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冬不去無春不來 每個人都是戰士,感謝你的奉獻與堅守

無冬不去 無春不來

感謝你的奉獻與堅守,給予我們力量 感謝你的自律與堅持,勝利就在前方

抗击疫情·动态 | 无冬不去无春不来 每个人都是战士,感谢你的奉献与坚守

自從1月24日海南省政府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二級應急響應以來,海南人民眾志成城,與新冠肺炎戰鬥。從醫護人員到公安幹警,從街道社區到航運碼頭,每個人都是戰士,儘自己的一份力,抗擊疫情,迎來複工復產。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在這座島嶼之上,934萬不止是數字,更是934萬顆勇敢的心。

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使命

這群人,醫者仁心

扛起自己的使命,是一切選擇的答案。

2月3日下午,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護士蘇林,匆忙叮嚀妻子:照顧好剛滿3個月的女兒。他臨時接到通知,將作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海南基地的成員,奔赴湖北展開支援。臨別之時,蘇林看著女兒的雙眼,悄悄許下一個願:“等爸爸回來,好好抱抱你。”

當機翼劃過長空,異鄉的人們等來馳援,故鄉的家人卻在默默守望。抵達湖北省監利縣的第3天,海南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何書玲,與7歲的女兒通了一次電話。40多分鐘的通話時間裡,女兒哭了30多分鐘,一直在哭喊:“媽媽,我要你回來,我想你了!”

何書玲不知道該說什麼,她只能陪著女兒一起流淚。夜深人靜時,她把解釋寫在日記裡:“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我也想在新春佳節之際和家人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但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有我的戰場。踐行醫者的初心和使命,做人民健康的守護者,要對得起這份職業。”

“孩子,希望你長大後,能理解我的選擇。”這句話,何書玲說過,劉贊說過,無數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都說過。

17年前,剛過而立之年的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護士劉贊,曾經把這句話囑咐給5歲的兒子。她轉身走進“非典”疑似病例隔離病房,出來時,已經是2003年4月。她是第一位進入隔離病房的護士,她告訴所有人,她要最後一個出來。

17年後,2020年1月25日,50歲的劉贊再一次走進隔離病房,她仍要最後一個出來。讀大學的兒子給她打來電話,告訴她,無論多久,一定會等她回家。

有人等待,有人堅守。有人回家之後,依然回到自己的戰場。2月8日下午,海南省第40號病例賈鳳出院,她是陽江農場衛生防疫站站長。賈鳳對來訪的記者表示,還將穿上白大褂,重返防疫一線,“盡我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件白大褂,承載著全省數萬名醫護人員的真心與真情,只因心手相連,無忘誓言。

保障

這群人,擔當在肩

擔起自己的責任,是一切付出的原因。

距離海口18海里之外,47歲的海口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副支隊長吳智駐守海岸新海港。自從1月26日以來,吳智和隊員們24小時無休,一個月來,已經累計檢測入島人員近20萬人次。

吳智所在的位置,是我省實施“關口前移”的重要一環,卻也是潛在感染人群的高危區域。人人都知道危險,卻總有人擔起這份風險,“我就要守在這兒,守住入島第一線。”

同樣的守護,也發生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機場急救中心經理張莉萍,與20多名醫護人員一起守護著入島的航空港。當1月22日,張莉萍得知我省出現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後,她收拾衣物趕到機場。自此,她曾經連續8天沒有回家,累計安置數千位來瓊旅客,確保攔截疫情輸入的第一線。

疫情面前沒有崗位之分,人人都是戰士,人人都要儘自己的責任。

這份責任的背後,是全省各級幹部堅守一線的身影,也是無數普通人奮起互助的信念。

凌晨3點,燈火通明。海口市椰海大道西段的加旺蔬菜批發市場裡,上千名菜農把親手種植的蔬菜搬上一臺臺運輸車,讓凌晨3點的城市角落,變成燈火通明的保障中心。一天上百噸的蔬菜供應,滿足秀英區9個大型農貿市場的需求,更保障海口四分之一人口的生活需求。

隨著省外菜農陸續返瓊,短缺的蔬菜和飛漲的菜價得到有效控制。其實,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為了保障蔬菜供應,選擇提前回島。

“市場號召大家回來,我們也通過新聞了解到,海口的蔬菜供應出現短缺。”接到市場召喚,何勇明正月初二趕回海口,當晚就送來了新鮮蔬菜,“現在是特殊時期,為大家盡點力。”

更多的責任,被更多人擔在肩上。在海口,出租車司機龔銀洲和同事們依然馳騁;在三亞,駐村幹部打開農產品待售市場;在東方,無數愛心物資送往湖北,一份又一份愛心,是責任擔當,也是情意綿綿,只因風月同天,只為與子同袍。

復甦

春暖花開,雲開月明

截至2月24日10時,海南全省18個市縣城市客運已恢復或保持正常運營。

交通的復甦,意味著交流的開始,海口、三亞多地大型商超陸續恢復營業。2月20日,三亞國際免稅城恢復營業後,網上商城單日銷售額突破4428萬元。

在停滯了一個月之後,三亞所有A級景區於2月21日正式恢復營業,三亞大小洞天和天涯海角等景區相繼迎來第一批遊客。

“21日的入園人數接近100人,此後幾天人數有所增加。”三亞旅文集團大小洞天景區工作人員李虎虎介紹,遊客人數的增長,是一針強心劑,象徵著復工復產的腳步。

根據海南省發改委統計,截至19日,全省投資500萬元及以上仍在建、擬復工或新開工項目588個,比15日增加249個。

過去的一個月裡,五指山市暢好鄉毛召村委會的村民朱朝榮整日待在家,心裡又急又慌,“在家沒活幹,外面又有疫情,擔心坐吃山空。”朱朝榮是一名泥水工,農閒時外出打工,能為家庭掙些補貼。

朱朝榮的焦慮沒有持續太久。2月20日,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的招工專車開進了五指山市,完成消毒、檢測工作之後,朱朝榮和工友們坐上了車,在安全開工的前提保障下,投身海南控股旗下的9個省重點建設項目。

2月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七條措施》。截至2月22日,僅海口四區就實現76個民生重點項目全部復工,三亞、萬寧等地也陸續出臺保障復工復產的政策措施。

2月24日,好消息再次傳來,海南省人民醫院又有3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截至2月24日中午12時,海南全省共有106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他們的背後,是全省醫療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是各行各業一線人員的密切保障,更是934萬海南人民的共同努力。不懈進取,守望互助,人人心懷春天,必將逾越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