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專業,講好銅川戰“疫”故事

“長槍短炮”是他們的眼睛,“奮指疾敲”是他們的熱忱。他們前行步履鏗鏘,他們吹響號角嘹亮。記錄身邊感動,定格奮戰時光。把背影甩在身後,他們是迎難而上的逆行者。把責任扛在肩上,他們是堅守使命的新聞人!

幾天前,戰“疫”中銅川新聞人組照傳播開來。首頁封面人物,媒體記者投票選擇了他們最熟悉的人——銅川市委外宣辦的王樂平。

“每天網上網下工作十多個小時,作為全市抗疫宣傳的樞紐,這個春節,她一直堅守在一線。”這是封面寄語裡的評價。

她用專業,講好銅川戰“疫”故事

作為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負責人、銅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宣傳組辦公室的負責人,自疫情發生以來,在市委的統一領導和宣傳部領導的統籌安排部署下,王樂平一直堅守崗位,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組的統籌協調作用,聚合全市報、臺、網、端、微力量,對接各工作組和相關部門單位,第一時間發佈疫情信息,多種形式宣傳防控知識,積極報道全市防控舉措,深入一線挖掘感人故事,廣泛宣傳正能量,凝聚起銅川全市幹部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事實上,戰“疫”打響後,王樂平和她的微信群,始終24小時在線。毫不誇張的說,每一篇有關銅川的報道背後都有她的身影。

服務一線,她是媒體記者公認的貼心人

從銅川發佈一級響應、確診病例發佈、陝西最小確診患者9歲小晗近況,再到確診病患陸續出院、銅川實現三清零、蔬菜市場供應、關注關愛支援武漢醫務人員家屬、一線醫護人員等銅川疫情防控的關鍵節點裡眾多重大采訪中,王樂平從未缺席,永遠衝在媒體記者前面——從組織協調省市媒體前往戰“疫”一線,捕捉最真實現場、記錄戰“疫”一線工作者,到提前對接好採訪對象確定採訪安排、再到協調車輛出行。

“與採訪對象必須保持一米五以上的距離、所有患者影像資料必須打馬賽克、採訪地點全部安排在室外,已經安排好提問環節,請各位老師提前準備好問題……”在所有確診患者治癒出院的報道前,王樂平事無鉅細的提前寫好採訪安排確保一線採訪的安全。高效、有序、安全、專業的安排,包括王樂平貼心到隨身攜帶口罩,以備現場不時之需,得到了眾多媒體的點贊和肯定。

媒體專業及時、豐富詳實的新聞報道,有力展現了銅川疫情防控工作成效,讓公眾及時瞭解疫情動態,消除恐慌,樹立信心,也將眾多銅川經驗及時推廣,讓更多人受益。

但很少有人知曉,身在幕後的王樂平用專業為戰“疫”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在眾多記者看來,從大年三十至今,王樂平的微信群24小時在線,背後的辛苦不言而喻。

臺前幕後,她是權威信息發佈的策劃人

有著十多年媒體從業經歷的她,新聞發佈是她主戰場。每年30多場的發佈會,從方案起草到發佈內容確定,從會場佈置到各媒體邀請,從議程設定到會議主持,從整理實錄到給省上報送資料,都需要事無鉅細精心準備,每個環節必須做到準確無誤。

伴隨著銅川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銅川先後組織召開三場新聞發佈會,王樂平從頭忙到尾。尤其是2月18日下午,銅川首次在本地分會場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參加陝西省發佈會。

會場設在哪?技術設備怎麼辦?現場如何對接?……省上採用的全新發布形式給王樂平的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一次次請教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處的領導、省廣播電視臺技術人員和剛剛參加過發佈會的其他地市同志,弄清楚整個發佈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後,她與省廣播電視臺駐銅記者站、市廣播電視臺技術人員在沒有暖氣的發佈廳安裝設備、調試信號,整整凍了兩天。

18日下午,發佈會順利進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副市長李榮在銅川分會場以視頻連線方式參加了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第十四場新聞發佈會,介紹了銅川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舉措和進展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由於時間限制,媒體關注的內容不僅僅侷限於發佈會上的內容,不同媒體側重點關注點均不同,因此,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對於王樂平而言仍要完成大量的媒體對接工作——要根據媒體所需要的的內容進行補充,然而,新聞報道的時效性要求她必須即刻做出回應。

2月18日,陝西省第14場新聞發佈會結束後。剛回到辦公室,各中省媒體需要對接內容的微信就來了。

得益於王樂平對參會媒體的瞭解,提前以記者思維考量和準備好大量的素材,當晚,在主會場參加發佈會的30餘家中省媒體多角度不同題材的新聞報道發出,全方位向社會公眾介紹了銅川疫情防控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尤其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確診病例的銅川經驗,給戰“疫”中的民眾注入一劑有力強心劑。

統籌聯動,她是科學防控提振信心的宣傳員

“您好,我是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新聞宣傳組,請按照任務書的要求,從今天起每天循環播放防控公告。”

“社區橫幅懸掛到位了嗎?總共掛了多少條?”

