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张亮爆出17年离婚,很多网友都说再也不相信爱情、婚姻、好男人。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对于爱情、婚姻的质疑,河马哥想起高晓松录制《奇葩说》中的一些话: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爱情大过天,大过地,比人生重要。


慢慢的,会觉得人生比爱情更重要,自己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


什么是好的感情,就是我们都变成更好的自己。


什么是更好的自己?是纯良的自己,诚恳的自己,磊落的自己。


1


1958年,北太平庄一处普通的住宅楼里,一个男人正在与自己的妻子告别。



他低着头,不敢看妻子的眼睛,只是盯着家里的装修,水泥地,白灰墙,到处都是裸露的电线与管道。


看了一会,他心里有些酸,这么多年,委屈妻子了。


但接下来的事情,他更要委屈妻子了,因为他要远赴外地工作,归期不定。


女人见他低头,知道男人是不舍得离开老婆孩子。


但她想,不过就是几个月,再不济就是一年,他肯定会回来的。


于是,她问:“你去哪儿,做什么工作?”


男人回:“不能说。”


女人理解,她说:“我不问,你到地方把那的信箱号码告诉我,我给你写信。”


男人苦涩的说:“不能写信,不能通信。”


之后,两人就陷入了沉默,良久,男人抬起头,看着妻子哽咽:


“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我走后就顾不得这个家了,我的生命就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了,如果做好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值了,死了也值。”


女人听了,看着眼前眉头紧皱的男人,一时间千言万语说不出话。


最后,她叹了一口气,说:“你去吧,我支持你。”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为了这一句支持,女人撑起了这个家,也陷入了茫茫无尽的等待。


她万万没有想到,男人这一走,从此便如人间蒸发一般,再也没有踪迹。


男人离家的时候34岁,她30岁,两个孩子,一个4岁,一个2岁。


男人回来的时候,是61岁,满头白发,步履蹒跚,嘴里时不时吐一口血,身为医生的她,一看就知道,癌症晚期。


这个走了28年的男人,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这个等了28年的女人,是他的妻子,许鹿希。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2

世家之交,青梅竹马

我爱你,所以我支持你


邓稼先和许鹿希的爱情,放到现在,就是一部偶像剧。


两家是世交,邓父是国学大师邓以蛰,许父是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两人同为北大教授。



两家人交好,自然两家的孩子也来往频繁,邓稼先与许鹿希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1953年,两人在大家的祝福下,结为夫妻。


在众人眼里,这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新郎是留美归来的博士,任职研究所副研究员,前途无量;


新娘是医学院老师,教书育人,工作体面;


两人婚后,琴瑟和谐,羡煞众人。


邓稼先工作不忙的时候,总会骑着自行车,去接许鹿希下班,两人下班回家,一起做饭,读书,听歌剧。


之后,一对儿女接连出生,这让邓稼先更是喜不自胜,他陪着女儿捉迷藏,跟着儿子捉蛐蛐,放炮仗,一家四口其乐融融,那时候的两人可谓是过了一段神仙日子。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直到1958年,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


邓稼先一听:“大炮仗”,随机反应过来说的是原子弹,他激动了一会,想了想,随机点头,“我去”。


他能不去吗?不能,因为报效祖国就是他毕生心愿。


他想起自己当初赴美留学的时候,有朋友问他:“现在天快亮了,你为什么不留在国内呢?”


邓稼先回答:“你们放心,我学成一定回来,我去美国留学就是学技术,学完了我就回来。”


正如他所言,到了美国之后,他玩命似的学习,只用了23个月,就完成了博士答辩,被导师和同学们称为“娃娃博士”。


在很多人眼里,邓稼先年轻有为,照这个发展趋势,他未来极有可能冲击诺贝尔奖。


但谁也没想到,拿到学位的第9天,邓稼先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祖国。


这让很多同学和导师大为不解,他们劝他留下,因为美国的发展条件远比国内好的多,可邓稼先还是义无反顾了上了回国的轮渡·····


他知道,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他知道,自己的胸腔里,跳动的是一颗中国心。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于是,当钱三强来找他的时候,他立刻就接受了这项任务。


他明白,接受就意味着,从此他要隐姓埋名,奔赴荒芜的戈壁,去做一份不知道何时才能做完的工作;


也意味着,从此,他要离开自己的妻子,孩子,切断与家人的任何来往,不知何时是归期。


邓稼先走后,音信全无。


刚开始,孩子们总是问:“爸爸去哪儿了,怎么还不回来?”


