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学师范生,考研还是就业?

吴文建


我是2017年的师范毕业生,我当时也深度思考过这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考研?

我当时是这样分析的:

首先,我思考考研到底可以给我带来什么?通过思考和咨询往届学长学姐,大致可以知道,考研能够提供更高的学历资质和就业门槛,但是未必研究生就比本科生的收入更高。

接着,再分析考研是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全日制考研,同时也要花更多的钱。

对于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同学来说,要思考是否能够自己独立搞定学费。

同时,考研让你收获学识的同时,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更早的工作和社会经验。

最后,如何平衡和选择呢?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本身就要求高学历,而且你也特别喜欢研究,那么你可以选择考研,同时在考研期间尝试做一些工作,一方面积累社会经验,一方面可以赚点学费,毕竟都是20几岁的人了,别老向父母伸手,你该学会独立了。

如果你所学的专业对专业和学历要求不是特别高,而你本身在大学里成绩也不是特别好,那么建议你早点进入社会工作。

在学校成绩不好,不代表你出来社会就混不好。

我之前在我们班里每个学期都是倒数后三名,我知道我不是那块料。

所以,我很早就在校园里做兼职和各种生意,毕业后又积极学习跨专业做互联网创业。

毕业快3年,我是班级里第一个不靠爸妈,只靠自己努力赚钱到上百万并买房的同学。

举我的案例不是想炫耀啥,我想表达的观点是考研并不是你事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你要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真正适合做什么?

千万不要犹犹豫豫,又想考研又想工作赚钱,这个世界没有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如果你不是考研那块料,我劝你就不要去浪费时间和你父母的钱了。

如果你选择考研了,那就相信自己的选择,好好复习考试,坚持下去,哪怕没有拿到结果也无怨无悔。

哪怕是考不上也没事,出来工作后还有大把机会可以继续考研,只要你不放弃。

说了这么多,用3句话来总结起来就是:

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干扰你的判断,你要学会独立思考做决策,去做你真正想做的。

一旦下定决心后,就锲而不舍地为你选择和目标奋战到底。

别怂,趁年轻,多折腾!加油,加油💪


端银


有机会考研必须试一试,我毕业一年半了,现在天天在一个台资公司车螺丝,烧电焊,我觉得什么都学不到,我想做的是机械设计。但是由于本科毕业,现在就业压力大,不好竞争,也只有找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了。所以,能考研还是考研好,因为起点都不一样,至少一毕业就能找到个技术性的工作,或者师范类的毕业也起码能找个好学校当老师


带你去旅行KK


年我也在就业和考研中犹豫,最后因为现实问题听从老师及家人的建议选择了就业。今年是工作的第五年,如果现在再去读在职研究生,成本就太高了,而且也力不从心。而且走出象牙塔后,心境变化特别大。我很怀念读书时的状态。

我们单位也有很多研究生,他们后进来,但是升职比我快了几年。这也算是对他们多学习几年的一种补偿机制吧。

如果可以,我当初会选择一鼓作气去读研,再选择工作。读了研和没有读研,眼界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和我的研究生同事们比起来,真心觉得自己差得不是一丁点。

一本大学的学生在见识和平台方面优于普通本科院校,在读书和科研方面大体上处于优势状态。如果你是一本,我建议你继续深造,深造在一定程度上能帮你更高一层楼。中国大学教育的大体趋势就是很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在本科之后继续读研,研究生毕业后你的含金量更高,可以选择的公司更多,平台更好,视野更宽广。

一本大学应该是学校不错,该不该考研得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家里经济状况,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能支撑你读完三年研,那就考虑读研。

2.读研条件,假如导师给你打招呼了,鼓励你考他的研,那没商量,读吧!

3.专业需要读研才有竞争力,比如本科专业不好,比如理工类,财务类,管理类读研才有竞争力,读研是个提高的机会!

