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托孤的诸葛亮没有谋反,而东吴,曹魏拖孤大臣最后谋反了?

微笑转身不见你


先说内因,诸葛亮的思想本身是铁杆的王佐。出生败落士族,深受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家族也是三国都下了筹码。

外因就是诸葛家族本身势力很弱,蜀国也是益州本土集团,荆州集团,原从集团三大势力。刘备死后这三大集团势力斗争非常厉害,诸葛亮一生都没完全搞定。

简单的说就是诸葛亮本身的思想不想,生存环境不利,家族势力不行。


亮珠29679434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三国时期的故事家喻户晓作出了巨大贡献。要说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谋反,而魏、吴的托孤大臣谋反,这还得从诸葛亮说起。

三国人才济济,要问这其中最熟悉的人,自然是那位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的卧龙诸葛亮。

为什么呢?因为其人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第一流的,所以同为三国时期托孤大臣,诸葛亮成了标杆。


诸葛亮,琅琊阳都人。早年因为徐州战乱躬耕于南阳,在隆中大致待了十年,就学于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等人。建安十二年,因为徐庶的推荐刘先主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此后一直信任他。当然刘备待诸葛亮亲厚必然有人不服,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诸葛亮自从出山以来一直受刘备礼遇,未曾让其受一点儿的委屈,赤壁之战之后督三郡,那时刘备才有四郡而已。 益州平定以后,

《三国志》记载:“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军政皆由诸葛亮,当然还是要跟刘备商量的。刘备称帝后,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夷陵之战之后,成为托孤大臣。


三国人才济济,还有一人都样为人所知,那便是司马懿,受曹操征辟做官,本来装病想躲,可惜没成功。所以跟上面那位受尽君主礼仪出山就不一样。司马懿在曹操托孤时,职位不显,但是是曹丕太子四友之一,所以当魏文帝曹丕继位之后重用他。最后由于曹丕短命成为了曹魏的托孤大臣,魏明帝曹叡派他出战诸葛亮,便开始了这二位的比较之路。

同为托孤大臣,司马、诸葛二人有什么不同?不同在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司马懿受曹操征辟,但是曹魏文化是看人的才能,不看品德,这就造成了日后司马家篡位之时,没有什么人站出来为曹魏的皇帝说话,因为曹魏都是动不动诛三族,可以想见司马懿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司马懿成为托孤大臣,要想做好真是难,而他本人也不算什么品德高尚之人。


高平陵之变,答应曹爽让他做一个富家翁,等曹爽放下权力就诛了他三族。毫无信义可言,此人篡权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再说回诸葛亮,同是托孤,先主刘备说的是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陈寿言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刘备说了这些话,如若诸葛亮有反叛之心,不正是给了他的权力吗。他要是篡位,那叫奉先帝遗诏,不叫篡位。那诸葛亮怎么做的呢?诸葛亮是“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倘若是司马懿这样,怕不仅仅国人要疑,君主更要疑。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之过,自贬三级,这样的人又怎能不令人信服啊。

建兴十二年,李邈上书刘禅言,诸葛亮死得好,被刘禅下令处死。作为第一个怀疑诸葛亮有篡位之心的人,得以名留青史。

诸葛亮为什么不篡位啊,那时因为本身人品高洁,还有受尽两代君主礼遇。曹魏,东吴则不然,杀人跟玩一样。

曹魏不必说,孙权晚年的所作所为也是很让人无语。派人放火烧张昭的大门,派使臣去骂陆逊……这些操作不可谓不神奇。



反观季汉,刘备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所以诸葛亮当然不会去篡位了,再加上季汉众人是因为同一个理想走到一起了,就更不会了。


戰國君


不敢说诸葛亮是圣母,但可以说诸葛亮绝对没有谋反的资本。

诸葛亮所在的那个时代,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没有世族门阀的支持,那这个人就什么也不是。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

统治益州的刘备集团,本就不受益州本土人士的青睐,更何况一个诸葛亮。

汉灵帝时期,朝纲混乱、王室衰微,刘焉为了躲避乱世,领益州牧,协同家眷遣往益州,与刘焉同行的,还有“五斗米教主”张鲁、朝廷侍中董扶、太仓令赵韪、别部司马张修、吴懿、庞羲等人,后来张鲁割据汉中,与刘焉反目。

