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成本管理岗真的那么好吗?

从事造价咨询的小伙伴中,相信有为数不少的人都有一个颗渴望升格为甲方的心,向往甲方的成本岗位,想“翻身农奴把歌唱”,究其原因:

1、活少,从服务的委托方工作状态感知。

甲方成本管理岗真的那么好吗?


2、钱多,从招聘网站看到那诱人的年薪。

3、优越感,处在造价行业食物链的顶端。

甲方成本岗位拆解

做为资深造价咨询“老人”,从事造价近11年,专注于服务地产上市公司前10强近7年的时间,对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有较为清晰的了解,是否真如我们看到的那般?且听如下拆解。

1、活真的少吗?

造价分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个环节,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两个环节展开。对于大型房地产公司通常是将最为繁重的造价合理确定环节的工作外包,只保留有效控制的工作,这是集中有限的力量管控最有效的环节。

若将有效控制与合理确定相比,似乎从工作强度上有效控制工作较为轻松,但有效控制更能体现出造价的价值,对业务的技能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补充说明的:并非所有的甲方成本岗都是将合理确定外包的,一些小型地产公司的成本岗位既要负责合理确定又要负责有效控制,这就不那么轻松了。

2、钱真的多吗?

薪酬是与其所创造的价值相匹配,与辛苦程度无关。成本管理岗是地产公司较为重要的岗位,对项目的建安成本负责,通过限额设计、方案优化、变更审核、风险管控等方式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

甲方成本岗与造价咨询相比,虽都是造价相关的工作,但其计取薪酬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造价咨询是靠量,挣得是工费,是辛苦钱;成本管理岗是靠创造的价值,挣得的红利。这就好比代工厂与品牌商的逻辑。

或许我们接触的某些成本管理人员在识图、算量、组价等专业技能方面不如我们,若就此断言,我们比他们强,是有些过于武断。

岗位的性质决定岗位技能需求,大公司是精细化分工,靠的是规范流程、细致的标准。成本岗更侧重的是造价数据的分析和管理,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个项目的视野与格局。

3、真的有优越感吗?

若按照“金主”都是爷的逻辑,确实有相当的优越感。

协调设计、工程等相关部门的资料是成本管理人员很大部头的工作,试想,若资料提供的质量和时间都不能保证时,面临OA系统KPI的考核,优越感还有吗?

若遇到与施工单位洽谈陷入僵局的状况,网上有KPI,地下有领导追逼,优越感还有吗?

做造价最大的痛点是底层资料不完善且时间急,若按照协作的逻辑,没有完善的资料,没有合理的时间,无法出具造价成果,这时其优越感就不那么突出。

所谓的优越感是由所观察的视角导致的。

“甲方”的前世今生

谁都不是天生就做甲方的,那现在的这些“甲方”都是通过什么路径成为“甲方”的呢?据了解,主要的路径有:

1、通过校招直接进入地产公司。傲娇的大型地产公司,只找211、985等院校的毕业生。

2、通过社招进入地产公司,这区分为:

(1)由甲方进去甲方,这有两个纬度:

第一是由小甲方进入大甲方,其诉求有三,分别是:为名、为银子、为名为利。

第二是由大甲方进入小甲方,其诉求就是为银子。

(2)由乙方进去甲方,通过合适的契机进入。

(3)由丙方进去甲方:同乙方的路径。

通常进入甲方门槛后,就可以在各甲方间肆无忌惮的跳跳了。

丙方进入甲方的路径

由丙方进入甲方,需要跨过甲方傲娇的门槛,否很难进入,只能做围城外的人。

甲方社招的门槛通常设置是:

1、学历门槛。据了解,目前大型地产公司普遍设定的是统招本科学历。

2、有地产公司从业经验的门槛。

上述两条通常是大型地产公司的硬性要求,尤其是第二条,这是造价咨询小伙伴进去甲方的最大障碍(这条件太傲娇了),但坦然的讲,若在造价咨询单位经过多项目的历练,对地产成本管理的套路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若能进入甲方,换个视角工作,是具有相当背景优势的。但现实是残酷的,若不能找寻到合适的契机,这个门槛还真的难以跨过,只能望而兴叹。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总不会被埋没,据了解,由丙方进入甲方还是有的门路的,主要有三条:

1、通过特定造价咨询单位的背书。据了解,若有某些大型咨询公司的履历,在特定的地产公司是接受的,这是一条不被众知的路径。

2、通过地产公司人脉的背书。常在河边走,总能结识同道中人。

3、通常小地产公司多注重能力没有太多傲娇的门槛。可分两步走,先进入小甲方,刷履历,再到大甲方,这是“曲线救国”。

甲方成本岗套路解析

进入甲方成本岗位,最关键的是如何不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顺利的完成转型,在造价咨询阶段要做哪些储备呢,这一趴是要聊的这个内容。

1、思维模式的转变

造价咨询的指导思想是:有理有据,就低无风险的原则;但做为甲方若按照一切就低的原则,则有些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这个度如何把控。

造价咨询是靠自己完成造价的合理确定,作为甲方是要靠管理他人完成造价的合理确定工作,这涉及到维度的提升,如何转变。

造价咨询的工作通常是到梳理出问题的差异为止,最多是协助委托方解决问题;但作为甲方,则是以最终解决问题为重点。

2、协作半径拓宽

作为甲方协作半径拓宽,“务实”的内容变少,“务虚”的部分增多。地产公司是精细化的分化,流程多、套路多、会议多,涉及的部门多,不仅要考虑如何工作,还要考虑KPI,相应职场的“江湖”也会迎刃而出,这似乎与单纯的造价咨询工作有“天翻地覆”的差别。如何周旋,如何洁身自好,需要细思量。

3、不可不知成本“黑话”

这些“黑话”,或称地产行业的成本术语,需要知晓一二,比如目标成本、合约规划、七项对标、重计量、战采等,这些不做展开介绍。

另外地产成本基本都是指标思维,所有的数据都要与建筑面积建立联系,比如单方造价、含量等。在丙方阶段可以按照这个维度去梳理所做的项目,培养这样的习惯。

写在最后

作为近11年的造价从业者,做过基础设施、做过公建、做过住宅、做过乙方、做过丙方,服务过私企、服务过国企、服务过上市公司,一路走来,也曾有过强烈的向往的甲方成本岗位的念头,对那诱人的年薪心生向往,每当遇到职业的困惑或挫折时,就登陆猎聘网的账号,查看是否有企业邀约,发出的求职信是否回复,虽没有结果,但看到那近乎7位数的年薪,心中顿燃前行的力量,那或许是已成为一座灯塔。

在这近6年服务上市地产公司的过程中,对地产公司的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也不再有曾经的向往,因为感觉造价咨询更适合我,每次带领有限的团队力量去完成看似不太可能的工作,都有一种成就感,似乎找到了职业的那个平衡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生活需要银子,这是现实。愿向往甲方成本岗的造价咨询小伙伴,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精进,或许最终无法如愿,但只要找到自己职业的那个平衡点就足够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