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託孤的諸葛亮沒有謀反,而東吳,曹魏拖孤大臣最後謀反了?

微笑轉身不見你


先說內因,諸葛亮的思想本身是鐵桿的王佐。出生敗落士族,深受忠君愛國思想的影響。家族也是三國都下了籌碼。

外因就是諸葛家族本身勢力很弱,蜀國也是益州本土集團,荊州集團,原從集團三大勢力。劉備死後這三大集團勢力鬥爭非常厲害,諸葛亮一生都沒完全搞定。

簡單的說就是諸葛亮本身的思想不想,生存環境不利,家族勢力不行。


亮珠29679434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為三國時期的故事家喻戶曉作出了巨大貢獻。要說為什麼諸葛亮沒有謀反,而魏、吳的託孤大臣謀反,這還得從諸葛亮說起。

三國人才濟濟,要問這其中最熟悉的人,自然是那位兩漢以來無雙士,三代而後第一人的臥龍諸葛亮。

為什麼呢?因為其人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第一流的,所以同為三國時期託孤大臣,諸葛亮成了標杆。


諸葛亮,琅琊陽都人。早年因為徐州戰亂躬耕於南陽,在隆中大致待了十年,就學於龐德公,水鏡先生司馬徽等人。建安十二年,因為徐庶的推薦劉先主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此後一直信任他。當然劉備待諸葛亮親厚必然有人不服,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先主於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諸葛亮自從出山以來一直受劉備禮遇,未曾讓其受一點兒的委屈,赤壁之戰之後督三郡,那時劉備才有四郡而已。 益州平定以後,

《三國志》記載:“以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軍政皆由諸葛亮,當然還是要跟劉備商量的。劉備稱帝后,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張飛卒後,領司隸校尉,便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夷陵之戰之後,成為託孤大臣。


三國人才濟濟,還有一人都樣為人所知,那便是司馬懿,受曹操徵辟做官,本來裝病想躲,可惜沒成功。所以跟上面那位受盡君主禮儀出山就不一樣。司馬懿在曹操託孤時,職位不顯,但是是曹丕太子四友之一,所以當魏文帝曹丕繼位之後重用他。最後由於曹丕短命成為了曹魏的託孤大臣,魏明帝曹叡派他出戰諸葛亮,便開始了這二位的比較之路。

同為託孤大臣,司馬、諸葛二人有什麼不同?不同在人的成長環境不同,司馬懿受曹操徵辟,但是曹魏文化是看人的才能,不看品德,這就造成了日後司馬家篡位之時,沒有什麼人站出來為曹魏的皇帝說話,因為曹魏都是動不動誅三族,可以想見司馬懿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司馬懿成為託孤大臣,要想做好真是難,而他本人也不算什麼品德高尚之人。


高平陵之變,答應曹爽讓他做一個富家翁,等曹爽放下權力就誅了他三族。毫無信義可言,此人篡權之心已經昭然若揭了。再說回諸葛亮,同是託孤,先主劉備說的是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陳壽言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劉備說了這些話,如若諸葛亮有反叛之心,不正是給了他的權力嗎。他要是篡位,那叫奉先帝遺詔,不叫篡位。那諸葛亮怎麼做的呢?諸葛亮是“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倘若是司馬懿這樣,怕不僅僅國人要疑,君主更要疑。第一次北伐,因為馬謖之過,自貶三級,這樣的人又怎能不令人信服啊。

建興十二年,李邈上書劉禪言,諸葛亮死得好,被劉禪下令處死。作為第一個懷疑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人,得以名留青史。

諸葛亮為什麼不篡位啊,那時因為本身人品高潔,還有受盡兩代君主禮遇。曹魏,東吳則不然,殺人跟玩一樣。

曹魏不必說,孫權晚年的所作所為也是很讓人無語。派人放火燒張昭的大門,派使臣去罵陸遜……這些操作不可謂不神奇。



反觀季漢,劉備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所以諸葛亮當然不會去篡位了,再加上季漢眾人是因為同一個理想走到一起了,就更不會了。


戰國君


不敢說諸葛亮是聖母,但可以說諸葛亮絕對沒有謀反的資本。

諸葛亮所在的那個時代,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世族門閥的支持,那這個人就什麼也不是。這就是時代的侷限性。

統治益州的劉備集團,本就不受益州本土人士的青睞,更何況一個諸葛亮。

漢靈帝時期,朝綱混亂、王室衰微,劉焉為了躲避亂世,領益州牧,協同家眷遣往益州,與劉焉同行的,還有“五斗米教主”張魯、朝廷侍中董扶、太倉令趙韙、別部司馬張修、吳懿、龐羲等人,後來張魯割據漢中,與劉焉反目。

