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和紅茶還有綠茶都是茶,為什麼大部分北方人喜歡喝紅茶和黑茶,南方人喜歡喝綠茶?

黔山小夥


喝什麼茶,如果分地域來看,由當地的氣候環境,飲食習慣,還有就是茶本身的功能、煮飲方式、口感決定。

所謂北方,應該是邊緣少數民族喜歡喝黑茶,而城市裡面則相對喜歡喝紅茶,其實北方很多人都喜歡花茶,特別是茉莉花茶,所以說不能嚴格劃分區域。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北方的氣候相對較寒冷,特別是蒙古等少數民族多食肉類食品,黑茶和紅茶的去油膩功能恰好對消化有幫助。紅茶和黑茶也更適合煮,熱飲口感更濃郁,同時都性溫,對禦寒保暖也有幫助。再者,黑茶容易攜帶,是後發酵茶,適合保存,對邊遠遊牧民族來說也是比較方便。北方產茶區少,喝綠茶的條件相對南方則困難,現在運輸很快,北方人喝綠茶也是慢慢變多。

南方喜歡喝綠茶,隨著現在地域性越來越淡化,口感以及飲食習慣發生了改變,很多地區選擇喝青茶(鐵觀音、大紅袍)、普洱、黃茶、紅茶,但相對北方來說,特別是江南地區,確實存在喜歡綠茶多一點,南方人口味清淡,喜歡甘爽類食物,氣候溼熱,喝綠茶就會比較適合,加上綠茶的主要產地都在南方,可以飲用到新鮮的綠茶,這也是地利之便,長期以來就形成了喝綠茶的習慣。再者,綠茶衝飲方便,各種茶具都可以,開水沖泡,馬上就可以飲用,南方水資源豐富,也不怕浪費水。



補蟲


首先,我們要先將南北飲茶差異細分來講,這個差異形成的演變過程個人認為與地理氣候差異和古代生產生活資料不同,交通運輸等有巨大關係。

自唐以後,茶王陸羽所著《茶經》讓飲茶之風為之風靡。而在此之前茶多數以食用的方式出現即吃茶,今天客家擂茶還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人吃茶的影子。在唐、宋之前南北(此處南北單獨指北方中原、關隴地區和今天長江以南蘇、浙、皖、贛、湘、閩、粵、川部分地區)飲茶方式差異並不大。

飲茶在唐、宋時的方法也與今天完全不同,當時人們習慣將茶製成茶餅,飲用錢碾成粉末,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今天日本的抹茶即源於此。而宋朝時又出現了團茶(宋朝時茶餅的一種),即茶葉中加入香料如龍腦,當時有名的龍鳳團茶。但上述的兩種茶都存在成本較高、製作繁雜等因素,所以非達官顯貴、文人騷客或是商賈富戶而不得享用。而尋常百姓基本都只能引用普通的劣質茶渣沖泡或煮水引用,更多的是喝不上茶的。所以此時南北差異亦不明顯。

個人認為真正出現差異的時候要在元朝和明朝之後,正式成型與清朝。

先說元朝,由於統治者是來自北方草原的遊牧民族,在古代茶商給北方民族運送茶葉過程中,為了便於運輸和保存多將茶葉弄碎製成茶磚、茶塊,飲用時將其掰碎放入水中煮熟引用。而蒙古族在建立大元朝統治中原之後,蒙古統治者不習慣茶餅、團茶飲用方式,依然習慣於草原的飲用方式,加之新工藝加工條形散茶的出現,大大的衝擊了原有的飲茶方式。

明朝時,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後,天下安定,團茶方式又有興起之勢。但由於明太祖出身貧寒不喜歡飲用團茶和奉行節儉,認為團茶奢侈遂於洪武二十四年下詔擺制團差,化團為散,至此飲茶才算與平民百姓有了點關係。經過明朝兩百多年散茶製作技術的發展,到了清朝時,出現了我們今天熟悉大部分茶葉種類。

清朝時,茶葉發酵技法更加成熟,徹底形成了今天所知的黑、白、紅、黃、青、綠六大類。

這六大類因為發酵程度不同,也造成了保存運輸的不同,由於北方產茶地區少,大部分茶都是由南方運送,所以易於長途運輸和長時間保存的黑茶、紅茶等在北方飲用較多。明清時,出口西方的茶葉也是紅茶為主。

