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個新“動作”,去年來第2次出現,對購房者有什麼“好處”?

2015年到現在,看起來只有短短的5年時間,樓市的變化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來的猛烈。

我們可以簡單回顧一下,從2015-2017年,從京滬深等一線城市房價起漲,累計漲幅達到44%,二線達到了33%,三四線城市整體也有33%。

注意,這只是均價,部分熱點新一線城市、環都市圈三線以下城市,中西部棚改大省的地市,翻倍的比比皆是。

到了2018-2019年,房價漲幅慢慢趨於平穩,我們看到房貸利率持續上浮,即便在去年10月份實行LPR合同後,首套房也要加幾十個基點,二手房下跌城市也逐漸更多,買房賺差價的空間基本沒有了。

表面上看,樓市對無房的剛需族似乎越來越難了,首付水漲船高不說,房貸月供也變多了。

不過,機會說來就來,央行最近的1個新動作,預示了2020年樓市即將發生變化。

比如,5年期LPR再降5BP,為2019年來第2次下降。

從去年8月份開始,利率不再掛鉤基準利率,開始以LPR報價為“錨”,每個月20號上午9點半,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公佈。

央行1個新“動作”,去年來第2次出現,對購房者有什麼“好處”?

從去年10月份開始,房貸開始轉為LPR合同,參考5年期LPR的報價。

簡單一句話:5年期LPR的報價,就是房貸利率參考的標準,你的房貸高低、月供多少都由這個報價決定。

而本月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的數據顯示,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4.05%,5年期以上LPR為4.75%,分別較前次報價下降10個、5個基點。

這次5年期LPR下調了5BP,是自從2019年11月份後,第二次出現下降了。

降5BP意味著什麼呢?

按貸款100萬30年期等額本息來計算,月供減少30元左右,大約30年內整體利息少支出10864元。

別小看這1萬多塊錢,去年11月份就已經下調過一次,相當於省下了2萬多元的利息,按照專家的測算,今年5年期LPR還有下調的可能性,隨著各家銀行再調低首套房的加基點水平,省下的30年利息也是很可觀的一筆錢了。

此外,各個地方城市,對房地產的態度也慢慢在起變化。

央行1個新“動作”,去年來第2次出現,對購房者有什麼“好處”?

比如,河南駐馬店出臺17項措施,當中提及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到20%、各類人才買房補助200元/㎡、大中專以上150元/㎡、農民工100元/㎡等。

湖南衡陽也推出相關政策,有新房二手房補貼契稅、車位補貼1000元/個、本科買房補貼5萬等,去年湖南醴陵縣也出臺過類似的貨幣補貼政策。

還有1月份四川自貢市富順縣,對於在2020年上半年購房的居民,可以享受每平方米200元的補貼。

這對購房者有什麼“好處”?

1,央行的降息,5年期LPR的下降,意味著首套房的購房成本會越來越低,這是在“省錢”。

2,買房送補貼,給與不同程度的優惠,尤其是剛需群體,這是在“送錢”。

看得出來,今年剛需族買房的話,形勢環境要比2018、2019年更有利一些,不論是央行、銀行層面,還是各個具體城市的實施環節,既能省下一部分房貸的錢,不少城市還能收到一筆新補貼。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買房這件事變得簡單,在2020年,選城市、選城區、選樓盤,都要比往年的難度係數更大,2類人須慎重,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類,家庭財務槓桿不能過高,要量力而行。

前幾天,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了《2019年年度宏觀槓桿率報告》,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槓桿率為245.4%,比上年上升了6.1個百分點。

分部門來看,2019年末居民部門槓桿率為55.8%,相比於2018年末的52.1%上升了3.7個百分點。

55.8%的居民槓桿意味著什麼?

也就是說,每個家庭至少都要揹負佔收入將近6成的債務,這些債務絕大部分都是由房貸構成的。

因此,今年買房,即便能節省房貸利息,有的地方還送的有現金補貼,也要視自己的家庭財務槓桿來決定,不能衝動買房。

央行1個新“動作”,去年來第2次出現,對購房者有什麼“好處”?

道理很簡單,省下的利息加上送的補貼,加起來可能有六七萬塊錢,這些錢看起來不少,但對於一個負債率接近80%,工作收入朝不保夕的家庭來說,其實就是“杯水車薪”。

一句話:今年除非手裡有充裕的積蓄和買房預算,否則不要衝動買房。

第二類,不要買“非自住”的城市和房子。

這一點也很關鍵,如果說過去20年買房是“見房就買”,那未來買房的原則就是“非自住不買”。

最近這兩年,我發現有一種現象愈演愈烈:房子買在老家,消費強行被拔高,月供還不起,只能選擇去一二線熱點城市打拼,一邊還老家的房貸,一邊在大城市省吃儉用租房住。

包括很多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也在訴苦,買房圖便宜,或者被置業顧問天花亂墜的形容詞所打動,房子買到了偏遠的新區,上個班倒好幾趟地鐵和公交,光通勤時間就得花好幾個小時,還不如在市區租房住。

這些案例,都是“非自住”買房的典型。

筆者建議,買房之前,先不要管能省下多少錢,最先要確定的就是買房的城市和配套,是不是有利於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再衡量自己的年收入、家庭的積蓄、房貸償還難度,如果這兩個問題考慮清楚,對無房者來說,才能真正稱得上“機會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