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样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

刚果盆地曾是孤岛


你好,看了你分享出来的问题,很是心疼你的感受,被原生家庭影响的孩子,很多时候内心是纠结的,但是并不是被影响就没有改变,改变的关键点还在于我们自己。

每个人在成人之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6岁,这一阶段主要是心理胚胎的发展和身体各个器官的成长,也是自我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变化比较大;第二阶段是6—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属于发展的平稳期;第三阶段是12—18岁,初中高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叛逆期。为什么要提到这三个阶段呢?主要是为了帮助你了解原生家庭对我们影响,并如何去摆脱这种影响。

第一阶段,婴幼儿时期,我们对外界很多事情是不懂的,唯一的目标就是自身的发展,性格的形成、身体各个器官的运用,以及了解并认识我们生存环境。这个阶段从表面上看原生家庭尤其是我们的第一抚养人如父母对我们影响不大,但实际上人从出生起就有“心智”,所以周围环境的好坏以及健康程度对我们是有影响的,这也会伴随我们成长而成为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因为太小我们无法去调整内心的状态,也改变不了影响我们心智成长的外在环境。

第二阶段,相对于我们来说,成长属于比较平稳,性格形成已经基本定型,除非身边发生重大事件影响,会对性格造成特别大的改变。这个时候原生家庭里面成员的性格,尤其是父母的情绪情感状态,对待我们的方式可以让我们从情绪上去感受到,也会受到影响并且会有一定的“模仿”。

第三阶段,进入青春期、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变化也是比较大的,有一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展现出来的性格状态和小学阶段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在这个时间段我们的心理层面处于“半成熟”状态,身体已经是逐渐“成熟”,由此会给心里造成一种感受,就是自己可以像成人一样解决问题,不需要再通过父母或监护人来规范,也有意去躲避家庭成员的关心和照顾。这个时候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其实已经慢慢会从我们的态度、做事方式、语言沟通、人际关系相处等方面看出来了。

当你成人后,你选择继续深造、进入企业上班、谈恋爱,你会发现性格当中有一部分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就像我们这位朋友一样,妈妈的愤怒、消极,爸爸的抱怨会让他在刚成人的年纪会担心自己的心态会影响到以后的小孩,对自己的人生也不是非常的乐观。这个时候其实是最好的时机,摆脱你原生家庭影响的时机,摆脱不是要让你割舍你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而是从心理上去剥掉原生家庭对你成长的影响。

首先,拥抱内心受伤的小孩。请你认同一点,从身体上心理上你都是独立的唯一的,你应该享有你为自己做主的权利,父母的情绪和态度只能说明他们在面对他们自己人生问题的时候,由于内心的脆弱和自卑,把他们自己的责任转移给其他人,所以他们的人生问题不需要你来承担,你也承担不了,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不能承担父母的负面情绪不代表我们不爱他们,爱和捆绑责任是完全不同的内容,当父母的言行对你造成影响的时候,你可以暂时与他们保持距离,回到你的内心,好好抱抱你内心里那个小孩,他才是最需要你关心疼爱的(这个小孩其实就是小时候受原生家庭影响而没有办法改变困境的你,你是无辜的)。

其次,不要试图改变原生家庭的成员,哪怕是你最亲近的父母。我非常理解每个“受伤”的孩子多希望改变自己的家人,希望他们快乐,不要争吵,不要太悲观,不要暴躁等等一系列不好的行为、心态。但是如果你想自己的内心享有自由,如果你真的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那么请记住我说的,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他们的人生请他们自己负责,你如果想改变,这份责任就会压垮你,而且你也改变不了。做到这一点有点难,因为你会把爱和孝顺混淆,但是每一次的坚持,你会发现如果你不试图改变他们,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慢慢的你会越来越轻松,而不久之后他们就很少再找你“麻烦”。

还有一点,也是我今天在这里想分享的最后一点。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你可以不用原谅他们对你造成的影响,但是你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作为家人,他们也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多想想他们对我们好的一面,也许在这个层面上, 他已经做到他能做到的做好状态了。我们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难解的题,人生的烦恼。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摆脱原生家庭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会让你获得新生和自由,就像破茧成蝶一样,你要相信你自己你的人生你做主,其他人都只是参与。这几年我也是渐渐和我的原生家庭和解,与我自己和解,和解之后内心很轻松,也有一种打碎、糅合、再重塑的感觉,非常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对心理学方面很有兴趣,并且一直在学习。谢谢!