与此同时中原大乱,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而这些东州兵,都掌握在与刘焉入蜀的这些将领近臣手中,构成了后来的东洲派。

刘焉、刘璋父子在入主益州后,仗着益州道路险阻,汉中隔断了益州与中原的交通,再加上手中有东州兵这支绝对力量,刘焉刘璋父子二人不但没有交好当地世族豪强,反而采取了一种打压的态势,进而巩固自身势力。

刘备入主益州后,益州局势已经由原先的益州派和东洲派,变成了益州派、东洲派、荆州派和元老派,四股势力错综复杂,纷繁交错。为了封赏追随自己的世族,接引自己进入一周的东洲派,原本益州派被东洲派打压的局势,变成益州派被另外三派共同打压。益州本土人士、将领没有升官受重用的机会,而这些人,都代表着益州一个一个的世族门阀。

从《三国演义》中就可以看出,刘备入主益州后,重要的官职,都是荆州派、东洲派的人任职,特别是在军事上,主将都是荆州派和元老派,而东洲派和益州派的将领,不是偏将,就是副将,即便单独领军,也会有一员同级别的荆州派将领随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达用兵上庸,与之随同的是刘封,且刘封当时的虚职,要高孟达半格)

刘备入主益州后,做了一件好事。由于蜀地交通不便,刘备为了为了对付北方的曹魏,在汉中地区建立了北伐的军事基地。为打通军输要道,在四川与汉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蜀汉还在汉中设置了重要军事关隘白水关。从白水关到国都成都400里间设置了一系列的亭障馆舍,以保障邮驿的正常运行。

邮驿的建立,不但让军事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也便捷了民间书信的往来。蜀汉与魏国、东吴之间皆有通信,而与魏国之间的书信往来更为多。益州本土名仕与魏国名仕、大臣互相倾慕,多成好友。例如名仕许靖在蜀汉任太傅后,和他过去在北方的好友魏国大臣华歆、王朗等都不断有书信往来,魏国陈群与蜀国刘巴之间也经常互通书信。

益州原本就是朝廷的土地,天子的臣民。当初中原大乱,刘焉切断了益州与外界的道路,强行切断了益州与外界的联系,在加上刘焉、刘备两代势力对益州的刻意打压,使得益州本人人士格外怀念曾经在天子统治下的生活。(此时天子在曹魏处,曹魏就代表着正统)

由民间通信这件事情,可以侧面看出,益州本土世家对刘备的好感度并不高,甚至是一种抵制的态度,所以他们才会不停的与中原交好,身在益州心在中原。

夷陵之战后,蜀国政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几位蜀国重臣相继去世,元老派、荆州派势力死伤殆尽,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风光。为了给诸葛亮铺路,刘备在托孤的时候,拉上了东洲派的领军人物李严。根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这其实就是刘备看出诸葛亮势孤,势必会遭到益州本土势力的反弹,才会同时托孤李严为副。李严是东洲派领军人物,托孤李严,即是向诸葛亮表明“我给你拉了帮手”,又是向东洲派表明“你们尽心协助诸葛亮,诸葛亮就不会亏待于你们”。大家都是聪明人,刘备的这一系列动作,大家都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连托孤的时候,刘备都要为诸葛亮拉上帮手,诸葛亮又怎么会有谋反的实力?

