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两位贵人,无赖当上了财政部长,肃顺有着怎样戏剧般的人生?

当年咸丰帝逃到热河,把北京的烂摊子留给恭亲王奕䜣来处理的时候,身体越来越不好,每况愈下。此时,他却过多的沉溺于男女之情,这就使得他的身体愈加的虚弱,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形如枯槁,气游如丝。

此时大家心里很清楚,咸丰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没有几天的活头了。慈禧看到了,当时朝中想擅权的一些强臣,也一样看到了。所以处于这么一种微妙的状态中,大家都想对国家的权力有所把握。此时慈禧想走到前台来,那么也有人想走到前台来,这个人就是咸丰后期咸丰最为仰赖的重臣肃顺。

肃顺,字雨亭,是一个有着传奇般经历的人物。他是宗室郑亲王的后代,父亲是乌尔泰阿,肃顺是他的第六子。因为是庶出,所以他没有继承亲王位置的资格,由他的嫡出哥哥端华来继承。小时候因为是庶出,家中没有人重视他,他又非常不爱学习,再加上也闲散惯了,所以没有继承祖业。

遇到两位贵人,无赖当上了财政部长,肃顺有着怎样戏剧般的人生?

肃顺照片

长大成人后,肃顺就变得更加游手好闲,亲戚朋友都疏远了他。不过他是幸运的,因为遇到了贵人。肃顺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叫墨裕。墨裕长大后在朝中做官,经常资助他。整天资助也不是办法,于是肃顺靠为人办事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由此来讨一点酒食吃。

寒冬腊月的某天,墨裕走在大街上,看到对面来了落魄和瑟瑟发抖的肃顺,不由得心生悲凉。此时肃顺头上缠着发辫,身上穿着一件毛朝外翻的皮袄,后面牵着一条狗。数九寒冬应该是戴帽子的时候,可肃顺没有帽子。满族要把前边头发全部剃掉,冬天额头是很冷的。所以他为了御寒,就把头发缠在自己的头上,挡住额头,充当毛皮帽子。皮袄一般都是毛朝里的,可他把穿的羊皮毛朝外。因为羊皮的毛非常硬,如果里面没有穿很多衣服的话,毛穿在里面扎得慌。可是他太穷了,买不起内衣,为了不扎自己,就把毛翻在外面穿。

墨裕见到他,拦住就问他到哪里去。肃顺随口说去玩,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墨裕新生无奈,回头跟他说给他谋个差事。肃顺很疑惑,墨裕说给他介绍个官职。肃顺以为这是在戏弄他,转身就走。结果,墨裕真的以闲散宗室(皇帝的后代)的名义,帮肃顺谋得了一个小官。因为没有太多的学问和技能,所以他做不了文官,只能做一些闲职。在道光朝,他一直默默无闻的当个小吏。

咸丰即位以后,在哥哥郑亲王端华的极力推荐下,肃顺就到朝中做事了,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咸丰帝的赏识,迅速做到了户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成为万人景仰的大臣。肃顺非常聪明,善于揣摩人的心理。每一次在和咸丰商谈国事的时候,他总是胸无芥蒂,滔滔不绝,这一点让咸丰非常赏识。大概是二人有缘吧,肃顺越是这样,咸丰帝越是信赖他,他得到的提拔越快。

就这样,肃顺从一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到后来的平步青云,成为咸丰身边的红人。这种近乎戏剧性的变化,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得到咸丰的赏识以后,肃顺迅速提拔了一大批汉族人才。满族入关以后,清政府就把满人都养起来了,所以满人游手好闲的特别多,肃顺认为这样是非常误国的。自己虽然是满人,但是他做官之后更喜欢汉人,收贿赂他只收满人的,不收汉人的。

遇到两位贵人,无赖当上了财政部长,肃顺有着怎样戏剧般的人生?

影视剧中的肃顺

肃顺做事向来雷厉风行,而且特别善于攻心计。在整个咸丰朝,他之所以引起朝野上下的轰动,是因为他曾经处理果一件大臣参与舞弊的科举考试案——“戊午科举案”。

当时负责的主考官叫柏葰,是当时的大学士,军机处的领班。咸丰命人重查这件事,查完了之后,柏葰被免掉了官职,主考和副考都受到了免职处分。但肃顺找人暗访,最后揪出了案件背后的责任人是柏葰,并当场将他的政敌柏葰处死了。整个科举考试案所牵连的人达到了九十多人,一批人被直接处死了。科举考试案的查处,对于晚清的科举考试来说,不亚于一次地震,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虽然肃顺有一定能力,但是他也有致命的缺点,拥权而且飞扬跋扈。肃顺的性格当中,特别专权,容不下别人,哪一个人是他眼前的障碍,他一定要扳倒他。包括慈禧要插手咸丰的事情,他也是容不下的,所以他想除掉她,自己来当权臣。

