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脐腐病症状

番茄脐腐病,一般发生在果实长至核桃大时期,初期表现为脐部岀现水浸样病斑,后逐步扩大,致使果实脐部扁平或凹陷,果实变成褐色。病斑通常直径在1~2公分,严重时可扩展至半个果实。

在干燥时病部为革质,遇到潮湿天气,表面会生出各种霉层,有各种颜色,常为白色、粉红色或黑色。这些霉层均为腐生真菌,而不是该病的病原。发病的果实多发生在第1~2穗果实上,这些果实往往长不大,发硬,提早变红,不能食用。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脐腐病的发生原因

一般情况是由于植株缺钙引起,即植株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钙质,加之其移动性较差,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

当果实含钙量低于0.2%时,致使脐部细胞生理紊乱,失去控制水分能力而发生坏死,并形成脐腐。

在多数的情况下土壤中不缺乏钙元素,主要是土壤中氮肥等化学肥料使用过多,使土壤溶液过浓,钙素吸收受到影响。

还有一种原因是因生长期间,水分供应不足或不稳定引起的,时涝时旱,即在花期至座果期遇到干旱,番茄叶片蒸腾消耗增大,果实果脐部所需的大量水分被叶片夺走,导致其生长发育受阻,形成脐腐。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脐腐病的防治措施

1:浇足定根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果实膨大后,应注意适当给水。

2:育苗或定植时要将植株长势相同的放在一起,以防个别植株过大而缺水,引起脐腐病。

3: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区可选用。

4:种植时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能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流失。

5:使用遮阳网覆盖,减少植株水分过分的蒸腾,也对防治此病有利。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6: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毫克∕千克萘乙酸、0.1%硝酸钙,也可用含钙的复合微肥。

喷施时,在氯化钙中加入少量的VB6,有阻止草酸形成的作用,能有效减轻脐腐果发生。

番茄的落花落果

番茄在开花期,有的植株上的花蕾或已开的花,逐渐凋萎而脱落,有的花仍挺实而脱落。落果是指刚刚坐下的小果变黄而脱落、坐不住果。落花、落果严重时,可使整个花序的花或果穗的果全部落掉,出现有秧无果现象,番茄会严重减产。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落花落果的发生原因

1:营养不良,番茄进入花果期后,花蕾形成、坐果和果实生长发育等,对各种养分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若养分供应不足会出现落花落果。

营养不良还会影响到花器官及果实的正常发育,如出现花粉小、花柱细长等现象,致使不能正常授粉而脱落。

由于根系发育不良,定植时伤根过重,土温过低,光照不足,整枝打杈不及时,以及在高夜温影响下营养消耗过多或植株茎叶徒长、各穗果生长不平衡造成的营养物质供应不均等均可导致落花落果。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温湿度影响:夜间温度低于15摄氏度,花粉管不伸长或伸长缓慢,白天温度高于34摄氏度,夜间温度高于20摄氏度,或白天温度达到40摄氏度并持续4小时,则表现出花柱伸长,明显高于花药筒、子房萎缩、授粉不正常等症状,进而导致落花。空气相对湿度过高,花粉吸水膨胀,不易散出,也会造成落花。

3:光照影响:光照不足,使有机物无法通过正常的光合作用产生,植株体内物质积累少,花质降低,花粉中的淀粉累积及花粉发芽和花粉管的伸长均受影响,花朵发育不良而出现落花落果。

番茄落花落果的防治措施

1:加强温湿度管理,定植后注意保温,提高地温和气温,防止温度过低造成伤害。冬春茬番茄栽培中,育苗期白天保持25摄氏度,夜温摄氏度,防止徒长或形成老化苗,苗龄以70~80天为宜。

在结果盛期,外界温度回升,要加大通风量,防止高温危害。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保持白天棚室内气温25~26摄氏度,夜间气温15~17摄氏度,昼夜地温23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45%~55%,对盛果期的棚室番茄生长发育最为适宜。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加强水肥管理,浇水要避免大水漫灌或田间积水,防止土壤干旱或湿度过大。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避免偏施氮肥。

2:增加光照强度,番茄是强光植物,光照不足也会造成落花落果。保护地冬季生产可在植株北侧张挂反光幕增光,同时要适当稀植栽培。

3:培育适龄壮苗,适期定植,以避免因定植过早而受冻。定植时要带土,避免伤根,以利于缓苗,并及时进行植株调整。生长期可通过疏花疏果、整枝打杈、摘叶、摘心等措施,人为调节其生长发育平衡,并及时防治病虫害,以利保花保果。

番茄空洞果

番茄空洞果的症状,典型的空洞果,往往比正常果大而轻,从外表上看带棱角,酷似“八角帽”。切开果实后,可以看到果肉与胎座之间缺少充足的胶状物和种子,而存在着明显的空腔。轻微的空洞果,虽然外形不带棱角,和正常果一样,但果实内部胎座不发达,胎座与果皮之间也存在着空洞。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空洞果的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果实受精不良,花粉形成时遇到高温、光照不足等不利条件,使花粉不饱满,不能正常受精。这会使种胚退化,胎座组织生长不充足,或胎座外围组织细胞的细胞壁未能崩解破坏,细胞内物质不能脱出,因而不能形成胶状物而出现空腔。

