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總有一些故事歷久彌新,總有一些人活成傳奇!廣西民族醫院推出”醫暖人生“欄目,帶你領略好故事的風采,感悟百態人生。今天的這個故事,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醫院神經內科三區的副護士長陳宥霖,出征武漢,在戰場上只想做好每件工作的她,堅信愛是希望,愛是一切。


武漢的冬日,即便出了太陽,還是有點陰冷的感覺。冷氣從褲腿不斷竄入全身,涼颼颼地。

採訪陳宥霖的時候,她似乎還沒有從疲憊中緩過來,電話那頭的她聲音有點沙啞。前幾天跟隨大部隊凌晨才抵達武漢,分發完物資等已是第二天的早上5點,6點才入睡,簡單地休息了一下,又馬上投身於入艙前的緊張培訓中,培訓過後就要正式入艙了。

陳宥霖是廣西民族醫院神經內科三區的副護士長、內科第五黨支部的組織委員,新冠病毒疫情開始以來,她便主動請纓到一線工作,先是在醫院發熱門診,接著報名馳援武漢,並以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及認真細緻等工作作風在眾多的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廣西民族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工作照


在臨床一線連軸轉,是陳宥霖的生活常態。然而,無論是在廣西民族醫院,還是馳援武漢,再忙再累,“鐵打一樣”的她總是毫無怨言,而這一切,均源於她的初心和夢想。

她坦言:現在做的一切工作都是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也只想做好每一件自己負責的事。

01


父愛深深 助她搭上“時代”列車

陳宥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雖然是經商的,每天早出晚歸,非常忙,但是從不忘對她的教育。作為黨員的父親時常關注時事,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有一天女兒也能和他一樣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衝鋒在前,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而陳宥霖不負父望。從小就對醫生護士職業有著深深敬畏的她,高考時在父親的支持下,毫不猶豫地填報桂林醫學院護理專業,並順利被心儀的院校錄取。

為了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大學期間,陳宥霖努力學習,成績優異,每個學期都獲得獎學金,同時她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是學生會外聯部部長。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的生活照


2008年,陳宥霖在臨床實習,時值汶川大地震,當時的陳宥霖每天忙碌於臨床護理工作,還有各種課程,學業和工作壓力並不小。

大概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她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看看新聞,關注時事。而當看到漫天汶川地震的消息撲面而來的時候,她“定不住”了。在那些畫面裡,許多人親人遇難時絕望傷心的眼神以及很多人無家可歸的無奈深深觸痛了她柔軟的內心。

醫護人員在現場救治的忙碌身影令她心生敬仰,時為預備黨員的她希望自己可以快快成為一名優秀的護士黨員,在國家需要的時候,隨時出征,奮戰在搶救生命的最前線。

同年6月,她如期轉正,成為一名正式黨員,也於2009年因品學兼優獲得了優秀畢業生的稱號,順利地進入廣西民族醫院,成為一名真正的護士,在實現夢想的舞臺上奮力奔跑。

12年剛好是一輪生肖的一個輪迴。當人們還沉浸在2020年新年的美好期待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湧襲來,武漢成為重災區,需要大量的醫務人員。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在請戰書上堅定按下手印


陳宥霖的父親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忙給女兒打電話,叮囑她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前線。

正是父親的支持,陳宥霖在得知醫院開始馳援武漢工作報名時,毫不猶豫地參加了,並通過了考察。

在得知女兒可以去武漢支援的時候,陳宥霖的父親臉上寫滿了驕傲。而對於這個消息,陳宥霖坦言: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該出手時就出手,只想儘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做點微不足道的奉獻而已。

02


暖心的小女子其實是個“霸道總裁”

“交給我”、“讓我來”、“我是黨員我先上”······外表高挑優雅的陳宥霖看起來是個柔弱的小女子,但骨子裡是個不折不扣的“霸道總裁”,做事頗有想法,從不拈輕怕重,作風雷厲風行、果敢大度。

她是醫院神經內科三區副護長,又是內科第五黨支部的組織委員,在黨務工作上對於黨費的收繳、支部的活動等總是忙上忙下,不知疲倦,積極組織支部開展各項活動,對於平日科室裡繁重的工作她也總是搶在前頭。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獲得國家級護理技術專利


提起陳宥霖,科室的覃護士長是這樣評價她的:積極主動、高效率。據瞭解,陳宥霖在工作中總是積極地替因急事臨時不能來上班的同事頂班,並多次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主動值班,好讓外地或者家有孩子的同事能多點時間陪伴家人。而無論是值夜班還是分管患者的護理工作,都能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經常得到同事和領導的稱讚及患者家屬的表揚。

神經內科的病情比較複雜,有些病人因為偏癱長期臥床,而長期臥床不經常翻身的話就會產生壓瘡,因壓瘡導致感染,加重病情。

如果家屬不在場的話,當班的護士就得幫助患者翻身,擦身等。這些都屬於重活雜活,也是陳宥霖的工作日常。而在疫情開始後,她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工作,面對比病房更加繁重的工作量,陳宥霖也沒有任何怨言。

