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三产渐回正轨 亿元以上产值工企复工率近八成

惠东三产渐回正轨 亿元以上产值工企复工率近八成

夜幕降临,惠东华侨城大道两旁的霓虹灯次第点亮,新平大道两侧的个体商户不少已开始营业。但是,这场无硝烟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尚未结束,戴口罩、消毒、测体温等疫情防控措施依然是不可卸下的“盔甲”。

如今,惠东县迎来了复工复产的关键时刻,在一系列措施的有力支撑下,该县工业、个体工商业、农业逐渐回到正轨。据介绍,至2月22日,惠东全县累计开(复)工工业企业535家,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复工率76.74%。至于个体工商业方面,至2月22日,惠东县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4331家。惠东县是农业大县,梁化青枣、铁涌马铃薯等农产品目前也开始走出疫情的阴霾,逐渐恢复生产销售。

工业

“一企一策”制订规上企业复工帮扶方案

寒潮已过去,但疫情仍在继续。位于惠东县白花镇的惠州市特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员工已开始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与以往不同的是,如今上班每天需要测体温、戴口罩,到饭点不能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吃饭。该公司还为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确保员工在安全情况下上岗。在全方位的防控措施保障下,该公司生产经营正有序恢复。

该公司是惠东县千方百计帮扶的顺利复工复产企业中的一员。据统计,至2月22日,惠东全县累计开(复)工企业847家,用工人数26088人(其中外省员工10580人)。其中,累计开(复)工工业企业535家;用工人数19760人(其中外省员工9109人)。

今年,惠东县安排重点项目61宗,总投资98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9.8亿元。至2月22日,全县重点项目总用工人数6446人,累计到岗人数1702人。

为全面推进惠东县企业复工复产,惠东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复工复产专责小组,统筹推进复工复产有关工作,并派出22个工作指导组到各镇(街道、度假区、旅游区)和重点行业领域,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相关工作。同时,对应市惠企10条,惠东县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措施》。

根据2月16日省市会议精神以及市工作指引,惠东县加强督促复工复产企业落实市指引要求的各项防疫措施,对疫区返惠的员工严格落实14天隔离措施,对所有复工员工进行扫码核查近14天轨迹信息,确保企业员工在安全情况下上岗。要求企业对宿舍、车间、饭堂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进行严格消杀,保持车间通风;有条件的工厂安排单人宿舍,采取封闭生产;严格执行分散就餐、分批就餐等措施。要求企业引导外地员工尽量留在厂区,并监测健康信息;本地居住员工要定期报告行踪信息。

2月17日起,惠东县围绕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复工,带动全县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梳理全县未开工的规上企业、亿元产值以上企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逐一制订复工帮扶方案,及时解决企业防疫物资等突出问题。惠东县金融局加大协调金融扶持力度,8家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企业贷款1.74亿元,已全部到位。惠东县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五需”企业复工复产,累计发放了600万元专项贷款。

协助企业拓宽招工途径,引导分期分批返惠返岗

接下来,惠东县将按照省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的要求,以及市的有关决策部署,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特别是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指导支持力度,对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场地消杀工作,并加强返工人员卫生防疫培训和心理干预、疏导。

保障卫生防疫物资供应,协助解决工人不足问题。县人社局针对部分企业阶段性工人短缺问题,出台《印发疫情期间应对岗位需求和用工缺口若干办法的通知》,积极指导帮助企业做好返岗员工管理工作,并协助企业拓宽招工途径,通过网上招聘、本地招聘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短缺问题,引导异地务工人员尽快分期分批返惠返岗,切实应对返程高峰带来的防控风险。

个体工商业

分类施策灵活安排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清晨的华侨城大道,两旁商店逐渐开始营业,尤其是两旁餐馆吸引了一些居民前去购买打包食品回家。虽然尚不能恢复堂食,但是商店恢复营业,也给惠东人民对打赢这场战“疫”增添了信心。据了解,随着惠东县复工复产工作的深入推进,惠东全县个体工商户开始进入全面复工复产状态。至2月22日,惠东县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4331家。