她总是假装镇定的哄:“爸爸去出差了,过几天就回来了。”


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年,又一年。


孩子们问爸爸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们似乎渐渐明白,爸爸好像不回来了,可能是不要他们了吧。


邻居们也由刚开始的猜疑,变成了肯定,大家都开始背着许鹿希议论,


“那家男人走了,不要他们母子了,真可怜啊。”


“就是,走了这么多年,还不回来,听说连个口信都没有?”


“哎,真是的,男人这一走,就是28年,不知道那家女人怎么熬过来的。”


怎么熬的?许鹿希也不知道。


她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赡养四位老人,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也怀揣希望的等待。


她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男人回来的时候,她要保证家还在,她说过要支持邓稼先,那就不管一切代价,要相信他。


只是,28年的煎熬和等待,许鹿希吃过的苦,流过的泪,除了她自己,谁又知道呢·····


3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舍弃“小爱”,以身报国


当许鹿希在家里默默等待的时候,邓稼先此刻正跟着警卫员,在茫茫戈壁里公用一个饭盒吃饭。


他用饭盒盛饭,警卫员用盒盖盛,这架势,愣谁见了,都不敢相信他是一个留美归来的物理专家。


在这里,他是物理专家,也是建筑工,领着一群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不停地捡砖头,拾瓦片,愣是在乱坟堆里,建造出一个实验基地;


他是建筑工,也是翻译员,在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没有参考资料,邓稼先就自己找外文资料学,学会了再翻译成中文,印出来,发给大家看;


他是翻译员,也是数据员,研究原子弹,需要大量计算数据,他们没有电脑,就用算盘,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月;


就这样,一群人忘我的工作,却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自己。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这两朵蘑菇云,高高的炸裂在西部大漠的上空,震惊了全世界。


远在千里之外的许鹿希,见到报纸上的蘑菇云,她笑了,也哭了。


她终于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在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此刻,距离丈夫已经离家9年了。


孩子们也大了,她也老了,她想,邓稼先是不是快回来了。


只可惜,邓稼先还是没有回来,他继续在沙漠,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核试验。


他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为了研究核武器,他亲自上阵,核试验经历了32次,亲自指挥15次,丝毫不顾忌这样的工作量,核辐射对他的健康损害有多大。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1979年。


他像往常一样亲自指挥,核弹空投试验,只是这一次,天空没有出现蘑菇云,核弹直接从高空摔到地上,众人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立刻准备去事故区查看。


大家都知道,前去事故区查看意味着什么?但在这份危险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此刻的邓稼先,走到了最前面,他说:“你们都年轻,我去。”


有人拦住他,“你是专家,核辐射是致命的,你不能去。”


邓稼先说:“你们不知道什么样,去了也没用,它是我设计的,我就要把它找出来。”


邓稼先进去后,众人默默掩面哭,谁都不敢出声,大家都期望邓稼先能够平安出来。


此刻,分秒都是煎熬,终于,邓稼先出来了,他见到大家疲惫的露出一个笑:“没事,同志们,没事了。”


事后,有人说他傻,进去就是送死,他说:“我不进去,谁进去,让他们年轻人进去?责任书上签字的人是我,再说,刚站起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邓稼先,但不能没有原子弹。”


但这样的舍生忘死,几度赴险,除了实验基地的人,再也没有其他人知道。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1984年的时候,邓稼先在会上说:“我现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以后这份工作就靠你们了。”


大家听他说完,都笑了,纷纷安慰他:“邓老,你才60岁,潜力无限,别灰心。”


邓稼先跟着笑,笑着笑着就哭了,他的身体状况自己了解,一天不如一天,他突然想回家,想看看妻子和孩子,不知道家里的他们,还好吗?还记得这个20多年前离家的人吗?