發熱門診是判斷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關卡,隔離留觀室更是直接接觸疑似病人的地方,其危險性不言而喻。

大年初三的時候,陳宥霖正在當班時,來了個年近九旬的“難纏”的老人。

老人因為肺炎,高燒不退,並且患有糖尿病。由於需要隔離,家屬沒有辦法在旁邊照顧老人,所有的壓力都落在了當班護士的身上。

老人很重,將近170斤,因為身體不舒服,情緒波動也比較大,並不怎麼願意配合。總是三番五次“刁難”陳宥霖,比如不配合穿衣、吃藥、翻身......陳宥霖不僅要定時幫他翻身,還要照顧他吃喝拉撒。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參與防護服穿脫培訓


“我們工作的時候都是穿著防護服的,本來穿著防護服就很笨重,老人家也比較大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最重要的是他不是怎麼配合。”回想起當時的困難,陳宥霖頗有感慨。

但即便如此,她還是使出“吃奶”的力氣,將老人照顧得妥妥帖帖地。而對於在非隔離區等待的家屬,看到夜裡冷,親屬幾次打噴嚏,貼心的陳宥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小太陽”給老人的家屬取暖,這讓對方暖心而感動。

03


火線上,“霸道總裁”的擔當與愛和“小聰明”

被厚重的防護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陳宥霖,瞬間變成了一個“太空人”,這樣子看起來更“霸道”了。到達武漢後,經過兩天的培訓,她正式奔赴戰場。

在此前,重新分組的時候,她憑著豐富的業務經驗和管理能力被任命為小組組長,挑起了大梁。

陳宥霖所在的護理小組一共八個人。作為組長的她不僅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同時還要保證小組成員的安全。前線的情況的複雜性她是心裡有數的,但是當真的要入艙的時候,難免會有點小緊張,可這種小緊張很快就消失了。作為“領導”,她得沉得住氣,整個隊伍才不會慌亂。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陳宥霖和隊友的合照


艙內患者經過兩天的“修整”後,慢慢習慣了這裡的環境,先前的情緒波動也慢慢地緩和了,然而工作量並沒有因此減少。除了連續6個小時悶在防護服裡,空氣不流通,行動笨重不便的難受外,每日的飯點給病人分飯,是極大的工作量。

艙內,一個班組8個人,要負責將近200個病人,分飯確實是個很大的問題。艙內屬於汙染區,飯盒無法由後勤人員送進裡面,只能放在指定的非汙染區,而這兩個區間隔有一段距離,光拎飯就得耗掉不少體力。

為了節約人力,提高效率,身為醫院黨支部組織委員的陳宥霖和她的團隊,耍起了“小聰明”,打起了黨員的“主意”,她們在之前就打聽好了全艙的輕症患者誰是黨員,並對他們充分賦能,發揮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讓他們幫著一起取飯,送飯,不到一個小時,將近200盒飯很快就分完了。

看著患者們心滿意足地按時吃上可口的飯菜,累得滿頭大汗的陳宥霖欣慰無比。

陳宥霖的暖心和大愛就像冬日的陽光,總能溫暖患者的心窩。50多歲的黃阿姨是一名新冠患者,她除了感染新冠病毒外,還伴有糖尿病,必須每天定時打胰島素。

戰疫故事——陳宥霖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霸道總裁


來到方艙醫院隔離治療時,因為收拾東西太急,只記得帶了用來消毒針口的酒精,沒有帶棉籤。她在上一班組交接班時跟護士提出希望能夠給她一包棉籤的要求後,本以為艙內那麼多人,自己的要求不會被滿足,誰知道就在自己即將要入睡的時候,陳宥霖拿了一包棉籤出現在她面前。

“阿姨,這是您要的棉籤。”陳宥霖溫柔地說。

陳宥霖不曾想過,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讓黃阿姨感恩戴德。她注意到阿姨接過棉籤的雙手激動得一直在抖動,眼淚快要出來了。

“姑娘,太謝謝您了。以為你們這麼忙,不會記得,沒想到還有人惦記著我。”黃阿姨感激地說。

“交接班時候,上一班人員就叮囑了。患者的小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大事。”採訪時,陳宥霖這樣說。

是啊,病魔無情,但人間有愛,在方艙醫院裡,人和人之間的關心是多麼地珍貴,所有平日裡微不足道的舉手之勞,在這裡都變得彌足珍貴。

在這裡,患者的感謝就是對陳宥霖工作最大的肯定,而這一聲“謝謝”,讓冒著風險用真情照護著患者的陳宥霖覺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無論是患者的感謝還是患者們飯後一起看電視時,跟隨電視畫面呼喊著的那一聲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方艙醫院裡的點點滴滴給予她的是感動和愛,激勵著她抬起沉重的腿,帶著溫柔的笑,走到一個個患者的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