與此同時中原大亂,南陽、三輔一帶有數萬戶流民進入益州,劉焉悉數收編,稱為“東州兵”。而這些東州兵,都掌握在與劉焉入蜀的這些將領近臣手中,構成了後來的東洲派。

劉焉、劉璋父子在入主益州後,仗著益州道路險阻,漢中隔斷了益州與中原的交通,再加上手中有東州兵這支絕對力量,劉焉劉璋父子二人不但沒有交好當地世族豪強,反而採取了一種打壓的態勢,進而鞏固自身勢力。

劉備入主益州後,益州局勢已經由原先的益州派和東洲派,變成了益州派、東洲派、荊州派和元老派,四股勢力錯綜複雜,紛繁交錯。為了封賞追隨自己的世族,接引自己進入一週的東洲派,原本益州派被東洲派打壓的局勢,變成益州派被另外三派共同打壓。益州本土人士、將領沒有升官受重用的機會,而這些人,都代表著益州一個一個的世族門閥。

從《三國演義》中就可以看出,劉備入主益州後,重要的官職,都是荊州派、東洲派的人任職,特別是在軍事上,主將都是荊州派和元老派,而東洲派和益州派的將領,不是偏將,就是副將,即便單獨領軍,也會有一員同級別的荊州派將領隨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達用兵上庸,與之隨同的是劉封,且劉封當時的虛職,要高孟達半格)

劉備入主益州後,做了一件好事。由於蜀地交通不便,劉備為了為了對付北方的曹魏,在漢中地區建立了北伐的軍事基地。為打通軍輸要道,在四川與漢中之間開通了四條主要道路,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儻駱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漢還在漢中設置了重要軍事關隘白水關。從白水關到國都成都400裡間設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館舍,以保障郵驛的正常運行。

郵驛的建立,不但讓軍事信息傳遞更為快捷,也便捷了民間書信的往來。蜀漢與魏國、東吳之間皆有通信,而與魏國之間的書信往來更為多。益州本土名仕與魏國名仕、大臣互相傾慕,多成好友。例如名仕許靖在蜀漢任太傅後,和他過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國大臣華歆、王朗等都不斷有書信往來,魏國陳群與蜀國劉巴之間也經常互通書信。

益州原本就是朝廷的土地,天子的臣民。當初中原大亂,劉焉切斷了益州與外界的道路,強行切斷了益州與外界的聯繫,在加上劉焉、劉備兩代勢力對益州的刻意打壓,使得益州本人人士格外懷念曾經在天子統治下的生活。(此時天子在曹魏處,曹魏就代表著正統)

由民間通信這件事情,可以側面看出,益州本土世家對劉備的好感度並不高,甚至是一種抵制的態度,所以他們才會不停的與中原交好,身在益州心在中原。

夷陵之戰後,蜀國政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幾位蜀國重臣相繼去世,元老派、荊州派勢力死傷殆盡,已經沒有了曾經的風光。為了給諸葛亮鋪路,劉備在託孤的時候,拉上了東洲派的領軍人物李嚴。根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這其實就是劉備看出諸葛亮勢孤,勢必會遭到益州本土勢力的反彈,才會同時託孤李嚴為副。李嚴是東洲派領軍人物,託孤李嚴,即是向諸葛亮表明“我給你拉了幫手”,又是向東洲派表明“你們盡心協助諸葛亮,諸葛亮就不會虧待於你們”。大家都是聰明人,劉備的這一系列動作,大家都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連託孤的時候,劉備都要為諸葛亮拉上幫手,諸葛亮又怎麼會有謀反的實力?

作為荊州派領軍人物,蜀國相父諸葛亮,在得到東洲派支持後,為什麼依然沒有謀反的實力

嚴格意義上來說,諸葛亮並不是荊襄人士。諸葛亮本是山東琅琊郡人,其父親在泰山做官。8歲後,諸葛亮父母皆過世,於是,諸葛亮和弟弟諸葛均隨同叔父諸葛玄來到荊州,並隱居於此。可以說,諸葛亮在荊州是沒有任何根基的。但諸葛亮這個大才子實在是太有才了,其才華讓他很快融入了荊襄的名仕圈,雖然一直隱居,但其結交的好友都是荊襄當地的大名士,司馬徽、崔州平、徐庶、石韜等。也就是說,雖然諸葛亮不是荊州本地的世族,但他的名氣依然讓荊州門閥不敢小覷。劉表就曾多次邀請諸葛亮出仕,但都被拒絕了。

諸葛亮剛出山的時候,關羽對其的態度甚是蔑視。在《三國演義》裡,有多個場景描寫關羽看不上諸葛亮,認為諸葛亮徒有虛表,甚至在赤壁之戰的時候,關羽竟然直言頂撞諸葛亮。之所以會有這種態度,一是因為當初諸葛亮讓劉備三顧茅廬,關羽心中不爽。另一個原因就是諸葛亮身後並沒有世族支持。想糜竺、糜芳這樣的人追隨劉備,都沒有受到過關羽的冷眼,就是因為他們身後代表的是世族,是門閥!