咸丰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他最大的心病就是儿子太小,而此时慈禧越来越显示出能够独挡一面的能力,所以咸丰担心慈禧有一天权力会凌驾到他儿子之上。咸丰把这种担心跟肃顺说了,肃顺一看机会来了,就拿出了中国历史上的钩弋夫人的典故,来劝说咸丰迅速杀掉慈禧,杀母留子,咸丰非常犹豫。

肃顺一方面不停游说咸丰,另一方面对慈禧进行步步紧逼。在后宫中,每个嫔妃按照等级都是有“宫份”的,以此来领取绸、缎、金、食品等个人物品。当时咸丰到了热河后,各地上贡的东西就送过来了。此时肃顺统领热河的一切事物,他给后妃们分“宫份”的时候,皇后慈安每次都有,而慈禧是这次有了,下次可能就没有。慈禧当时在后宫中的身份是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慈安,所以可以看出肃顺是故意刁难的。

遇到两位贵人,无赖当上了财政部长,肃顺有着怎样戏剧般的人生?

垂帘听政

面对肃顺的步步逼近,慈禧只能忍。每次咸丰病重的时候要看皇子,慈禧总在场,然后可怜巴巴地搂着自己的儿子,眼泪汪汪的在那看着咸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所以看到载淳母子那么可怜,在这最后的关头,他确实是不忍心下手。或许在这个时候咸丰帝也意识到了,即使当年汉武帝杀了钩弋,也没有妨碍历史上霍光的专权,而且也间接造成了汉昭帝的短命。他知道肃顺将来会是一个权臣,如果杀掉慈禧的话,也很难保证肃顺有一天不擅权。

对于咸丰该不该杀慈禧,如果杀了慈禧。咸丰皇帝之后,掌握皇权的就有可能是肃顺,到底哪种结局对中国的发展会更好,后世历史学界也有很多评论。但客观存在的结局,是慈禧打败了肃顺。

公元1861年的八月二十一日,晚饭以后,咸丰帝突然晕厥,直到半夜才苏醒。苏醒以后,他马上找来大臣们,此时他已经不能书写,于是口授了两条谕旨。第一条,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第二条,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意思就是除了立皇长子为太子,又立了肃顺等八个大臣,辅助皇太子。

咸丰入殓以后,慈禧通过自己的宠臣安德海秘密回到北京,联系了恭亲王奕䜣,之后奕䜣去往热河,叩谒咸丰皇帝的梓宫。在这里,奕䜣和慈禧、慈安密谋后,返回北京,准备政变。之后,醇郡王奕譞担任了正黄旗汉军都统,掌握了实际的军事权力 。

后来,御史董元醇上奏折,请太后权理朝政,简亲王一、二人辅弼。就御史董元醇奏折里所请示的内容,慈禧慈安召见了八大臣。肃顺等人借咸丰皇帝遗诏和祖制无皇太后垂帘听政故事,大声训斥了她们。这时,两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八大臣“哓哓置辩,已无人臣礼”。据史籍《越缦堂国事日记》记载:肃顺等人恣意咆哮,“声震殿陛,天子惊怖,至于涕泣,遗溺后衣”。争吵的声音大到什么程度呢?载淳被吓得哇哇大哭,以致于尿了裤子。慈禧慈安不想做个连自己性命都不保的被动的橡皮图章,于是丝毫不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张。八大臣想先答应两宫太后,把难题拖一下,回到北京再说.

咸丰的灵柩于九月二十三日起驾,慈安慈禧和同治皇帝只陪了灵驾一天,就以皇帝年龄小、两太后为年轻妇道人家为借口,从小道赶回北京,比灵驾提前四天到京。两宫皇太后抵京后,立即在大内召见恭亲王奕䜣等。

遇到两位贵人,无赖当上了财政部长,肃顺有着怎样戏剧般的人生?

肃顺被正法

之后,慈禧联合奕䜣发动辛酉政变,宣布谕旨,列举载垣、肃顺、端华等罪状。并以“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罪”的罪名,解载垣、端华、肃顺等人退出军机处。《清史稿·肃顺传》记载:此前,“肃顺方护文宗梓宫在途,命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往逮,遇诸密云,夜就行馆捕之。咆哮不服,械系。下宗人府狱,见载垣、端华已先在。”《清穆宗毅皇帝实录》记载:“以醇郡王奕譞管善捕营事。”可能同奕譞逮捕肃顺的事情有关。

随后,恭亲王奕䜣担任议政王、军机大臣,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十月六日,慈禧慈安宣布谕旨,赐载垣、端华在宗人府空室自尽,肃顺处斩,褫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职,穆荫发往军台效力。据记载:“将行刑,肃顺肆口大骂,其悖逆之声,皆为人臣子所不忍闻。又不肯跪,刽子手以大铁柄敲之,乃跪下,盖两胫已折矣,遂斩之。”

一代权臣肃顺戏剧般的人生,从此戛然而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