花妈妈的儿童心理之家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原生家庭真的会对一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我的原生家庭就是这样,从我记事开始家里争吵打骂不断,很多东西成年人能理解但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所以我一直深感自己的不幸,父母撕打在一起时我分不开,我跑出去找人没人管,我躲在角落瑟瑟发抖感觉世界上的一切美好都与我无关,我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恐惧和自卑渡过的。小时候大家都憧憬我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吧,我不会,他们让我觉得爱情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东西,也是痛苦的原因。等我再长大些,就急迫的想离开家,我中学过后基本上就不怎么回家了,每天笑得没心没肺,心里却很孤独。我真正的不排斥这个家其实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回家我再一次细数自己曾遭受的不公平和创伤,父母就在那听着,我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变成了弱势,他们愧疚,自责,不知所措。当我感受到他们的无助,生我养我的父母我本是该保护他们的,更何况过去无法重来,那次我选择了往前看。我依然不愿回家,他们不找我我也不找他们,只是那以后我再没指责抱怨过他们。后来毕业工作离家很远,我没有一丝不舍,因为在我心里那个家着实给不了我多少留恋,只要他们健康平安不缺吃少穿我根本不会在意。后来恋爱总是被骂没有心的我,开始认真的谈了一份感情,愿意相信爱,愿意毫无保留的付出,两个人都很在乎彼此,可却还是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的不可开交。场景好像有些熟悉……我发现大多数口中的抱怨在前期都是爱的付出,想着自己都做这么多对方为什么不能包容一下。于是我就想父母在气血方刚时是不是也一样倔强?其实回想起来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打的不可开交了,只是那时候的他们被一个心智尚未强大的孩子撞见,给她的童年蒙上了阴影。看在他们第一次做父母的份儿上于是我选择原谅他们,我开始尝试主动关心他们,和他们聊天,到现在已半年有余,从开始的尴尬和父母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习以为常。虽然现在的我还偶有不安,但好在家里的温度逐渐升高,一切也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把我的经历分享出来,只是想说,亲爱的,我们都曾遭遇过不幸,既然木已成舟,那就走好眼下的路,最难的时候已经过来了,过去伤害的是那个弱小的你,随着你的强大那些都不足以伤害到你了对吗?答应我试着和过去和解,试着拥抱未来。愿你余生幸福……


方圆几里9958


看到你提的这个问题,心里五味杂陈,说实话很心疼你。虽然你说的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但从这寥寥数语当中,也可以体会到你的心情,郁闷、失望、委屈、伤心以及对未来的担心。

我想,你提的问题,怎样才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我试着回答一下。

确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强烈影响和塑造。如果原生家庭充满了爱,接纳和肯定,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扶持。这样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但是如果原生家庭里面相互嫌弃、抱怨、充满了指责和批评。没有相互接纳和欣赏,缺少爱的温暖。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是不幸的。

有很多心理疾病或者人格缺陷,都和原生家庭里缺爱有关。有句话叫做“幸福的童年疗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疗愈”

可见原生家庭重要性。尽管如此,我们却不可以陷入对原生家庭的抱怨和绝望中。

所谓的“父母皆祸害”论我是不赞成的。这样的视角太狭隘,太自我中心,是偏面的谬论。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每一个人都被他的原生家庭和环境所限制。就像你自己说的,当你抱怨你妈妈的时候,你妈妈也在抱怨她妈妈,抱怨你爸爸。你觉得你很吃亏,生活在这样一个缺爱的家庭里面。渴望家庭充满爱,充满幸福,这样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你没有看到,你的爸爸妈妈,事实上已经尽其所能给了他能够给你的,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尽管这一切不符合你的心意,更不符合你头脑中理想化的要求。

没办法,这就是现实。爸爸妈妈也只是普通人,也曾经是一个脆弱的小孩,面对残酷的生活,也会很无助,很无力,很无能,也渴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充满爱和幸福的原生家庭里面。但是恐怕他们也没有得到过,他们没有得到的又怎么给你?

如果你一味的抱怨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那么你就是在逃避责任。就像你父母所做的一样,自己没有成长,让下一代承受不幸的童年。你父母已经养你到18岁,至少没有让你流落街头饿死,至少你现在四肢健全身体健康,这已经不容易了,接下去的路,需要你自己来走。

尽管一定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如果你不想以后你的孩子也抱怨你,也和你一样吃尽苦头。那么你需要从现代开始,认清现实,承担起改变的责任。过去的你还是一个小孩子,对很多事都是无知无觉,必须依赖父母照顾。但是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成人跟小孩最大的差别就是,成人主动的承担责任,努力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沉溺在被原生家庭祸害这样的思维里面,是非常可悲的,也是错误的。

尽管原生家庭确实对我们造成了伤害,但那是无意的,也是无奈的。如果一定要说伤害,那也是生活,是生活太不易了。你要相信,父母已经尽其所能做到最好,只能是这样了。

但是你的头脑可能不会接受,头脑会比较,会判断,别人的父母是如何如何,所以我的父母也应该如何如何。

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思维,实际上,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能够做到更好,能够看清自己的不足,能够认清自己的行为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我相信没有哪个父母是愿意去伤害自己孩子的。

从家族系统传承的视角来看,家族的链条。从过去一直延伸到未来,每一代人都是这个链条当中的一环。前面的一环没有做好,没有成长,那么就会把成长的重任留给后面一环。

所以如果你不想将来你的孩子,到这个世界像你一样受苦。那么如果你不承担成长的责任,谁来承担呢?