作为荆州派领军人物,蜀国相父诸葛亮,在得到东洲派支持后,为什么依然没有谋反的实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诸葛亮并不是荆襄人士。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郡人,其父亲在泰山做官。8岁后,诸葛亮父母皆过世,于是,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随同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并隐居于此。可以说,诸葛亮在荆州是没有任何根基的。但诸葛亮这个大才子实在是太有才了,其才华让他很快融入了荆襄的名仕圈,虽然一直隐居,但其结交的好友都是荆襄当地的大名士,司马徽、崔州平、徐庶、石韬等。也就是说,虽然诸葛亮不是荆州本地的世族,但他的名气依然让荆州门阀不敢小觑。刘表就曾多次邀请诸葛亮出仕,但都被拒绝了。

诸葛亮刚出山的时候,关羽对其的态度甚是蔑视。在《三国演义》里,有多个场景描写关羽看不上诸葛亮,认为诸葛亮徒有虚表,甚至在赤壁之战的时候,关羽竟然直言顶撞诸葛亮。之所以会有这种态度,一是因为当初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关羽心中不爽。另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身后并没有世族支持。想糜竺、糜芳这样的人追随刘备,都没有受到过关羽的冷眼,就是因为他们身后代表的是世族,是门阀!

东洲派作为刘备的托孤势力,虽然表面上与诸葛亮同心同德,但其实他们自己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同年6月,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从事常颀,一起反对蜀汉政权。

虽然在225年被诸葛亮南征,平定了叛乱,但这次叛乱,也让大家都看清了局势:

1.益州派一直不服于刘备的统治,以至于刘备刚死,就开始了叛乱。暗地里还有多少不臣之心的人,未得可知。

2.此次叛乱,足足耗时两年,从223年六月到225年秋,历时两年的时间,才被诸葛亮平定。此次叛乱,叛军有两万之众,势头之强,势力之猛,都是大家始料不及的。

3.益州本土暗中与东吴有勾结,以远超民间的情谊往来。

诸葛亮看到了这一点,东洲派也看到了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诸葛亮要考虑的是怎么彻底评定南中,解决后顾之忧,东洲派则要考虑的,是到底要站在哪一边,毕竟大家所图的,不过是利益罢了。

虽然诸葛亮在战后对南中的一系列“和彝”政策,不但彻底让蛮夷臣服,更快速弥补了此战给蜀国造成的内耗。但这一战在大家心中造成的影响,却并没有快速消除。

公元226年,诸葛亮准备发兵北伐,打算调李严镇守汉中,李严推脱不去,并以划分五个郡作为巴州,让他担任巴州刺史为要求,诸葛亮没有答应。就可以看出,此时东洲派已经没有全心辅佐诸葛亮的态度了,双方貌合神离。

公元230,曹魏大司马曹真准备三路进逼汉中,为加强汉中防务,遂要求李严率二万人赶赴汉中阻击敌军。李严不满被调离江州,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等已经设置了官署职位来诱降他,诸葛亮知其意,于是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督主江州防务,李严这才愿意北上汉中。从这件事情上,更能明确看出,东洲派并没有全心辅佐刘禅,协助诸葛亮的意思,所求的无非是利益罢了。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李严负责运送辎重。然而,这么重要的工作,李严依然耍手段,不尽心。他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传话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答应退兵。李严听说军队已撤退,于是又故作惊讶,说:“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用意在于解脱自己督办粮草不力的责任,显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他又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疏原本手迹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叩头认罪,李严被废为庶民。

可见,诸葛亮这个人确实值得佩服,不管演义中有没有神话诸葛亮,但在刘备托孤后,一个没有任何世族背景的人,运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周旋于派系之间,尽心尽力辅佐刘禅,稍有不慎,就可能让自己万劫不复,身败名裂。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诸葛亮不会反叛。能够维稳蜀汉政局,忠于刘备的托付都已经如此艰难了,又怎么会有反叛的实力呢?再加上诸葛亮本就没有反叛之心。想当初刘备三姑茅庐,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常与其同塌而眠,虚心请教,托孤时,命刘禅认诸葛亮为相父,并告诉诸葛亮,如果认为刘禅不值得辅佐,可以自取之。这样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怎么可能做出辜负刘备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李严为东洲派领军人物,为什么诸葛亮有底气上奏弹劾他?

