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下的養老:我生了你,你就該養我,否則你就是不孝,這樣想正確嗎?

用戶111498634487


不請自來。

一般父母對待孩子的問題上,有生、養、生養三種方式,這三種方式絕大部分決定了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

●生而未養,無論從法律或者道德上孩子對待親生父母都沒有贍養義務,當然不排除不可抗拒因素生而不得養的情況,這個另當別論,也要看孩子的成長環境以及對於生而未養的親生父母的主觀態度。

●未生而養,這個現在的社會上有很多這種例子—領養或者抱養等,這個在法律上應該有明確規定,有事實上的撫養過程,心血付出等情況,孩子就有義務贍養老人,從道德的角度來看,雖然不是親生父母,但是畢竟撫養了你,是個人都不會置老人與不顧的吧?但是不排除撫養過程中的虐待、打壓、逼迫行違法亂紀之事的情況,這個另當別論。

●既生又養,這個是大多數的情況,既是親生父母,又撫養了你,你有什麼藉口不贍養老人呢?

●●總體而言,父母如果撫養了你,你就要負責贍養老人,自古孝道論心不論跡,論跡無孝子!阿貓阿狗在一起都會打鬧的,更何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呢? 你父母說的其實是有道理的,也是符合國情、符合社會道德的,更是符合法律的!現在的人生活成本高,社會壓力大,這並不是不贍養老人的藉口和理由! 烏鴉尚且反哺,羔羊跪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要重新學習一下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

最後結論:這個不是對不對的問題,如果父母事實上的撫養了你,你就應該思考怎麼贍養,而不是應不應該贍養,個人微末想法,不喜勿噴。


素行君


這個問題有幾十年了,記得上小學的時候(90年初)思想品德老師因為在報紙上看到後就提出在班裡討論,當時不敢討論什麼反對意見,大概都說的應該孝順父母,在思想品德老師的一再慫恿下,大家也都說了,當時年齡小也不懂什麼,但是有兩個同學說不應該養父母,導致全班大部分同學罵他們,最終導致互罵,放學後幾個同學還把這兩個同學打了,從此這兩個同學在我們班裡是異類了,有一次放學由於都是走路回家,和思想品德老師一起走的,又說了這個話題,思想品德老師說強者和有能力的人幾乎都知道感恩,內心陰暗的人不知道感恩,將來你們長大了就知道了,由於當時老師說的聲音比較大,我們這些同學都記憶深刻,現今老師的話應驗了,這兩個同學利用各種手段坑了幾乎所有認識的人


奮鬥的落魄子弟


我養育你,並非恩情,

只是血緣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無恩於你,你便無需報答我。

反而,我要感謝你,

因為有你的參與,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為了你的父親,

你只是碰巧成為了我的女兒和兒子,

我並不是你的前傳,

你也不是我的續篇。

你是獨立的個體,

是與我不同的靈魂;

你並不因我而來,

你是因對生命的渴望而來。

你是自由的,

我是愛你的;

但我絕不會“以愛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寫一段話不是我創作的,但是卻是我的心聲!


如果今天我還活著


權利和義務是共生的。

“我生了你,你就該養我”;這句話同樣可以反過來說“你生了我,就該養我”。

不過,能說出父母道德綁架的,大多數情況,其實是子女不孝,不過也未必沒有個別父母真的不慈。

也許真就有人牛氣得不行,上啃父母下欺兒女。

法律和道德是用來維護公正和良善的。

沒有盡到自己責任的人,對方為你付出是成全自己的美德,而不是欠你的。

成年的不孝兒女,父母可以“疼愛”,可以“施捨”,而不孝子女無權理直氣壯地索要。

老年的不慈父母,子女可以“孝敬”,可以“施捨”,而不慈父母無權理直氣壯地索要。


新月清寒


我們首先來討論,我們為什麼要生小孩兒?

是孩子哭著喊著要來到這個世界的麼? 是孩子非要吵鬧著投胎到當事人家中做個調皮搗蛋的娃娃麼?是孩子強迫父母送他們讀書上學早戀教的麼?