4.周围同学情况,如果大家都考研,宿舍也考研,有浓厚氛围,那就考研。

5.就业情况,如果你们专业的毕业生,本科生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那就不用考,直接去工作,占住好岗位。现在好单位的校园招聘基本都是招研究生,本科生基本不考虑了。

(1)通用专业+想早点挣钱+家庭急需,满足这三个组合,你可以先就业再发展,学历高低与未来发展正相关度不太大。比如你学的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之类的通用专业,这些专业在市场中要靠经验+人脉+磨砺,与学历高低关联度不大。

(2)专业技术+进修需求+家庭支持,满足这三个组合,你可以继续考研深造。比如,学地质、电机、人工智能的,这类学科的入门门槛比较高。一些高新技术公司或者科学院所,进门就要求硕士和博士,你这个本科生即使进去也是从事辅助性工作,发展空间会受到局限。

本科就业还是硕研就业,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专业、个人定位来组合条件判断,一定是一个“千人千面、因人而异”的答案。英雄确实不问出处,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现在的本科生已经是一个入门级的,上一个研究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如果家庭允许+本人意愿,我建议还是能考研就考研,多学二年,后劲就足一些,不要害怕你比本科起步晚两年,人生的道路很长,最后比的是看谁笑到最后。

若经济条件允许,而现在所找的工作又实在不适合自己或找不到好工作,建议报个考研班,如中域考研,重新坐回自习室,跟考研成功的同学取取经;若经济条件不允许,那么建议他先好好找个工作,这个期间别忘了学习,特别是英语这块,等工作一两年有一定积蓄,又有了工作经验,再去权衡是考研圆梦,经过社会两年磨练,会更清楚自己的路怎么走了。


越越8621


如果您的家庭经济不是很困难或者你不是非常讨厌学习,基于此,建议你考研。一本师范出来基本对口专业就是学校和培训机构,学校老师待遇低,时间长,心累;培训机构待遇还可以,但是太累而且不稳定,不是长久之计。一个人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习和充实自己。

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四川某211毕业,由于读书期间就一直不想读研,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央企某所工作,待遇一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进去后才知道学历的重要性,想要往上太难了,身边全是些高学历的,还有3清博士,所以后悔当时没读研究生。读了研和没读研是两个概念,所以希望你加油😊



划船不用將


您好,我是拾月君,很高兴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感受!

我本科毕业已经十二年了,回想起来,还是很后悔没有考研的。

一、从目前的就业状态来讲,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具有就业优势。即便是同时招聘本科和研究生,入职之后的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也不同。

二、从师范生角度考虑,我的表姐是大学老师,她后来读的博士,她说读书还是早进行的好,到了高校竞争是很激烈的,学历高起点高。

三、学习的时间很短,一定要抓住。等步入社会,有了工作,再投入精力去学习是很有挑战的。

所以,作为师范生,建议您考研,希望一切顺利!


拾月君


这是两种选择,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从我工作之后的认知来看,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应该去考研;有生活压力以及不求学术造诣的,直接去就业工作。

说的更狠一点,我在大学的时候,由于我在学校的时候比较活跃,所以会认识很多研究生,从与他们的结识过程中我个人感觉到,只要不是为了做专业研究而考研的,他在本科怎么过,研究生的时候基本上还是怎么过,无非是把本科的生活方式延长了三年而已,最终唯一的收获,也就是多一张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而已。放弃三年工作经验,在安逸的校园长了三岁来换取一张文凭,这性价比高不高,自己掂量。

既不是做专业研究也不想去社会历练,除了帮助降低研究生总体质量,就是继续降低自己的社会生存能量。


上官知尘


我15年毕业,当时毅然选择了闯荡社会,我觉得我就是下一个“马家双雄”式的人物。

五年过去了,我果然成了电子厂的小小技术员,白夜班两班倒了五年,薪资就不用说了,说出来怕自己哭了,大过年的,本来就是疫情当道,也不为难自己了。

当然说到这儿的意思并不是说让你选择一定要继续考研,虽然我现在混成这样子,但是我依旧不后悔。因为,当时的我,真的是对读书一点儿兴趣都没有了,我渴望进入社会,摆脱象牙塔的束缚,去社会上“龙游浅海,披荆斩棘”,虽然看起来现在更像是一颗虾米被扔到了大海里。

所以说,想读书,条件不困难,建议还是继续深造。如果真的一点儿都读不进去了,对这些东西真的提不起一点儿兴趣,闯荡社会就业,也未尝不可。

人生,处处是精彩,奥利给!!![呲牙][呲牙]

觉得有用的话,给个赞👍呗!



