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兩位貴人,無賴當上了財政部長,肅順有著怎樣戲劇般的人生?

當年咸豐帝逃到熱河,把北京的爛攤子留給恭親王奕訢來處理的時候,身體越來越不好,每況愈下。此時,他卻過多的沉溺於男女之情,這就使得他的身體愈加的虛弱,不到三十歲就已經形如枯槁,氣遊如絲。

此時大家心裡很清楚,咸豐的生命快走到了盡頭,沒有幾天的活頭了。慈禧看到了,當時朝中想擅權的一些強臣,也一樣看到了。所以處於這麼一種微妙的狀態中,大家都想對國家的權力有所把握。此時慈禧想走到前臺來,那麼也有人想走到前臺來,這個人就是咸豐後期咸豐最為仰賴的重臣肅順。

肅順,字雨亭,是一個有著傳奇般經歷的人物。他是宗室鄭親王的後代,父親是烏爾泰阿,肅順是他的第六子。因為是庶出,所以他沒有繼承親王位置的資格,由他的嫡出哥哥端華來繼承。小時候因為是庶出,家中沒有人重視他,他又非常不愛學習,再加上也閒散慣了,所以沒有繼承祖業。

遇到兩位貴人,無賴當上了財政部長,肅順有著怎樣戲劇般的人生?

肅順照片

長大成人後,肅順就變得更加遊手好閒,親戚朋友都疏遠了他。不過他是幸運的,因為遇到了貴人。肅順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死黨,叫墨裕。墨裕長大後在朝中做官,經常資助他。整天資助也不是辦法,於是肅順靠為人辦事做為主要的謀生手段,由此來討一點酒食吃。

寒冬臘月的某天,墨裕走在大街上,看到對面來了落魄和瑟瑟發抖的肅順,不由得心生悲涼。此時肅順頭上纏著髮辮,身上穿著一件毛朝外翻的皮襖,後面牽著一條狗。數九寒冬應該是戴帽子的時候,可肅順沒有帽子。滿族要把前邊頭髮全部剃掉,冬天額頭是很冷的。所以他為了禦寒,就把頭髮纏在自己的頭上,擋住額頭,充當毛皮帽子。皮襖一般都是毛朝裡的,可他把穿的羊皮毛朝外。因為羊皮的毛非常硬,如果裡面沒有穿很多衣服的話,毛穿在裡面扎得慌。可是他太窮了,買不起內衣,為了不扎自己,就把毛翻在外面穿。

墨裕見到他,攔住就問他到哪裡去。肅順隨口說去玩,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墨裕新生無奈,回頭跟他說給他謀個差事。肅順很疑惑,墨裕說給他介紹個官職。肅順以為這是在戲弄他,轉身就走。結果,墨裕真的以閒散宗室(皇帝的後代)的名義,幫肅順謀得了一個小官。因為沒有太多的學問和技能,所以他做不了文官,只能做一些閒職。在道光朝,他一直默默無聞的當個小吏。

咸豐即位以後,在哥哥鄭親王端華的極力推薦下,肅順就到朝中做事了,並且很快就得到了咸豐帝的賞識,迅速做到了戶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長),成為萬人景仰的大臣。肅順非常聰明,善於揣摩人的心理。每一次在和咸豐商談國事的時候,他總是胸無芥蒂,滔滔不絕,這一點讓咸豐非常賞識。大概是二人有緣吧,肅順越是這樣,咸豐帝越是信賴他,他得到的提拔越快。

就這樣,肅順從一個遊手好閒的無賴,到後來的平步青雲,成為咸豐身邊的紅人。這種近乎戲劇性的變化,在常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得到咸豐的賞識以後,肅順迅速提拔了一大批漢族人才。滿族入關以後,清政府就把滿人都養起來了,所以滿人遊手好閒的特別多,肅順認為這樣是非常誤國的。自己雖然是滿人,但是他做官之後更喜歡漢人,收賄賂他只收滿人的,不收漢人的。

遇到兩位貴人,無賴當上了財政部長,肅順有著怎樣戲劇般的人生?

影視劇中的肅順

肅順做事向來雷厲風行,而且特別善於攻心計。在整個咸豐朝,他之所以引起朝野上下的轟動,是因為他曾經處理果一件大臣參與舞弊的科舉考試案——“戊午科舉案”。

當時負責的主考官叫柏葰,是當時的大學士,軍機處的領班。咸豐命人重查這件事,查完了之後,柏葰被免掉了官職,主考和副考都受到了免職處分。但肅順找人暗訪,最後揪出了案件背後的責任人是柏葰,並當場將他的政敵柏葰處死了。整個科舉考試案所牽連的人達到了九十多人,一批人被直接處死了。科舉考試案的查處,對於晚清的科舉考試來說,不亞於一次地震,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雖然肅順有一定能力,但是他也有致命的缺點,擁權而且飛揚跋扈。肅順的性格當中,特別專權,容不下別人,哪一個人是他眼前的障礙,他一定要扳倒他。包括慈禧要插手咸豐的事情,他也是容不下的,所以他想除掉她,自己來當權臣。

