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鲸鱼文化

鲸是一种哺乳动物,是海洋中超级大的海洋生物。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也有很多对鲸鱼的精彩描述。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例如崔豹的《古今注》写道:“鲸,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写出了鲸鱼的巨大。《庄子》曰:“吞舟之鱼失水,则蝼蚁而能制之。”写出了即便像鲸鱼那么大动物如果失去了水也会失去战斗力。而任昉《述异记》的描写则具有神秘色彩了。“南海有珠,即鲸鱼目瞳,夜可以鉴,谓之夜光。”写出了鲸鱼的眼睛是神秘的夜光,当然在现在看来鲸鱼的眼睛不可能是夜光了。不过总体来讲,鲸鱼的文化色彩还是很多的,说明我们很早就对鲸鱼进行了观察。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鲸鱼爱长途跋涉

而另一方面,鲸鱼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态行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鲸鱼会在海洋中进行长途的迁徙,经常游动数千英里,长达数月之久,然后来到热带地区繁殖。然而,为什么鲸鱼要在海里迁移那么久,到了热带地区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过去,传统的理论认为,大型鲸鱼会在夏季到地球的高纬度地区觅食,比如到北极觅食,而到了冬天便会到低纬度地区的热带地区开展繁殖活动。于是鲸鱼一年的活动便是在觅食和繁殖中循环,一年之内从赤道游到北极,再从北极游回赤道,因此迁移了数千公里。这便是一般的解释。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但是这个解释并不完整,甚至还遗留下谜团。鲸鱼为啥不在高纬度地区繁殖然后在低纬度地区觅食呢?凭什么一定要到高纬度地区觅食而在低纬度地区繁殖呢?从现实中来看,高纬度地区温度冷,食物种类也稀少,而低纬度地区温度高食物丰富,因此鲸鱼应该在低纬度地区觅食更合适才对。但是现实却是相反的,鲸鱼却喜欢跑到在北极觅食。这就留下了谜团。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温水域,有利于皮肤更新

于是新的研究表明,鲸鱼迁移到低纬度地区可能更为了蜕皮,而高纬度地区寒冷可以限制鲸鱼的蜕皮。海洋生态学家罗伯特·皮特曼说:“我认为人们在鲸鱼上没有对皮肤蜕变给予应有的考虑,但这是重要的生理需求,可以通过迁移到温暖的水域来满足。”于是,鲸鱼在寒冷和温暖的水域之间来回穿梭,很可能是为了调节皮肤状态。

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都会定期进行表皮蜕皮,这是正常的过程,用于替换皮肤,头发和羽毛,有时人的皮肤也会蜕皮,鲸鱼也包括在内,哺乳动物非常需要蜕皮来更新皮肤。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蜕皮是指季节性或周期性的皮肤蜕变。观察表明,白鲸在蜕皮周期内会返回河口,这表明了蜕皮过程的重要性。而温暖的环境能加速蜕皮。温暖的环境是增加鲸类动物皮肤细胞新陈代谢和刺激蜕皮的关键。人们观察到,南非德班的抹香鲸的体外寄生虫较少,这可能是由于抹香鲸在温暖的海水中蜕皮率较高。

另外,座头鲸,抹香鲸和灰鲸在较温暖的水域比在较冷的海水中所脱落的皮肤都更多。抹香鲸在较高的水温,比如达到20度,就会脱落更多的皮肤,而在比较低的温度下,比如15度左右,那么脱皮的数量就会变少。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蜕皮需要皮肤具有代谢活性,需要血液流到皮肤表面,这会导致体内热量散失,尤其是在寒冷的水生环境中。为了减少体内热量的损失,鲸鱼就会来到低纬度的温水,来减少体内热量损失。如果鲸鱼在高纬度脱皮可能会被冻死,因此为了生命安全,鲸鱼选择迁移到热带地区。

鲸鱼也有皮肤病

除此之外,鲸鱼也会有“皮肤病”,而高温有助于消灭这些皮肤病。鲸鱼的皮肤中会出现塞内加尔氏菌,尤其是在较冷的水中。座头鲸,抹香鲸,宽吻鲸,海豚的皮肤上都会出现皮肤病,所以鲸鱼的皮肤并不是经常健康的。虎鲸的身上经常出现硅藻,而硅藻中会寄生很多细菌。而鲸鱼到了温水域,有利于维护皮肤,清除那些细菌。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全文总结概要

首先,介绍了鲸鱼的简单知识,并引用中国古代典籍介绍了鲸鱼的相关文化知识。

然后说明鲸鱼会在海洋中进行长途的迁徙,经常游动数千英里,长达数月之久,然后来到热带地区繁殖。并且引出了鲸鱼的疑团,即鲸鱼为什么喜欢长途跋涉。

接着,阐述传统理论上,鲸鱼喜欢到高纬度地区觅食而在低纬度地区繁殖,并且提出传统理论的不足。

最后,分析鲸鱼迁移到低纬度地区可能是为了蜕皮而更新皮肤,并且清除皮肤上的各种细菌,而温水域有利于这些行为。


鲸鱼漂洋过海,长途迁移,为繁殖觅食,竟然也为脱皮,换皮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