此时荆州派、元老派的年轻一辈已经起来了,在加上诸葛亮并没有像先主那样打压益州派,许多益州将领也得到了晋升的空间,益州本土的世族与诸葛亮关系缓和。再加上李严延误军机,在运送粮草这种大事上耍手段,无论到哪里,都是于人不齿,罪大恶极的事情,没有用军法处死李严,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始终先生


反不反,在于人,而人反不反,既在于势,又在于志。

诸葛亮不谋反,不在于蜀汉的政治比曹魏和东吴好,不在于曹魏和东吴皇家对权力管控不严格,主要在于诸葛亮为人高尚,不谋求为人主,只求为一国丞相。

客观上讲,如果诸葛亮想取而代之,绝对可以。无论是从能力上,还是从影响上,还是从掌握的资源上,诸葛亮都可以让刘禅靠边。

如果诸葛亮真采取这种行为,他会推动蜀国局势,安排蜀国人事,来完成他取而代之的行为。他绝对有这种能力、时间。

但是,诸葛亮没有。

一方面,诸葛亮本人没有这方面的野心,一方面,刘备采取厚恩的方式,让诸葛亮无法作出以仇报恩的行为。

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绑架,是一种正面的绑架。

如果你遵守道德,则不会反。如果你不遵守道德,则道德上形成污点,成为有污点的君王。而不污点的君王,极不受民众爱戴,其统治的王朝也不会长久。

这同样也是曹操、司马懿不愿意自立为皇的原因。

再看曹魏,托孤大臣到了司马炎才反。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掌握政权,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有为皇的志向,之所以最终没反,是因为大势未到。

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深受曹魏之恩,如果反了,也会形成污点。

司马昭最后不愿意承担杀害曹主之名,就是不想有道德上的亏欠。

司马炎最后取而代之,是因为他已经掌握90%以上政权和人心。

从本质意义上,司马炎已算不上托孤之臣。

而东吴的,局势是吴主昏庸,与权臣势如水火,互相想灭掉对方。

这个时候,谁都想下手,吴主想杀权臣,权臣为自保,则只有谋反一路。

反过来,如果诸葛亮遇到吴国的情形,他一样会谋反。

而诸葛亮的后代,如果像司马昭、司马炎那样杰出,同样有野心,他们同样也会取而代之。

或许,前一年还不想反,后一年就一定要反了呢。

后世,许多谋反的例子,均是这样。


萧十三郎说三国


我是夏目爱看书,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相较于刘备的托孤,东吴和曹魏都所托非人呢?我觉得这和君主脱不开关系,当然也和这些托孤大臣密切相关。

魏蜀吴,君主的风格不一样

白手起家的刘皇叔

可以说魏国,吴国继任的都是继承前人的国土,可以说是守成的君主。曹丕在魏王曹操死后不久就选择称帝,而孙权则是继承了父兄的事业拒守东吴,在曹丕称帝之后为了维持政治上的同等地位,于是也称帝了。相较于前面两个称帝的皇帝而言,刘备虽是皇亲,但是还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的先借荆州,后取益州,最后在曹丕称帝之后称帝,是唯一一个开国皇帝,所以说相对于魏吴两位皇帝的托孤,刘备对于朝堂的把控能力会更好。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和明显的提到了,当时大部分的大臣都是刘备亲自提拔,对这些大臣有知遇之恩,这就直接导致这些大臣想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后主刘禅就很容易获取皇位,并且安定下来。

刘备待人宽怀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刘备,以诚待人,百折不挠。在黄巾起义的时候立下功劳被任命为一个小官,一个不服刘备的人买凶杀刘备。最后这个刺客放下屠刀和盘托出主谋,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对人心的把控了,担任十分诚恳。在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倾尽全力为弟弟报仇,赵云长坂坡救阿斗之后怒摔阿斗都可以看出刘备收买人心的本领是比较强的。

和刘备相比,孙权自己把皇位坐稳都着实有点困难,曹丕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死后没有本事驾驭群臣所以才登基当皇帝的,所以这两个人自己的根基都不是很稳。也为自己死后儿子的登基造成了或大或小的障碍。

