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與慢

今天分享《思考,快與慢》,作者是美國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尼曼,他同時也是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這本書是卡尼曼教授的代表作,它讓我們瞭解自己是怎麼做決策的,書中介紹兩種思考系統:系統1和系統2,已經成為很多書常用的名詞了。

這本書中文版2012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後,到2019年11月份,已經是第87次印刷了,可見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

思考,快與慢

什麼是系統1和系統2呢?

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於自主控制狀態。

而系統2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複雜的運算。系統2的運行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注等主觀體驗相關聯。

我記得剛買好車那陣,早上開車去公司上班,到公司後就很累,感覺已經工作了大半天,因為我在開車的時候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消耗的精力很多,這說明那時系統2一直在幫助我開車。

可能半年後,這個現象就消失了,駕車變成一種享受,我有時都不知道自己怎麼開回家的,也就是說現在駕車這個動作完全由系統1處理了,並且由於系統1接管的時候不會佔有多少腦容量,駕車變成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可以邊開車邊和人談笑風生了。

在大腦的系統中,系統1才是主角,只有當系統1遇到麻煩事,或者一些重要的任務系統1搞不定,系統2會出面解決。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認知錯覺。很多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顯然覺得認知努力沒什麼意思,會盡量避免費力思考。

下面有一個例子,大家想想結論是否與前提有關聯?

  • 所有的的玫瑰都是花。
  • 有些花很快會凋謝。
  • 因此,有些玫瑰花也會很快凋謝。

這個結論對嗎,如果按直覺可能是對的,有些人懶得進一步思考就說這個結論是對的,但如果稍微想一下(這時要用到系統2),那麼就可以判斷出這個結論是錯的。

我記得剛工作的時候,面對一些表格中數字的加減,經常出錯。在後面我意識到這個地方容易錯後,每次碰到這種表格我就多了一份警覺,我會比平時做的慢一點或者做完檢查一下,這時一般不會出錯了。我的這個警覺的動作,現在看來應該就是系統2啟動了。

在我們生活中很多的事情也是類似的,由於系統1是主角,我們經常會不自覺的對某個問題得出結論,殊不知系統1經常會犯認知錯覺。

卡尼曼教授把能避免思維上懶惰的人叫做“勤快人”,他們更機警,思維更活躍,不會滿足於貌似正確的答案。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會有時勤快有時相對懶惰,這個他們的精力有關,如果讓他們在飢餓時候去做一些決定,出錯的概率是比較大的,這是因為他們傾向於用不費腦力的系統1思考而不會多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進行進一步核查。


我想說:

今天的文章比較費腦,如果沒看懂,那一定是我沒怎麼讀懂,我也剛讀了前面幾章,這是一本值得慢慢讀的好書,雖然很多的道理在其他書中都講過,但其實很多書都是引用這本書的一些結論,讀書要讀源頭書,這樣你會知道一些觀點的來龍去脈,也就更容易深刻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