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父母可以接受子女离婚的结果,而接受不了不结婚的问题?

不要找到我的世界


儿女结婚了就会有孙子,父母当然喜欢啊!

离婚了把孙子抚养权争到,父母也高兴!


大艳的日常生活


五年前我结婚,生子,我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同事比我大两岁,她妈妈本来就天天在她耳边催促她结婚,看着我结婚了,催得更紧了。

后来,她相亲了一个,男方博士,她硕士,都在高校工作,收入男方偏高,各方面看起来都比较般配。但相处了几月后就领证了,领证后男方原形毕露,大男子主义尽显,加之我闺蜜比较任性,脾气也比较火爆,两个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有一次深夜,还闹到了派出所。就在这种情况下,她的母亲还是催着她结婚。在吵吵闹闹,嘻嘻笑笑中,两个人还是拿了结婚证,办了酒席。

可结婚后,婚姻中的两个人也没能消停,依旧打打闹闹。先是因为家庭琐事,小到一双筷子该不该丢,大到回娘家花了多少钱都能吵起来……

她的母亲明明知道,她结婚了可能不幸福,但仍旧没有阻止她母亲催婚。

其实,父母催婚,看不惯你不结婚,是因为总期盼你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尽管事与愿违。

当父母看到你在婚姻中受苦,挣扎,又总是想倾尽所有来帮你。当你痛苦不堪又无力回天的时候,父母又希望你不在受苦,所以,你若选择离婚,他们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父母怎样做,他们最终只有一个目的:你过得幸福。





洛七七


我妈妈在我四岁时候离婚了,然后再婚。在我看来即使第二次结婚,我妈妈似乎过得并不开心😊。仿佛并没有从第一次半途而废的婚姻中吸取教训,再婚时候所谓的把眼睛擦亮,找到称心如意的老公。但更恐怖的是两次婚姻的不满意并没有磨灭她对婚姻的希望,她像所有的老妈一样会催我赶紧搞对象结婚,乐此不疲的安排我相亲。。。

而我私以为经历过离婚,然后再婚也没能让她如意的老妈,可能会比一般人,或者一般女人更懂得婚姻,或者看开一切。但是并不是。。。现在我也有了女儿,慢慢的也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心情。我希望我的女儿婚姻幸福是肯定的,如果我的女儿到了婚龄不愿结婚处对象,我可能不会像我妈一样盲目的催婚,我会分析我女儿不想结婚的原因,对症下药。

再回头说说,刚毕业那会我也觉得我不会结婚了,或者对婚姻生活并没有什么向往,一个人也会过得很好很有趣。但是年龄到了,会自然而然有一种想稳定,想抚养个孩子的想法,或者想让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毕竟年轻时候想畅游祖国大好河山,看了一圈也不过花草树木,想吃遍所有美食,吃了很多也不过酸甜苦辣不是吗。想轰轰烈烈搞一番事业,转了一圈也发现自己也只是泯然众人中的一员,这个时候还特立独行,标新立异,可能到最后会成为一个一无事成的孤独老女人吧[抠鼻]

所以这样看来,可能我们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带着普通人所具备的普通属性,比如要依靠社会而立,会感到孤单,当年龄大了,身心疲惫的时候会渴望温暖,渴望归属。而这个时候就彰显了结婚组建家庭的重要性,有家庭你才会有亲人。父母他们是过来人,可能更明白其中奥秘所在。

最后,存在即合理。如果婚姻这个东西不是合理的,也许不管你的父母能不能接受,可能它首先都会被社会淘汰过了。可能持续多年的社会规则必然有着不能被取代的妙处,一些人自寻烦恼罢了。


回首亦是月明中


离婚证明还有人愿意要过你,不结婚证明连有人要你都没有。我想他们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吧。








凤飞飞6688


有一些父母可以接受子女离婚的结果,但是却不接受子女不结婚,我认为其内在原因主要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子女的结婚被一些父母当做自己的使命

自古以来,婚姻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为传宗接代。繁育后代延续家族香火,在传统观念中,是人在世的一个最重要的责任。如果不能够延续香火,将是对列祖列宗最大的不敬。也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

进一步说,不结婚就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繁育后代,不是名门正娶的妻子所生,即使有了后代,也往往因为庶生而不被重视。只有正式的妻子所生育的后代,才作为嫡子传下血脉。

受这种传统思想影响的父母,观念上无法接受子女不结婚,即使有了非婚生子女,也往往会感到脸上无光,不能光明正大的作为家族血脉的传承。所以说,子女的婚姻就成了父母一代最重要的一个使命,他们认为必须完成。

父母对离婚的态度跟不结婚是不同的

而离婚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父母当然不希望子女离婚,他们肯定希望子女能够婚姻幸福,和和美美,所谓家和万事兴。但如果子女之间确实无法相处,或者因为某种原因必须离婚,那父母也只能接受。

那相比于不结婚,父母是如何看待离婚这件事呢?为什么不接受子女不结婚,却能接受离婚呢?