一个成熟的人,就会认清和接纳现实,不再抱怨,抱怨是一种无力的逃避行为。在抱怨的同时也把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生活其实很简单,对自己诚实,努力的去做好自己。好好的爱自己,成长自己。如果还有余力,再多关爱身边的人,这样就很好啦。

能做多少算多少,心不要太高,不要跟别人攀比。命运对每一个人来讲,即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是每个人的出生,公平的是,人这一生,其实只不过是来体验一番而已,短短的几十年。走的时候,所有的名利成就,都会烟消云散,一切归零。

原生家庭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不需要摆脱,也无从摆脱,没有原生家庭就不会有你,只是需要你努力成长自己而已,成长了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也就是所谓摆脱了吧!

所以从现在开始,接纳自己,疼惜自己,放下过去,努力,加油吧!


金华市观自在心理咨询


摆脱之前先回归原生家庭。[祈祷][玫瑰][祈祷]

客观上回到家里,相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

1.学会沟通。在良好客观的沟通中去接受客观人性,从善意的角度去拥抱亲情。

有原生家庭问题的人,普通都存在不会沟通的问题:用打骂、批评、嘶吼、冷眼、沉默等方式去表达对彼此原本是关心、爱。

2.百善孝为先。不会和家人相处,不会处理家庭关系的人,在外与人相处都会面临人际关系问题。

3.要接纳,接纳好的与不好的,对家人对自己都不要太苛刻,不要因为是家就完全的放任自己,放任到任性自私的地步而不自知;接纳家人也有不完美,也有无知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每个人都有遗憾与后悔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贪婪的本性,这就是人性,不断完善也是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类也是需要进化的。

4.我们都要做相信自己的人,解铃还须系铃人!不要试图去摆脱原生家庭,因为那是我们的根与本质所在!那样会让我们离自己越来越远,会陷入永远也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漩涡。

摆脱原生家庭之前先接纳原生家庭

我们摆脱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需要摆脱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与痛!

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爱慕]


哲哲梵


你好,在不了解情况下的人,单方面劝你包容大度,都是不负责任的。

但是,我还是想说,要包容,理解,因为,毕竟是家人。

一, 正确的看待,

有时候,你会发现你和家里人抱怨的语气一样,其实抱怨起来也就无非就哪几种。

大人和小孩之间说相互不理解。既然你不支持我,不让我过自己想要的日子,你养我干嘛等等。

夫妻直接说相互不关心爱护,你就一天天的打牌喝酒,我是上辈子欠下你的了等等,

父母和在大一辈人的人说,你看我嫁进来,你们啥也没帮助过,或者我那会说啥啥你们不听,现在弄的我成这样了。

其实抱怨起来就那些话,并非只有你家有,只是多少,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正确的看待。

二、抱怨是人生的必须品

抱怨是一种情绪,在任何人身上都会有,产生抱怨的从来不是人,而是相处的方法,同时抱怨也是必须品,是人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因为谁也不可能一辈子所做的事,说的话,自己的行为,都让别人理解接受。当对方,不能责怪你,不能让你改变时,抱怨就成为一种折中的表达方式了,只能减少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是情感的需要。

三、如何避免

这种感觉在少年时尤为的明显,因为这个时候的你,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想问题会偏激,那该如何避免。

1,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一个更重要,比如我,家里也乱,父母天天吵架,但是,即使也乱,这是我的家,我不想我的家分离,我会告诉他们我是如何想的,让他们顾虑我的感觉,也会在他俩之间调和,周转,为了这个家我有我需要承担的责任,也有需要付出的代价,但是和我想要的来比,这些有算的了什么呢。

2,学会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会开导,比如,比如,你为什么要生我,开导方向就是,你看他们把你照顾的很好,让你健健康康的长大,这么多年吵吵闹闹的还不是一直关心你吗,比如祸害我从来都没过过好日子,那就说,那他不是还在为这个家努力吗、我感觉对我还是好的、只是不懂如何照顾咱们的感受,本心上不是好的吗,等等。

一个家庭的组建,绝不是发生在互相憎恨的情况下,那么,也就一定也有开心快乐,幸福的事情,也是有让他们决定在一起的理由,了解它,找到它,就是开导的方向。

3,自己如何不受影响,不管你能理解也好不能理解也罢,你只要做你自己,会有人能改变你吗,正因为你经历过,你才知道这样的事有多不好,真可谓,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有过牵挂,了无牵挂。你的经历,是你避免你以后重蹈覆辙的重要经历,如果你都不知道有这样的事,你还会去注意吗,只有承受这样的压力,你才能有推开他的动力,和能力。

