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你认为董卓和曹操谁更欣赏吕布?为什么?

骑蜗牛走高速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见吕布在三国中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其骁勇程度非同一般,此人生得魁伟高大,仪表堂堂,唯一一点就是有勇无谋,贪财好色,见利忘义。面对这样的人物,政治家都很重视他。

起初,吕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仼骑都尉、主薄,董卓进京后,用重金收买吕布杀死了丁原,后追随董卓,助纣为虐,镇压惨杀了许多诸候,辅助董卓期间,欲壑难填,王允用美人计除掉了董卓,李催 、郭汜犯长安后,吕布战败,逃岀长安,先后投奔袁绍、张扬、刘备等人,后夺了刘备的下邳,称俆州牧。

建安三年,曹操攻打下邳,围困长达三月之久,时军心不稳,城中军士都认为吕布大势己去,在吕布熟睡中,其部下候成、宋宪、魏续反叛,活捉吕布献于曹操,时曹操大喜,欲得一虎将助他,但因吕布的为人,深虑重重,时刘备在帐,征询刘备意见,刘备说"董卓和丁建阳的事忘了吗"曹橾晃然大悟,遂婉惜的让军士在白门楼勒死了吕布。

从吕布的一生看,辉煌期在董卓身边,如果吕布一直在董卓身边,董卓将会把持朝政许久,也不会死的那么惨,但董卓也是个贪吝之人,为了一个女人,父子反目,两个贪欲都重的人相遇,毕竟就要来个你死我活,因此,从这件事看,董卓为利,也把个吕布没当一回事。

而曹操虽思贤若渴,但他也有个坏特点就是,忌贤妒能,生性多疑,且好人妻,从这些坏特点来看,曹操也先进不到那儿去,曾刘、曹合攻,有秦宜禄之妻貌甚美,关羽求之,城破,曹纳之,可见曹操有美人给关羽都不给,从这些共同点来看,本性都不差上下。

这就是说吕布这样的勇悍之人,董卓、曹操都很欣赏,都想做他的利益工具,但在利益面前,他们两个是一样的,吕布也是属于他们两的一类,只是头脑简单,表现的过激而己,三只豺狼在一块,试想想,彼此怎会相容呢,因此,欣赏是共同的,能否利用,在一块共处是不容易的。除非吕布头脑再简单点,起初就不是比董卓、曹操贪吝些。就会容纳而不至于死了,这就说明欣赏归欣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木火燊辉


《三国演义》中董卓和曹操谁更欣赏吕布。笔者认为曹操更比董卓欣赏吕布。这一幕在吕布被俘,在城楼上即将被杀时就能看出,吕布被曹操所包围,后因曹操使离间之计,吕布内部军士反叛吕布终被俘获,被缚于城楼大柱,方天画戟被人拿走,叛军迎接曹操入城,吕布终被俘就可以看出。面对吕布,起先曹操并不想杀掉,曹操和吕布曾在董卓庭帐下一同共事,对吕布的为人,武艺勇猛非常清楚,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个惜材之人,非常重视人材,曹操帐下许多将领都是在曹操历次征伐战斗中收降的,如张辽,张郃,等等。可为什么就最后偏偏杀掉了吕布呢?第一,吕布武功威猛异常,一般人难以驾驭,第二,吕布是个反覆无常之人,三背其主,被人称为“三姓家奴”,这样一个反覆无常又武艺超众的人,谁不忌惮和后怕,原先曹操也不并想把吕布杀掉,但在城楼上刘玄德确在一旁暗示了曹操,使曹操也只有把吕布一杀了之。相比曹操,董卓也只是看重吕布武艺高强,勇猛过人,收为义子,其目的是为更好地利用吕布,保卫自己,独揽朝政而已,在欣赏吕布这个问题上,曹操比董卓更欣赏吕布。








虎哥143993466


以吕布的才能应该都比较欣赏他吧,如果说董卓和曹操谁更欣赏吕布,我感觉还是董卓更加欣赏吕布,都以为曹操爱惜人才,求贤若渴,应该更欣赏吕布才对,但在曹操眼睛吕布确实一个例外,为什么是董卓更欣赏吕布呢?我感觉有这几个原因

董卓第一次见到吕布,就很欣赏吕布,在《三国演义》第三回中,董卓说过一句话,“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这句话可以看出吕布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为了招降吕布更是把自己喜爱的宝马良驹,还有许多金银财宝送给了吕布,并收吕布为义子。有人会说那为啥不把貂蝉给他,还投戟掷吕布,其实董卓是犹豫过的,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王允先把貂蝉给的董卓,加上貂蝉太美,也是带着任务去的,所以动用了心机,董卓和貂蝉是有点感情的,那时候的董卓也有点飘,我感觉董卓的一句话也对,谁愿意把自己的媳妇让给别人,我感觉曹操也不愿意吧,想想张绣,曹操不是为了个美女差点死掉。还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和猛将典韦。