托孤大臣和继承人

蜀国的诸葛亮和李严

蜀国的托孤大臣是诸葛亮和李严,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本人也不是特别放心诸葛亮的,所以选择李严来制约诸葛亮。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十六岁,也已经成年了这就导致皇帝本身可以自己的权利。之后恰逢蜀中暴乱,李严虽为中都护即控制全国的兵马,但是当时必须要镇守永安。主要是因为夷陵之战中蜀吴交恶,防止吴国趁虚而入所以李严必须要守住永安,于是后主刘禅只能派遣诸葛亮平定蜀国内部的,就这样诸葛亮一步一步的扩大自己的权利,直到最后李严被架空,也算完成了内部权利的和平交接吧!诸葛亮本人也是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称,刘备的眼光还是好。

吴国继承人和托孤大臣

晚年孙权越发昏聩,废掉太子孙和,又逼死孙霸,最后在孙权死的时候继承人孙亮才十岁,典型的主少国疑。朝中的大臣陆逊,诸葛瑾等重臣活不过自己,所以只能选择五位大臣相互制衡,其中包括武将诸葛恪,宗室孙峻,孙弘以及文臣吕据,滕胤等五位重臣。但是孙权去世之后,五个人的内斗不断,最后孙綝废孙亮立孙休为帝,独断专权。

魏国继承人和托孤大臣

说句老实话其实曹睿在历史表现还不错,陆逊评价曹睿说道:“曹睿知人善任,在刑法上面比较宽容,布施恩惠,轻徭薄赋税,深得人心。”但是曹睿本人重大失误,放弃了以曹宇为主的辅佐大臣而选择曹爽和司马懿。随着统治的逐渐深入,导致司马氏这样的门阀声望渐高而且曹爽本人能力有限,最终被司马氏取而代之。

总结:

刘备相较于其他两位托孤皇帝而言更加受到臣下的爱戴,同时诸葛亮本人也是和平过渡并且毫无谋反之心。在对于继承人方面,刘禅石碑当成继承人培养,而东吴就继承人就换了好几个,主少国疑。而魏国主要是曹睿遇人不淑,最后托孤给了司马懿。总的来说蜀汉是最幸运的一个,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夏目爱看书


事实上刘备托孤后,曹丕托孤后和孙权托孤后,三国的托孤大臣都因为权利争夺而引起了内部争斗。相对来说司马懿走的更快一步。而诸葛亮和东吴的托孤大臣走的相对较慢一些。所以司马懿篡魏改朝换代了。而诸葛亮和东吴的托孤大臣则没有改朝换代。他们只是成为了权臣,基本上来说,权臣发展的下一步就是造反了。所以说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

白帝城托孤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实际上刘备白帝城托孤的主角有二,其一是诸葛亮,其二就是蜀中干才李严。而且刘备把军事大权托付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李严本身和诸葛亮就不是一个派系的。所以在刘备死后,李严和诸葛亮不可避免的开始了争权夺利。但相对诸葛亮来说,李严的政治手段就太弱鸡了。而且手段也过于低劣。这就导致李严没斗过诸葛亮,最终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

而诸葛亮成为了托孤的唯一重臣,手中军政大权尽握,蜀汉后主刘禅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摆设,史料记载,蜀汉事,无论巨细,诸葛亮皆亲自处理。刘禅之负责宗庙祭祀,由此可见诸葛亮是多么的专权。诸葛亮之所以没反,并不是诸葛亮多么的忠心。而是因为当时的蜀汉政权实际上已经危如累卵了。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其目的就是想要打开蜀汉门户的圈禁。如果诸葛亮真的北伐成功战胜了曹魏,那么诸葛亮绝对会造反,这不是诸葛亮愿不愿意的事情,而是到时候会有人逼着诸葛亮造反。在刘备死后就有不少人劝诸葛亮称王,黄袍加身什么意思,明白吧!而且北伐未成一切都是空谈。诸葛亮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所以在北伐未成之前他没有必要去行叛逆之举。

东吴方面,孙权在临终之际,太子孙亮仅有十岁。所以孙权就安排了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以及宗室孙峻五人辅政。本来孙权这个辅政群体安排的很好,有文臣,有武将,还有宗室。五人相互制约互相扶持,本来可以很好的辅佐孙亮。但实际上孙弘和诸葛恪不和,所以在孙权死后,孙弘先下手为强想要除掉诸葛恪,但孙弘的不轨举动被孙峻告发,诸葛恪随即马上下手铲除了孙弘。于是,孙权刚死,五大辅政大臣之一的孙弘就因为内斗而死。可见东吴权力争斗之激烈。