東洲派作為劉備的託孤勢力,雖然表面上與諸葛亮同心同德,但其實他們自己心裡也有自己的算盤。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同年6月,益州郡的漢族豪強雍闓,趁蜀國在夷陵新敗、劉備病逝以及黃元叛亂的混亂時機,策動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數民族頭領孟獲等一起叛亂。他們殺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張裔抓起來送往東吳,越嶲郡則殺死了郡將焦璜,而牂柯郡則殺掉從事常頎,一起反對蜀漢政權。

雖然在225年被諸葛亮南征,平定了叛亂,但這次叛亂,也讓大家都看清了局勢:

1.益州派一直不服於劉備的統治,以至於劉備剛死,就開始了叛亂。暗地裡還有多少不臣之心的人,未得可知。

2.此次叛亂,足足耗時兩年,從223年六月到225年秋,歷時兩年的時間,才被諸葛亮平定。此次叛亂,叛軍有兩萬之眾,勢頭之強,勢力之猛,都是大家始料不及的。

3.益州本土暗中與東吳有勾結,以遠超民間的情誼往來。

諸葛亮看到了這一點,東洲派也看到了這一點。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算盤。諸葛亮要考慮的是怎麼徹底評定南中,解決後顧之憂,東洲派則要考慮的,是到底要站在哪一邊,畢竟大家所圖的,不過是利益罷了。

雖然諸葛亮在戰後對南中的一系列“和彝”政策,不但徹底讓蠻夷臣服,更快速彌補了此戰給蜀國造成的內耗。但這一戰在大家心中造成的影響,卻並沒有快速消除。

公元226年,諸葛亮準備發兵北伐,打算調李嚴鎮守漢中,李嚴推脫不去,並以劃分五個郡作為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為要求,諸葛亮沒有答應。就可以看出,此時東洲派已經沒有全心輔佐諸葛亮的態度了,雙方貌合神離。

公元230,曹魏大司馬曹真準備三路進逼漢中,為加強漢中防務,遂要求李嚴率二萬人趕赴漢中阻擊敵軍。李嚴不滿被調離江州,在私下傳言說司馬懿等已經設置了官署職位來誘降他,諸葛亮知其意,於是上表遷李嚴為驃騎將軍,又表其子李豐接替督主江州防務,李嚴這才願意北上漢中。從這件事情上,更能明確看出,東洲派並沒有全心輔佐劉禪,協助諸葛亮的意思,所求的無非是利益罷了。

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嚴負責運送輜重。然而,這麼重要的工作,李嚴依然耍手段,不盡心。他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傳話給諸葛亮,讓諸葛亮撤軍,諸葛亮得到信後答應退兵。李嚴聽說軍隊已撤退,於是又故作驚訝,說:“軍糧充裕,怎麼又退軍呢!”用意在於解脫自己督辦糧草不力的責任,顯出諸葛亮延誤戰機的錯誤。他又上奏後主,說“軍隊偽裝撤退,其實是用來引誘敵人好與其決戰”。諸葛亮便將李嚴的前後書疏原本手跡遞上去,李嚴的錯誤和矛盾一下子暴露無遺。李嚴辭窮理屈,只得叩頭認罪,李嚴被廢為庶民。

可見,諸葛亮這個人確實值得佩服,不管演義中有沒有神話諸葛亮,但在劉備託孤後,一個沒有任何世族背景的人,運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於派系之間,盡心盡力輔佐劉禪,稍有不慎,就可能讓自己萬劫不復,身敗名裂。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諸葛亮不會反叛。能夠維穩蜀漢政局,忠於劉備的託付都已經如此艱難了,又怎麼會有反叛的實力呢?再加上諸葛亮本就沒有反叛之心。想當初劉備三姑茅廬,諸葛亮出山後,劉備常與其同塌而眠,虛心請教,託孤時,命劉禪認諸葛亮為相父,並告訴諸葛亮,如果認為劉禪不值得輔佐,可以自取之。這樣的知遇之恩,諸葛亮怎麼可能做出辜負劉備的事情。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李嚴為東洲派領軍人物,為什麼諸葛亮有底氣上奏彈劾他?

