铭,为徐达墓再次立碑,此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太平门外板仓街192号,也是徐达跟谢夫人的合葬墓,碑上写着——“明魏国公追封中山王谥武宁、夫人谢氏之墓”。 徐达墓也与明孝陵一起成功申请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所以说,至于谣言为什么流传,谁也不得而知,这就需要各位朋友细细思考了!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