再者,過去北方氣候寒冷,北方人喜歡味道濃厚的茶葉。如紅茶、黑茶。在民國時期和建國後初期,由於基礎條件不好,特別是物資緊缺的時代,花茶的香味可以遮蓋住劣質茶葉的味道,在糧食都要分配的年代,花茶也就成為了北方人的喜愛,這也是北方人喜歡花茶特別是茉莉花茶的原因。

綜上,個人南北飲茶差異,主要是南北地區茶葉產地不同,北方產茶區少,運輸氣候條件限制了過去北方人飲茶多是黑茶,紅茶的原因,這一點上也可以從四川的康藏地區,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區看出。加之建國後一段時間物資匱乏,一般的茶葉通過茉莉花香可以遮蓋其味道,價格低等優勢,在物資匱乏的時代也成為北方非產茶地區人民的首選。而南方坐擁茶葉產地可以用比北方小的多的代價飲用新炒的綠茶等茶葉。也就造成南北飲茶差異的原因。

最後,話說回來,今天這種差異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快速縮小,發達的運輸不斷縮短著南北間的距離,所以現在我認為這些差異基本已經很小了,具體個人每個人口味不同,只有自己最愛的才是好的,並無優劣之分。


別駕從事史


其實你說的北方人喝紅茶南方人喝綠茶問題只是喝茶的偏好而已,並不是絕對的。相反,北京地區飲綠茶人群也很多,南方福建廣東地區飲紅茶者也很多。

南方喝綠茶的人當然很多,也許是南方氣溫較高,綠茶茶性清爽,味甘清幽,所以綠茶在南方流行度也十分高。

紅茶性溫,具有禦寒的功效,加之紅茶祛油膩的作用,在北方餐飲有很多肉食類,吃完後喝一杯紅茶,能夠解膩。

無論是紅茶還是綠茶,都富含各種氨基酸,對人體有益,是非常健康的飲品,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喝可樂雪碧之類的飲料,現在越來越愛喝茶,記得有人說過,茶是讓中年人容易上癮的東西,而且這個癮有好處。



吃貨慧姐


南方江浙一帶比較喜歡喝綠茶,龍井,碧螺春,毛尖等。福建,廣東潮汕喜歡烏龍,鐵觀音。廣州人早年喜歡紅茶,現在喜歡普洱,鐵觀音,烏龍等,紅茶流行喝英九。早年廣州酒家茶樓的例牌茶基本都是以紅茶為主,巖茶等名茶為輔,後喝烏龍,鐵觀音,單叢較多,北方人喝花茶為主,特別是北京花茶是最要的茶葉。紅茶在北方只有喝奶茶的時尚人喝茶品,很少聽說北方人喜歡喝紅茶,可能寡聞了。


用戶2417381899030


紅筆黑茶綠茶是地域,氣候,飲食習慣來決定口味的!紅茶溫性,北方氣候偏幹,冬天冷,喝紅茶黑茶都能起到暖胃消食,活血化瘀,強身健體的功效。南方人喝綠茶清熱降溫,排毒利溼氣,這是南方多雨溼熱的氣候造成的潮溼!不喝清熱解毒的茶飲品,人身體內的溼毒排不出去。




雲淡風輕痩美人


北方範圍太廣闊了,我無法一言而論。論說東北,西藏,內蒙古這些地區吧。古時候,漁獵和遊牧勞作為主,兼以農耕,常年來飲食以糧食和魚肉為主,蔬菜很少,營養極不均衡。黑茶,紅茶可以補充食物中缺少的養分,助消化,性溫熱,是不可或缺的飲品。清朝皇帝認為中華可以不需要英吉利法蘭西西方國家的工業產品,西方人不喝中國茶就要死掉這種荒唐的看法,其實不是無來由的,只是不瞭解西方,以蒙藏群眾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生搬硬套罷了。


孟行者


作為一名常年只喝年份生普的我來說,喝茶有益 但是區別對待各種名類的茶有多大的好處其實我是不贊同的,黑茶是需要特定泡茶工具煮出來的 而綠茶只需要八十度上下的溫開水煮出來 可能我瞭解的知識面有限 男人是真的需要多喝綠茶 有機的東西很多,綠茶大家也容易接觸接受 其實喝茶這個東西 只要自己喝的舒服 那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