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廣東人的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大部分廣東人的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1 廣東人的mtDNA(母系祖先)80%屬於百越

許多人第一次來到廣州,會發現廣州的男女,長相與五嶺以北的漢人明顯不同,廣東人身材普遍較矮小,皮膚相對較黑,身材普遍較瘦,五官也相對分明生硬,甚至連性格,都與五嶺以北的漢人存在明顯的不同。

為什麼?現代DNA研究,給我們揭示了答案:因為廣東人,基本上都不是純種的漢人,他們從本質上來說,都是漢化了的百越人。

我們知道,在人的DNA裡面,有一些遺傳片段,是隻能從母親遺傳下來的,因此,科學家追蹤這個母系片段,就能追蹤一個人的母系祖先,我們平時所知道的“人類源自非洲”,其實用的就是這個手段,得出的結論。

同樣的DNA研究顯示,大部分廣東人的mtDNA(母系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大部分廣東人的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有許多許多,結果都是相互佐證,舉個例子,2010年汕頭大學與復旦大學,聯合發表了一份名為《潮汕人與廣府、客家人母系遺傳背景差異的分析》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廣府人與百越人血統非常密切。

廣東人的唯一例外,是潮汕人。潮汕人的中原血統較為純正,他們不是百越人的後代。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潮汕人的長相、語言、性格,與廣州周邊的正統廣府人,也存在明顯的不同。

DNA圖譜研究進一步表明,相對中原漢人而言,廣東人與泰國人、越南人的血緣關係,更加密切,換句話說,從生物學上而言,廣東人與泰國人、越南人,屬於近親。(注:本文僅僅從學術、文化、人文知識的角度,談論基因圖譜研究的成果,本文並沒有任何政治上的含義,也不隱含任何形式的政治意義)


2廣東話存在大量的古越語殘留


鮮為人知的是,我們現在講的廣東話,竟然含有大量的古越語殘留詞彙。


例如,廣東話表示“倒塌”的“冧”(lɐm),這個“冧”,在北壯語裡面說倒塌,也是(lɐm),以及在毛南族的語言裡面,表示倒塌,也是(lɐm),發音、意思完全一樣,甚至在泰語裡面,說“倒塌”,也是說的(lom)。換句話說,房子倒塌了,廣東人說lem,去了廣西,對北部壯族人說lem,對毛南族說lem,甚至對泰國人說lom,他們都是聽得懂的。

例如,廣東話表示“癢”的“痕”(hɐn),在連山壯族的語言裡面,發音是(hom),而在廣西武鳴壯語中,則為(hum)或 (hɐn)。

再如,廣東話說“這裡”,發音“呢度”,其中這個“呢”(ni),也是古越語的殘留,這個(ni),在壯侗語族、苗瑤語族裡面,發音、意思、用法,都是一樣的,都是用(ni)來表示“這”。


大部分廣東人的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3

廣東話也存在大量古漢語殘留

然而,千萬不要以為廣東話裡面存在大量的古越語殘留,所以廣東話就是古越語了,事實上,廣東話,是古越語與古漢語雜交的產物,廣東話除了存在大量古越語殘留之外,同時也存在大量的古漢語殘留。

舉個例子,廣東話用“幾多”表示“多少”,北方漢人聽起來覺得很彆扭,而事實上,“幾多”並不彆扭,“幾多”本身就是古漢語詞彙。舉例說南唐李後主李煜的詩《虞美人》說“問君能有幾多愁”,他為何不說“問君能有多少愁”呢?因為在古時候,是不問“多少”的,問數量,要問“幾多”。


大部分廣東人的祖先:不是漢人,而是百越族?

同理,廣東話用“幾時”表示“什麼時候”,這個“幾時”,同樣是古漢語,舉例說宋代詩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為何不寫“明月什麼時候有”?因為在當時,就是用“幾時”,“幾時”曾經是標準古漢語。

再舉個例子,廣東話用“畀”(bei)來表示“給”,其實這個“畀”,並不是廣東人別出心裁,其實它就是古漢語,你比如說《詩經·鄘風·幹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這個“畀”,就是“給”的意思。

而出人意料的是,廣東話裡面的“打邊爐”(打火鍋的意思),竟然也是古漢語詞彙,我們可以查到元代文人呂誠在《來鶴亭集·南海口號六首·其五》說:“炎方物色異東吳,桂蠹椰漿代酪奴。十月煖寒開小閣,張燈團坐打邊爐。”

還有廣東話表示“聊天”,說“謦欬”(king gai,又寫作“傾偈”),這個“謦欬”,還是古漢語,我們看到《莊子·徐無鬼》裡面寫到:“昆弟親戚之謦欬。”

還有廣東話用“諗”(lom) 來表示“想”,還是古漢語,《詩經·小雅·四牡》說:“豈不懷歸,是用作歌,將母來諗。”

舉最後一個例子,廣東話說一個人心地壞,用“陰騭”(yum jah)這個詞,這個詞語,也是古漢語,《尚書》有云:“惟天陰騭下民。”此外,清代作家吳沃堯在小說《九命奇冤》第三十二回也說:“雙眼底下,有一條陰騭紋,將近要現出來了……這陰騭紋,並非人人都有的,總是做下了惡事,方才生出來。”

在廣東話裡面,古越語、古漢語的詞彙,比比皆是,從發音而言,廣東話也是古越語發音、古漢語發音夾雜,所以我們說,粵語是古越語和古漢語雜交的產物,這個定性,基本上是符合事實的,而廣東人的血統,則至今仍然存在80%的百越族母系遺傳信息,廣東人不是純種漢人,這點已經沒有疑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