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鬆、不漏、不慌、不懼” ——疫情防控“排頭兵”的“五不”精神

01、1月28日20時45分左右:

網絡及媒體報出日本奈良一載過來自中國大連遊客的旅遊大巴司機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息。

02、21時30分左右:

由市衛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遊局、市公安局、市政府外辦等單位組成的臨時調查小組立即排查,確定此消息的真偽性,並查明事件緣由。

03、23時左右:

市衛生健康委立即與旅行團的27人取得聯繫,瞭解每個人的家庭住址、身體狀況,就相關事宜進行了告知提醒和心理疏導,對已出現症狀的患者採取相關醫學措施,並安排所有團員集中進行隔離觀察。

04、次日凌晨1時左右:

我市各媒體發佈了《日本旅遊大巴司機感染病毒 大連旅行團已全員採取醫學措施》的通告。

四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短短的幾個小時,當市民還沉浸在熟睡的美夢之中,享受著被窩的溫暖之時,我們就完成了從發現到採取措施再到隔離觀察的系列科學舉措,避免了群眾恐慌。

這條清晰的時間線,不僅僅是對整個事件的簡單記錄,而是深層次的反映了我們在防控疫情時體現出來的“不等、不松、不漏、不慌、不懼”五不精神。

“不等” 就是提早研判、做好準備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面對疫情,我們疾控部門作為防控疫情的‘排頭兵’,必須早研判、早準備、早防控。”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處長孫克說。在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後,我們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科院校等相關專家,成立了我市新冠肺炎防控技術專家組,定期會商研判疫情發展趨勢,商定防控策略,科學指導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對全市17個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和44個不明原因肺炎哨點醫院進行督導,組織開展人員培訓,全面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

“不松” 就是規範流程、嚴格防控

“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疫情,都要制定嚴密詳細的政策方案,使疫情防控做到科學有序、有章有程。” 市衛生健康委疾控處副處長郭璇說。武漢地區的感染人群向全國擴散,我市衛生健康系統全面進入戰時狀態,出臺《關於開展湖北來(抵)連排查工作的通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出重點場所和人員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和工作措施,指導全市各地區、各部門科學應對、規範處理。目前,共出臺疫情防控相關文件40個,有效指導各行各業的疫情防控工作。“嚴格防、不放鬆,有了工作流程,我們對回(返)連人員的排查和管理工作就能夠更加嚴格規範。” 我們本著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以城鄉社區為單位,實行拉網式排查,嚴防死守,充分利用大數據精準到人,實現全面見底。對來連人員,我們在各口岸把住入口,進行體溫檢測管理,各口岸設立的留觀點,全部駐有醫療衛生人員,發現發熱患者立即送到發熱門診,進行醫學觀察。家住大連的回連人員居家隔離,由街道社區全部納入管理,每天進行健康詢問及報告。

“不漏” 就是關口前移、精準管理

“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是流行病學分析的基礎,可以及時查找傳染源和密切接觸者,對於疫情防控來說非常重要,必須進一步強化聯防聯控協查機制,切實提高流行病調查質量和時效性,實現溯源閉環。”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連如是說。我們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等重點人群進行分類管控, 實行最有效的精準管理。嚴格落實“五早”措施,在醫療機構發現疑似病例,經專家組會診不能排除並啟動實驗室檢測的同時,即啟動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及時查找到密切接觸者,並實施隔離醫學觀察,我市已設立21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擴散。我們對隔離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均進行了標本採集和實驗室檢測,及早發現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將疫情擴散的風險降至最低。大連是全省最早實施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的地區,在目前我市的確診病例中,有50%的病例是通過對密切接觸者早期的核酸檢測發現,這就證明這個措施是及時有效的。

“不慌” 就是廣泛宣傳、減少恐慌

“市民們面對未知的疾病,難免會心生恐慌,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展宣傳和健康教育,為市民普及自我防護知識,引導市民客觀理性認識疫情,提升市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力量。”趙連副主任說,在譚作鈞書記親自指導下,及時編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護讀本(大連版)》第一版、第二版和《新冠肺炎心理防護手冊—大連版》,進一步提高市民對疾病科學防控的認識程度,目前已累計編印各類宣傳冊、宣傳摺頁、宣傳海報超過60萬份。編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場所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人群篇)》《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指引》,指導社會各方做好疫情防控。印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服務及危機干預工作指引》,為疫情防控期間不同人群提供心理支持、心理疏導、危機干預等服務。在《大連日報》開設的專欄中,每日通報我市確診病例、新增病例情況。各媒體每天常態化刊發各類科普內容,大連電視臺各頻道滾動播放溫馨提示,《公交車上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等多部宣傳片通過移動傳媒在車載電視播出。

“不懼” 就是迎難而上、解決問題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系新發傳染病,在全國發展迅速,工作當中確實還存在很多實際困難。”孫克說,比如國家在短時間內先後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防控方案進行了10餘次調整,每次調整都涉及防控措施的極大變化,我們要對標對錶、逐項對比、認真研究,並根據政策及時調整我市的防控措施,耐心對縣區進行培訓和指導,才能確保最新的政策能夠有效落實。再比如面對實驗室檢測物資不足,採樣、送樣效率低等問題,我們及時科學調配所需物資,按照我市實際簡化工作流程,編制流程圖,確定工作節點和細節,針對個案逐一為各縣區予以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懼挑戰、迎難而上,才是我們的工作本色。

加班加點,挑燈夜戰,不計得失,默默奉獻,“不等、不松、不漏、不慌、不懼”,我們發揚“五不”精神,傾盡“洪荒”之力,只願,疫情早日過去,市民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