此時荊州派、元老派的年輕一輩已經起來了,在加上諸葛亮並沒有像先主那樣打壓益州派,許多益州將領也得到了晉升的空間,益州本土的世族與諸葛亮關係緩和。再加上李嚴延誤軍機,在運送糧草這種大事上耍手段,無論到哪裡,都是於人不齒,罪大惡極的事情,沒有用軍法處死李嚴,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始終先生


反不反,在於人,而人反不反,既在於勢,又在於志。

諸葛亮不謀反,不在於蜀漢的政治比曹魏和東吳好,不在於曹魏和東吳皇家對權力管控不嚴格,主要在於諸葛亮為人高尚,不謀求為人主,只求為一國丞相。

客觀上講,如果諸葛亮想取而代之,絕對可以。無論是從能力上,還是從影響上,還是從掌握的資源上,諸葛亮都可以讓劉禪靠邊。

如果諸葛亮真採取這種行為,他會推動蜀國局勢,安排蜀國人事,來完成他取而代之的行為。他絕對有這種能力、時間。

但是,諸葛亮沒有。

一方面,諸葛亮本人沒有這方面的野心,一方面,劉備採取厚恩的方式,讓諸葛亮無法作出以仇報恩的行為。

這是一種道德上的綁架,是一種正面的綁架。

如果你遵守道德,則不會反。如果你不遵守道德,則道德上形成汙點,成為有汙點的君王。而不汙點的君王,極不受民眾愛戴,其統治的王朝也不會長久。

這同樣也是曹操、司馬懿不願意自立為皇的原因。

再看曹魏,託孤大臣到了司馬炎才反。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都掌握政權,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有為皇的志向,之所以最終沒反,是因為大勢未到。

司馬師和司馬昭都深受曹魏之恩,如果反了,也會形成汙點。

司馬昭最後不願意承擔殺害曹主之名,就是不想有道德上的虧欠。

司馬炎最後取而代之,是因為他已經掌握90%以上政權和人心。

從本質意義上,司馬炎已算不上託孤之臣。

而東吳的,局勢是吳主昏庸,與權臣勢如水火,互相想滅掉對方。

這個時候,誰都想下手,吳主想殺權臣,權臣為自保,則只有謀反一路。

反過來,如果諸葛亮遇到吳國的情形,他一樣會謀反。

而諸葛亮的後代,如果像司馬昭、司馬炎那樣傑出,同樣有野心,他們同樣也會取而代之。

或許,前一年還不想反,後一年就一定要反了呢。

後世,許多謀反的例子,均是這樣。


蕭十三郎說三國


我是夏目愛看書,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相較於劉備的託孤,東吳和曹魏都所託非人呢?我覺得這和君主脫不開關係,當然也和這些託孤大臣密切相關。

魏蜀吳,君主的風格不一樣

白手起家的劉皇叔

可以說魏國,吳國繼任的都是繼承前人的國土,可以說是守成的君主。曹丕在魏王曹操死後不久就選擇稱帝,而孫權則是繼承了父兄的事業拒守東吳,在曹丕稱帝之後為了維持政治上的同等地位,於是也稱帝了。相較於前面兩個稱帝的皇帝而言,劉備雖是皇親,但是還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的先借荊州,後取益州,最後在曹丕稱帝之後稱帝,是唯一一個開國皇帝,所以說相對於魏吳兩位皇帝的託孤,劉備對於朝堂的把控能力會更好。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在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和明顯的提到了,當時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劉備親自提拔,對這些大臣有知遇之恩,這就直接導致這些大臣想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後主劉禪就很容易獲取皇位,並且安定下來。

劉備待人寬懷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劉備,以誠待人,百折不撓。在黃巾起義的時候立下功勞被任命為一個小官,一個不服劉備的人買兇殺劉備。最後這個刺客放下屠刀和盤托出主謀,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備對人心的把控了,擔任十分誠懇。在關羽被殺之後,劉備傾盡全力為弟弟報仇,趙雲長坂坡救阿斗之後怒摔阿斗都可以看出劉備收買人心的本領是比較強的。

和劉備相比,孫權自己把皇位坐穩都著實有點困難,曹丕也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死後沒有本事駕馭群臣所以才登基當皇帝的,所以這兩個人自己的根基都不是很穩。也為自己死後兒子的登基造成了或大或小的障礙。

