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羊价大跌的时候,有的农民反而卖掉全部的羊,这是什么原因?

小马在农村创业


其实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处于一个死循环的状态,因为农民本身对市场的分析就非常的局限性,所以往往在种植或者是养殖方面都会带来一定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农民选择种植或者养殖什么完全都是看别人搞什么赚钱就弄什么,所以往往他们并没有评估到风险的存在,一味的跟风,最终造成损失惨重,而且他们养殖或者种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出去,造成重大的亏损。



举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记得是在2017年的时候,因为当年我国的大蒜行情非常的好上大蒜,大蒜种植面积比2016年的时候有所减少,所以当年种植大蒜的蒜农赚了很多的钱,大蒜当年的价格卖的相当的好,批发价格都在3~4元,而市场上大蒜最高卖到7,8块钱一斤。当年有很多种植大蒜的蒜农都赚了很多的钱,于是又开始扩大种植规模,而别人看到种植大蒜非常的赚钱,于是乎也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大蒜,在短短一年的时间之内,我国的大蒜面积种植规模增加了至少40%左右。


然而等到2018年的时候,让所有的蒜农都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的大蒜由于产量增加了很多,导致大蒜的价格急速下滑。最终很多蒜农的大蒜都烂在地里,不愿意去收上来拿去卖,或者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卖出去。当年的蒜农亏损非常的严重,很多蒜农说以后再也不种大蒜了。通过这么一个浅显的例子,其实我们就能分析出很多,目前在农业上存在很大的弊端,农民判断市场行情过于直接,而不会去判断和推测潜在性的危险,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


而在养殖行业来说,农民更是一头雾水,很多人开始搞养殖都是因为别人刚开始搞,赚了很多的钱在进行投资搞养殖,但是往往等到要上市出售的时候才会发现价格比上一年便宜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就开始慌了,他们可能害怕后面价格越来越低,从而会急于出售。而如果是羊价在不断的上涨,那么农民很有可能就会抱着惜售的心态,总是希望能够卖一个更高的价格,从而一直等,一直等,但是其实这种贪念是不能有的,如果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最好就及时出手,以免后面出现降价的时候那么就后悔也来不及。


毕竟农民本来经济条件就不是很宽裕,很多人搞养殖可能都和别人借了钱,所以他们的压力也挺大的,如果羊价不断的下跌,那么他们的心态早晚会被打破,至少以低廉的价格卖出去,多少还能赚回来一点,而如果不断的任由其下降的话,那么同时又需要饲料以及各种成本,最后可能会亏损的越多,因此农民才会价格越低越卖。


少三番


我大妈九十多岁了,我堂哥要在家照顾大妈,没法出去打工。

前年吧,养了五十多头羊,每天堂哥都会去放羊,在河边,在荒地。有时树上的果子没人釆摘,他便摇下来让羊吃,落果纷飞。

由于我们村是脐橙种植专业村,别的叔伯兄弟都外出打工了,果树都是他在管理,收益归他。正好那年橙子价格合适,他便卖了羊,一心照顾果树。后来问他养羊赚到钱没有,他说没有。如果他再坚持一年,他就赚钱了,去年天干,脐橙产量也不行。

工业化生产讲的是团队协作,小农经济,一个农民去面对大市场,结果不言而喻......


文星山下一农人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农村现在我们当地的生养收购价格是每斤16.5元每斤,相比上个月中下旬的每斤16.8元,因此可以看出一斤下降了三毛钱,其实在我们当地生羊的价格卖的最高时是17.5元每斤,不过这个价格已经很少涨到了,但是对于在农村养殖羊来讲其价格总体来讲还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那么问题中提到“在农村羊价如果大跌的时候。

农民朋友反而会卖掉全部的羊”这其实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当然如果真的羊价格大跌的话,我想也会有一部分养殖户会留着不卖的,不过今天我就用我爷爷喂养以及卖羊的经验来进行分析为什么有的会全部卖掉。

首先咱们大家要先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在遇到羊价格大跌时卖全部卖掉的,一般都是个家养殖的羊,因此对于规模化养殖的朋友来讲,他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来分析羊价格的一个走势情况,当然对于是全部卖掉的农村朋友来讲,他们的内心是担心羊的价格会出现一跌再跌的现象,因此为了不想在后期受到更大的损失,因此才会选择把羊全部卖掉。


