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从这两句诗仿佛浮现了什么?

用户8513674224949


这两句诗出自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诗句以细致浅显的写实手法,充分描绘了初夏农村的田园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静美,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此诗从字义上看,应该是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诗篇,梅黄杏肥,麦花白而菜花稀,彩蝶飘飞,蜻蜓戏水。犹如世外桃源,不亦乐乎!

然则,日长篱落无人过,内心忧伤谁人知?

冥冥中又似乎包含着一缕忧思。

是忧国?

还是思乡?

想必只有自己知道!





清风一笑醉江湖


这两句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的著名诗句。诗句以细致浅显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初夏的田园风光,以小见大,动静结合,意境静美,禅意悠远。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人的生活,也反映了农人生活的困苦。

我们从诗句中直接看到的是篱笆、日影、蜻蜓、蛱蝶

可以想象的是初夏的田野、劳作的农人、静静的农舍

可以感觉到的是初夏的暖阳、淳厚的乡土气息

能够体会到的是光阴的缓缓流动,禅意的空灵与悠远

依稀感悟到的是惟有美丽田园、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大自然,也是我们最终的家园,让我们一同去珍惜、保护,也常常回去看看。

虽说是诗画同源,但表达方式毕竟不同。我试图用自己所拍的照片表达名句的意境,难免图不达意,摄友、诗友们见笑了,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教。


斜江客


大家好!我是“大海泛舟客”。

宋代范成大晚年隐居石湖,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年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写就《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的名作。“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其二 ,原诗为: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描写田园景致的诗,有颜色,有形状,有动,有静。让人读诗如品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诗词描画,画蕴禅意。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大好的一片静逸时光,无人来打扰,却来了几只蜻蜓蝴蝶飞舞盘旋。

此刻,倒映在心湖中的镜像,是动?是静?

无人路过,却有人在看,谁在看?

作者范成大和读者都在看。

这是作者微妙的心理活动。

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因身后得谥号“文穆”,后世又称他为范文穆。能与岳飞岳武穆在宋史上,以一文一武比肩,实乃一大名臣!

然而,比起岳武穆来,范成大却是人生赢家。

其名“成大”,果然如此!

莫不是一个人取名字真的很重要?!

范成大入仕之后,初授户曹,历任官监和剂局、处州知府等不同官职,因得到宋孝宗的赏识,可以说一生为官,仕途颇顺。

尤其是受命出使金国,修改已签定的两国和约,气节不污,忠肝义胆,赢得美名远播。

惟有放下,才能乐享!

范成大在宦海历练三十多年后圆满收官,晚年放下一切,退隐石湖,回归田园。

一生为官的范成大,能够功得圆满,隐归田园,乐享晚年时光。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能有此福气,又是怎样的一种舒心惬意?

眼前景物都是心境所造!

惟有放下,才能乐享!才能将生活过成诗。

范成大在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给了我们答案。


大海泛舟客



大汉子民14


这首诗记得上初中时学过,全首是七言绝句,全诗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宋。范成大)

我以为,这首诗不宜单独的抽出两句来进行评论和解释,因为古诗整首诗都有“承上启下”的规律和特点,如果单独的抽取其中的一两句来评论和探讨,则完全达不到原诗的意境和内涵。

所以说,题主提出的这两句诗,只能简单的从字面上给予解释,具体深意就不好说了。

这首诗原本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写的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原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等,简练的诗句描绘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色。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如果单看题主这两句,也就是原诗最后的第三句和第四句。

第三句,主要的从侧面写出了南方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时分,农时进入忙季,农民们紧张的在地里辛苦劳作着,都顾不上回家歇息,所以村中很少看到行人和闲人,因而便写出来“日长篱落无人过”的诗句。

第四句主要是衬托和突出第三句的意境而发。“惟有蜻蜓蛱蝶飞”。主要是农忙季节农民都下地干活了,村庄人稀声杳,显得无比的寂静,唯见蜻蜓伴着蝴蝶悠然的飞舞着。这两句,静中有动,生动的描绘出南方初夏农忙季节乡村的真实景色和画面。栩栩如生,让人如临其境。这充分体现了诗人范成大高深的才情和笔下功力!

古诗,是非常高妙并且严谨的东西,其简练的词语中包涵着博大精深的意境和内涵。所以,欣赏和评价古诗,我从来不太赞成抽取单独的诗句来评论和解释,因为这“断章取义”的做法,一是不能全部理解全诗及诗人的意境和蕴涵,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误解。大家说对吧?

以上有谬误之处,欢迎条友高人给予指正,本人将不胜感激!


金道缘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是宋代范成大的一首诗!在上中学时曾读过,现在都快六十岁了,还是记得清楚!

这首诗写出了当时江南农村田园的真实景象,利用农作物来代表当时的季节。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说的是天气热了,劳作的民众都在家乘凉,沿路无人,只有蜻蜓蝴蝶在篱边飞来飞!更说明了当时的社会和平稳定,百姓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

这只个人的理解,望大神们指教!


云中飞245


“日长篱落无人过”,这句表现夏日午饭后,大人们都睡午觉休息了,小孩子也不吵闹了,鸡也不叫,狗也吠,夜晚般宁静,仿佛一切都静止了一般,仿佛世界就停驻在了此时此刻,描绘了村中寂寂无声,无比安静的情形。

“唯有蜻蜓蛱蝶飞”,这句是极静当中的一点动。它们的动,是色彩斑斓的动,是悄无声息的动,是美丽可爱的动……在宁静中世界中,流淌出了无声的旋律。

都休息了,诗人没有休息,他用自己丰富的心灵去感受天地的赐予。没人看到没人感受到,但诗人看到了感受到了,并把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优美的文字,呈现出来,仿佛把一份美好保留下来,传递下去。我们在读到这首诗时,共鸣的当下,也生出无比的感激。


青紫Kiki


南宋诗人范成大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为著名。

您提供的是其中第二首中的第三、四句,全诗是这样的: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写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一、二句分开就是活脱脱的田园植物:梅子、杏子、麦花、菜花,有花有果,而且有色有形。

从诗的第三句开始,进入主题,夕阳西下,拉长了篱笆,天色已晚,可是人还没有回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的农事正忙,早出晚归。

最后一句,写蜻蜓、蛱蝶,以动衬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南宋时期,国力弱小,赋税沉重。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诗在灵动的田园风物中反衬出了一种让人痛心的寂静 ,写出了劳碌不堪的农民早出晚归,哪里还有心情欣赏五颜六色的自然美景。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被视为田园诗的典范,影响深远。

赏析古诗,一定要回到当时的历史中去。这首诗的意境是相当美丽的,画面感非常强,但是它背后的辛酸也是诗人想告诉我们的。

班门弄斧之言。


诗经语


夏日的白天越来越长了,从太阳初升到烈日当空,院子周围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可是院内悄无声息,无一人出入,院外也没有一人经过。几只蜻蜓像一只只小飞机不停地起起落落,另几只美丽的蝴蝶也喜欢这不被打扰的宁静,悠闲地绕着篱笆飞来飞去。我想问问这院子的主人们,地里的农活那么多,你们劳作得那么累,为什么总还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啊!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出自南宋的诗人范成大写的七言绝句《四时田园杂兴·其二》,是其中的后两句。“日长篱落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从人们院前的静寂来表现农人早出晚归,辛勤忙碌。“唯有蜻蜓蛱蝶飞”又进一步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别有意趣,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全诗无一字言农事,无一语写劳动,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繁忙。同时,诗中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活泼自然。




冉冉升起wxs


词出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