“今天手機短信內容是什麼?目前有沒有做到所有用戶全覆蓋?”

疫情防控初期,為了讓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基層群眾瞭解新冠肺炎病毒防控知識,王樂平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和各區縣,利用廣播、電視、農村大喇叭等全天循環播放防控公告和倡議書,大時段宣講防控知識,通過發送手機短信、懸掛橫幅等形式,引導群眾戴口罩、不聚集,提高群眾防控的自覺性。

疫情防控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後,王樂平每天對接各級媒體及時發佈官方信息,回應社會關切。統籌協調市級各新聞單位和區縣融媒體中心,開設“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銅川在行動”專題專欄,轉載中省權威信息,解讀政策知識。根據疫情防控階段性工作,把握好時度效,指導各媒體緊扣不同宣傳重點,安排記者深入防控與生產一線,採訪拍攝了《銅川:抗擊疫情的幸福城市本色》《銅川:抗擊新冠肺炎 中醫義不容辭》《身披“鎧甲”我們就是你的超人“媽媽”》等8700餘篇提士氣、暖民心的優秀稿件,強有力的引導了正面輿論,傳播了正能量,凝聚了民心。同時,積極對接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臺、陝西日報、陝西廣播電視臺等幾十家中省主流媒體,先後刊發《銅川:用“鏈長制”切斷疫情傳播鏈》《銅川西安兩地高速交警聯手 為受傷嬰兒開闢生命通道》《可敬!收廢品老人預捐全部存款,“國家有難,我要錢沒用,多少都是我的心意”》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稿件1500餘篇,單篇稿件瀏覽量最多達三百多萬,中省其他媒體和市域新媒體接連轉載,市民群眾紛紛轉發,全民一起抗擊疫情的輿論氛圍持續升溫。

輿情發生,她還是化解分歧消除隱患的推動者

事實上,疫情期間,王樂平的工作裡還有緊密對接網信部門、網安部門實施24小時全網監測,互通信息做好輿情管控,依法處置網絡輿情,堅決防止“輿論飛地”的內容。

1月28日,《關於城市公交線路暫停運營的通告》發佈後,群眾出行不便和一線防控人員無法正常上下班問題出現。伴隨著網信部門和媒體接到大量群眾投訴,銅川無數愛心人士自發迅速組成多個愛心車隊無償接送一線醫務人員上下班。

輿情井噴式發生,眾多安全隱患暴露:在市場醫療消毒物資匱乏情況下,愛心車隊防護措施能否到位?如何能夠在不傷害愛心人士熱情的情況下同時保障一線工作者上下班出行和避免疫情傳播?

面對這一難題,王樂平一面積極聯繫交通部門,反映實情,督促儘快出臺應對措施,一面聯繫熟悉的媒體來多方對接愛心車隊組織人員進行提醒和勸說,勸阻愛心人士不組建大規模愛心車隊。在多家省市媒體的勸說下,少數愛心人士在做好科學有效防護後有序接送醫務人員,緊隨其後交通部門也協調客運、公交公司組成多個應急保障車隊,針對性的解決防控人員出行問題。

2月5日,有媒體接到群眾反映,他家附近的某企業突然出現十多個工人聚集違規復工情況。媒體反映給王樂平後,她第一時間聯繫企業主管部門,請求協助核查,很快得到結果,原來是企業接到鄰市醫院建設物資援助文件,安排部分人員經過身體檢測後,提前到企業做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沒有主管部門的審批不會提前復工。得到書面證明和回覆後,王樂平主動聯繫了反映問題的2名群眾,向其解釋清楚。

這些天來,王樂平沒有記住此類的事情她處理了多少,只是每天長時間接打電話,常常會感覺頭痛。

疫情防控還在關鍵時期,宣傳引導依然非常重要。作為一名黨員,王樂平知道,她還必須一如既往,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和全市新聞工作者一起打好輿論宣傳戰,為早日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記者 維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