放手往往是最简单的,承受才是困难的,不怕辣是能力,享受辣才是生活,不管如何,百行孝为先,你的存在,可不是你一个人的事,莫要轻言轻生,去承受一个男人该承受的,只会逃避的叫男孩,敢于面对叫男人,享受一切都才叫男子汉。

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路遇少商


有一句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性格从哪儿来呢?就是从原生家庭里面来。所以说,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就没办法选择自己的性格,然后我们的命运就这样被定下来了。但是命是定的,运是动的。我们可以改自己的运。怎么改运呢了?凡四训里面。告诉我们要积德行善。有的同学是唯物主义者,他不信这一套。那么我们就要。受教育,通过教育来反思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反思我们的缺陷,那么家庭呢,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性格缺陷,我们要努力的改,成本是很高的,需要很大很大的毅力。这个除了受学校教育之外,在我们工作之余呢,要多读书,书读多了自然熏陶,我们的气质和处理事情的方法。从而改变家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最后是多交朋友。多交朋友。跟朋友学业处理各种问题。



雷哥讲古今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会有三种结局。

第1种结局,孩子会在潜意识当中认同父母关系模式还有父母对自己的关系模式。例如离婚率高的家庭子女,婚姻当中出现的离婚率也较高。这种情况下就是子女认同了父母的关系模式。

其次,一个人对待社会同事朋友是怎样的关系模式,一般是源于父母如何对待这个人。例如总在被家暴的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也容易对别人进行暴力。被人看不起的孩子,可能是源于在原生家庭当中被父母挑剔怀疑。

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用父母的方式对待社会。

第2种结局。在原生家庭中。经历过父母离婚吵架。甚至家暴的孩子。出于童年安全感不足,以及对父母婚姻的愤怒。他有可能一辈子不结婚。

第3种结局。这个孩子在经历了童年当中的诸多伤害。他总结了自己所遭受的不幸。于是为了终结这种原生家庭给予孩子的强迫性重复。他以相反的方式对待社会和他人。例如父母脾气暴躁,他却让自己的脾气温和。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他在结婚后发誓要对孩子百般体贴。父母关系不好,于是他在婚姻当中。尽可能地对爱人亲密。

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当你意识到潜意识当中的模式了,就会产生改变。

也就是说你已经意识到你的诸多问题跟原生家庭有关。这就相当于你知道前面的路段有一个坑,那么你就可以绕过那个坎继续前行。

如果你依然掉到那个坑里。说明你潜意识里其实还没有做好改变的准备。所以你明明看到那个坑,依然让自己掉了进去。


曲奇483


原生家庭是一个人无法选择的,无论父母是智慧的还是糟糕的,我们都没办法拒绝。

如果降生在不那么美好的家庭,如果原生家庭给你带来很多性格的缺陷,走出阴影,改变自己。但是你是可以付出努力走到接纳与原谅之路,并且与原生家庭和解才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状态。著名演员孙俪原生家庭也是问题重重,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的小家幸福美满。以下是需要走几个不同层次的心理路程:

1.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原生家庭确实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我接纳这个带着阴影的自己。这样的自己也有很多发光之处,非常可爱,值得被爱!(无论你怎样,都会有人视你如珍宝)

2. 学习追问自己的痛点,跟自己对话。问问你自己为什么一直放不下这个阴影,你潜意识一直带着这种痛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你想一辈子用原生家庭的错误惩罚自己吗?(潜移默化的暗示自己,我想拜托这个阴影,并且我可以拜托这个阴影)

3. 要相信生命之路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带给你的。上天让你降临在给你带来阴影的家庭,是自己的累世修行造成的,只是你现在的父母恰巧跟你一样需要在此世完成同样的业力。(原始家庭并不束缚你,你命由你定)

希望可以帮到你[玫瑰]





木槿心理


其实每个人都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和印记的,有好的有不好的,如果你觉得父母伤害了你,你一定要努力去告诉你的父母,可以是面对面、写信啊或者其他方式。这个情绪无论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发泄出来,一直憋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发泄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并且你自己还要做好心理建设,与父母讨论这些问题。即使你提出来他们不承认错误也没关系,主要是要将父母伤害你的那些东西还回去。只有还回去了,这种坏的影响才不会被你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我相信一个开明的爱你的父母愿意与你一起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推荐你去看一下《原生家庭》《母爱的羁绊》这两本书,它会教给你具体的方法,疗愈你的心理。如果看了书你还是没有解决问题,请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谢谢!望好![灵光一闪]


眼里有光的女孩


是摆脱不了的。那是你的印记,那是你的基因。有时候想想也是双刃剑,没有必要一定摆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