孙弘被杀后,诸葛恪彻底成为了东吴实力最强的臣子。诸葛恪的骄横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这其中也包括皇帝孙亮。所以在诸葛恪讨伐曹魏失败后,孙峻联合皇帝孙亮铲除了诸葛恪,这个时候孙权才刚死一年。而东吴的第二位托孤大臣诸葛恪也命丧黄泉了。此时宗室孙峻又成为了东吴最具有权利的臣子,孙峻掌握大权后,立刻诛杀了废太子孙和,孙权的女儿孙鲁育,孙登之子孙英等人。当时孙权子女多死于孙峻这为宗亲之手。

后来孙峻在征讨魏国的过程中因病去世,孙峻的堂弟孙綝接替了孙峻的权位成为了东吴的最大的权臣。之后孙綝不仅傀儡了皇帝孙亮,而且在不久之后还废除了孙亮,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此时孙权时期所立下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了吕据和滕胤。之后滕胤和吕据密谋要铲除孙綝,结果事情败露滕胤被杀,吕据自杀身亡。虽然后来孙綝被皇帝孙休斩杀。但此时的东吴已经是元气大伤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内部权力的争夺。

曹魏方面,司马懿篡位可以说是耗时最长,但也最成功的案例了。司马懿是四朝旧臣,而且还是两代帝王的托孤大臣。可以说司马懿在曹操的势力可以说是发展最坚实的。本身即使如此的司马懿的谋逆之举想要成功也是很难的。但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曹芳时期,本来大将军曹爽看不惯司马懿,已经把司马懿彻底架空了。但曹爽在看到司马懿主动退避三舍的时候,曹爽也开始松懈了。司马懿则趁机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本身如果曹爽召集兵马进京,可以很顺利的解决掉司马懿。但曹爽却懦弱的退让了,他选择向司马懿妥协。结果被司马懿诛杀全族。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后嗣继承他的权位终于篡取了曹魏的江山。从司马家族篡位的事迹来看,司马家族历经三代才算是造反成功。而诸葛亮和孙綝的根据就显得太过于单薄了。所以他们只能是权臣,而司马家族却可以取而代之。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跟诸葛亮交了心,刘禅能辅佐你就辅佐,不能辅佐就取而代之,留他一条命就行。诸葛亮说,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刘备儿子认诸葛亮为父。但魏明帝曹叡托孤司马懿,让儿子抱住司马懿脖子作亲近状,抓住司马懿的手也交心,我病了,要走了,把后事托付给你,你与曹爽一起辅佐我的儿子。司马懿顿首流涕说,您难道忘了当年您父亲怎么把您托付给我的吗。我对您儿子就如对您一样忠诚可靠。


但是两位托孤重臣的表现却是不同的。诸葛亮成为千古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中兴汉室流尽最后一滴汗。司马懿却成为乱臣贼子,把少帝曹芳废了,另立曹髦为帝。最后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江山,建立了西晋王朝。因此说诸葛亮是好人,司马懿是坏人,其实并不然,两人不同,原因有三。


一、两人境遇不同

魏国,吴国继任的都是继承前人的国土,可以说是守成的君主。曹丕在魏王曹操死后不久就选择称帝,而孙权则是继承了父兄的事业拒守东吴,在曹丕称帝之后为了维持政治上的同等地位,于是也称帝了。相较于前面两个称帝的皇帝而言,刘备虽是皇亲,但是还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的先借荆州,后取益州,最后在曹丕称帝之后称帝,是唯一一个开国皇帝,所以说相对于魏吴两位皇帝的托孤,刘备对于朝堂的把控能力会更好。



二、两人背后支持势力不同

两人背后支持势力不同。司马懿背后势力是汉末以来一直被曹操、曹丕、曹睿打压的豪门名族,这些人急于上位,司马懿就是他们的利益代言人,司马懿不上位他们更着急,所以着急改变现状。而诸葛亮背后势力就是刘备,刘备入蜀楚士多贵,这些人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和掌权者,他们和诸葛亮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能够无条件支持诸葛亮,一起打压反对诸葛亮不利的人。因此司马懿是反对现状者,诸葛亮是维持现状者。




