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一個北方人天天在南方吃米飯,是什麼感受?

楊樂兒


這個問題,北方人不吃米飯吃什麼?只有山東,河南吃麵食。應該說南方的米北方人不愛吃。不是北方人不愛吃米。南方線米,煮出來水拉吧唧。北方五常大米才好吃。


貓眼看人看世界


我是謙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西北人,西北人離不開面食!

我曾經零幾年在上海待過一年,我自認為我是個不挑食的人,啥飯都能吃的慣。

結果去了上海以後發現很多飯,我都吃不慣。你不要說米飯,米飯還好,最起碼我不排斥,個人還蠻喜歡。

剛到上海,吃包子,發現菜包子是甜味的,肉包子也是甜的,豆漿豆腐腦都是甜的!根本沒法吃!

當地人喜歡的不行的鴨血粉絲湯,我至今無法下嚥!

於是就找麵食吃,當時滿大街只有牛肉拉麵,很不好吃!

到了週末節假日到處去找肉夾饃,涼皮,刀削麵,油潑面吃。

當時有個舅舅住在浦東,還經常去他那裡做刀削麵扯麵吃,以解思面之苦。

這次疫情不光你吃不到麵食,所有飯店關門,大家都吃不到飯店的飯,於是你看網上到處都是做飯的視頻,我一個男人在家都做了包子,餃子,油餅,扯麵,涼皮,麵包,蛋糕等等我能想到的各種麵食。

下面這些都是我最近自己做的麵食。

你是一個女的,你就不能主動給你婆家的人做一點麵食嗎?讓他們也嚐嚐北方面食的魅力,同樣也能拯救你的胃,為什麼你自己不動手做呢?

我想再是南方,麵粉總能搞到吧?老話說的好,要想可口,自己動手!你不要指望別人拯救你的胃了,還是自己拯救吧!


謙屹AUTHOR


這個我覺著我有一定的發言權。

我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從小吃煎餅,饅頭,麵條和水餃長大的。

我大學畢業之後去了南京,最開始的時候對南京的美食還抱有好奇心,感覺南京的飯還是挺好吃的。

後來有一次早飯吃南京的燒麥,我到現在都記憶深刻。一口咬下去麵包著米,天吶!這怎麼吃?!!!

再後來我在南京吃飯就吃兩個菜,喝一碗湯,不吃米飯。從南京回山東發展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吃飯!


最初之初


不知道您是北方哪裡人?

我也是北方人,祖祖輩輩都是北方人。大部分的時間,仍是以米飯為主食;很多人說,北京人愛吃炸醬麵,可,我有一年都沒吃過那口兒了。

前兩天,看《新世界》有一幕:田丹到刀美蘭家做客,刀美蘭給做了熱氣騰騰的一碗麵,端上來,田丹只挑了一根,象徵性的吃了一口,然後就放下了碗筷。那一刻,我說不好是什麼感受,是不是也忒矯情了。

以前,我去深圳出差了一個多月,水土不服的結果是,30多天的時間長了十幾斤肉!為什麼?因為我不知道吃沒吃飽。每餐上來先喝湯,然後各種食物接著上,就是沒有米飯。沒有白米飯,對我來講,意味著失去了參照物。以前,我都是盛大半碗米飯,然後就著飯,吃菜,飯吃光了,也就算是吃好了一頓。

就我個人來說,並不喜歡吃麵,每次吃,都覺得撐。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從單位食堂裡帶回的那種方方的饅頭,就著鹹菜吃,媽媽把鹹菜(是不是叫鹹菜頭,我不確切知道)切得碎碎的,跟面揉在一起,放在大鐵鍋里弄成嘎嘎狀,有點像現在的小米鍋巴。結果那次,我吃多了,又渴,然後猛喝水,結果是:到了大半夜,撐得難受;媽媽領著我到街上遛彎消化食兒。

總體來說,我還是喜歡吃米,面也行,但沒到了無面不歡的地步,我覺得主食是一方面,菜品要是足夠豐富,就沒問題呀,煎帶魚、燉小雞、醬牛肉,辣白菜、炒土豆絲、就算最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

作為一個北方人的我,天天吃米飯,而沒有面食,並沒覺得怎樣。所以我沒有辦法理解您說的那種苦惱。

感謝您的閱讀和分享,希望得到您的關注。謝謝。


藍日


北方人,一日三餐主食饅頭、餃子、麵條、包子,基本以麵食為主,間或米飯,偶爾喝大米粥。

若是天天在南方吃米飯,我覺得至少我不行。近天命之年,吃慣了麵食,不習慣。可能在南方待時間足夠長,慢慢會習慣。

猶記得兒子到貴州旅遊,18天后回來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吃米飯吃膩了,到處找麵食。我和妻子預備退休後到雲南或貴州去,開個麵食店,一解像我兒子那樣旅遊雲貴之人的麵食之饞。當然,那兒肯定早有,我們去錦上添花,讓大家多一個選擇。

估計,那時,時間長了,我也能習慣。




江湖有多遠1


一場疫情,打亂了我們的計劃,不過,也造就了很多人的第二能力。很多不會做飯的,都被鍛鍊成了廚師。

我是北方人,我非常愛吃米飯,在我們這裡,山東人比較愛吃麵食,我不知道題主你是北方哪裡的,所以也不清楚你的家鄉的代表主食是什麼,疫情雖然隔斷了交通,但是不能影響吃貨的心啊!

