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蔬菜定植怎樣做能緩苗快和提高成活率

當前,早春蔬菜陸陸續續開始定植了,但是如果我們定植的時候沒有提前煉苗、掌握好定植時間、定植水澆的不對等,

我們的苗子可能直接就會出現凍害、莖基腐病害等情況。

那在作物定植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怎樣進行管理,才能夠讓作物長得更好,成活率更高呢?

下面,來給大家梳理一下究竟怎樣去做?

定植前準備

1.煉苗

早春蔬菜定植怎樣做能緩苗快和提高成活率

什麼是煉苗呢?煉苗就是在保護地育苗的情況下,採取防風、降溫、適當控水等措施對幼苗進行鍛鍊的過程,讓苗子在定植後能夠迅速地適應陸地的不良環境條件,縮短緩苗時間,增強對低溫、大風等的抵抗能力。

那我們要想蔬菜移栽定植後緩苗快、長勢好、長勢壯、抗逆性強,能夠早開花、早結果、早成熟,我們就應該在定植前進行科學地煉苗,並要掌握好煉苗的時間。

2.煉苗的時間

煉苗的時間一般為一週左右,也就是說,我們要在移栽定植前7-10天進行,前5-7天一般進行控溫、控水、適當地通風,後3-4天一般進行繼續降溫、控水、全面通風等,以促使幼苗完全適應移栽後的環境。

但是,低溫煉苗的時間既不可過長也不可過短:如果煉苗時間過短,就起不到壯苗健株的作用;而煉苗時間過長,又容易造成老化苗,既不利於緩苗,又容易早衰,對後期生長十分不利。

3.煉苗期間的溫度管理

我們在煉苗期間,對於溫度上的管理,在白天溫度可以略高(喜溫性蔬菜可以達到15-20度,耐寒性蔬菜可以達到15-18度),夜間溫度可以略低至12度左右,我們在保證幼苗不受凍害的限度下,應當儘量降低夜間的溫度。

一定要注意的是,降溫要逐步進行、控水要適當、通風要由小到大,千萬千萬不要一下子跨度太大。

定植管理

1.定植時間

從有利於培育強根的角度來說,我們建議大家要選擇在晴好天氣下進行定植,並且最好是保持2-3個連續的晴好天氣。

雖然,在晴好天氣下定植,苗子會發生輕微萎蔫,但這種萎蔫是苗子的自我調節,是苗子為了適應環境而進行的改變,苗子不僅會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而且會促使其根系更快、更深地生長。

早春蔬菜定植怎樣做能緩苗快和提高成活率

同時,小苗定植(茄科蔬菜一般為4-6葉一心時定植),更利於緩苗。2-3天過後隨著新根的生出,植株進入正常生長狀態,而不會出現急性凋萎的情況。

2.定植方式

在這個時候種植的作物,不管是種植西紅柿還是黃瓜,一定要起壟種植,因為這個時候還處在地溫低、氣溫低的時候,起壟栽培有利於緩苗,也能夠提高地溫。

早春蔬菜定植怎樣做能緩苗快和提高成活率

定植的時候,株行距也是很關鍵的,比如種植西紅柿,起壟一般是大行寬80釐米,小行寬50釐米,在定植的時候根據品種的不同,株距在40釐米左右。定植黃瓜時,行距為大行寬是70釐米,小行寬是50釐米,株距在28-30釐米。

定植時,株行距是非常關鍵的,我們一定一定要注意,千萬不可以平畦定植(在平地上定植),定植的株行距不能過密或是過稀。不然,對我們作物的產量是很有影響的。

我們在早春定植的時候,一般要栽淺一些,因為早春溫度低,栽深了不易髮根。例如,黃瓜本身也是淺根作物,但需水量大,為了便於根系吸收水分、養分,它是適合淺栽的,但是你要說多深為淺栽,還需要根據土質等情況進行判斷,你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去定深度。

3.溫度管理

我們在定植緩苗後,要適當拉大晝夜差進行蹲苗,這樣可以促進菜苗進一步變得強壯。

一般在蹲苗溫度的控制上,豆類蔬菜控制在白天26-28度、夜間12-14度,茄果類蔬菜控制在白天25-28度、夜間12-14度,瓜果類蔬菜控制在白天26-30度、夜間14-15度。

正常情況下,在春季,天氣晴朗的時候,大棚內能保持較高的溫度,因此我們就不需要再加溫了。但是,在陰、雨天氣,棚內就需要保溫被、草簾等保溫材料加溫了(溫度保持在16度左右,這個溫度,相比於夜間是降低4度)。

4.溼度管理

我們在定植的時候,大棚內的相對溼度,應儘量控制在70%-80%。當室內溼度高或溫度太低時,我們就需要開風口讓空氣進行流動,創造一個適宜的溼度環境,同時,一定量的通風狀態,還能防止病害的發生。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利用除溼機對室內進行除溼操作。

當室內溼度沒有達到的時候,可以通過適當的噴灌,增加土壤或者空氣中的溼度。

5.肥水管理

我們在定植後,要通過合理地澆水來確保基質是溼潤的,這樣才能夠讓植株不發生萎蔫。比如我們在定植番茄的時候,因為菜農大多都是採取先澆地後待墒情合適時,再起壟定植,一般在定植的時候,已經用水灌過定植穴,因此我們的澆緩苗水不可過急,避免引起地溫下降。

