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臨沂優秀高素質農民陳龍第四次登人民日報


  

臨沂優秀高素質農民陳龍第四次登人民日報


本報記者 彭訓文 韓維正 史志鵬


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春季農業生產也到了關鍵期。

  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眼下,中國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保春耕備耕,神州大地滿目希望景象。

  春苗施肥了!

  天氣轉暖,齊魯大地麥苗返青,需要農人施肥、除草、滅蟲。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歸昌鄉村民防疫不能出門,但並不為農事發愁。

  “俺的農場提供田間託管服務,鄉親們通過電話、微信就能辦理,很省心。”陳莊村村民陳龍是郯城縣農大家庭農場負責人,最近他有了新身份——鄉里的疫情防控消毒員。這些天,他利用到各村消毒的時機,通過村幹部把託管服務傳達給村民。

  “農場採用機械化操作,人工少,效率高,還減少了人員聚集。”陳龍說,目前已經接到3個村莊40多戶農戶、2600多畝農田的打藥訂單,對貧困戶還實行免費服務。

  甘蔗擴種了!

  南國土膏正潤。

  夜幕降臨,廣東湛江百順農業有限公司的火龍果果園裡燈光點點。公司負責人蘇義傑這些天帶著陸續返工的農戶忙開了,除了給火龍果補光,他們還要給南瓜、木瓜等瓜果除草、施肥、修剪。

  “防疫不鬆勁,春耕不耽擱。”蘇義傑說,為支援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前些天,他還帶著工人摘了兩萬斤木瓜,送往湖北武漢。

  2月19日,廣西百色市田林縣百樂鄉板幹村村民李昌東起了個大早,到自家地裡種植春植蔗。“政府給補貼,往年我種10畝,今年我打算再擴種3畝。”

  “能收入多少錢?”在李昌東家甘蔗地裡,鄉黨委書記潘基毅問。

  李昌東算了算:“光種植甘蔗這項,今年收入就能超過3萬元。”

  技術掌握了!

  “在家也能學技術。”山東菏澤市曹縣地生金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孝印是種糧大戶,帶動了50多戶農戶就業。他將農戶關心的春耕備耕技術問題彙總,推動山東鄉村廣播服務隊和山東省農科院聯合推出網上課堂。“聽完專家解答,大夥都安心了。”宋孝印說。

  “工人因為疫情沒回京,我們只能自己幹了!”在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鎮南宮村的蔬菜大棚裡,村辦企業北京恆欣源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紹雷,帶著村裡農民學習操作旋耕機。

  “眼下我們設施農業種植已經全面啟動,大田農業同樣不會浪費一分地力。”王佐鎮鎮長楊國強說,王佐鎮有兩萬餘畝耕地,今年鎮裡專門設置疫情防控農業組,各村均有農業技術員指導果樹種植、病蟲害防治等。

  辦法更多了!

  “各位村民,請大家抓緊上報農資需求,我們統計以後組織送貨上門。”2月23日一大早,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兩河口鎮柑橘管理微信群中,農資經營戶李剛發出農資配送分配表,農戶紛紛響應。

  秭歸被譽為“中國臍橙之鄉”。為減少疫情影響,秭歸農業部門線上統計農民農資需求、線下統一配送生活用品與農資。

  陝西漢中南鄭區裕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鄭富俊是當地有機水稻種植大戶,深知春耕重要性,可疫情讓大家有勁無處使。

  農時不等人,怎麼辦?鄭富俊想出了新招:把工序“打個顛倒”。以往,備種完成後還有修整溝渠、田埂等環節。既然備種工作不好開展,鄭富俊就先帶著大家先修渠,人與人的距離能保證在3米以上。

  人勤春來早。當前,全國各地春耕備耕紮實推進。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顯示:冬小麥面積基本穩定,越冬前11個冬小麥主產省一二類苗佔83.4%。冬油菜面積9200多萬畝,同比增加270萬畝。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種子供應充足,預計各類農機具投入達到2200多萬臺(套),一季度化肥供應量總體滿足生產需求。

  春天裡,第一個農忙時節到來,人們正在播種新的希望!

  (記者葉子、龐革平、李縱、賀勇、李林參與採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