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令高校取消对专利的申请费用资助,对博士生有什么影响?

叨叨西


教育部此次决定,个人认为也是出于对目前国内科研环境的一种整治。目前,全国每年专利申请数量众多,但很多专利都是没有实质意义,是不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垃圾专利。

由于专利申请需要缴纳专利申请费和专利保护费,所以,教育部出台政策后,那些没有价值的专利就不会轻易被申请了,因为以后申请就要自己掏腰包了。

而高质量的专利,由于有孵化价值,能够真真切切创造财富,所以就算自掏腰包,申请也是值得的。

这就像购物一样,如果某种商品有人替你买单,那么不管你需不需要,你都想拥有它。但是,如果它需要你自己掏腰包,那你购买的时候一定会考虑自己到底需不需要。


美女话人文


近日,教育部等部门连续印发了2个重磅意见,一是取消高校对专利的资助奖励,另一个则是取消SCI指标作为评价依据。这两个意见对高校都意义深远。但对博士生来说,两者影响都不是很大。

专利对绝大多数博士来说,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业绩。

第一,学校并不要求,毕业也不需要,申请专利耗时耗钱,除非导师要求,博士自己基本不会去搞专利。

第二,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取得的专利,基本上都是职务专利,如果博士将来留校还可以用,如果不留校,使用起来很麻烦。

所以,取消专利资助,对博士影响不大。而取消SCI导向,个人认为,影响也不是很大。因为淡化SCI指标不是淡化SCI论文,虽然大家不提分区不提影响因子,但哪个期刊水平高,难发,大家心里是有数的,所以,博士研究生期间,该发论文还是一定要发论文,尤其是国际公认的高水平期刊。

第一,虽然博士可能不需要发表SCI论文就能毕业,表面上压力是降低了,但学校一定会通过其他方式来保证培养质量,论文仍然是考察重点。

第二,博士的奖学金评定肯定不会再比SCI论文了,但你不发论文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博士能比的就是论文。

第三,博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如果手里没有拿的出手的论文,很难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

因此,真经认为,博士研究生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只不过,论文宜精不宜多,灌水论文千万不要再写了。


高校人才真经


教育部在2月21日发布文件规定,取消对高校专利的申请费用资助,我认为这个规定来的特别及时,对高校接下来的人才培养和办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的高校,国企,都花了很多的精力在专利申报上,但是这些专利到底有多少能够实现产业化?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大部分的专利都是实验室理论化的操作,并不具备市场前景和实际应用需求,这与专利申报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专利分为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发明专利,我不认为有必要对这些专利进行资助,这些专利的申报只能说是技术的拥有者在保护自己的权益,但真正是否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用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教育部一直对其进行资助,实际上就引导了高校和老师们把很多的精力放在了专利申报上,比如一个简单的研究项目,可能就会出现上百甚至上千项的专利申报,实际上了解专利申报的人都很清楚,申报专利的难度并不大。

那么对博士生来说,我认为是好事情,高校和老师不用花太多精力再去申报一些专利,博士生也不用苦思冥想的去发明专利,不带功利性的博士生人才培养才有可能出成果,毕竟学术是要静下心来的,而不是天天想着如何才能搞一个发明出来!只有带着这种心态,才有可能去真正发明一些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专利,而不是仅仅为了一些资助和将来的就业。

大家觉得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美蛙英语


取消对专利资助,对真正自己申请专利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国内"新型+发明"专利申请费用只有500元,如果你没有什么收入还可以办理申请费用减免。但是,有几个自己申请专利的?基本没有,花钱买专利,网上非常多,都是垃圾专利,毫无价值,费用要高。


4人发体6


万不可一刀切。国家设立资助的初衷是鼓励申请专利,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考虑更合适的方案,筛选出赚补助,无实效的专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