一般來說,緩苗水要在定植後約1周左右,選擇在晴天進行,我們最好要膜下澆小水,澆水後一定要注意提高地溫,並及時放風排溼。緩苗以後就要控制澆水了。

我們在澆水的時候,要選擇乾淨的水質,以防藻類植物滋生,堵塞滴灌管道。

同時,在後期的時候,我們要結合澆水及時追肥,但一般在底肥施足的情況下,我們在蔬菜定植以後的用肥量並不多,主要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生長,用好各類功能性肥料,比如菌肥和生根肥等。

其實,說白了,種植作物需要的就是管理,我們在定植作物的時候,把上面提到的關鍵時期管理好,對於苗子是否成活以及茁壯健康生長,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一定一定要做好管理。

生根肥推薦使用“根好多”≥10億/ml枯草●膠凍樣芽孢桿菌

早春蔬菜定植怎樣做能緩苗快和提高成活率

使用方法:

1,衝施滴灌畝使用5-10公斤,苗期減半使用。

2,灌根:按照200-300倍稀釋後,按植行灌根或澆灌果樹根部周圍。

產品性能:

根好多——《10億活菌.爆生根》抗重茬.防死顆.爛苗.預防土傳病害。

1 促進植物根系生長,促根壯苗,根系發達,根多根壯。

2 改善和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解決土壤板結現象,抗重茬。

3 抑制植物體內外病原菌繁殖,減少土傳病害發生。

4 增強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抗病,抗寒,抗旱,抗根腐能力。

5 固氮,解磷,解鉀,有效提高肥效利用率。

6 增強植物新陳代謝,促進光合作用和強化葉片保護膜,抵抗病原菌。

適用於整個生長期

1、枯草芽孢桿菌:

①抑菌殺菌:在植物根際、 體表或體內及土壤中快速、大量繁衍和定殖,進行營養和空間位點競爭,排斥、阻止和干擾植物病原微生物,同時大量枯草芽孢桿菌新陳代謝會產生枯草菌素、抗菌蛋白等抑制病菌生長、破壞病菌結構、甚至殺死病原菌。針對重茬、根腐、灰黴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②改良土壤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團粒結構形成,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加速養料腐殖化、礦質化,增加土壤疏鬆度,調理土壤,並有良好的固氮能力。

③促進作物生長:可分泌多種活性物質、吲哚乙酸、生長素等,促進作物生長,促進物質轉化,提高吸收效率,誘導植物產生抗病、抗逆能力。

2、膠凍樣芽孢桿菌:

①提高土壤肥力:固氮、解磷、解鉀、釋放土壤中的鈣、鎂、鐵、鋅、錳、鉬等中微量元素。

②抑制病菌:在土壤根部形成有益菌群,可以抑制土壤病菌繁殖,可以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

③促進生長增產:在土壤中生長代謝,產生多種生長素物質,微生物酶等,促進作物生長,誘導增強抗病和抗逆能力,改善品質,提高產量。

微生物菌劑

既是藥也是肥還是調節劑

1、為什麼是藥:草芽孢桿菌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都可以通過營養競爭、空間位點競爭,來達到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從而抑菌殺菌,而枯草芽孢桿菌還可以代謝分泌出枯草菌素、抗菌蛋白等,溶菌殺菌,達到殺菌劑的效果,球孢白僵菌、蘇雲金桿菌可以殺蟲,所以可以稱為藥!

2、為什麼是肥:這些微生物菌群可以固氮、解磷、解鉀,膠凍樣類芽孢桿菌還可以溶解釋放出土壤中被固化的鈣、鎂、鋅、鐵、硼等中微量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所以也可以稱為肥!

3、為什麼是調節劑:因為枯草芽孢桿菌和膠凍樣類芽孢桿菌都可以在生長代謝中分泌出吲哚乙酸、赤黴素、細胞分裂素、氨基酸等活性物質,可以促進種子發芽,調節植物生長,促進葉綠素增加,促進光合作用等,所以也可以稱為調節劑!

怎麼施用

效果最好

1、早施用:

為了讓菌劑中的微生物菌體有充足的時間定植、生長和繁殖,集聚到一定的群體數量。建議使用菌劑提前到種植前、移栽時、土壤消毒後或需要的關鍵時期前10天左右。

優秀的菌株都選用土壤喜居菌,康普森公司的微生物菌劑產品施入土壤後能快速進行定製和繁殖,短期內成為優勢菌群

2、離根近:

必須讓微生物菌體儘可能與植物根部進行近距離接觸。微生物菌劑使用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用來拌種、浸種、噴施、蘸根、灌根,或者與基質混合均勻後播種,也可以溝施或者穴施,不過要避免在高溫強光下進行噴施!

3、要均勻:

均勻施用才能讓微生物菌進行發揮群體效應,讓每一株菌落都能在土壤中進行有效繁殖代謝,更好的發揮微生物菌的作用!

4、合理混配:

菌肥和有機肥混合使用,效果更佳!土壤含水量60%-80%最有利於微生物菌繁殖,所以配合良好的水肥管理,效果更佳!

5、合理間隔施用:

因為微生物菌落繁殖需要一定的土壤環境,如果施用微生物菌劑產品後,又大量使用了農藥、化肥等可殺死微生物的化學物或者有不利於微生物存活的環境,那麼合理的間隔施用微生物菌劑可讓土壤持續性保持良好狀態,為作物穩產高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每天農資,植保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