託孤大臣和繼承人

蜀國的諸葛亮和李嚴

蜀國的託孤大臣是諸葛亮和李嚴,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本人也不是特別放心諸葛亮的,所以選擇李嚴來制約諸葛亮。劉備去世的時候,劉禪十六歲,也已經成年了這就導致皇帝本身可以自己的權利。之後恰逢蜀中暴亂,李嚴雖為中都護即控制全國的兵馬,但是當時必須要鎮守永安。主要是因為夷陵之戰中蜀吳交惡,防止吳國趁虛而入所以李嚴必須要守住永安,於是後主劉禪只能派遣諸葛亮平定蜀國內部的,就這樣諸葛亮一步一步的擴大自己的權利,直到最後李嚴被架空,也算完成了內部權利的和平交接吧!諸葛亮本人也是留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美稱,劉備的眼光還是好。

吳國繼承人和託孤大臣

晚年孫權越發昏聵,廢掉太子孫和,又逼死孫霸,最後在孫權死的時候繼承人孫亮才十歲,典型的主少國疑。朝中的大臣陸遜,諸葛瑾等重臣活不過自己,所以只能選擇五位大臣相互制衡,其中包括武將諸葛恪,宗室孫峻,孫弘以及文臣呂據,滕胤等五位重臣。但是孫權去世之後,五個人的內鬥不斷,最後孫綝廢孫亮立孫休為帝,獨斷專權。

魏國繼承人和託孤大臣

說句老實話其實曹睿在歷史表現還不錯,陸遜評價曹睿說道:“曹睿知人善任,在刑法上面比較寬容,佈施恩惠,輕徭薄賦稅,深得人心。”但是曹睿本人重大失誤,放棄了以曹宇為主的輔佐大臣而選擇曹爽和司馬懿。隨著統治的逐漸深入,導致司馬氏這樣的門閥聲望漸高而且曹爽本人能力有限,最終被司馬氏取而代之。

總結:

劉備相較於其他兩位託孤皇帝而言更加受到臣下的愛戴,同時諸葛亮本人也是和平過渡並且毫無謀反之心。在對於繼承人方面,劉禪石碑當成繼承人培養,而東吳就繼承人就換了好幾個,主少國疑。而魏國主要是曹睿遇人不淑,最後託孤給了司馬懿。總的來說蜀漢是最幸運的一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夏目愛看書


事實上劉備託孤後,曹丕託孤後和孫權託孤後,三國的託孤大臣都因為權利爭奪而引起了內部爭鬥。相對來說司馬懿走的更快一步。而諸葛亮和東吳的託孤大臣走的相對較慢一些。所以司馬懿篡魏改朝換代了。而諸葛亮和東吳的託孤大臣則沒有改朝換代。他們只是成為了權臣,基本上來說,權臣發展的下一步就是造反了。所以說他們的本質是相同的。

白帝城託孤這個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實際上劉備白帝城託孤的主角有二,其一是諸葛亮,其二就是蜀中幹才李嚴。而且劉備把軍事大權託付給了李嚴,而不是諸葛亮。李嚴本身和諸葛亮就不是一個派系的。所以在劉備死後,李嚴和諸葛亮不可避免的開始了爭權奪利。但相對諸葛亮來說,李嚴的政治手段就太弱雞了。而且手段也過於低劣。這就導致李嚴沒鬥過諸葛亮,最終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

而諸葛亮成為了託孤的唯一重臣,手中軍政大權盡握,蜀漢後主劉禪也徹底成為了一個擺設,史料記載,蜀漢事,無論鉅細,諸葛亮皆親自處理。劉禪之負責宗廟祭祀,由此可見諸葛亮是多麼的專權。諸葛亮之所以沒反,並不是諸葛亮多麼的忠心。而是因為當時的蜀漢政權實際上已經危如累卵了。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其目的就是想要打開蜀漢門戶的圈禁。如果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戰勝了曹魏,那麼諸葛亮絕對會造反,這不是諸葛亮願不願意的事情,而是到時候會有人逼著諸葛亮造反。在劉備死後就有不少人勸諸葛亮稱王,黃袍加身什麼意思,明白吧!而且北伐未成一切都是空談。諸葛亮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所以在北伐未成之前他沒有必要去行叛逆之舉。

東吳方面,孫權在臨終之際,太子孫亮僅有十歲。所以孫權就安排了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以及宗室孫峻五人輔政。本來孫權這個輔政群體安排的很好,有文臣,有武將,還有宗室。五人相互制約互相扶持,本來可以很好的輔佐孫亮。但實際上孫弘和諸葛恪不和,所以在孫權死後,孫弘先下手為強想要除掉諸葛恪,但孫弘的不軌舉動被孫峻告發,諸葛恪隨即馬上下手鏟除了孫弘。於是,孫權剛死,五大輔政大臣之一的孫弘就因為內鬥而死。可見東吳權力爭鬥之激烈。

