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掀起“抢人大战” 出台返工高价补贴政策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各地复工时间和进度都比往年滞后。目前,除湖北省外,其他省市均已陆续开始复工复产,但由于交通阻隔,复工困难重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返岗“各出奇招”,上演一出“抢人”大戏。


地方政府掀起“抢人大战”    出台返工高价补贴政策

劳动力是复工的重要前提,而中国的产业结构分布中,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而劳动力输出的省份多在中西部地区。因此春节前后会出现相对对称的人口流动。以2019年为例,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共发送旅客24.19亿人次,节前和节后占比分别为46%与54%。

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1月24日,中国春运累计发送旅客11.43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由此可见疫情爆发并未明显影响劳动力返乡。然而,2月10日是大部分省份返工第一天,截至当日,春节后发送旅客量仅为2.34亿人次,与2019年同期大幅下跌81.9%,也就是说,春节假期后,有近八成劳动力没有在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地。


地方政府掀起“抢人大战”    出台返工高价补贴政策

因此,各地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浙江温州政府发文,鼓励企业出资包车接员工返回温州,包车产生的费用政府出资补贴三分之二,企业承担三分之一。温州是全球知名的小商品集散地,除此之外,温州企业还给很多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厂商生产零部件,辖区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超过3,800家,涉及外来务工人员200万人以上。

浙江舟山市政府表示,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报备后,返程费用给予50%补贴。

鉴于浙江是除湖北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几个省份,政府在组织返工的同时,力求将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政府出资定制高铁专列,上车前对乘客进行电子“健康码”核验,要求旅客分散就座,并给乘客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到达杭州后加强体温检测。

为了防止疫情随返工潮再次扩散,江苏苏州交通局推出“复工企业返苏人员运输需求平台”,由苏州企业集中提交范岗人员运输需求,定制点对点、站到站的运输服务。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该平台累计收到申请超过1,500单

除了给予路费补贴,海南三亚甚至出台政策,支持一线建筑工人返工,如在2月返工,则该市财政给与项目业主单位每位施工人员补贴1,000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44美元),3月份返工的补贴700元。人数多且出发地集中的,给与协助包机或包车返回三亚。


地方政府掀起“抢人大战”    出台返工高价补贴政策

事实上,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背后反映的是地方政府的焦虑,毕竟面临着两难处境,为了防控疫情限制人员流动,实行属地责任,直接关系到地方官员的“乌纱帽”,而地方经济好坏是衡量官员能力的最主要指标。

疫情的不确定性直接关乎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冠肺炎致死率虽低,但其潜伏期长、传染性强,对于经济的冲击已远超非典。随着返工人员增加,不排除疫情二次反复的可能。目前医学专家推测,2月20日左右有望迎来疫情拐点。

但返工拐点还未到来,2月14日数据显示,发电量日均煤炭消耗不足40万吨,对比过去三年春节后历史同期均值,降幅近40%。从铁路发送旅客量来看,2月15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总量87.5万人次,同比下降90.7%。互联网公司百度一线城市出行强度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后,北上广深城市内城市出行人数占居住人口的比重不足2019年同期的一半。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复工节奏无疑是影响未来经济判断的重要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和行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有所差异,其对复工时点大都有所要求。房地产、基建等行业的充分复工几乎要待到2月下旬,而多数服务业的复工时间可能要推迟到3月。疫情冲击及复工进程将使得2020年一季度经济明显走弱。不过,在疫情拐点及返工潮后,二季度投资有望逐步回升,但消费、外贸的修复将有所滞后。服务业相对工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持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