很多的情况,要离婚的子女,很可能已经有了孩子,在父母的观念中,子女结婚并有了孩子,那就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即使子女离婚了,也不会影响这个重要的任务的完成。

如果子女离婚的时候还没有孩子,在父母眼里,这跟不结婚也是不同的。离婚只能说明夫妻两个感情不好,无法相处。但离婚并不意味着以后不再结婚,再婚后依然可以有孩子。只有不结婚才是父母心中无法接受的事情。


总之,我们清楚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这个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持有这种传统观念的人越来越少,但也会有一部分遗留。我们可能跟父母持有不同的观念,但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双方能够耐心沟通,尽量做到彼此理解,没有必要去全盘否定。(end)

欢迎【关注】大象生,专注解答情感、两性、婚姻、家庭等问题。希望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大象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更在意的是子嗣延绵,或者是旁人的闲言碎语。

老人家总是有一种执拗的想法,认为孩子结婚了,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少去考虑合适与否、离婚与否。

一、责任推脱

如果自家孩子年龄大了,还没有初婚。别人肯定会闲言碎语的说,“那家父母不知道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肯定是教育出了问题!”

一旦孩子结了婚,他们就完全没有任何责任了。至于小两口是过一辈子,还是三五两年就离婚,那是小两口自己的问题。

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走入婚姻,很大程度上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愿意将就、痛苦的走完这一生。与其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受累,还不如自己独自潇洒的走完这一生!

但父母辈的婚姻理念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年轻人追寻的是优雅、自信、不将就的婚恋观。

二、子嗣延绵

“没结婚的时候催结婚,结婚了就催生孩子!”父母的声声催促中,不知多少年轻人被迫进入了婚姻、当上了父母。

他们真的是自愿的吗?对自己的另一半、自己的孩子真的有足够的责任感吗?

父母的婚姻是一旦结婚,就只有丧偶一说。两个人绑在了一起,经过多年的磨合,就是一辈子。理所当然的为孩子付出一生,就像当年的他们!

对老人家来说,孙子比什么都重要。你结婚、离婚都不是大事儿,关键是得有孙子,不然香火就活生生断了!


大妈聊情感


你把结婚看做考试,就好解释了。

考试考砸了,父母无论是骂一顿、打一顿,还是帮着做个试卷分析,都是正常操作,然后这事就过了。

毕竟,考试本来就有考好和考砸两种结果,这次考砸,下次考好就行了嘛!高考还能复读呢。

况且,别人家的孩子还有考得更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可你要是压根儿没去考试,那就不一样了。父母恐怕会想:这孩子到底是翅膀太硬,还是脑子有点问题?


李慢


题目里说的没错,不结婚是一个问题,离婚是一个结果。

 

在大部分人眼中,完整的人生,就是出生、学说话、学走路、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

 

什么样的年龄段就理应做什么样的事,如果与这个规律不相符,自然会觉得有问题。比如说到了结婚的年龄而没有结婚,就会想,这个孩子是不是有病啊?

 

结婚就好比是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是关乎到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试

 

情商,智商,外部条件,内在素养,精神面貌,身体状况,有哪一个方面不足,就必须在另外方面有足够的优势来进行弥补,否则是没法过关的。

 

倘若连婚恋这一关都过不了,父母岂能不着急。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一个更在乎Ta的人存在,因为陪伴一个人时间最长的是伴侣。

 

 

在常人眼中,结婚是一种证明,至少证明了,在综合素质方面是合格的,证明了孩子具备了找到自己幸福的能力。

 

当然,不必排斥父母会在意世俗的目光,这是人之常情,换位思考一下,再开明的父母,即使你不必非要强迫自己用结婚的方式来证明,但至少让他们相信你是没问题的。

 

离婚的原因大多是外部的因素,是意外,意外的人,意外的事,一段婚姻里既然已经失去了彼此幸福的动力,倒不如及时止损,开启另一段人生。

 

对父母而言,最没法接受的是子女不结婚,其次是子女离婚。


冷月无痕


我正在等待离婚判决书。我妈说的最多一句话是以后父母不在了,谁会疼你?我个人感觉结婚是为了在生活上有个相互帮扶的人,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夫妻关系比子女关系和父母关系更可靠。夫妻才是相伴一生的。如果夫妻关系没有信任和关心,在猜忌和算计中生活,整天冷战,还不如离婚。人的一生中有舍才有得,感情也是。不结婚可能是没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人。从我自己作为过来人来看,女人把家庭放在第一位,还真不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来的实际些。因为现在都婚姻法真的不保护家庭主妇。


王凤娥天天开心


父母催婚与接受儿女离婚,都是为了爱,都是希望儿女生活的幸福。一、儿女不结婚,这是个态度问题,有些人还会猜疑是生理上有问题,父母总希望儿女有一个归宿,也证明自己儿女是正常的人,所以,父母不接受子女不结婚;二、为了后代:结婚过,生有后代,假如真的夫妻合不来,父母接受离婚,心理上认为有小孩了,有了下一代,子女老了,也不致于孤独一人终老。这就是父母不接受不婚,而接受离婚的主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