孫弘被殺後,諸葛恪徹底成為了東吳實力最強的臣子。諸葛恪的驕橫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這其中也包括皇帝孫亮。所以在諸葛恪討伐曹魏失敗後,孫峻聯合皇帝孫亮剷除了諸葛恪,這個時候孫權才剛死一年。而東吳的第二位託孤大臣諸葛恪也命喪黃泉了。此時宗室孫峻又成為了東吳最具有權利的臣子,孫峻掌握大權後,立刻誅殺了廢太子孫和,孫權的女兒孫魯育,孫登之子孫英等人。當時孫權子女多死於孫峻這為宗親之手。

後來孫峻在征討魏國的過程中因病去世,孫峻的堂弟孫綝接替了孫峻的權位成為了東吳的最大的權臣。之後孫綝不僅傀儡了皇帝孫亮,而且在不久之後還廢除了孫亮,改立琅琊王孫休為帝。此時孫權時期所立下的五位輔政大臣只剩下了呂據和滕胤。之後滕胤和呂據密謀要剷除孫綝,結果事情敗露滕胤被殺,呂據自殺身亡。雖然後來孫綝被皇帝孫休斬殺。但此時的東吳已經是元氣大傷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內部權力的爭奪。

曹魏方面,司馬懿篡位可以說是耗時最長,但也最成功的案例了。司馬懿是四朝舊臣,而且還是兩代帝王的託孤大臣。可以說司馬懿在曹操的勢力可以說是發展最堅實的。本身即使如此的司馬懿的謀逆之舉想要成功也是很難的。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曹芳時期,本來大將軍曹爽看不慣司馬懿,已經把司馬懿徹底架空了。但曹爽在看到司馬懿主動退避三舍的時候,曹爽也開始鬆懈了。司馬懿則趁機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並控制京都洛陽。本身如果曹爽召集兵馬進京,可以很順利的解決掉司馬懿。但曹爽卻懦弱的退讓了,他選擇向司馬懿妥協。結果被司馬懿誅殺全族。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司馬懿死後其後嗣繼承他的權位終於篡取了曹魏的江山。從司馬家族篡位的事蹟來看,司馬家族歷經三代才算是造反成功。而諸葛亮和孫綝的根據就顯得太過於單薄了。所以他們只能是權臣,而司馬家族卻可以取而代之。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跟諸葛亮交了心,劉禪能輔佐你就輔佐,不能輔佐就取而代之,留他一條命就行。諸葛亮說,我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劉備兒子認諸葛亮為父。但魏明帝曹叡託孤司馬懿,讓兒子抱住司馬懿脖子作親近狀,抓住司馬懿的手也交心,我病了,要走了,把後事託付給你,你與曹爽一起輔佐我的兒子。司馬懿頓首流涕說,您難道忘了當年您父親怎麼把您託付給我的嗎。我對您兒子就如對您一樣忠誠可靠。


但是兩位託孤重臣的表現卻是不同的。諸葛亮成為千古名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中興漢室流盡最後一滴汗。司馬懿卻成為亂臣賊子,把少帝曹芳廢了,另立曹髦為帝。最後孫子司馬炎篡奪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晉王朝。因此說諸葛亮是好人,司馬懿是壞人,其實並不然,兩人不同,原因有三。


一、兩人境遇不同

魏國,吳國繼任的都是繼承前人的國土,可以說是守成的君主。曹丕在魏王曹操死後不久就選擇稱帝,而孫權則是繼承了父兄的事業拒守東吳,在曹丕稱帝之後為了維持政治上的同等地位,於是也稱帝了。相較於前面兩個稱帝的皇帝而言,劉備雖是皇親,但是還是從底層一步一步的先借荊州,後取益州,最後在曹丕稱帝之後稱帝,是唯一一個開國皇帝,所以說相對於魏吳兩位皇帝的託孤,劉備對於朝堂的把控能力會更好。



二、兩人背後支持勢力不同

兩人背後支持勢力不同。司馬懿背後勢力是漢末以來一直被曹操、曹丕、曹睿打壓的豪門名族,這些人急於上位,司馬懿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言人,司馬懿不上位他們更著急,所以著急改變現狀。而諸葛亮背後勢力就是劉備,劉備入蜀楚士多貴,這些人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和掌權者,他們和諸葛亮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能夠無條件支持諸葛亮,一起打壓反對諸葛亮不利的人。因此司馬懿是反對現狀者,諸葛亮是維持現狀者。