咸豐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他最大的心病就是兒子太小,而此時慈禧越來越顯示出能夠獨擋一面的能力,所以咸豐擔心慈禧有一天權力會凌駕到他兒子之上。咸豐把這種擔心跟肅順說了,肅順一看機會來了,就拿出了中國歷史上的鉤弋夫人的典故,來勸說咸豐迅速殺掉慈禧,殺母留子,咸豐非常猶豫。

肅順一方面不停遊說咸豐,另一方面對慈禧進行步步緊逼。在後宮中,每個嬪妃按照等級都是有“宮份”的,以此來領取綢、緞、金、食品等個人物品。當時咸豐到了熱河後,各地上貢的東西就送過來了。此時肅順統領熱河的一切事物,他給后妃們分“宮份”的時候,皇后慈安每次都有,而慈禧是這次有了,下次可能就沒有。慈禧當時在後宮中的身份是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慈安,所以可以看出肅順是故意刁難的。

遇到兩位貴人,無賴當上了財政部長,肅順有著怎樣戲劇般的人生?

垂簾聽政

面對肅順的步步逼近,慈禧只能忍。每次咸豐病重的時候要看皇子,慈禧總在場,然後可憐巴巴地摟著自己的兒子,眼淚汪汪的在那看著咸豐。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所以看到載淳母子那麼可憐,在這最後的關頭,他確實是不忍心下手。或許在這個時候咸豐帝也意識到了,即使當年漢武帝殺了鉤弋,也沒有妨礙歷史上霍光的專權,而且也間接造成了漢昭帝的短命。他知道肅順將來會是一個權臣,如果殺掉慈禧的話,也很難保證肅順有一天不擅權。

對於咸豐該不該殺慈禧,如果殺了慈禧。咸豐皇帝之後,掌握皇權的就有可能是肅順,到底哪種結局對中國的發展會更好,後世歷史學界也有很多評論。但客觀存在的結局,是慈禧打敗了肅順。

公元1861年的八月二十一日,晚飯以後,咸豐帝突然暈厥,直到半夜才甦醒。甦醒以後,他馬上找來大臣們,此時他已經不能書寫,於是口授了兩條諭旨。第一條,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第二條,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意思就是除了立皇長子為太子,又立了肅順等八個大臣,輔助皇太子。

咸豐入殮以後,慈禧通過自己的寵臣安德海秘密回到北京,聯繫了恭親王奕訢,之後奕訢去往熱河,叩謁咸豐皇帝的梓宮。在這裡,奕訢和慈禧、慈安密謀後,返回北京,準備政變。之後,醇郡王奕譞擔任了正黃旗漢軍都統,掌握了實際的軍事權力 。

後來,御史董元醇上奏摺,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就御史董元醇奏摺裡所請示的內容,慈禧慈安召見了八大臣。肅順等人借咸豐皇帝遺詔和祖制無皇太后垂簾聽政故事,大聲訓斥了她們。這時,兩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吵,八大臣“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據史籍《越縵堂國事日記》記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爭吵的聲音大到什麼程度呢?載淳被嚇得哇哇大哭,以致於尿了褲子。慈禧慈安不想做個連自己性命都不保的被動的橡皮圖章,於是絲毫不讓,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張。八大臣想先答應兩宮太后,把難題拖一下,回到北京再說.

咸豐的靈柩於九月二十三日起駕,慈安慈禧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藉口,從小道趕回北京,比靈駕提前四天到京。兩宮皇太后抵京後,立即在大內召見恭親王奕訢等。

遇到兩位貴人,無賴當上了財政部長,肅順有著怎樣戲劇般的人生?

肅順被正法

之後,慈禧聯合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宣佈諭旨,列舉載垣、肅順、端華等罪狀。並以“擅改諭旨、力阻垂簾罪”的罪名,解載垣、端華、肅順等人退出軍機處。《清史稿·肅順傳》記載:此前,“肅順方護文宗梓宮在途,命睿親王仁壽、醇郡王奕譞往逮,遇諸密雲,夜就行館捕之。咆哮不服,械繫。下宗人府獄,見載垣、端華已先在。”《清穆宗毅皇帝實錄》記載:“以醇郡王奕譞管善捕營事。”可能同奕譞逮捕肅順的事情有關。

隨後,恭親王奕訢擔任議政王、軍機大臣,慈禧慈安垂簾聽政。十月六日,慈禧慈安宣佈諭旨,賜載垣、端華在宗人府空室自盡,肅順處斬,褫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職,穆蔭發往軍臺效力。據記載:“將行刑,肅順肆口大罵,其悖逆之聲,皆為人臣子所不忍聞。又不肯跪,劊子手以大鐵柄敲之,乃跪下,蓋兩脛已折矣,遂斬之。”

一代權臣肅順戲劇般的人生,從此戛然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