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个女孩儿,上课不学,考试不考,啥都不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是为啥?

寒石冷月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从教多年,也遇到过一些这样的学生。只能无奈地问:不送到学校读书,还能送到哪里去呢?我将从3个角度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不读书孩子的分类

题主描述的这个女孩,上课不学,考试不考,啥都学不会。没有给出更多的信息,在我的从教经历中,这样的情况还可以更加细化,可以分成这样几类:

1.孩子身体健康,没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基础很差,家庭和谐。去年我带的一个班,就遇到了这样的孩子,是一个男生,是指标到校生。他性格不错,人也比较老实。但是每次作业都不写,考试只写一半,上课也不怎么听,但是他也不去打扰别人,就是安安静静的玩自己的。班主任找了好几次他的家长,说要监督管教,但是总也没有用。后来去家访,发现孩子的父母本身对学习就不重视,也不懂得教育方法,认为这个孩子比较笨,只要能有个高中文凭,找份工作就行了,其他的不强求。后来根据孩子的初中资料,打电话问了孩子的初中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初中也是这样。

所以这类孩子,都是父母的态度和教育出现了问题。


2.孩子身体健康,没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家庭关系出现问题。这类孩子的厌学不学的情况,并不是持久模式,而是阶段性的。很久之前,带了一个学生,女生,本来成绩很好,但是有一段时间,就出现了题主描述的状况,不学习,不考试,上课迟到,反正就是软性抵抗。后来打电话给她的父母,才知道,母亲照顾孩子多一点,但是多疑敏感,父亲呢不怎么管家,但是管家的时候,认为孩子太累了,就带孩子去放松。这样就导致了母亲的崩溃。家里气愤特别差,孩子认为都是自己的问题,再加上母亲有时言语比较重,甚至想要采取极端的方式。

后来经过我的调节,我让女孩的妈妈把关注重心放在夫妻关系上,不要管孩子,因为孩子本身很努力。后来女孩妈妈打电话过来,说家庭关系好的不得了,很幸福。孩子表现也越来越好了。

这种情况,是夫妻关系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厌学表现。不好好处理,孩子的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3.孩子身体健康,但是有心理疾病,家庭和谐。曾经遇到了这样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是有问题的,就是不想学习,但是父母拒绝带孩子去心理咨询,单纯固执的认为,学校的环境可以转移孩子注意力,同学之间的交往,可以改善孩子的状态。后来校领导来调解,这个孩子的父母直接说,家里没有办法管她,父母都要工作,说不考试不要紧,只要不影响课堂教学,把这两年混过去也行,拿个毕业证,再想办法找个简单的工作,就行了。

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很艰难的坚持了3个多月,这个孩子天天在家闹,说不想来学校,后来这个孩子就休学了。

俗话说,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如果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却出现了厌学逃学不学的情况,肯定是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上面三种情况,我都遇到过,和家长们的聊天,也了解了一些家长的想法。

二.家长的心理和无奈

1.抱有侥幸心理:孩子厌学不学只是阶段性的,在家管不了,让老师来管。应该会有转机。或者不愿意承认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认为学校是治病的良药。

2.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孩子反正就这样了,学不好就算了,混个高中文凭,毕业出来工作,有口饭吃就行。

3.现实考虑和无奈:都要上班,哪有时间管孩子,孩子不学习,退学待在家里管不着还容易出事,现在打工也不适合,混到成年的时候,再去打工吧

三.学校的职能,给家长的建议

在很多人看来,学校就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其实对于老师和班主任来说,老师们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孩子的学习之前,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遇到了这几种情况的孩子,老师们想的都是,先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再解决,先保证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然后再对症下药,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

然而很无奈的是,有的家长一听到老师分析的原因,就很抵触。认为老师是夸大其词,并不认可老师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认为孩子只是闹情绪了,阶段性的叛逆了等等。

所以在这里,给家长们3个建议:

1.处理好家庭关系,保证夫妻之间的和谐。

2.重视孩子的教育,及时发现问题

3.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家校合力,才能让孩子有好的发展

我是一名省重点高中的语文老师,专注于分享教育心理,学习经验等干货,欢迎你的关注,也欢迎留言讨论~


陈老师谈教育


这样的女孩我班上也有一个,13岁,六年级。她听写默写、背诵课文,读课文啥都不会,小到看拼音写词语都写不出来。六年级语文试卷有个题叫“把下列句子工工整整的抄写在横线上”她都能把抄错。平时上课就是换着姿势的发呆,下课就出去一个在操场到处跑,作业从来不会做完,作文不写,考试就是个位分,就连最基本的地都不会扫。