有人还会说,董卓那是为了让吕布给他卖命,给他撑腰,给他当保镖,但是谁不是叫有能力的人给自己卖命出力,就算当保镖,也得有能力,还得叫人信任啊,就好比曹操的典韦,不是因为欣赏典韦的能力,信任典韦,不然怎么可能叫典韦给自己当保镖呢。可是吕布干的这保镖确实不怎么样,虽然董卓和吕布有小矛盾,有小误会,有时候对吕布又打又骂,那是董卓的性格决定的,明知道和吕布有矛盾还叫吕布做保镖,就是快被吕布干掉的时候,最后一句话,还是,吾儿,奉先何在,这是多大的信任和欣赏。

吕布对董卓更重要些,所以董卓也就更看中吕布,原来董卓怎么样,被张角打败,入皇宫后,想另立皇帝,大臣们,服不服,不服啊,吕布投奔后,怎么样,另立了皇帝,大臣们敢怒不敢言,袁绍的联盟军也被他打垮。

如果跟着曹操呢,在人才济济,谋士似雨,猛将如云的曹操阵营里,可能作用就小了。再说曹操从心里看不上吕布,也许是知道吕布人品不怎么好吧,先是杀丁原。后杀董卓,投袁术,投袁绍,又投刘备,最后还把好心好意收留他的刘备给打跑了,抢了人家地盘。

曹操对陈登说过,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可见在曹操心中的印象确实不怎么好,就算在白门楼被俘后,吕布求情说,自己服了,愿意帮着曹操打天下,最后还是被杀了,有人又把得罪人的

事推到刘备身上,说不叫刘备煽风点火,曹操是不想杀吕布的,大家想想可能吗,对于吕布的人品,曹操是非常清楚的,留下吕布虽然有好处。但是更怕吕布,出尔反尔,反咬一口,岂不是大麻烦,再说当时曹操的大谋士郭嘉在身边,为何不问郭嘉,可能是为了考验刘备,也可能是为了收服吕布的手下,而不愿意得罪人,更怕杀了吕布,怕有能力的人才,不敢前来投奔

以上种种原因都说明董卓更信任和欣赏吕布


聊聊古代历史


显然是曹操。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能识人用人。看他用过的人就知道: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武有张辽、徐晃、典韦、许褚、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

而董卓,他自己本身就武力值爆棚的人。吕布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他认吕布做义子并不是因为欣赏吕布的能力而是需要吕布做他的帮手而已。

在对吕布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董卓可以为了一个貂蝉就跟吕布翻脸。我相信,如果是曹操,早就把貂蝉送给吕布了,毕竟美女常有而英雄不常有。

反观曹操,在把吕布捉拿住之后,还不想杀他。要不是吕布性格比较反复,属于头脑简单容易被人利用那种,曹操是不会杀他的。虽然刘备在旁边也劝曹操杀掉吕布,但如果曹操不想杀,他还是不会听刘备的。

综合看来,显然是曹操更欣赏吕布。他们都是英雄!

想更深入了解三国,就来一本《三国地图》吧。感谢阅读!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86230788356992221"} --}

知行史话


我个人观点觉得董卓对于吕布是一种既拉拢又打压的关系,而曹操对于吕布是对于他统一过程当中武力的需求,类似于核武器的存在。接下来我的分别对我的观点简单的论述。董卓对于吕布的态度是既拉拢又打压的,首先吕布是并州的势力范围,而董卓是凉州势力的代表,吕布原本在并州老大丁原手下的,董卓的势力扩张引起了并州势力和凉州势力的矛盾,最后是董卓为代表的凉州势力获胜,且得到了吕布,但始终不完全信任吕布。而曹操是在拿下徐州以后吞并了吕布的势力,吕布投降曹操啦,这时候曹操既可以杀吕布也可以用吕布,杀吕布是考虑他反复无常,也存在反他的可能,这点不得不考虑,但是曹操本身也特别爱才呀,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他就想用,不在乎出身和人品,而吕布的战斗力在三国时期可谓是天下第一,可以说就相当于核武器啦,有他在气势上就加成了百分之六十,南征北战自然少不了他,如果曹操统一天下有这么一个大神帮助,那可谓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故此说曹操是想用而不敢用的矛盾