就好比我爷爷现在家里喂养的有13只羊,我爷爷已经喂养羊有六年多了,也曾经一次性把羊全部卖掉过,当时我还问爷爷为什么全部卖掉,他老人家说当时羊价格太低,其又想换新品种也来养殖,因此就把当时的本地山羊全卖了,而现在一直养殖的都是波尔山羊。

我爷爷说这种羊其生命力以及抵抗力非常好,而且其价格基本上不会不小大幅下跌的现象,因为喂养的这几年波尔山羊的价格一直很不错,当然对于大幅度下跌的时候选择全部卖掉的目的就是担心其再次下跌。


纪录乡土


除了相对饲养本钱来说,农民很多都是越贵越不卖,越便宜越出手,我爸也是养殖户,在十几年前一直养狐狸貉子这类毛皮动物,当初550一张皮不卖,最后卖了150,其实就是贪心,还想涨价卖高价/ 从那一次就认识到卖到手里才是钱,现在也一直养羊,羊价挺高,合适现在就卖,这几天羊价下跌了,


___后


农村有句俗话:“商人买涨不买跌,农民卖跌不卖涨”。

在农村来说,不仅仅是羊,还包括其他农作物和产品等。当市场价格高的时候,商人们看到有利可图就会加大收购量,但农民认为价格还会再涨一些,以换取更大的收益,所以出现越是价格上涨,农民越是惜售。当某一种物品价格下滑的时候,农民生怕卖晚了,价格更低,就急于出售商品。造成大量的同一农产品集中上市,进而加速农产品价格的下滑。而农产品价格的迅速下滑将触发农民的小农意识,为了防止自己手中的农产品贬值,就会加快售卖的步伐。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的从众和恐慌心理。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个体,对市场的价格浮动把握不够及时,他所有的市场信息来源仅仅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有限市场的询价,这并不能代表着市场的真正价格。

这就属于小农的局限性,规模小,资本不够,无法坚持下去,再坚持赔钱更多。所以农民宁愿赔钱 清圈,也不愿意坚持下去,等待羊价格上涨。

同样在羊产业上,也会有非常明显的表现,那么作为养殖户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

1、把握羊周期,掌握羊行情,控制羊只存栏

我想经历过小反刍的疫情的都很清楚那一段时间的羊价格是如何的低迷,很多的养殖场都因此倒闭破产,也有很多人离开了养羊行业。但是一部分人坚持做了下来,现如今当羊价格上来以后,这些养羊户都挣到了钱。那么该如何看待羊周期呢?

非正常状态的羊周期是无法预测的,当疫情来了以后,全国禁止调运的时候,羊价格是跳水式下落,在这里我就不详细描述了。那么正常的羊周期是怎样的呢?

正常的羊周期是:羊养殖利润减少---养殖户销售存栏---价格落至低谷---养殖数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加---肉羊价格攀升---羔羊价格攀升---养殖户扩群---母羊价格攀升---养殖利润增大---养殖户增多---母羊增多---生产羔羊增多---育肥量增加---市场无法消化---育肥羊价格降低---羊养殖利润减少---养殖户销售存栏。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掌握自己的存栏量,不能因为羊价的增长而盲目的扩大存栏,因为从母羊怀孕到育肥羊出栏它所需要的生长周期需要10-11个月,在这期间市场价格浮动较大,不容易把握。养殖户应该做的是,合理控制自己的种群规模,建立练好的后备体系,保证羊群的较高的繁育率,能够持续的生产优质羔羊。

2、标准化养殖,降低饲养成本。

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养殖经验,学会计算羊只成本,给自己的羊定一个标准,如何在保证羊只健康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低饲养成本。比如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副产品,减少羊只的饲草成本;做好羊只的防疫工作,减低羊只的损耗成本;保证羊舍卫生,减少羊只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和羊只死亡损耗;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减少人工的消耗,降低人工成本;