因为我是半路接手的“后妈”,刚开始对她之前不够了解,还信心十足的想要改变她,早读和自习我都喊她来旁边读课文,不会的就教,下课跟她聊天,她会答非所问,我也没放弃。

直到一件事情改变了我:有一天下午放学,因为下雨,她没带伞,也没下楼,就在教室门口等她家长来接,当时六一班六二班有好多人都在楼道上看雨,后来她爸来了,看见她在跟同学嬉闹,她爸就当着好多人的面对她破口大骂,什么粗话脏话都骂,后来还动手打了她,她就哭着跟她爸走了。

这件事以后,我就发现她爸她妈都已经放弃她了,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和个人原因,她也放弃了她自己,所以会出现上课发呆,作业不做的现象,只有我一个人相信她,鼓励她,力量太小,她爸妈对她失望的表现才是她的心伤,那才是她最无助的软肋,她需要的是他爸妈对她的关爱和支持。

所以,要想望一个孩子变优秀变好,光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家庭教育必须正确,要积极配合,共同教育。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形成良好的教育。

在刚开学时她爸就跟另一个老师说“老师,我这闺女在学校只要会写字就行了,其他的也不麻烦你们费心了,她啥都不会,我们也只望她会写写字就可以了。”她爸妈都是打工的工人,她还独生子女,爸妈上班没时间管她,送到学校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花钱找人照顾她而已。只要她人身安全得到保障,至于她学不学,都没关系。


青梅说教育


我是在一次监考中知道学校有这么一个女孩的。  

因为考试实行电脑阅卷,所以作为监考老师,我要在学生的答题卷上贴上条码。到她身边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女孩的试卷上除了自己的名字之外,余下的内容全部只写了一个字——宋。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填空题,甚至是作文,她都只写了这个宋字。  

原本我以为她是不会,胡写的,可她坐在那里,握笔姿势正确,一笔一划地写着,很认真。  

她只会写这一个字,但每一个字都写得很认真。  

她抬头看我,从她的面容上看不出什么。看我一眼之后,她又低下头,继续写字。  

监考之后我问了教她的老师,老师说这女孩大概是有遗传病,认知能力有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只会写这一个字,到现在还是如此。按理说这样的孩子应该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去的,在那里,她能得到最好的照顾,但不知何故,家长坚持让她在这里上学。  

家长或许觉得,这样一个女孩,上不上学没什么区别,更不会费心思让她去上特殊教育学校,说起来有点儿悲凉。  

还有一个女孩,是我亲自教过的。和那个只写宋字的女孩不同,她白白净净的,家里给她打扮得也很好看,但就是什么都不会,上课的时候捣乱,批评她她就哭,哭完继续捣乱。字写得跟鬼画符一样,不仔细辨认根本看不清是个什么字,考试也只能考二十多分。  

没见过她的父母,经常是她的奶奶来接她。她的奶奶曾亲口说过,不指望孙女在学校学些什么,只当是来找个有人陪她玩的地方。  

搞不懂这样的家长在想些什么,或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因为是女孩,学习好坏都不要紧。


发现语文的美


儿子班上有这么一个女同学,考什么什么不会,学什么什么不听,儿子常说她是班上公认的差生!每次考试都给班级拉分,大家都欺负她!我听了挺难受的,如果这个孩子先天有什么问题,虽然学业上无法优秀,但不应该被同学孤立和霸凌!后来接触多了我发现,这个孩子智力上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她妈妈,对孩子的娇惯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家都在食堂吃饭,她家宝贝可不能受这委屈,怎么能在食堂这种地方吃饭(她家并不是大富大贵),写作业那么累,孩子上了一天学够辛苦了,回家就是玩,怎么能再写作业!就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不动就教育局告班主任!真的是毁三观的一位母亲!

大家都在抢学区,进名校,但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否则,一个班就不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孩子了!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最重要的教育!


