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高坪區:企業復工復產有“保姆”

“最近一段時間,企業員工狀態好嗎?”2月24日一上班,航空港工業集中區管委會派往富安娜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的“企業保姆”胡興平又到了該企業,瞭解復工後員工生活和企業生產情況。目前,高坪區已落實“企業保姆”20餘人,航空港管委會、南充現代物流園管委會等部門還落實了“服務網格員”,助企業復工復產。

富安娜公司於2月17日復工,目前有560餘名員工在崗。公司對食堂進行了一場大改造:餐桌中間用紙板隔開,變成一間間獨立的“格子間”。這樣一來,能儘可能減少飛沫傳播風險。員工實行分批就餐制度,所需的消毒液、酒精等物資需求量增加。“企業保姆”瞭解情況後,及時幫忙聯繫一批消毒液和酒精,並叮囑企業負責人一定要對車間、食堂等場所每天嚴格消毒。

位於南充航空港工業集中區的四川鶴鳴堂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中藥產品的企業。為緩解當地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現狀,該公司在做好中藥飲片生產的同時,決定增加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生產線。但公司從河南採購的一批新設備和原材料遇到了運輸困難,“好不容易找到運力,沒有通行證也運不回來。”瞭解情況後,高坪區派駐該公司的“企業保姆”張燕第一時間進行協調,為企業拿到了運輸通行證,並幫助企業申報辦理生產醫療防護用品所需的證照。“設備和原材料到了,我們馬上安裝,要不了幾天就可以投產了。”公司總經理王和平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企業防疫物資是否足夠,員工排查是否到位……對企業復工復產後遇到的問題,該區安排“企業保姆”進行跟蹤服務,並會同相關部門進行集中會商、集中備案,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據瞭解,疫情防控期間,高坪區“企業保姆”蹲點服務,開展“三送三問”活動,即給企業送防控物資、送防控技術、送惠企政策,問企業需求、問企業建議、問企業應對疫情對策,千方百計幫助解決能源供應、原料採購、交通運輸、產業鏈配套、工人招聘等方面難題。據瞭解,由於有“企業保姆”的細緻服務,目前,高坪區已經有57家企業實現復工復產,並且運行平穩。預計到2月底,全區8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將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受疫情影響,今年企業復工和農民工返城出現“兩頭難”:一方面,復工企業需要大量勞動力,但又擔心人員來自四面八方,防控壓力大;另一方面,不少務工人員對返城持觀望態度,“與其進城關進宿舍,不如窩在村裡。”

如何解決“兩難”?高坪區“企業保姆”一方面為企業用工人員提供健康依據,對擬招聘人員加強與當地村(居)的核查甄別;一方面為觀望的農民工提供企業用工信息,收集農民工返崗意願,組織搭乘省、市的農民工專列。高坪區農民工服務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高坪區協調有關部門按程序為1.1萬餘名計劃外出務工的村民出具健康證明,開通或組織搭乘到廣東、上海等地的“春風行動專車”34趟,通過“高坪農民工之家”公眾號等平臺推送浙江、廣東等地用工信息,幫助區內企業落實急需員工1200餘人。

◆相關新聞

“三制一保障”確保項目順利開復工

一季度計劃復工項目36個,佔季度目標的100%

日前,筆者從高坪區相關部門獲悉,該區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細化工作舉措,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復工開工。

2月24日,筆者在江東大道北延線和省道206線江陵至三壩段改造工程建設現場看到,工人們正有序施工,多臺挖掘機、推土機同步作業。據瞭解,為保證這兩個重點工程順利施工,區交通運輸局落實了施工人員50餘人,組織機械共36臺。

據瞭解,為及時掌握和解決全區交通項目建設中的新情況、新問題,高坪區交通運輸局實行“三制一保障”工作舉措,即:開工復工項目“承諾制”“會診制”“秘書制”和要素優先保障。要求復工項目主體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和行業標準規定承諾防疫、工期等;主管部門按照開工復工“十到位”要求進行綜合把脈會診,申報一個,會診一個,復工一個;向每個申請復工企業配置復工建設秘書一名,幫助協調解決防疫和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優先保障防護物資的供應,優先保障人員和車輛的通行,優先保障建設進度資金的撥付。

目前,全區各重大項目普遍實施了“三制一保障”復工開工工作舉措,今年首批擬實施的90個重點項目中,南充三環六期、香港恆輝電

子片式電阻生產、30萬頭生豬一體化建設、S206高坪至蓬安公路改線工程等15個項目已復工,2月底前,南充現代物流園二期還房汙水管網工程、高坪三小遷建項目等10個項目將陸續復工。一季度計劃復工項目36個,完成全年季度目標的100%。

今年,高坪區將以“10件大事”為抓手,重點推進32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36個重大產業項目、22個重大民生項目。為力促重大項目順利復工、加快建設,該區做好謀、嚴、快“三篇文章”,做到疫情防控、項目謀劃“兩不誤”。對達到開復工條件的項目,監督施工方做好崗前培訓、日常管理、工作環境消殺、防控知識宣傳、分散用餐等工作,採取封閉作業等辦法,有效切斷傳播鏈,確保項目建設不受影響。建立特別通道,採取合併簡化審批程序、備案承諾等靈活方式,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郵寄辦”等“不見面審批”服務模式,指定專門服務、專人服務,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最大限度縮短備案時限,提高備案效率。實行一個縣級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個工作人員的“1對1”工作機制,每日對全區重點項目開復工情況進行收集彙總,及時解決項目開工的水電氣油運等要素保障問題。(周漢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