通过各种方式使自身的养殖成本降下去,使自己在羊价格下落的时候,当别人卖羊赔钱的时候,你还会有微小的利润,这样你才能坚持的更久。

3、加入农民合作社,抱团取暖

养殖户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可以由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取暖。在产品销售时,当你有销售规模的时候,可以在销售价格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另外,通过合作社,我们还可以学习专业的养殖知识,使自己在养殖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是可以提高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者在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做好日常管理,保证羊只健康

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对羊舍的卫生的保持。定期清理羊舍,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处理,按时接种疫苗,及时对生病羊只进行隔离治疗。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羊只营养,不同生理阶段的羊只要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饲喂。饲草种类尽可能的多样化,注意羊只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的需求,及时进行补充。

只有羊健康了,才会有更大的收益。你要相信你对羊多好,羊才会对你多好。


当羊价格下降时,养殖户应当分辨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羊价格下降。万万不可因此而恐慌,急于出售羊只,当你越急于销售羊只时,无良的收购商就会大肆的压低你的价格,给你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更何况,羊的养殖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坚持下去才会有更多的收益。养殖户更多的时候要从自身去挖掘潜力,方能创造更大的收益。


商丘贾小五


在羊价大跌的时候,有些养羊户把自己家的羊全部出售,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养殖行业。养殖行业它都有一个价格循环,当价格最低的时候,如果你挺过去就会迎来回暖。


就像2016年的时候,羊价最多掉到绵羊毛羊四块钱1斤,一只成年绵羊只卖四五百块钱。而到2017年下半年,2018年的时候,养价大幅上涨,绵羊价格达到了十块11块,现在达到14块左右。

而为什么有些人会在羊价大幅缩水的时候出售了自己家的羊呢?

第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家庭原因,家里面用钱或家里面出了一些事情,出了一些变故,没有办法只能卖羊变现。

第二个就是跟风养殖。有一些小养殖户看到别人养羊获得的效益,然后就盲目的跟风养殖,而在羊价持续低迷的时候。他看不到养殖的未来,他也会选择全部出售。

第三个就是现在老年人养羊比较多。由于身体的原因。经常生病,身体老化,所以家里人都反对养羊,尤其是在羊价大跌的时候,家里人都希望尽快脱手。

第四个原因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嫌弃老人在家养羊,觉得弄的家里面太脏太乱,而且有一股羊骚味,所以就一直催着老人把羊给卖掉。这一种情况也是我见得比较多的。

总体来说,个人有个人的困难,各家有各家的烦恼,所以说在羊价大跌的时候卖羊也是很正常的选择,大部分人都知道羊价在大跌的时候他肯定有回暖的时候,但是很多人都坚持不下来。

养殖需谨慎,投资有风险,入行需慎重。


真实的大笨钟


前年,去年养羊的大都挣了一笔。走高的价格,热闹的行情,让这两年养羊的养殖户抓住了一次机会,赚的盆满钵满。而养殖其实风险是比较大的,受行情,病死率影响比较大,赚与不赚,除了要看专业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决定,还要看运气如何?

农村人有一种传统的思维,面对行情下跌会盲目的跟风处理存栏数量。当羊的价格下跌,行情走势糟糕的时候,大多数养殖户其实就坐不住了,这时候开始担心行情如果没有好转怎么办?会亏的更多。因为行情已经在下跌,但是还必须不断的投入,饲料,粮食,人工等成本不变,但是效益已经开始下降,并且明显看到了下降的趋势。这时候只有尽早处理存栏数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还有一种跟风心态也决定了在价格下跌的时候,养殖户会选择尽快出栏。




以前我们家养猪的时候,我爸就说过,不管行情好与不好,不要贪恋,卖出去拿到手里的才是钱。其实很有道理,我们既要考虑市场行情走势,不能盲目跟风,也要考虑风险自己能不能承受的住。行情瞬间就变,谁也说不好,摸不透,该赚的时候抓紧出栏把钱赚了,该止损的时候也毫不犹豫。这就是养殖的经验之谈,很多人错失良机往往就是因为舍不得。

这两年总体来说养羊效益很不错,没有出现价格下跌严重的情况,几乎都是在价格高位,这也跟这两年生猪行情变化有很大关系。养殖业说赚一把就赚了,要说赔赔的也快,关键还是要把握时机,随行就市,不能投机取巧。


牧野小志


在农村羊价大跌的时候,有的农民反而卖掉全部的羊,这是什么原因?