弘洹子118


我觉得是曹操更欣赏吕布,虽然吕布是被曹操所杀,但是在抓获吕布时曹操流露出想招降吕布的眼神,吕布也表示希望成为曹操的义子,为曹操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众所周知,曹操是个极度爱才之人,从对待关羽就能看出,还有典韦,更何况有万夫莫挡之勇的吕布,如果不是刘备从旁提醒曹操说吕布虽勇,但却不忠,所投之人最后都被他所杀,没有好下场,这才彻底让曹操对其死心,忍痛杀了吕布。

反观董卓原是西凉刺史,手下虽人马众多,但却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以至于被荆州刺史丁原义子吕布杀的人仰马翻,才用重金贿赂吕布,并成功使其反叛杀了义父丁原,完全是出于战争的考虑,称不上多么欣赏,并把他收为义子,为己所用,但董卓不识人用人,吕布能因为重金而能背判丁原同样有一天也会同样背叛他,最后董卓还是死在了吕布方天画戟之下





雁南飞飞越长江黄河


个人观点,我觉得是曹操,纵观整部三国,曹操渴仰贤才,广纳贤良。他不止一次地下过招贤令。

曹操用人唯才,对蔡瑁张允卖主求荣,一时利用,但心中早有处置;而对张辽等人的弃暗投明,他慧眼识才,对其重用;更在晚年时期重用司马懿。

曹操,除了是一代奸雄,也是一代枭雄,他身上那种“面对逆境,永不言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曹孟德在赤壁之战中,2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仅带着数十骑狼狈逃跑。在败逃途中,曹操居然狂笑三次,笑刘备无能,居然不在此最佳地势设伏?身处绝境竟还能笑出声来,绝非常人所能为之,这就是曹操。遇事审慎,临危不乱,且多有决绝之举。



如果吕布真心实意投诚曹操,一定会在曹操手下成就一番事业。


同一个视界


三国演义里曹操和董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董卓从西凉带军队到洛阳,本来是要打击宦官匡扶汉室的,但是进京之后擅废少帝、杀害朝臣、独断专横、奸淫宫女、残害百姓,把京城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吕布对董卓来说只是引诱利用而已,谈不上欣赏。

曹操自小就想为肃正社会风气出来工作,当了京城公安局长,面对董卓的倒行逆施积极组织各诸侯力量讨逆,曹操爱惜人才是有名的,袁绍的军师许攸到了曹营后才发挥出杰出才能,曹操对关羽也是疼爱有加......所以曹操是爱惜人才,欣赏人才的,与董卓相比,曹操对吕布更欣赏;

只可惜,吕布有勇无谋、胸无大志,在关键时刻把义字抛脑后,只知个人英雄主义,没有把握好机遇,落得身败名裂,实是可惜!可叹!


鹏学天下


答案肯定是董卓:

  1. 因为西凉将士中,华雄被斩,李傕郭汜等实力不济;此时吕布俨然成为董卓第一心腹大将

  2. 关于貂蝉事件,董卓被李儒劝说后是有意把貂蝉献给吕布的

  3. 董卓去郿坞后,独留吕布把守朝政

  4. 董卓也是叛逆之臣,所以他对吕布弑父并不在意
反观曹操,手下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室爱将,更兼许褚,典韦等猛将,所以吕布去曹营只能为将,而不能为心腹爱将。且曹操也算举孝廉之人,必然看不惯吕布之德行

古今历史观文


对董卓来说,吕布是存在威胁的,若不能够为他所用,势必会对他的计划产生威胁,甚至会消耗他很大一部分力量。

因为洛阳秦王之前,董卓看似风光,能够成为西凉刺史,但却是碌碌无为,顶多是个边陲之地的土霸王。

而挟天子之时,却可以说是万人之上,没人之下(在他眼里皇帝也是玩物)。

除了身份以外,他的倚仗是西凉铁骑,是相对忠诚的亲属派系,董闵、牛辅、李儒。

李催、郭汜此类的算是跟风者,只能算是利益共同体罢了。

身份改变之后的人,想法也会发生改变,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他也很清楚自己身处的局势。

对于与丁原的战斗,处理的不好,就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所以,赏识吕布只是被迫,他所在乎的不是吕布这个人,而是自身的稳定,以及一个势力的加盟。

而曹操不同,他是自身的实力打败吕布,并且在战斗中非常了解吕布以及吕布手下的能耐的。

这个时候的赏识,是真切的。

不过他还是杀了吕布,我们其实都知道曹老板的态度,反叛过一次的他收,却没有收容一而再,再而三反叛的人。

也许,他惧怕吕布,也许他赏识吕布,不想让他认知的一代战神继续没脸没皮的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