三、個人野心不同

要說司馬懿是個毫無政治野心的人,是不可能的,有幾人不想擁有權利。司馬懿隨著政治權力的膨脹,他有了奪取曹魏政權的野心,只是時機不成熟,擁護曹魏政權的勢力還很強大。經過司馬師司馬昭等人的努力,司馬家族的政治影響,已經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程度,篡班奪權只是時間問題了。諸葛亮隨著六出祁山次次失利,恢復中原已經無望,即使有政治野心也消失殆盡,只願做一個名垂千史的名臣。所以他們的結局不同。


昊濤說史


在三國那個混戰的時代,各方諸侯都有很強的背景和雄厚的實力。但誰都沒有想到當初那個以賣草鞋為生的劉備最後成為一方霸主,除了劉備身邊的關,張兩位猛將以外,諸葛亮的功勞可以說是居功至偉。

在演義中,諸葛亮幾乎憑著一己之力,為劉備屢出奇策,最終幫劉備稱帝建立蜀國。而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一時間也達到了頂峰,諸葛亮不僅令對手聞風喪膽,在蜀軍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是無出其右。後來劉備兵敗東吳,在白帝城病危之際,把後主劉禪託付給了諸葛亮。在這個時期,以諸葛亮的權利和軍中的威信,為何不取代劉禪稱帝呢!或許諸葛亮也動過這方面的心思,但是有三方面的原因阻止了他。

第一,細數我國各個封建王朝,幾乎每個開國皇帝都是武將出身,或者是通過起義一步一步打的天下,文人造反,基本上沒有。而文人能造反成功的,更沒有先例。因此諸葛亮也是這種心態,雖然心有不甘卻實屬不敢。

第二,東漢末年持續混戰,軍閥之間長時間爭鬥,百姓民不聊生,都有了厭戰的情緒。劉備入川以後,放任士兵哄搶,後又利用經濟手段對百姓進行剝削,因此蜀漢政權在當地並不得民心。若此時諸葛亮取代劉禪稱帝,忠於劉氏政權的將領肯定不會同意,勢必引發內部爭鬥,爆發農民反抗,再加上曹操對蜀國虎視眈眈,得不償失。而在三國後期階段,鄧艾僅以2000人的兵馬就讓劉禪乖乖打開成都大門,這也把軍民厭戰的情緒展現淋漓盡致。

第三,劉備一直對外宣稱自己為中山靖王的後代,並以收復漢王朝為動力源泉。要是諸葛亮自己先稱了帝,就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若再次北伐征討曹操,這完全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很多事情就沒有之前那麼方便了,手下眾多將領難免會有看法,失去民心。在古代,很多人都視自己的名譽如生命,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假如稱帝沒有成功,他將會弄得一個遺臭萬年,遭世人唾罵的下場。

因此縱看諸葛亮一生的事蹟,是值得後世肯定的。他忠心為主,為了劉備的夙願,奮鬥直至生命最後一刻。是我國曆史上智者與忠臣的代名詞。


佩瑤0707


主弱而臣強,臣若懷野心有機會主必危。若無良臣良將相佐江加易主只是時間的久暫。

阿斗弱,武將良而後文臣庸,江山拱手於魏實屬必然。

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簡言之不打無把握之仗。不管孔明有無野心至少有幾點讓他不敢自為蜀主。

從政治上看,劉備雖故勢力盤根錯節,孔明反必蜀大亂;

軍事上忠於劉氏的人多,劉關張後人掌兵勢力不弱;

從三國制衡大局看,孔明背主失去恢復漢室正統大旗,更兼軍政內亂,魏吳不須聯手,就可隨時滅蜀!

僅此兩點,作為智慧化身的武候,謹慎的性格就決定了他不會去犯奪權自立的險!

僅一孔之見。


野喬342


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提到託孤,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劉備的“白帝城託孤”。魏蜀吳三國都有託孤的做法,但效果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用人不當和權利不集中兩個原因。

一、蜀漢兩人

諸葛亮

李嚴

分別是諸葛亮和李嚴。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是蜀漢丞相,劉備託孤於他是順理成章之事,至於託孤於李嚴則是包含深意,可能很多人認為劉備此舉是為了分諸葛亮之權柄,其實劉備的真正意圖並非如此:關羽丟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兩場大敗使得蜀漢最大派系荊州派損失慘重,劉備急需要拉攏東州軍來壓制益州本土派,而李嚴是東州軍的領軍人物,所以託孤之前劉備先後升李嚴為尚書令和中都護,權柄不可謂不重,這才是劉備託孤於李嚴的真正意圖。