三、个人野心不同

要说司马懿是个毫无政治野心的人,是不可能的,有几人不想拥有权利。司马懿随着政治权力的膨胀,他有了夺取曹魏政权的野心,只是时机不成熟,拥护曹魏政权的势力还很强大。经过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的努力,司马家族的政治影响,已经到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程度,篡班夺权只是时间问题了。诸葛亮随着六出祁山次次失利,恢复中原已经无望,即使有政治野心也消失殆尽,只愿做一个名垂千史的名臣。所以他们的结局不同。


昊涛说史


在三国那个混战的时代,各方诸侯都有很强的背景和雄厚的实力。但谁都没有想到当初那个以卖草鞋为生的刘备最后成为一方霸主,除了刘备身边的关,张两位猛将以外,诸葛亮的功劳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在演义中,诸葛亮几乎凭着一己之力,为刘备屡出奇策,最终帮刘备称帝建立蜀国。而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一时间也达到了顶峰,诸葛亮不仅令对手闻风丧胆,在蜀军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是无出其右。后来刘备兵败东吴,在白帝城病危之际,把后主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在这个时期,以诸葛亮的权利和军中的威信,为何不取代刘禅称帝呢!或许诸葛亮也动过这方面的心思,但是有三方面的原因阻止了他。

第一,细数我国各个封建王朝,几乎每个开国皇帝都是武将出身,或者是通过起义一步一步打的天下,文人造反,基本上没有。而文人能造反成功的,更没有先例。因此诸葛亮也是这种心态,虽然心有不甘却实属不敢。

第二,东汉末年持续混战,军阀之间长时间争斗,百姓民不聊生,都有了厌战的情绪。刘备入川以后,放任士兵哄抢,后又利用经济手段对百姓进行剥削,因此蜀汉政权在当地并不得民心。若此时诸葛亮取代刘禅称帝,忠于刘氏政权的将领肯定不会同意,势必引发内部争斗,爆发农民反抗,再加上曹操对蜀国虎视眈眈,得不偿失。而在三国后期阶段,邓艾仅以2000人的兵马就让刘禅乖乖打开成都大门,这也把军民厌战的情绪展现淋漓尽致。

第三,刘备一直对外宣称自己为中山靖王的后代,并以收复汉王朝为动力源泉。要是诸葛亮自己先称了帝,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若再次北伐征讨曹操,这完全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很多事情就没有之前那么方便了,手下众多将领难免会有看法,失去民心。在古代,很多人都视自己的名誉如生命,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假如称帝没有成功,他将会弄得一个遗臭万年,遭世人唾骂的下场。

因此纵看诸葛亮一生的事迹,是值得后世肯定的。他忠心为主,为了刘备的夙愿,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是我国历史上智者与忠臣的代名词。


佩瑶0707


主弱而臣强,臣若怀野心有机会主必危。若无良臣良将相佐江加易主只是时间的久暂。

阿斗弱,武将良而后文臣庸,江山拱手于魏实属必然。

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简言之不打无把握之仗。不管孔明有无野心至少有几点让他不敢自为蜀主。

从政治上看,刘备虽故势力盘根错节,孔明反必蜀大乱;

军事上忠于刘氏的人多,刘关张后人掌兵势力不弱;

从三国制衡大局看,孔明背主失去恢复汉室正统大旗,更兼军政内乱,魏吳不须联手,就可随时灭蜀!

仅此两点,作为智慧化身的武候,谨慎的性格就决定了他不会去犯夺权自立的险!