大小姐666


我在初中就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也是一个女孩子,不爱说话,学习几乎是不学,考试也几乎一直是个位数。但上课从来不捣乱,也听课,但一看就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毕业很多年以后同学会见到了这个学生,现在已经是本地批发市场里很有名的一个品牌酱油的东北区总代理,自己有专车,人也大变。有时我一直在想,教育对于有些人几乎没有什么显著的影响,所以绝对不能简单地用学校的学习成绩来判定一个人的将来会如何发展。


云上泛舟


这类孩子我也遇到过,虽然不具体教学,每次机关下学校,总会遇到学校有困难反映。这一类孩子虽然是少数,但是恰恰是学校关注的重点人员。每次,我都会给学校讲一个真实案例。

我国某地,曾经有一个学校有这样一学生,男孩,四年级。孩子在班上不学习,考试啥都不会,义务教育又不能退学。老师年终怕影响班里成绩,主动和家长沟通,能不能让孩子回家补补课。话讲的很婉转,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也很好说话,同意了。孩子不学习,带回家其实也不真补什么课。只是想着等考完试再回学校。不想因为孩子不学习影响班里成绩。然而巧的是,家长忙,没有空带孩子,就是在这个在家“补课”的”阶段,孩子自己在家玩出现了意外,孩子出事死了。孩子不学习,家长能接受,孩子出事了,家长就不好说话了。结果是麻烦来了,家长反找回学校来讨说法了。这个劝学生回家的老师,心生愧疚,最后也辞职不当老师了,学校校长也因对学生管理不严,义务教育工作不扎实,受到了行政处理。

这类案例其实不是少数。我是做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多少出事故的孩子,是在学校学习期间出的?大部分学生事故和意外,都是学生脱离了学校和家长监管时间发生的。从这个角度说,孩子不学习,考试也不会,要呆在学校是有义意的。

我们国家是义务教育制度,孩子在校学习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爱学习的。学校培养孩子的义务,不仅仅是学习好这一项工作。学生在学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重老师,与同学和谐相处,也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从国家政策的高度看义务教育,学校就是收留每一个孩子的地方。无论他们是什么样子,什么状态,什么条件,是否贫穷,是否残疾,是否爱学习,会学习,只要是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校就有义务收留他们,培养他们。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我们从事教育的人,要有耐心静等花开。

今天周六,是我个人从事公益辅导孩子的活动日,这项活动我义务坚持了八年。今天接待了四个家庭,其中就有一个学校不想要的孩子,我除了沟通家长,还要沟通学校。义务教育,对学生劝退只是教育手段,不是教育目的。一个能容得下不爱学习学生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一个能接纳不爱学习学生老师,并且能让孩子变得爱学习,那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这个现象很正常,每个学校,每个班可能都有这样的孩子。

我们班上也有一个这样的女孩子,他现在已经六年级了,估计真的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我这个当老师的内心特别的愧疚,也许对她的辅导太少了。这个女孩特别文静,上课特别认真的样子,而且还特别的听话,做作业也是按时上交,全部都抄写几个数字,或抄写题目就上交了,期末考试可能会猜对几个选择题,家长也不管不问,因为我接到这个班的时候班主任就告诉我,这个孩子是班上最老火的一个。他们都放弃了的意思。

记得有一次校长给我们几个班的老师开会,让我们把班上最差的学生名单给他,校长想亲一自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我当时就想要不要把我班的这个孩子给他。我想,孩子嘛,有的家长不管,这个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同时我们的责任是还要育人,虽然孩子可能没有学到多少文化知识,但是我们要保证孩子在学校要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做一个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好孩子,先不管这个孩子的文化,但至少能看见她在学校是开心快乐的,也足够了。





蒙彩课堂


前一段时间,我们学校一个班主任说,周一早上一位家长到学校来将自己孩子的铺盖卷背着就要往回走。

他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这个孩子这一周没有来学校,问家长时,家长说孩子在家里不想上学了,他周一来和老师再说具体情况。

但是家长周一到学校来没有和老师谈,而是直接去孩子的铺盖背着往回走。

最后,将这个家长挡在门房问了一情况,才知道学生周末回家说他不想上学了,不想到学校去了,家长就说不想去了就算了,上学有啥用,还不如回来帮我干活,周一我到学校去把你的铺盖和东西拿回来。

就是这么一回事情,你说遇到这样的家长和孩子,你还能说什么?