终于,在他61岁那年,他回家了。


他见到了妻子许鹿希,他老了,妻子也老了。


分离28年之后,他们夫妻俩终于团聚了。


可是邓稼先的身体情况急剧日下,医生看到诊断书的时候就哭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遭遇这么多核辐射,他全身的各个器官,几乎都废了。


许鹿希得知邓稼先的诊断结果后,她很镇定的走过去,紧紧扶住蹒跚的丈夫,她说:“我知道,我都知道,你什么都不用说,好好养病。”


邓稼先点点头,看着同样苍老的妻子,他默默流泪,因为他的确诊结果是:结肠癌,医生说最好的结果,还有1年时间。


他们分开了28年,如今重聚了,却只有不到1年时间,任谁也无法接受,但这就是现实。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4

要是有来世

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选择你


回到家之后的邓稼先,几乎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他躺在病床上,拉着老伴的手,两人也不怎么说话,就是默默看着彼此。


疼到忍不了,医生就过来给他打杜冷丁,从一天一针,到一个小时一针。


许鹿希见了,心里难受,也不敢当着邓稼先的面哭。


遇到邓稼先精神好的时候,他就坐起来,让人给他在病床上支一个小桌子,他要整理这些年的研究资料,想交给年轻人继续研究,他说,这些资料必须整理好,不能让别的国家落我们太远。


许鹿希见丈夫还在埋头工作,她不忍阻止,只是尽力帮他,她说:“我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想让他走的有遗憾。”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后来,邓稼先再也没有力气工作了,他时刻都只能躺在病床上,许鹿希一刻也不敢离开,去世前一个月,邓稼先连握老伴手的力气也没有了,换成许鹿希紧紧握着他。


看着泪流满面的许鹿希,邓稼先苍老的脸上,流下两行泪,他用尽全身力气说:“这么些年,我对不起你,苦了你了,如果有来世,我还选择中国,我还选择核武器事业,选择你!”


许鹿希听了,紧紧握着老伴的手,流着泪使劲点头。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了,临终时,他挣扎着说了四个字:“死而无憾”。


两人分别了28年,重聚了363天,还差2天,就是一年。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邓稼先走后,许鹿希崩溃了,她对着邓稼先的照片,说了不曾对邓稼先说的话。


“我以为年轻的时候,我们不能相守,到老了我们就能相依相伴,可你怎么就把我丢下了。”


“稼先,你知道吗?你走后,国家给了我们新房子,我没搬,因为我觉得你就在这,这房子还是你离家时候的样子,我就怕你回来,变样子不习惯。”


“稼先,你怎么舍得丢下我,你走了,我怎么办,我们本来重聚的时间就不多,我还有好多话都没有给你说,我们想去的地方也没去,你怎么走了啊······”


“稼先,你知道这28年来,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吗?我就是想着,有一天你能回来,突然喊我一声‘希希,我回家了’。”


只是斯人已逝,徒留生者悲伤。


消沉了一段时间后,许鹿希做了一个决定,她要用自己的余生,完成邓稼先在世的愿望。


她开始着手整理邓稼先留下来的笔记,研究资料,并跑遍了全中国,去拜访那些曾跟邓稼先一起工作的人们。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又28年过去了,此时的许鹿希已经85岁了,她手里拿着的是亲自撰写的书---《邓稼先传》,这算是她为邓稼先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前28年等待,后28年追寻,许鹿希最好的青春,消磨在了等待里,她的晚年,行走在追逐里。


今年,许鹿希已经91岁了,生日那天,她说:“我今年91岁了,如果邓稼先还活着,他今年就是95岁了。”说完,现场人全部泪奔。


分别了28年,他们的婚姻比张亮离婚更让人惋惜


有人说,邓稼先和许鹿希的感情,是国家机密,是以身报国,他们是“舍小爱,成全大爱。”


但若是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


有谁舍得让自己的丈夫,离家28年,毫无音讯;


又有谁能够因为一句:“我支持你”,苦等28年,独自撑起一个家;


从私心来讲,或许谁都不愿意,但许鹿希却做到了,她等了邓稼先28年,之后又为邓稼先的研究资料,追寻了28年。


这样的感情,在那个时代,邓稼先和许鹿希这样的夫妇,并不是唯一一对。


还有很多很多“隐姓埋名”的人,为了报国,为了人民,他们默默无闻,舍弃小我,成全大我。


他们一辈子呕心沥血,却没有一个是为了自己;


他们奋斗一生,或许到最后连名字都不被人所知;


“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山河。”


“热血沸腾的来,悄然无声的去。”


他们没想过当英雄,只是希望自己的国家站起来,人民不再受压迫;


他们也曾是丈夫,儿子,父亲,但是为了国家,他们选择了默默无闻;


她们也曾是妻子,女儿,母亲,千娇百媚女儿身,却选择了做巾帼;


如果有来生?他们还会选择这样来过吗?


我想,那一辈的人,一定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