老公家裡雖然只有米,但是超市還是營業的,可以利用買菜的機會自己買點想吃的食材,自己在家加工啊,互聯網這樣發達,很多菜譜啊,主食啊,糕點什麼的,都有文字甚至視頻的,反正也閒在家裡,沒事做,和老公和孩子一起,做幾頓美食,不光解決了咱們的胃口,還培養了親人間的感情,還打發了時間,可謂是一箭三雕啊。

我是個不太會做飯的人,這次疫情,不僅學會了做飯,還做得幾樣拿手菜,紅燒肉,魚香肉絲,蒸魚什麼的,我都學會了,還學會了蒸饅頭,雖然做的一般,不過樂在其中,其樂融融啊!

趕緊動行動起來吧,給自己,給家人做一頓美味,檢驗你實力的時候到了,加油!


情感小姐日記


北方人和南方人在飲食上是有很大區別,南方人一日三餐以米飯為主,北方人每頓飯是以麵食為主。

我是南方人,是以大米為主食,但也喜歡麵食,如麵條等。

但有些北方人就不愛吃米飯,就如我們南方人有些人不喜歡麵食一樣,各有各自的愛好,都是習慣問題。

我以前接融一個北方人,在我們南方作客吃飯,我們吃的是豬肉加大米飯,在上桌吃飯時他坐在桌上不動筷子,又不說,我問他怎麼不吃飯呢?他說他今天還沒餓,我說這是吃飯的時候怎麼沒餓呢?少吃點也好啊!你是客人我忙了半天,專門給你辦了一桌,正上桌吃飯你說沒餓?到的咋回事?

經我再三詢問結果是這樣:原來他是回族人,說回族人是不吃豬肉的,吃的是牛羊肉,若不是剛到做客,他看到豬肉就要發脾氣。也不吃米飯,他們每餐都是吃麵食。我說你為什麼不早說呢?他說我初來作客不好意思說。

沒辦法,這樣也不好意思讓它餓著。我只有在店裡給他端碗牛肉麵,早知如此,我又何必為這頓飯忙半天。


渝農長江


首先舉個例:我家四樓有一個“東北”小阿姨(吉林)已居住了八年,剛來幾年我經常吃到她包的艽菜餃子,近二年她開始吃“米飯”而且向我老伴學燒“蘇幫菜”。開始吃東北大米現在反而要吃“蘇州”一帶岀產“稻米”,我問她:啥體要吃蘇州米?她回答一字:糯!我講奈蘇州話有進步“哉”!說明北方人到南方工作生活習慣“客隨主便”。


蘇州西園


我生在北方,記得93年高中畢業後,去深圳打工,當時在平湖鎮一個服裝廠上班。

一天三餐都是米飯,早上是稀米飯,中午晚上都是蒸米飯。吃的我特別難受,有好長時間總覺得肚子吃不飽,十分想念家裡的麵條,有時去廠外買麵條吃,但那味道絕不是家鄉面條的味道,當時想家裡麵條的味道,只想流口水。

我本身特別喜歡吃麵條,以前在老家,中午一般是麵條,早晚都是稀飯(南方人叫麵糊)。麵條有多種做法:有湯麵條,撈麵條,炸醬麵,蒸麵條。

現遠嫁到南方,還是吃大米,不過現在早已習慣。但如果回到北方老家,住上一段時間,吃不吃米飯也無所謂。





稻田陽光明媚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土生土長的甘肅省酒泉地區瓜州縣農村打工女一枚,從小吃麵食長大。

歲著年齡的長大,我去了南方上海,開始了打工之旅。

初次到上海的我,開始吃米飯,吃炒菜。南方的炒菜口味,都是扁甜、我一個北方人,從小就喜歡吃鹹菜,加醋,加辣椒,南方的菜吃起來不習慣。

時間久了,吃習慣了,就慢慢接受了吃甜食菜的習慣。

因為:長時間吃不到家鄉的味道,慢慢口味也適應了外地的飯菜味蕾。

現在的我,以習慣了南方口味。在南方的我,大多吃菜都是上海扁甜口味,也學會隨鄉入素的習慣口味。偶爾,也想吃,老家的麵食,就自己動手自己做家鄉口味的麵食。

幾年回一次家的我,還是喜歡家鄉媽媽的味道,麵食是我的最愛。

我還是更喜歡吃自己家鄉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