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藏族鄉是武都區唯一的藏族鄉,2016年開始實施整鄉易地扶貧搬遷,對符合搬遷條件的8個村1236戶5731人實施了集中搬遷。2018年10月,5731名搬遷群眾從以前的土瓦房搬到這片“蓮花”狀安置區中,走出了“窮窩窩”,淳樸憨厚的藏鄉群眾開啟了別樣的新生活。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坪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因為聚集人數龐大,群眾認識不夠,防疫知識淡薄,安置區防疫工作成了全鄉疫情防控的難點。為了切實保護好安置區5千多名搬遷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坪埡鄉主動作為,積極應對,周密安排部署,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把牢“兩個關口”


坪埡扶貧易地搬遷安置區共有兩個進出口,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輪班值守,對過往車輛及行人嚴格排查、監測登記,做好來訪人員的勸返工作,切斷輸入性疫情傳播途徑。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做到“兩個精準”


組織鄉村社幹部、衛生院醫護人員、派出所民警、村醫,逐戶精準排查監測外省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發燒病人等三類人員,實行臺賬化管理。精準做好日常體溫監測,勸導他們居家隔離,不外出、不聚集,減少接觸感染。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建強“一支隊伍”


由各黨支部牽頭,動員組織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村醫組建8支巡邏隊,分組24小時在安置區開展巡邏巡查工作,對聚會、聚餐、走親訪友等聚眾行為及時勸導疏散,堅持“一日一清掃、一日一消毒,勤洗手、室內多通風”,構建清潔、安全的健康防疫環境。


落實“三個一律”


一律取消或延期婚禮,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目前已主動取消或延期婚禮2起。一律取消傳統祭祀活動。坪埡是一個純藏族鄉,每年春節集中祭祀“山神”是祖輩傳下來的習俗。疫情發生後,通過教育引導廣大群眾,主動取消祭祀“山神”活動9次。一律取消宗教活動。藏鄉坪埡每年元宵節都要在寺院舉行大規模的宗教活動——跳牛頭馬面(儺面舞),除了本村信眾觀看外,也會吸引大量外來遊客觀看。鄉防疫領導小組及時發佈公告,召集寺管會主任宣傳政策,講解疫情形勢,動員他們在疫情期間關閉院門、取消元宵節宗教活動。目前全鄉7所寺院均已關閉,元宵節活動也已取消。


實行“網格化管理”


安置區共安排82名網格員,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鄉村社上下聯動,區域化監管,鄉幹部包村,村幹部包區域,社幹部、村醫包戶包人,實現人盯戶、人盯人目標,做到監管防控無死角。


全方位加強宣傳


一是充分利用安置區群眾集中的優勢,每天用廣播播放疫情防控措施等知識,引導群眾正確抗擊疫情。二是安排一輛宣傳車,每日巡迴開展流動宣傳,及時傳達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和疫情防控措施。三是及時在隴南鄉村大數據、微信公眾號、千村千群發佈各項通知公告,正面引導穩定群眾情緒。

四是在檢查點、政策宣傳欄及時張貼、發佈各類防疫政策措施,懸掛標語橫幅,全方位加強防疫政策宣傳,營造濃厚的防疫氛圍,引導搬遷群眾樹立“住上好房子、養成好習慣”的意識,提升群眾自我防護能力。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全方位整治環境衛生


為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坪埡鄉積極組織安置區公益性崗位人員、廣大黨員爭當抗擊疫情戰鬥員,主動帶頭對轄區內環境衛生進行徹底清掃和消毒,在監測點設置廢棄口罩收集點,將廢棄口罩、手套等集中收集銷燬,減少病毒傳播路徑。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截至目前,坪埡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尚未發現疑似病例,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持續有序推進。


來源 | 國家發改委官微


供稿:以工代賑辦;編審:趙巍峰;

監製:楊耀先;

“戰疫”·易地搬遷安置區在行動 |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坪埡安置區:築牢防疫“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