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遷怒是錯,不遷怒是修行

每個人都容易遷怒

“不遷怒”出自《論語·雍也》。魯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魯哀公問孔子他最好學的弟子是誰,孔子回答是顏回。而孔子認為顏回最好學的原因之一,就是顏回從來不把自己的怒氣轉移到別人身上。

在《論語集註》中,朱熹解釋到“不遷怒”就是“怒於甲者,不移於乙”。孔門三千弟子中,孔子稱讚具有“不遷怒”修養的只一個顏回,可見,不遷怒是很難做到的。回首浩瀚的歷史,我們會發現遷怒的故事無處不在。

《資治通鑑》裡記載:唐懿宗因女兒同昌公主生病去世,遷怒於翰林醫官韓宗劭等人。二十多位醫官及親眷,共三百餘人,或被殺、或被貶、或被關進大牢。這是典型“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所以,越是位高權重的人,“不遷怒”就越重要。

《鶴林玉露》裡則記載了詞人柳永被遷怒的事。書中寫到,因為柳永的《望海潮》傳到完顏亮的耳朵裡,完顏亮被詞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風景打動,從而生出了入主江南的野心,揮兵南下。因此,宋朝上下都把這場兵禍歸於柳永身上卻不反思政局的腐敗。

由此可見,遷怒是人們多麼容易犯下的過錯,能做到不遷怒的人實在少之又少。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國學大師南懷瑾會說:“人的修養,若真能達到‘不遷怒’是不太容易的。”

王陽明:遷怒是錯,不遷怒是修行


遷怒的代價昂貴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遷怒他人宣洩了一時的憤怒情緒,卻在後來付出了昂貴得多的代價。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遷怒的人往往是這三種人:第一種是地位不對等中的低下者,第二種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第三種則是完全不相干的陌生人。

遷怒地位不對等的中下者,看起來“安全”,實則可能會引起可怕的連鎖反應而誤事:老闆責罵領導,領導轉身遷怒員工,員工憤怒辭職……最後,公司損失了一大筆訂單。事實上,如果我們在工作上遇到不順心的事,正確的應對方式應該是找出原因、努力解決,而不是將怒火發洩到比你地位低的人身上。

另一方面,我們覺得親近的人會包容我們的一切,於是遷怒身邊人也容易成為習慣。生活中,不少人就是因為心中累積的怨氣而傷害了身邊最親近的人。這種怨氣,對於被遷怒的陌生人而言,就更是“禍從天降”了。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到:“怒所不當怒,是怒鬼迷”。不應該發怒而發怒,就是被鬼迷了心竅。這裡的怒,也是指遷怒。王陽明一生追求內心平和中正,一再告誡人們不要在不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特別是不要遷怒別人,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所以,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一些傷人的話,也不要做一些容易傷人的事,否則傷己傷人又誤事。

王陽明:遷怒是錯,不遷怒是修行


如何避免遷怒

很多人都免不了遷怒,即便一些偉人也不例外。但偉人的過人之處在於,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他能及時道歉。周恩來總理的保健醫生張佐良在回憶錄中就記述了周總理遷怒他人後道歉的事。

周總理拍了一下茶几,站起來,指著張佐良,氣憤地責問:“我吃的蛋炒飯裡為什麼不放鹽?嗯?你嘗過沒有?”沉默了幾秒鐘,張佐良說:“沒有嘗過。”周總理大聲說:“你為什麼不先嚐嘗再讓他們端來?你們整天跟著我,說是照顧我,可你們做了些什麼呢?”

凌晨睡前,張佐良陪周總理在院子裡散步,周總理邊走邊說:“昨天晚上,我在大會堂衝著你發牌氣,不要介意。你懂嗎,我是遷怒啊。”周總理在意識到自己是因為遷怒而向他人發脾氣時,就及時向對方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不遷怒是一種高級的修養,這意味將它“修煉”成功並不容易。不過,在意識到自己遷怒之後就及時道歉,顯然有助於“修煉”。

當然,道歉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我們還要找到遷怒別人的原因。遷怒的前提是心裡有怒火,那麼要找到引起怒火的原因,從根源上化解,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第三步要做的是反思自己,同樣的錯誤不再犯。正如王安石在《禮樂論》中說:“不遷怒者,求諸己。”有怒火的時候,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如果我們能做到時常反躬自省,久而久之就能達到“不遷怒”的境界。“怒”是人類正常的情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生而為人,總有不順心的時候,發怒也就在所難免。我們暫時做不到不發怒,但可以努力做到不遷怒。遷怒是人很容易犯的錯,不遷怒則是需要堅守一輩子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