班主任老师说这个孩子作业不交,上课不听,成天睡觉,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个位数。

班主任、科任教师在这个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做过无数次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也和家长交流沟通过很多次,但是毫无效果,他该干嘛还干嘛,上课依然不听,考试啥都不会。

孩子的态度是不想上学,家长的态度是不想上学就算了,干脆回来帮他做事干活。

对于这样的孩子,用对其他同学的要求和标准行吗?把这样的孩子和其他同学放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教育能行得通吗?

孩子与孩子有很大的差异,家庭和家庭也有很大的区别,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不能用理想来衡量和要求现实。

对于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做好他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就问心无愧了。至于他能学到什么样的程度,能有什么样的变化,能有什么样的进步,最终能走到哪里,那就不是老师所能够决定得了的。

教育本身就没有拯救功能,老师也没有普渡众生的法力。

对这样的孩子,老师尽职、尽心、尽责就对得起职业要求,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

所以,对于他们期望值不要太高,用平常心对待他们就可以了,其他别的真的什么都做不了。


教育探微


类似于这个小女孩儿的情况,过去有,但是不多,现在学校却多起来,各班都有,而且不是一两个。

她们在学校根本就不学习,也不写作业,除了玩儿就是打打闹闹,老师教育他们,甚至惩戒他们,都无济于事。

这类学生分三类。

一类不学习我也不影响别人,整天静静的坐在那里,如同听天书,所以很差,劝她学习以沉默相对。

另一类是,聪明伶俐,长得漂亮,打扮自己,就是不学习,学习特别差,现在的小女孩儿很开放,批评,教育,让他学习 他却巧舌如黄,振振有词。 考上大学有什么用?还不是照样打工挣钱吗?我们现在家里都有钱。几句话就能把老师噎得哭笑不得。

再一类女孩儿,性情比男孩儿都顽劣,不学习还影响别人。老师想管又不敢管,不管班里很乱,其他人无法学习。管了又怕惹出事来,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处罚,老老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老师家访,家长的态度很暧昧。小女孩儿上学有什么用?长大嫁人,能学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吧。家长的话不多,老师更尴尬。

新的读书无用论悄悄的兴起,原因在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太多了。美其名曰回乡创业,其实大多数大学生无事可干。打工嫌丢人,公务员考不上,甚至连教师都考不上。这些大学生待在农村,家长学生造成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读书干什么呢?所以她们时对上学丧失了信心,学与不学,学好学坏,家长们都懒得管。

对这些学女生的情况,教师该怎么办?毫无办法。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报负,失去了信心,放弃J学习,老师又能怎么办?特别是在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不能采取极端的手段,只有好言相劝了,如果好言相劝没有效果,也只有作罢。


寒韩寒


这孩子也是很特殊了,无论如何,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是必须保障的,也许她将来会上艺术院校,开辟不一样的人生呢!



其实我是个反面例子,也常现身说法,去教育女儿一下。我跟女儿说,我原来学习不够努力,考大学时才考了六十分,所以我的工作那么辛苦,挣的钱还不多,原来根本没时间管她,陪她。女儿把这话记住了,有时偶尔也会说,“你怎么才考六十分啊?”

我高中时本来基础很好,结果沉溺于胡思乱想,后来根本无心学习,不想学习,放弃了学习,结果成绩一路下行,高考成绩惨不忍睹,上了两年专科,毕业后勉强靠父亲的人脉找了工作,一无所长干了二十多年,一直是惨淡经营罢了。

后来我反思自己,当时真是患了严重的强迫症和焦虑症,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没法对任何人说,时刻折磨着我的内心,直到让我没有一丝力气,我真的被吞噬了。我上的大学不好,但是环境的变化最终拯救了我,让我摆脱了那些可恶的臆想,也算幸运了。



我当时就想,自己为什么来上学,甚至想为什么要去竞争,完全不会去想自己的失败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命运。我当时英语是很好的,我无心学习,也不能怪当时一个同学老是找我给她讲英语。那个同学已经是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了,别的同学还戏言我对她的舍己为人,客观是这样,但我确实怪不得别人。

不管孩子成绩如何,孩子的健康是首要的,包括心理健康,只要拥有健康,先成人,再成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关注👉牵蜗牛散步的女神医,让我们一起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