在栽培管理上,过多施用氮肥造成植株生长过旺,或土壤贫瘠、低温、光照不足、灌水过多,光合作用弱而向果实供应养分不足。

需肥量多的大型品种,生长后期营养跟不上,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碳水化合物积累少等,均能产生空洞果。使用激素蘸花防止落花时,如浓度过高或处理时花蕾幼小,也都易出现空洞果。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空洞果的防治措施

1:做好光温调控,创造果实发育的良好光温条件。育苗期遇阴天弱光时,白天宜适当提温,夜间温度控制在17℃左右;在每一花穗花芽分化前后,要通过调温,避免持续10℃以下的低温出现,开花期要避免35℃以上高温对受精的危害,促进胎座部的正常发育。

2: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开花期采用振动授粉促花受精后,再喷施15~2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可收到防落花、促果膨大的效果。

3:加强肥水管理,利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分配氮磷钾,调节好根冠比,避免枝叶过于繁茂,使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发展。

4:摘心不能过早,摘心过早易使养分分配发生变化,茎叶和果实发育不协调,也易使果实的各个部分肥大不均衡,而出现空洞果。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裂果,顶裂

番茄顶裂的症状:番茄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果实成熟时果实脐部,像猫爪子的掌面一样七翻八裂,失去番茄原有的样子。

顶裂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畸形花花柱开裂造成的,有时柱头受到机械损伤也可能造成顶裂。花柱开裂的直接原因是开花时对花器供钙不足。一般氮、钾多会阻碍对钙的吸收,如再加上夜温高、土壤干旱,就会加重钙的吸收障碍。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顶裂的防治措施:

1:多施有机肥,避免多施氨态氮肥和钾肥。

2:在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夜温不能长期过低,最低保持在8℃以上。春茬保护地番茄不要定值过早。

3:土壤不宜过干,以免影响对钙的吸收。一旦土壤缺钙时,可施用石灰补钙,一般每亩地用石灰50~70公斤。

4:作为应急措施,可用0.5%的氯化钙叶面追施。也可喷施含钙复合微肥。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果实横裂

番茄横裂的症状:在番茄果实的侧面有一条由果柄部向果顶部走向的合线条。轻者在线条上出现小裂口。重者形成大型裂口,称之为“天窗”。有时胎座、种子外露、不像番茄。

番茄横裂的发生原因:由于花芽分化过程中,雄蕊不能从子房上分离出来,开花时雄蕊靠在子房上,开花后果实开始膨大时把雄蕊嵌在里面,在果实侧面形成纵向走向的弥合线条,不能弥合之处便形成开裂。一般在花芽分化期,低温特别是夜温偏低、氮多、钙少易产生果实横裂。

番茄横裂的防治措施:

1:充分供肥,均匀供肥,有机肥、化肥配合,氮、磷、钾肥配合。不要偏施、过施氮肥。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要保持充足光照,温度不要过高、过低,特别是夜温不能长时间低于8℃。

3: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适时叶面补钙或喷施复合微肥、叶面肥。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的纹裂

番茄纹裂症状:在果实表面产生条纹状裂纹。但根据开裂部位和原因来看,有几种类型:

1:放射性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状开裂。一般始于果实绿熟期,出现轻微裂纹,转色后裂纹明显加深、加宽,有时达到很严重的深裂。

2:同心圆状纹裂。以果蒂为中心,在附近果面上发生同心圆状断续的微细裂纹,重时呈环状开裂。多在果实成熟期前出现。

3:混合型纹裂。放射性纹裂和同心圆状纹裂同时出现。

4:条纹状纹裂。在果实的底部、顶部和侧面,发生纵向。横向和不规则的开裂。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纹裂的原因:

除了与品种特性有关之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所致。放射状纹裂,主要是高温、强日照、土壤干旱等因素,使果蒂附近的果面产生木栓层,果实糖分浓度增高,因而渗透压(膨压)增高而使果皮开裂。

干旱后突遇大雨或灌大水,也可使果皮开裂。同心圆状纹裂,则是木栓化的果皮因露水等潮湿的情况下,自果面的木栓层吸水而产生。果实由于长期干旱而停止膨大后,如突然灌大水,果肉细胞还可以吸水膨大,而果皮细胞因老化已失去与果肉同步膨大的能力,而产生条纹状纹裂。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番茄纹裂的防治措施:

1: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果型大而圆、果实木栓层厚的品种较易裂果,选择品种时应注意。

2:防止土壤过湿或过干,以土壤湿度80%左右为宜。

3:保护地番茄及时放风,降低棚内湿度,缩短果面结露时间。

4:雨后及时排水。保护地番茄风口应避免进雨水。

5:植株摘心不可过早,打底叶不要过狠,以免果实受强光照射。

6:喷施85%比久可溶性水剂2000~3000×10-6,可增强抗裂性。

7:成熟后及时采收。

番茄种植时发生的脐腐病、空洞果、裂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