赫伯小哥


先就业再考虑是否考研。

我不是师范生,但是是一本大学毕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四的时候考研没考上,毕业后找工作,发现那都不是我想要的,然后又回来考研。

其实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干的事情,大四的时候最迷茫了,不知道是考研还是工作。工作有工作的好处,考研有考研的好处,但又有相对于不好的地方!

我们老师曾说过,研究生一定要上的,这是提升自己的过程。但是什么时候上取决于自己。就算工作以后觉得不合适再考研也可以,那时候更明确自己的方向!

我的答案是就业以后,或者找一段时间工作再考研,你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学习什么专业,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或者擅长自己的本专业!


糖宝宝的七七


关于“一本大学师范生,考研还是就业?”这个问题,我下面将根据目前发掘的数据,为大家仔细分析,具体权衡,选择权仍然掌握在大家手中,我只是将数据摆出来,给大家阐明我的想法是:考研没有那么简单,而师范则其实是一条好的出路。

下面我将从两方面讲起:

1\\就业的好去处:安徽省2019年发布的新增教师招聘岗位。

2\\考研面临的压力:破纪录的考研报录比。

安徽2019年教师编制考试公布的岗位中,一共有3543项岗位,其中对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要求仅有50项,基本为省级示范高中招收高中教师岗位。另外还有不少单位招收大专学历的教师。

因此,通过对2019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招聘公告中公布的招聘岗位来看,大部分的岗位对学历要求仍是本科,少有的岗位是硕士学历及以上。

当然我们看到网络上有很多声音,说:

【想要往高处走,就考研。

考研的趋势是不可逆的,如今这个时代本科已经不值钱了,你要想让自己更加值钱,那就考研。

例如当老师,现在每个省的好点的中学,招聘老师都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人家根本不看。

所以你要想在老师这行混得更好,就考研。】

【如果你不是免师,那就考研】

但是,我们的一本师范学生真的不能盲目地考研。而是看一下当今地局势。如果自己并不是执著于考取某个重点双一流高校,其实打造自身,考取教师资格证,并在专长领域有所发挥,都比你荒废大量时间去复习考研,最后迷失自我强。

因为我们不得不认清这样一个局势,即是考研难度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19年考研人数达290万,比2018年激增52万人,增幅21%,创历史新高。2019年的报录比也可能达到4:1的新纪录。

报录比地提升,当然带来的是一批学生考不上研,复读、二战嘛?难度肯定是越来越翻倍。

找工作,你又失去了应届生的加持。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这些事只能你自己考虑,可能因为家庭的考虑,希望能够当个老师,有个事业编,稳定的工作,还有假期。很轻松。

也有可能,自我觉得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主观认为想要进入好的学校任教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

其实第一种考虑还能理解,因为毕竟教师相比企业来说,工作稳定度高,也不用经常加班,担心失业。但是如果一味看低学历的含金量,这是大错特错了。尤其是有些同学不去投简历,也不去参加考编,就单纯以为硕士学历高,这种想法真是要不得。

最近的考研成绩陆陆续续都出来了,当然我期望大家都能考上研,去有所深造 ,毕竟上了研究生,如果你发现对学术有兴趣,就可以继续读下去,留在高校不就更好嘛。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不能随波逐流的好。

无论怎样,我给你加油,好好的,好好准备,一定能完成你的愿望!


華國山


是大三下半学期吗?其实这个问题也只有你自己能回答了。去问问往届学长学姐就业状况,基本就能知道自己的就业形势了。大四上半学期,企业秋招加部分地区事业单位招聘,考研初试前夕国考,初试过去各地省考开始,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时间分布。然后,过了年,企业春季补招,会难招不少。自己安排精力分配呗。其实有时候也不是非此即彼啦,我们有同学考研期间抽了两天去参加应聘,也有当场签约的。毕竟有些考察内容有重合度。 你还是把地区,专业,就业形势先讲出来,让同专业前辈参谋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