不過李嚴顯然有負劉備期望,一方面自己作死,另外一方面諸葛亮可能對他也有打壓之意,最後李嚴居然落得被廢為民流放在外,以至於憤悶而亡。但諸葛亮權利集中,為了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保證了政權的穩定。

二、東吳五人

諸葛恪

孫軍

呂掬

滕胤

分別是諸葛恪、孫弘、滕胤、呂據、孫峻權五人。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覆無常,引致東吳內亂和朝局不穩。太元元年(252年),孫權病逝,享年七十一歲。在孫權臨終之際,太子孫亮年僅10歲左右。對此,孫權自然要留下幾位託孤大臣,以此輔佐年幼的孫亮。最終,孫權確定了五位託孤大臣,分別是大將軍諸葛恪、中書令孫弘、會稽太守滕胤、蕩魏將軍呂據、宗親侍中孫峻。

對於孫權選擇的中書令孫弘因素來與大將軍諸葛恪不和,擔心日後被諸葛恪加害,所以決定先發制人。在此基礎上,在孫權死後,中書令孫弘故意隱瞞了孫權的死訊,欲矯詔除掉諸葛恪,被孫峻告發。對此,諸葛恪立即邀請孫弘議事,於座中將其誅殺。在孫權剛一去世,託孤大臣之一的中書令孫弘就被殺了。

在中書令孫弘被殺後,太子孫亮成為東吳的第二位皇帝。對於孫亮來說,以諸葛恪為太傅。由此,諸葛恪在東吳的地位,如同他的叔父諸葛亮在蜀漢一樣。在掌握了東吳的大權,諸葛恪出兵伐魏,導致大敗,民心盡失。公元253年,在諸葛恪慘遭新城之敗後,同為託孤大臣的孫峻暗中聯合皇帝孫亮,將諸葛恪及其親信以赴宴為名誘入宮中,在宴會上將諸葛恪殺害。由此,在孫權去世一年後,第二位託孤大臣又死於非命。在除掉諸葛恪後,孫峻掌握了東吳的大權。對此,孫峻殺害了廢太子孫和、孫權之女孫魯育,宣太子孫登之子孫英等人。

由此,對於孫權的子女,不少都死於孫峻這位託孤大臣之手。公元256年,孫峻在征伐魏國時因病去世,時年37歲。孫峻死後,他的堂弟孫綝繼續掌握東吳的大權,從而讓孫亮這位皇帝成為傀儡。不久之後,孫綝最終將孫亮廢黜,改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彼時,孫權的五位輔政大臣,只剩下滕胤與呂據。對此,滕胤與呂據密謀除掉孫綝,因計劃洩露,滕胤被殺,呂據自殺。由此,對於孫權留下的五位託孤大臣,本應該共同輔佐年幼的皇帝孫亮,卻因為種種原因而自相殘殺。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孫權託孤的孫亮被廢黜,失去了皇帝之位,整個東吳也因此內耗而元氣大傷。

三、曹魏五人

曹休

曹爽

曹真

司馬懿

分別是曹休、曹真、陳群、司馬懿、曹爽五人。黃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洛陽,臨終前以鎮軍大將軍陳群、中軍大將軍曹真、徵東大將軍曹休、撫軍大將軍司馬懿四人為託孤大臣,其實繼位登基的曹叡已經23歲了算不上幼帝,曹丕此舉可能是出於天下未定,需要朝中重臣輔佐的考慮吧。

曹丕四位託孤大臣中,曹真和曹休是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領軍人物,和夏侯尚一起三人掌握絕對兵權,陳群和司馬懿是襄助曹丕上位的太子四友中的兩位,原本這樣的組合是可以保證曹魏穩步發展的,可惜曹休、曹真和陳群加上曹叡自己四人先後去世,朝中無人可以制衡司馬懿,這為司馬懿日後奪權埋下了隱患。

司馬懿是唯一一位兩次被託孤的重臣,曹叡臨終前太子曹芳年僅8歲,於是託孤於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這是一次失敗的託孤,原因就在於曹叡選錯了人,曹爽志大才疏,能力不足又肆意妄為,奪了司馬懿兵權卻又對司馬懿疏於防範,最終釀成高平陵之變,從此曹魏大權落入司馬氏之手。

三國這十三位厲害的託孤大臣中,諸葛恪、諸葛亮、司馬懿和曹爽四人都是權傾朝野的權臣,其中諸葛亮青史留名,司馬懿奪權上位最成功,諸葛恪和曹爽兩人最慘,死後被夷滅三族。但也充分說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當,全盤皆輸”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