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黃帝內經》、《易經》等如果成為中醫資質考試內容會怎麼樣?

皮膚病科研所


倒背如流也不會真正的看病,考試的是騙人的晃子,加速中醫的消亡,比民國廢中醫,還滅亡的快,中醫內容在思想,不在你背多少書,中醫的出路是看病,見效收費,治不好退錢


何明志5


我覺得中醫粉很多都是民粹,他們的想法往往是理想化、簡單化、意氣化,但是很容易搞亂情緒,混淆視聽。

現在的中醫教學中都把《傷寒論》等經典中醫著作列入大學選修課,初聽一中醫好友講述,真感到不可思議且好笑,真想說那些制定政策的人不可理喻,中醫不教中醫經典課程還叫中醫嗎?。

可是在靜下來細想一下,又覺得理解他們的苦衷,無論國內外的教學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以灌輸教育為主,那就是有固定教學大綱,有固定觀點知道點,且可以通過統一的考試檢驗同學的學習情況。可問題是中醫的古典著作很難做到這一點。

本人不是中醫,所以不便用中醫文獻作舉例 ,我就用古典哲學經典《老子》舉例,《老子》一書也很少進入考試範疇,就以第一句為例:道可道非常道,光我看到標點符號斷句就不下三種,對此句的解釋就不下十餘種,請問教材應選用哪一種,考試的時候論點不一又怎樣評分?如果只界定一種標準答案,顯然是缺乏理由,本來中醫知識就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老祖宗又沒說明白正確的理解。但如果按老師的理解各說各的,那就象過去諸子百家爭論,讓學生聽誰的?

問題還麻煩在哲學概念是有時間爭論的,畢竟只是我們的價值觀、認識觀不同而已,畢竟離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還有距離。但醫學不一樣,他是要及時處理病人的痛苦的,而且又不能病人當試驗品反覆試驗。這也是我很少去看中醫的原因之一,因為往往不同中醫生對同一時間症狀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都不一樣,說得頭頭是道,而你又沒法按職稱、醫院級別、儀器設備好壞、醫生年齡來界定醫生的好壞,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中醫的騙子多而且很難識別。

我的結論是中醫經典確實在大學本科以前只能作為選修課程,培養興趣愛好。到研究生的時候才能由公認大師作為必修課來講,象古代師承一樣培養中醫人才。


心有機事必有機心


(傷寒論)理論,(溫熱病)理論,(臟腑經絡)理論,可以成為資質考試評審。(黃帝內經)是醫學心學,不是醫學理論範圍。(易經)是占卜術,更不是醫學理論,豈能與醫學相提並論。

但是當今,能解釋(傷寒論)理論,(溫熱病)理論,(臟腑經絡)理論的老前輩,能有幾個?

怎樣考試,本人不從事醫療行業,更不敢妄加評論。不論如何,中醫一定要傳承,開放發展,在實踐中,定會有良醫高才突起。讓廣大人民百姓當考官,選擇良醫。


無憂草2775


如果今天的中醫只掌握《傷寒論》、《黃帝內經》、《易經》等知識,其水平遠不如現在的中醫。

現在的中醫儘管口頭說中醫治本,博大精深之類,但或多或少曉得不少現代醫學知識。七十年代農村的中醫師都能輸液打針。

如果只掌握了所列的知識,許多大病是治不了的。四十年代的中國,除大城市外,中小城鎮及廣大農村,孕婦難產、急性闌尾炎只有死路一條。霍亂傷寒,一家死絕的不是少數。

如果中醫還停在上列水平,人均壽命最多45歲。解放以後國家大力發展醫藥衛生事業,人均壽命才達到今天的高度,現代醫學貢獻至偉。

如果還停留在《黃帝內經》……的水平,應視為中醫的悲哀。


辛福先


四書五經把人考成了偽君子和書呆子。

如果把這幾本書考試,就可以全中國都是神棍大師騙子了。中華大地將進入文化的地獄,世界也再沒有出頭之日。

我心力有效,可能沒有時間將這幾本書系統的講解,所以努力呼籲大家跟我學哲學,就是可以具備自我分析能力,以準確分析糟粕和精華,什麼是欺騙和引導,什麼是歷史和未來,什麼是人性和獸性,什麼是天理和自然,什麼是天人合一!!!


路上有長生果


《傷寒論》《皇帝內經》《易經》等作為中醫資質考試如何,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學中醫必學皇帝內經,皇帝內經是中醫理論基礎,是研究人體的運行規律,學會皇帝內經,就知道氣的重要性

傷寒論是辯證治病,還有經方應用。

還有藥學也是很重要的,比方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至於易經,那就無所謂了。


老唐的生活


這絕對會造成一種沒人及格的現象,因為中醫理論中的名詞從來沒有統一過,所以在不同人看來理論中的含義不同。按中國現在的應試教育方法來考試,必然沒人能及格。如有及格的,必然是與老師串通一氣作弊。


千之一


這些知識已經是古代知識,現代認識有沒有發燒🤒️,都用體溫計,在頭條新聞可以看到幾度發燒,古代醫學作者不認識體溫計,沒有具體方法界定發燒的體溫,血壓,現代普遍使用血壓計測量血壓,古代作者不認識血壓,不知道血壓來自何處。


KongZWang


那將有力推動中醫發展。

1.建議國家加大對中醫藥研究開發投入。

3.加大對中醫醫院的投入,擴大中醫醫院規模。

4.廣泛開展名老中醫通過帶徒弟傳授師承,發展中醫藥事業。

5.堅持中西醫結合辦醫院,辦院校宗旨,傳承開發中國中醫事業。


一犁膏雨


答卷將會沒有人夠資格批改。真答出來了水平比監考閱卷的水平還高,那時候是誰考誰呢?中醫歷來是師承,不是沒有其必然道理的。如果用考取的方法可行,中國幾千年前恐怕就開考了,還用等到現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