仅一孔之见。


野乔342


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提到托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的“白帝城托孤”。魏蜀吴三国都有托孤的做法,但效果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用人不当和权利不集中两个原因。

一、蜀汉两人

诸葛亮

李严

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备托孤于他是顺理成章之事,至于托孤于李严则是包含深意,可能很多人认为刘备此举是为了分诸葛亮之权柄,其实刘备的真正意图并非如此:关羽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两场大败使得蜀汉最大派系荆州派损失惨重,刘备急需要拉拢东州军来压制益州本土派,而李严是东州军的领军人物,所以托孤之前刘备先后升李严为尚书令和中都护,权柄不可谓不重,这才是刘备托孤于李严的真正意图。

不过李严显然有负刘备期望,一方面自己作死,另外一方面诸葛亮可能对他也有打压之意,最后李严居然落得被废为民流放在外,以至于愤闷而亡。但诸葛亮权利集中,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二、东吴五人

诸葛恪

孙军

吕掬

滕胤

分别是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权五人。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东吴内乱和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孙权临终之际,太子孙亮年仅10岁左右。对此,孙权自然要留下几位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年幼的孙亮。最终,孙权确定了五位托孤大臣,分别是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会稽太守滕胤、荡魏将军吕据、宗亲侍中孙峻。

对于孙权选择的中书令孙弘因素来与大将军诸葛恪不和,担心日后被诸葛恪加害,所以决定先发制人。在此基础上,在孙权死后,中书令孙弘故意隐瞒了孙权的死讯,欲矫诏除掉诸葛恪,被孙峻告发。对此,诸葛恪立即邀请孙弘议事,于座中将其诛杀。在孙权刚一去世,托孤大臣之一的中书令孙弘就被杀了。

在中书令孙弘被杀后,太子孙亮成为东吴的第二位皇帝。对于孙亮来说,以诸葛恪为太傅。由此,诸葛恪在东吴的地位,如同他的叔父诸葛亮在蜀汉一样。在掌握了东吴的大权,诸葛恪出兵伐魏,导致大败,民心尽失。公元253年,在诸葛恪惨遭新城之败后,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皇帝孙亮,将诸葛恪及其亲信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由此,在孙权去世一年后,第二位托孤大臣又死于非命。在除掉诸葛恪后,孙峻掌握了东吴的大权。对此,孙峻杀害了废太子孙和、孙权之女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等人。

由此,对于孙权的子女,不少都死于孙峻这位托孤大臣之手。公元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37岁。孙峻死后,他的堂弟孙綝继续掌握东吴的大权,从而让孙亮这位皇帝成为傀儡。不久之后,孙綝最终将孙亮废黜,改立琅琊王孙休为帝。彼时,孙权的五位辅政大臣,只剩下滕胤与吕据。对此,滕胤与吕据密谋除掉孙綝,因计划泄露,滕胤被杀,吕据自杀。由此,对于孙权留下的五位托孤大臣,本应该共同辅佐年幼的皇帝孙亮,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自相残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孙权托孤的孙亮被废黜,失去了皇帝之位,整个东吴也因此内耗而元气大伤。

三、曹魏五人

曹休

曹爽

曹真

司马懿

分别是曹休、曹真、陈群、司马懿、曹爽五人。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洛阳,临终前以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为托孤大臣,其实继位登基的曹叡已经23岁了算不上幼帝,曹丕此举可能是出于天下未定,需要朝中重臣辅佐的考虑吧。

曹丕四位托孤大臣中,曹真和曹休是曹魏宗室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和夏侯尚一起三人掌握绝对兵权,陈群和司马懿是襄助曹丕上位的太子四友中的两位,原本这样的组合是可以保证曹魏稳步发展的,可惜曹休、曹真和陈群加上曹叡自己四人先后去世,朝中无人可以制衡司马懿,这为司马懿日后夺权埋下了隐患。

司马懿是唯一一位两次被托孤的重臣,曹叡临终前太子曹芳年仅8岁,于是托孤于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这是一次失败的托孤,原因就在于曹叡选错了人,曹爽志大才疏,能力不足又肆意妄为,夺了司马懿兵权却又对司马懿疏于防范,最终酿成高平陵之变,从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

三国这十三位厉害的托孤大臣中,诸葛恪、诸葛亮、司马懿和曹爽四人都是权倾朝野的权臣,其中诸葛亮青史留名,司马懿夺权上位最成功,诸葛恪和曹爽两人最惨,死后被夷灭三族。但也充分说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当,全盘皆输”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