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廣西正在構建“南向北聯西合東融”全方位開放發展的新格局,儘管南北東西四個方向全方位,但在財政、精力等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做到四面八方全力出擊,那麼在肯定有所側重,“東融”眾望所歸民心所向,且已經得到高層首肯。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與廣東相鄰當屬桂東南地區,梧州、賀州、玉林、貴港四市與廣東山水相依,而且有著基本相似的語言環境、飲食習慣和民間習俗,東融有著天然優勢,廣西也明確提出桂東南率先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先進生產力。那麼,誰會是廣西“東融”的帶頭大哥?誰會是桂東南的發展龍頭呢?是玉林嗎?梧州嗎?貴港嗎?賀州嗎?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荷城”貴港,下轄有一市一縣三區,總面積1.0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55.71萬,2019年GDP總值1233.0億元。貴港位於珠江流域黃金水道——西江的中游,港口年貨物吞吐能力、年造船能力、年貨運船舶運力均佔廣西的50%以上。產業發展上,注重產業鏈培育,實現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亦初步構建了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中國¬東盟新能源電動車生產基地、電子信息製造基地和生物醫藥生產基地的框架,近些年發展勢頭強勁,一時風頭無兩,醉心於自我發展,致力於建設新興內河港口城市。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賀州呢,地處湘、粵、桂三省(區)交界地,下轄二縣一自治縣二區,總面積1.1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45.90萬,2019年GDP總值700.11億元。無奈人口少且GDP體量小,無意也無力爭奪桂東南的龍頭。且第一產業佔比較高,農林發展較好,曾一度成為粵港澳的“菜籃子”。姑婆山風景秀麗、黃姚古鎮典雅大方,一直以廣東的“後花園“自居,醉心於打造自己的“長壽”品牌。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那麼,現在就剩下兩個桂東南的老牌地級市了。

玉林下轄四縣一市二區,總面積1.28萬平方公里,人口732萬人,2019年GDP總值1679.77億元,人口總數僅次於首府南寧全區第二,GDP總量也僅次於南寧、柳州、桂林排名第四。根據這個人口和GDP數據和近期在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全可以撐起廣西“東融”的龍頭,但是玉林的區位不東不西,恰好在北部灣經濟圈和珠江經濟帶的邊緣地帶,利用得好是優勢,利用不好就是硬傷,再加上境內沒有大江大河,恐怕擔當此龍頭角色有心也無力吧。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梧州呢,下轄有三縣一市三區,總面積1.26萬平方公里,2018年末總人口350萬,2019年GDP總值991.4億元,梧州是廣西少數同時具備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於一身的樞紐:南廣高鐵沿線重要的節點城市,“一環七射三連線”的高速公路網,集裝箱吞吐量居廣西第一位的內河港口,按照4C標準建成新的民用機場……儘管梧州是廣西現代工業的發源地,工業基礎良好,且在製藥、食品、造船、陶瓷、人造寶石、林產化工等行業頗有建樹,但是隨著田七牙膏、新華電池等輕工品牌的衰落,這些年一直在調整中艱難前行,儘管作為廣西的“東大門”,號稱“百年商埠”,也曾經是廣西“四阿哥“,但是要撐起“東融”的龍頭,估計困難不小。


“東融”是廣西發展戰略,那麼,到底誰是“東融”龍頭老大呢?


那麼,到底誰是廣西“東融”發展的龍頭呢?在官方的規劃中,明確指出“支持梧州打造東融樞紐門戶城市、貴港建設區域現代物流基地、玉林打造東融重要通道和區域樞紐、賀州建設東融先行示範區”,但是讓人困惑的是沒有明確一個龍頭,是秘而不宣還是另有隱情,不得而知。我們總不能重走北欽防相互競爭、彼此內耗的老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一切對於桂東南四市來說至關緊要。

那麼,你所認為的廣西“東融”的龍頭是誰呢? 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