很顯然,都不是。一個孩子來到世間的原因,無外乎荷爾蒙分泌時的意外,無外乎父母的百般催促的抱孫的計劃,無外乎孩子的父母覺得自己年齡到了,應該要個孩子了。還有就是孩子爸媽認為別人家結婚以後都生孩子,我們也生吧。

所以,從上面來看是我們通過一些努力讓孩子來到了我們的家庭。而我們那些付出都是自己模仿自己父母給予我們的方式然後我們更優質的去給予了我們的子女。但是是我們參與了一個生命的誕生,成長的一個過程。所以孩子們不欠我們什麼。我們用一種救世主的姿態去要求孩子為我們養老,顯然這是不正確的。如果有可能的話,咱孩子出生前問問孩子以後你要給我養老。看看會不會有一半的小孩兒不。

另一方面,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大,我們到底應不應該給他們養老?回答當然是肯定的,惜福感恩是我們回饋父母的最好方式。用我們力所能及的努力回報父母養魚之恩自然是天經地義的。

會不會有人說這兩個方面是矛盾的?當然不會。上面一條是從父母的角度上來想,下面一條是我們子女自己應該想到的。


蒙古人在張家界


首先說“道德綁架”!

無知者太多,先在語言邏輯關係上,掃掃盲。

別人說“道德綁架”一詞,基礎是語言邏輯關係。換句話說:“當你看到別人說“道德綁架”一詞的時候,只有兩種情況。一,對方必然有縝密的邏輯依據來證明自身所說的話是正確的;二,對方和你一樣,“無知者大無畏”!”。

你的題目,正常情況下,可以這樣解讀:父母生養了子女,子女就該給父母養老送終,否則就是不孝。對於這樣的說法,是不是道德綁架?

之所以說你“無知者大無畏”,原因在於贍養父母是法律規定的、子女必須盡到的“責任”。請看清楚,是“責任”,不是義務。要在這個問題上明白“道德綁架”這個詞是否正確,首先要明白“道德與法律的關係”。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是法律的前沿陣地,這就是兩者之間的關係。簡單的說:“法律是建立在公序良俗之上的強制性規定”。而這個公序良俗的主體,就是“道德”。同時,道德要求每一個人應當孝敬父母。在我國,以“孝”治天下的朝代有宋、明、清等,在儒家思想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中,孝為先。這就是公序良俗!因為,孝道體現一個人最後的行為底線。一個連父母都可以不孝的人,你敢相信他們對別人有多好?千萬別拿特例跟我說事兒,咱們講道理,適用的是大多數家庭、大多數情況下出現的事情。換句話說,大多數的父母,秉持的是“父慈子孝、家和萬事興”的基本原理。

在道德和法律都支持“孝”的前提下,題目中用“道德綁架”一詞來形容子女與父母和生養恩情、贍養責任,說你是“無知者大無畏”,自認為已經是很含蓄了!

不排除家庭生活中會出現特例,如果是這樣,在盡到贍養的責任前提下,儘量轉移自身的注意力吧!


脫坯蓋房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撫養孩子,贍養老人,這是道德標準,也是法律義務。撫養孩子也好 贍養老人也好,那都應該是以對方內心自願為前提,父母撫養孩子應該覺得是從孩子的成長中自己得到了快樂,孩子在贍養父母的過程中應該是覺得自己得到了內心的安寧,其實佛家講的行善之人不應該有讓被行善之人有感恩之心,而是應該感恩有被行善之人讓你行善。所以父母不應該有養兒防老之心,如果有養兒防老的打算,那世上“父母的愛都是無私的”這句話就不成立了。但是我們提倡尊老愛幼,尊敬師長,贍養父母是沒有錯的。


寒月66


難道中華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到這裡就成了道德綁架???

1.生孩子為了自己養老,不然呢看著遍地老人病殘無人管?連收拾自己家的衛生都有問題,老人走了留在家裡臭??

2.如果說生孩子養老是道德綁架,不正確,那夫妻倆昌生命危險生小孩做什麼,十月懷胎,生下來一把屎一把尿養大,有這個時間錢,自己到處玩,好吃好喝!如果真到這一步人類就走向滅亡了,那還有傳承!


東莞寶沃


我說一句難聽話,你的父母,你愛養就養,不愛養就讓他自生自滅,不過你的孩子會如法炮製的,到時候你也是一樣。誰也不會道德綁架你,其實,也是父母自作自受,沒有教育好孩子,怪誰呢?


房車愛好者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贍養父母天經地義,無可厚非。違背道德宗旨,違背自然法則,是要遭報應,遭天譴的。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為滿足自己私慾製造歪理邪說的人做什麼都不會成功,也被世人唾棄。唯有尋歸正統道法,方可無愧於心,坦蕩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