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往事》和我们的《抗日奇侠》同出一辙

很想知道昆汀拍文艺片会出个什么样的作品,会不会没有那些暴力,枪战,厮杀,最近看了《好莱坞往事》,会意一笑,老昆还是老昆,一点没变。

一、影界奇葩昆汀

昆汀就是电影界的一个奇葩,如果好莱坞导演可以分类,昆汀是一类,其余的是一类。

一个如同梵高似患有精神病的艺术家,一个电影叙述模式的创新家,一个从不看观众脸色的自我意识者。


《好莱坞往事》和我们的《抗日奇侠》同出一辙

图 导演昆汀


在他眼里,票房算个GouPi,拍电影就是为了自己爽,让一票明星在舞台上为他秀出他心中的想要的世界,他就是个电影界的变态国王。

结果呢......出人意料,观众说:我要的也是这种爽!

二、文艺型爽片《好莱坞往事》

那么,扯了这么多,《好莱坞往事》中昆汀的爽呢?怎么没有了?《好莱坞往事》可是一个文艺片哦!

有的,这家伙从来都不是善茬,暴力没丢。他把对杀害莎朗·泰特(电影中改编成没有杀害)的邪教分子的仇恨用火焰枪喷射了出来,为多年来耿耿于怀的美国人出了口恶气,这就是昆汀的暴力,正义的暴力。

因爱而暴力,爱有多深暴力就有多狠!

爽!


《好莱坞往事》和我们的《抗日奇侠》同出一辙

图 《好莱坞往事》小李子


天生追求爽性的昆汀最终还是没能放过这部文艺片,依然打上了专属的“爽”字烙印,这也是他在好莱坞独树一帜的所谓“暴力美学”。

但话说回来,这次的《好莱坞往事》暴力使用比以前收敛多了,他的天马行空主要用在了怀念知名人物身上,改变还是很大的。奥斯卡的评委老爷们也表示了,给了个最佳男配和最佳艺术指导,算是一个肯定。

另外就是,中国人确实对电影表达的东西很难深入理解,评分不高,特别是莎朗·泰特,国内对这位上世纪60年代的演员知之甚少,太浓的美国味道,造成了很多人没有带入感。

三、我们也有《抗日奇侠》

由此我想到另一件事。

网上很多人贬低我们中国的《抗日奇侠》,我就问这些人,你们怎么不去贬低《好莱坞往事》呢?

《好莱坞往事》采用了昆汀惯用的历史架空的模式,为观众编织了一个抚慰式的臆想故事:

莎朗·泰特并没有被杀死,坏人走错了房子,被皮特和小李子一伙残忍干掉。

看到没?不真实的东西也可以拍出来,而且可以在奥斯卡的舞台上获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贬低《抗日奇侠》?


《好莱坞往事》和我们的《抗日奇侠》同出一辙

图 太极打鬼子


《抗日奇侠》也是大胆地想象,将敌人以暴力的方式击败,这背后不正是对正义的推崇吗?这和《好莱坞往事》如出一辙。

民族的创伤如果都用纪实的方式展现那就千篇一律,不用再拍了。


总结一句话:

影视本来就是寄托人们美好想象的产物,只要正义,怎么想象都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