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学习中医,如何入手?

用户7195694138390


学医先学药,不学药等于不学。先学本草纲木,再学中医基本理论,黄帝内经,灏湖脉学,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血证论,周易,还有人文,地理,气候,等自然科学,明天学完之些书就可成为一个中医高手。老师在书中,悟,悟性靠自己。


老球880


学习中医如果是学生,可以考虑报考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在学校进行系统学习。

如果是自学,先应考虑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想学到什么程度。如果只是了解,可以先看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艾宁的《问中医几度秋凉》等普及性的书籍,也可以看看青斗的《大中医》这部小说。这些书未必能完全看懂,但可以留些总体的印象。然后学习一下经脉穴位,刮痧,按摩,拔罐,然后再学习日常食材的功效,学一些简单的药膳。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想再深入一些,学一些感冒咳嗽发烧等常见病的诊断和调理就差不多了。

如果想深入的完整的学习,先准备一套《中医基础学》、《中药学》《方剂学》、《病理学》、《诊断学》之类的教材,好好翻阅一下,目的为了掌握一些专业名词,对这些有个统一完整的印象和理解;然后学习《药性赋》、《本草四百味》、《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医方集解》、《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等等。如果想学习针灸,那《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经穴分寸歌诀及各种针灸歌诀就需要学习了。这些都是基本的,等后面增加见识时,《中藏经》、《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方》、钱乙、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张从正、《本草纲目》、张景岳、喻嘉言、傅青主、《医宗金鉴》、黄元御、陈修园、《医学折衷参西录》、《血证论》等等都是需要了解参考的。

以上是本人对于初学中医者入手方面的一点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喃语低徊


分享医学健康知识,共享幸福快乐人生,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是医学文化的传递者。关注我,共话健康。

您好,我是骑着蜗牛去战斗的小李子,很高兴能与大家探讨初学中医的问题。

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中华民族的五千年传承保驾护航做出了重大贡献。像提问者这样想学中医的人来说真是佩服。传承中医需要这样想学、爱学,坚持学的人。

作为科班出身的我,也经历过没有人指导,迷迷糊糊走入中医世界的感受。要想学好中医,不能三分热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首先,需要对中医感兴趣,有学习中医的强烈意愿。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如果不喜欢😔,就算是华佗再世也教不了这样的弟子。

其次,中医是经验医学,只有兴趣还不够,需要记忆,熟读经典,做为初学者最好还是看《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刚开始不需要理解,就是要背,背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最好。

最后呢,还是跟师学习,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什么都不懂,就需要好好听、好好记,熟悉临床病历,联系自己所记忆的书本知识,逐渐就可以体会里面的精髓。

当然啊!可以同时背诵《汤头歌》、《濒湖脉学》等。“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身边的朋友们学习中医基本操作技术,比如简单操作的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也可以关注我,会定期发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

我是骑着蜗牛去战斗的小李子,希望我的表达能对大家起到一定的帮助,码字不易,谢谢给予支持


骑着蜗牛去战斗


我不是中医,回答此题有点班门弄斧。稍知皮毛,略述如下:先买中药书,熟悉中草药的性能并能识别它们。再进一步学习中药汤剂的配伍。背诵汤头歌。学习针灸,先背诵全身穴位和认准其定位。熟知人体12条经络走向及了解其性能。对于健康身体部位和病变身体部位有一定的辨别之医术。还要向中医师傅学习辩证论治,在诊治病人的实践中,用心努力提高医疗水准。


舒心姥姥


真正的中医不是学出来的,学顶多学个皮毛。

比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能学来吗?

千斤诗书方压得起半两称砣。


老咸阳中医


先把《伤寒论》一书抄写5遍再熟读,再看《胡希恕经方传真》听胡希恕伤寒论录音。看鲍艳举录像带,再返回读巜黄帝内经》《神农夲草经》,先难后易这样学的快,如按一般规律学习很容易混杂。


陈大伟23


请问你是也余爱好还是职业方向?如果业余爱好那要直接学基础性的东西,把穴位和经络掌握就够你忙几年的了!如果想做为职业方向,那你必须符合国家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正规的学习,当然起码的东西还是要学的!


李凌宇


进中医学院,系统学习,并且西医也要学好,会对中医的学习大有帮助


塘畔书屋


我个人认为,从经络穴位开始学习吧!可以看很多视频,在亲戚朋友身上试着练习,同时熟读黄帝内经,伤寒论


任予芳


从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入手,把经络表里关系,走向,脏腑表里别通关系,先学明白了"凡病源于脏,凡病归于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