“ 逢高出栏,落袋为安” 是出售活羊的最佳方式之一。当前各地的活羊出售价为15--19元/斤,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价格差距较大。当前年关的实际交易价格较年初时16元/斤有所上调,特别是受猪肉行情向好的带动作用,羊肉价格的上调空间在10--20%,可以说这一年羊肉价格的上调幅度超过往年。



在农村羊价并未发现有回落、大跌的情况存在。一方面,正值腊月时期,受春节的消费需求旺盛的局面存在,无论是下游的消费者还是过程中的羊肉深加工企业,均积极筹划、储备羊肉,以满足自身加工羊肉副产品的需求,这种积极储备提前谋划生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场羊肉的需求动力。企业为了应对春节的羊肉消费高峰,会积极开足马力生产。


另一方面作为基层的养殖户,适时出售育养的活羊,有利于实现年内养殖的收益落袋为安。发展养殖业(养羊)目的也在于收益、利润,也是基层的农民朋友从事的一种行业。羊的生长习性比较娇惯,冬季是羊长肉缓慢的时期,且生病的突出时期,此时出售活羊也有这方面因素的考虑。

此时在实际的活羊交易市场,还有不少的养殖户在压拦挺价,认为羊肉需求量大,压拦惜售的态度有可能提高后期的交易价格,获得更多的养殖利润空间。


在养羊的供应市场中,对影响羊价波动的又一因素是--储备羊肉,此时腊月在市场中并未发现有储备羊肉以及进口羊肉积极投放市场的消息,可以说这有利于羊价平稳的上行。毕竟没有大量的储备羊肉投放市场,羊价的上涨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所以在农村并未有羊价大跌的迹象,作为羊养殖户适时高价出售是良策。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在经济时代,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如同资本市场一样,行情上涨时大家就都往里投钱,行情一旦下跌,大家又马上撤离,种养业和资本市场是一样的。农村羊价大跌时,农民为什么会卖掉羊呢?其中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出于投机心理。在农村搞种养,很多人都是怀着投机的心理去做,今年某个领域行情好就会有很多人跟进,当市场供大于求时,那些投机的人则又退出行业,等待下一轮利好。而那些长期从事种养业的,不论市场如何变化,他们都会坚持做下去,属于长期投资。

受去年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吃不起,价格也一下子翻了好几倍,其它肉类价格也水涨船高。看到机会的人迅速进入养殖行业,因此,那一部分的人又赚到了不少钱。

其二是出于无奈才卖的。养殖行业不同于种植,种植行业一般是前期投资多后期投资少。而养殖行业就不同了,从一开始到出售,每天都需要花钱,水电、人工是小数目,最大的开支还是饲料。如果养殖户资金不够充裕,当市场价格下跌利润缩水时,养殖户只能通过减少存栏来减轻负担。

其三是发生流行疾病时。每次禽流感或是瘟疫的出现,养殖业就要经受一次挑战。去年的非洲猪瘟让很多养猪场都亏惨了,真的是欲哭无泪,而搞其它养殖的倒是赚了不少钱。年初时,当冠状肺炎发生后,养殖业再次受到严峻考验。由于市场上活禽交易受到限制,加上流通受阻,饲料不能及时运送。受到综合因素影响,肉类市场价格普遍低迷,很多养殖户不得不低价出售。


小满阿忠


你好,我是中年男子又创业,下面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在中国养殖业还是以农村散养户养殖为主,规模化养殖占比还很低,这就导致养殖业一直存在的价格周期,而且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一,政策因素,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养殖户的污染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各级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养殖污染的治理,关停了很多养殖场,养殖户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减少污染,就需要关停养殖场卖掉所有羊。

二,价格因素,羊周期的长短很难判断,短期波动几个月,长期波动可能要几年,所以羊价大跌的时候,谁也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能回涨,为了及时止损,不得不选择出售。

三,疫情因素,养殖户最害怕的就是疫情,农村养殖户养殖条件本身就比较差,遇到疫情就会遭遇极大的损失。所以一旦出现疫情养殖户为了降低风险,就会清圈出售。

农村养殖本身就有很大风险,所以养殖户面对不利因素时,会本能的选择相对保守的措施,也为以后长期发展保留资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