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攻关战“疫魔”新冠肺炎可防可治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导致武汉病毒性肺炎暴发疫情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缩写“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迄今尚未有任何一种抗病毒药物被证实有效。疫情发生后,一系列针对新冠肺炎的应急科研攻关迅速展开,一场科学防治之战由此打响。科学防治,首先要快速解码、识别病毒。紧接下来,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关键。

科研攻关战“疫魔”新冠肺炎可防可治


一、磷酸氯喹


2月17日下午,钟南山等临床研究专家经认真、细致的研讨,一致认为基于前期临床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


首先,磷酸氯喹是一个抗疟疾药,已经在临床上用了七十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经非常明确地提示它不仅有抗疟疾的作用,还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在临床上非常确定的看到了疗效,无论从重症化率、退热现象还是肺部影像好转的时间,病毒核酸的转阴时间和转阴率,缩短病程这一系列指标进行系统、综合的研判,用药组优于对照组。另外,它还具有非常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其次是短期用,剂量没有太大,副作用不算很大,包括消化道症状,如腹泻,还有很少数出现耳鸣,但停药就消失了,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临床开展的研究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


氯喹的抗新冠病毒的机制是怎样的呢?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与人细胞表面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然后侵入人体细胞。


1.氯喹可通过抑制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的结合,抑制病毒的侵入。


2.氯喹是一种碱性化合物,可提高内体pH值,能阻断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等pH依赖性病毒的复制。


3.氯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减少免疫病理性损伤。氯喹可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和释放,已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的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后期,TNF-α和IL-6浓度和疾病的严重性相关,因此氯喹的抗炎作用也可减少免疫病理性损伤。


二、疫苗


在疫苗研发方面,并行开展了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疫苗等多条技术路线的研发。


由于新冠病毒是一个新病原体,疫苗研发难度比较大、周期比较长。为确保尽早研发成功,在科研攻关应急项目中并行安排了多条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DNA疫苗等并行推进,切实保障成功率。同时在联防联控机制下,积极协调多个部门给予疫苗研发团队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使研发工作进度更加紧凑、更加高效。当前部分疫苗品种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疫苗作为一种应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其安全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疫苗研发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以及严格的管理规范,需要给科研人员一定的时间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产品。


三、治愈患者恢复期血浆


钟南山院士指出,血浆是比较老但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重症病人,但来源还是有限;对垂危病人,因自身存在很多身体问题,可能效果有限。


恢复期血浆治疗的原理是什么?它是属于人工免疫中的被动免疫范畴。经历细菌或病毒性感染而幸存的患者,体内已经对特异的病原体产生体液免疫,血液中通常含有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而输注恢复期血制品的患者可因此获得被动免疫,中和特异性病原体,最终清除血液循环中的病原体。这一手段曾被用于麻疹、阿根廷出血热、流感、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细小病毒B19感染、H1N1、H5N5禽流感病毒与严重急性呼吸感染(SARI)病毒感染等。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指出,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本次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中已检测出高效价病毒中和抗体,实验证明,能够有效杀死新冠病毒,武汉金银潭医院正在开展康复病人恢复期血浆的输入,目前已显示出初步效果。临床反映,患者接受治疗12至24小时后,实验室检测主要炎症指标明显下降!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病毒载量等重点指标全面向好,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好转。由于目前通过这一疗法治愈患者数量仍然相当有限(10 人),其疗效仍旧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不过,考虑到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也许可以从以往对恢复期血浆治疗SARS感染的研究中找到一些参考。


由于大部分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以平稳度过急性期;而且恢复期血浆治疗属于输血治疗,可能存在输血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输血传播疾病等风险。因此,恢复期血浆主要还是用于个别危重症患者的挽救性治疗。


目前在缺乏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前提下,采用这种特免血浆制品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大幅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然而,恢复期血浆的大量制备可能面对来源不足等问题,短期内或许难以实现广泛推广。


四、清肺排毒汤


1月27日,国家中医药局以临床急用实用效用为导向,紧急启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有效方剂筛选研究”专项,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试点开展清肺排毒汤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重点观察确诊患者乏力、发烧、咳嗽、咽痛、纳差等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变化情况,旨在迅速找到针对本次疫病有良好疗效乃至特效的核心方药。截至2月5日0时,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2月6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使用清肺排毒汤。


清肺排毒汤由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治疗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组方合理,性味平和,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该方也可用于普通感冒和流感患者。但该方为疾病治疗方剂,不建议作为预防方使用。



1.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教授杨子峰介绍了中医用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的情况。他说,莲花清瘟颗粒、六神胶囊丸两种药物有效,这些中成药已经在临床广泛使用,常规治疗联合连花清瘟胶囊能够缓解发热等症状。但他也表示虽然这些中成药在细胞水平显示出效果,但应结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他同时提醒,这些药物用于治疗,不用于预防,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肺炎1号”等中药用于早中期患者,不适合用于重症,也不是预防药物。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开展中医临床试验,在研发上提出了“肺炎1号”药方并开展临床试验,已应急审批。2月8日批准在广州定点救治医院使用,下一步将继续扩大使用。需要注意对重症病人不合适,也不是预防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小结


从科研战线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到医疗战线早发现早治疗、集中力量救治、中西医结合显成效,再到科技战线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显身手……在抗疫战场上,科学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成为阻击疫情有力的武器。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不能到来的春天!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一切将会过去,祈愿朗朗乾坤,山河无恙!让我们静候春暖花开!愿天佑中华!


参考文献: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向思颖,张高红,郑永唐.氯喹/羟氯喹在艾滋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44(1):13-17.

[3] Wang,M,etal.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in viro. Cell Research,1-3. 2020.

[4]Zhu L,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7. PMID 27432796.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做科普宣传,有关涉及厂家的品种仅供学习理解使用,不代表推荐立场!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