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快評|員工“回家”更要“安家”

戰“疫”快評|員工“回家”更要“安家”

抗疫形勢相對和緩一些後,恢復生產生活就勢在必行。尤其是生產,“一年之計在於春”,現在的謀劃,決定全年的收成,再不抓緊時間,這個“春”,就只剩下半個了。

當“復工復產”成為一種普遍訴求,復工的要素——員工也就成為了重點。前天,溫州首趟復工高鐵專列,滿載近千名企業員工從貴陽出發抵達溫州。而在此之前,各地頻頻派出專車,一車車往溫州拉人,給企業“加油”。

企業開工需要人,務工人員想賺錢要出門,供需如何對接?這就要靠政府作為,要靠政府發揮“中介”功能。在這點上,我們要給溫州市的各級政府點個贊。近期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順利復工復產,就是員工這股“活水”源源不斷地注入。從媒體上不難看到,全市各地都啟動了“接員工‘回家’”活動,專車專列,專人專心,奔走在疫情不嚴重地區,儘可能為企業把好“入口”的第一關。

政府做“有心人”,企業就要做“負責人”。政府走好第一步,企業就要做好員工交接後的文章。面對龐大的迴歸群體,政府並不能拍胸脯擔保每個員工都安全,但企業卻可以做好員工的後續管理,包括瞭解員工新近的動態、接觸的對象,以及做好必要的隔離防護,做好每天的健康監測等。只有企業內部形成完整的監管機制,即便在迴歸員工中出現“萬一”,也不可怕,也能控制得了。

現在的問題是,有些企業基於復工的急切,以一種僥倖的心理,對有些規定執行不到位,忽略或者說刻意迴避了一些隱患。比如,近日龍港市經發局巡查中發現,某企業瞞報員工到過疫情嚴重地區的事實,違反了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工作的精神,被要求馬上停產並受到了斷電3個月的處罰。這對企業來說,正所謂“欲速不達”、得不償失。

員工是企業的命根子,只有員工的健康,才有企業的發展。企業復工的願望可以理解,但在當下的抗疫過程中,在目前疫情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情形下,任何企業都不能有絲毫大意。畢竟企業聚集的人群,不免存在相應風險,只有時時繃緊安全這根弦,才能在政府幫扶下,讓員工“回家”的同時,讓員工真正“安家”。

作者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