为了让惠东县个体工商户顺利复工复产,惠东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特别是遏制疫情扩散,一手抓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双统筹”。首先,该县严格落实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做好该县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组织各镇政府(街道办、管委会)、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做好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及排查管控工作。近日,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相关事宜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禁止复工复产的情形、暂缓复工复产行业、有序复工复产行业和一般复工复产行业,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责任,各镇政府(街道办、管委会)承担属地监管责任,共同科学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同时,惠东县坚持分类施策,灵活安排,有序组织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要求不符合基本防控要求的个体工商户禁止复工复产;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书店、网吧、舞厅、酒吧等服务经营类个体工商户,景点、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休闲经营类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的经营类个体工商户,暂不复工复产,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对保障该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重要作用的行业个体工商户,如出租车、货运、快递、餐饮、医药、渔业等行业,必须严格落实行业特殊防控措施后方可有序复工复产;除禁止、暂缓、有序复工复产行业外,其他个体工商户可以在满足省、市、县疫情防控基本要求后,经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后方可复工复产。

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要做到“六个必须”

为加强风险管控,惠东县进一步明确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必须做到“六个必须”:必须落实专人定期对经营场所进行通风、消毒;经营者及从业人员必须落实佩戴口罩、勤洗手等自我防护措施,每天营业前检查人员健康状况;必须积极采用预约服务、定点服务,减少人员之间的接触,最大限度降低店内人员数量(餐饮行业严禁堂食);因行业特性必须提供到场服务的,须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合理安排进店人员间距,督促提醒消费者佩戴口罩,杜绝人员集聚;直接接触消费者的共用服务工具、设施设备,必须做到一用一清洗,一用一消毒;发现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消费者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必须及时向所在村(社区)报告。

同时,疫情防控期间,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天组织各所(站)人员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复产复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不符合“六个必须”要求开业的个体工商户一律责令停业整顿。2月15日、16日、19日,该局蕉田市场监管所和大岭市场监管所分别接到当地群众投诉举报,全所人员紧急出动进行核查。经查实,两个市场监管所分别现场查封了某哥烧烤店、某记汤粉店、桂某早餐店共3家违规提供堂食餐饮单位。

农业

马铃薯收购以本地客商为主

清晨,惠东县铁涌镇石桥村的村民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在马铃薯田里有序地收获着马铃薯。不少村民表示,今年的马铃薯收成不错,亩产量都有5000斤以上。在收购现场,有收购商表示,今年突发的疫情对收购马铃薯的工作影响不大,价格、收购量跟往年比没什么变化,每斤1.6元左右,一天收了2000箱12万斤。

冬种马铃薯是惠东县有名的农产品,也是该县种植面积和影响力比较大的农产品。铁涌作为马铃薯种植大镇,共有马铃薯2.5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2.25亿元,截至2月7日已销售约五成,价格约1.5元/斤。据了解,今年马铃薯对比往年亩产约增加200斤,每亩农户收成增加2000多元。

为确保马铃薯的收获和销售在疫情期间顺利进行,铁涌镇提前协调马铃薯协会、各村(社区)掌握往年收购商情况,组织人员主动联系马铃薯收购商。为减少到该镇收马铃薯的外来收购商数量,铁涌镇协调马铃薯协会今年收购主要以本地收购商为主,并积极发动本地收购商先行收购马铃薯后再到外地中转给外来收购商,避免外来人员过多聚集于该镇辖区内,逐一排解不稳定因素。

千方百计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惠东县包括铁涌、稔山等地马铃薯的生产和销售已经走上了正轨。但受疫情影响,惠东县梁化等镇所产青枣大量滞销。惠东县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把解决农户销售难题作为复工复产工作的重要课题,千方百计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确保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目前惠东县每日销售青枣已近100吨,滞销情况得到一定缓解。

作为青枣种植大镇的梁化镇,当地政府动员了乡贤助农抗疫。通过当地镇政府号召,多名乡贤收购青枣,并赠送疫情防控一线。其中2月12日至13日,累计向市政府、部分市县定点医院、县直有关部门及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的沿海乡镇捐赠“爱心青枣”6万斤。同时,主动对接宣传媒体,组织宣传部门和有关镇村,积极对接市县级电视台和《惠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集中发布相关报道,有效提振了果农的信心。另外,努力转外销为内销。支持县直机关单位、大型企业主动对接滞销农户,满足市民购果需求。通过村(居)委会等渠道,利用小区微信业主群等方式推广销售,采取“社区拼团+门户配送”的方式,为农民提供便利的供销条件。寻求开展网络销售。组织当地镇政府积极对接拼多多、每日优鲜等生鲜网销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帮助分销,推动实现“果园子”直供“果篮子”。

除了马铃薯和青枣外,目前,惠东县各农业企业也已经进入了复工复产状态,各镇街春耕也在如期进行当中。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蔡伟健 赖金朗 特约通讯员黄少卿 通讯员叶衍达

来源 | 惠州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惠东三产渐回正轨 亿元以上产值工企复工率近八成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